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武学的困惑(一) -- 履虎尾

共:💬153 🌺19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冰川天女》看到后来大恨...

看前文完全当冰川天女是仙女突然跑来一唐经天(?),大恨...梁的武侠不怎么喜欢,偶尔会想再看看《白发魔女传》

家园 【击节送花】祝贺履兄荣登一品!

履兄这是开创金学研究的新路子啊,佩服!

当初看金庸看也就看了,并没仔细琢磨,看来死读书,读死书都要不得啊

家园 周伯通武功明显不够超一流?

各人听了,都是一怔,说到武力之强,黄药师、一灯大师都自知尚逊周伯通三

分,所以一直不提他的名字,只是和他开开玩笑,想逗他发起急来,引为一乐。那

知道周伯通天真烂漫,胸中更无半点机心,虽然天性好武,却从无争雄扬名的念头,

决没想到自己是否该算五绝之一。

家园 呵呵不然不然:)

反英雄那是有的,武功却只是部分情况。

东方不败?独孤九剑?北冥神功那几位?那个不是爱武的啊:)

功课不熟,钻研不够,发回重新学习:)

家园 这是误学九阴真经以后

未学九阴真经以前,不要说和师兄中神通比,比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明显逊半筹,不然也不会让黄药师囚禁十几年了

家园 哈哈,我也不怎么喜欢唐经天,怪了
家园 非也 非也

纵使楼主是斑竹

也禁不住出声否定~

楼主所举之人之事例

多半是站不住脚滴,

陈家洛从庄子中得益,郭靖习得九阴真经,以及后几位的事情所证明的 不是神功自得 而是好人得胜.

庄子天下人都见得 为何却无人练成?时势也~

郭靖心无旁骛 更是他成功的前提~

张无忌的寒毒促成他的遭遇

虚竹的善心使他先得功力,但在冰窖中依然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至于段誉,纵然有了神剑,还不是被藩僧追得到处跑,若不是鸠摩智走火入魔,一样打不过他

扫地僧的武功不也是佛门修行而得么?

不刻意追求不代表没有努力~所谓无巧不成书

习得武功的途径可以是千齐百怪

五禽之戏不也是从兽类中得启发么?

但是若要用巧合来否定苦练,大概是楼主错解诗书拉~

关键词(Tags): #非也
家园 多谢夏兄!

升一品同喜同喜,不过,离研究的距离还远着呐,就是随便聊聊哇。

家园 多谢静兄指正。
家园 微风兄啊,

莫急呀,包子正在捏制中。

家园 孟兄莫着急,还有呐——
家园 呵呵 静等楼主高见~
家园 【原创】武学的困惑(二)

其次,金庸先生从道家的“虚无”思想出发,创造出了一整套的“柔克刚”、“虚胜实”、“无招胜有招”的武学新理论。

《射雕英雄传》中的老顽童周伯通,是金庸刻意塑造的一个天真无邪,游戏人生的形象。周伯通被困桃花岛,在山洞中一困十五年,无意中自创了两套武功——七十二路空明拳和双手互搏。周伯通在向小友郭靖解释七十二路空明拳时说:

“老子《道德经》里有句话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这只碗只因为中间是空的,才有盛饭的功用,倘若它是实心的一块瓷土,还能装甚么饭?”

“建造房屋,开设门窗,只因为有了四壁中间的空隙,房子才能住人。倘若房屋是实心的,倘若门窗不是有空,砖头木材四四方方的砌上这么一大堆,那就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我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老顽童的第二套绝技,“双手互搏”的功夫比起“空明拳”来,更难上了几分:

常言道:“心无二用。”又道:“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则不能成规矩。”这双手互搏之术却正是要人心有二用,而研习之时也正是从“左手画方,右手画圆”起始。郭靖初练时双手画出来的不是同方,就是同圆,又或是方不成方、圆不成圆。苦学良久,不知如何,竟然终于领会了诀窍,双手能任意各成方圆。

在《笑傲江湖》中,金庸先生更创造出一种新奇的剑术着法——“无招胜有招”。金庸先生借小说中的人物风清扬之口,解释“无招胜有招”的内容:

“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敌人便无法可破’,这句话还只说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寻,敌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

“要切肉,总得有肉可切;要斩柴,总得有柴可斩;敌人要破你剑招,你须得有剑招给人家来破才成。一个从未学过武功的常人,拿了剑乱挥乱舞,你见闻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剑要刺向哪里,砍向何处。就算是剑术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并无招式,‘破招’二字,便谈不上了。”

金庸先生这段关于“无招胜有招”的描写,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讽刺小说《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第三十四章的一段关于剑术的内容如出一辙。马克•吐温是这样说的:

“世界上还有能够战胜聪明和预见的东西呢,那就是笨拙和愚蠢。世界上顶好的剑客,用不着怕世界上其次顶好的剑客;哼,一个平生没拿过刀剑一窍不通的对手,那才是他的劲敌呢。应该做的事这家伙不做,于是那位行家就无从预做准备;不应该做的事情呢,他倒偏偏要做。往往那个行家就措手不及,登时给他结果了性命。”

在《侠客行》中,金庸先生更是独出心裁,设计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武功。最神奇的武功,刻在石壁上,外表似极了蝌蚪文,无数的饱学之士,面对着石壁“皓首穷经”。最后,谜底揭开,令人无限感慨的是,刻此经文的前辈高人,不过是借用蝌蚪文的外形,来代替人的血气经脉而已。

类似以上所引用关于“柔克刚”,“虚胜实”,“无招胜有招”的描写,在金庸的作品中还有多处。这种道家的“实虚”、“有无”关系的辨证思考,既是对儒家“积极入世”,“积极进取”精神的一种否定,也是对武侠小说的核心内容——“武功”的有力批判。既然世代相传的武学招式没有用,那么,武学又有什么用处呢?

第三,金庸先生对武学的社会功能提出了疑问。

金庸先生最初的几部作品,如《书剑》、《飞狐外传》、《雪山飞狐》、《碧血剑》等,其内容歌颂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杰,仗剑行侠的忠义之士,所以,可以把这些作品看成是英雄主义的颂歌。这些作品,在金庸自己的全部作品中,质量属于下乘,但是,单凭这些作品,也足以与其他武侠作家分庭抗礼了。帮助金庸先生取得傲视群雄地位的,是金庸自己中后期的作品。从创作中期开始,金庸先生对武学的社会功能提出了疑问。其实,这种怀疑,在前期作品中(如《碧血剑》中袁承志行刺皇太极时,对皇太极与李自成的比较那一段中反映出来的疑惑)就开始萌芽了。到金庸创作的中期,在《射雕英雄传》中,这种怀疑则实实在在、明明白白地提了出来:

郭靖在母亲死后,面对混乱无序的世界,面对难以捉摸的命运,对学武的目的提出了疑问,学武有什么用途呢?学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一生苦练武艺,练到现在,又怎样呢?连母亲和蓉儿都不能保,练了武艺又有何用?我一心要做好人,但到底能让谁快乐了?母亲、蓉儿因我而死,华筝妹子因我而终生苦恼,给我害苦了的人可着实不少。完颜洪烈、摩诃末他们自然是坏人,但成吉思汗呢?他杀了完颜洪烈,该说是好人了,却又命令我去攻打大宋;他养我母子二十年,到头来却又逼死我的母亲。我和杨康义结兄弟,然而两人始终怀有异心。穆念慈姊姊是好人,为甚么对杨康却又死心塌地的相爱?拖雷安答和我情投意合,但若他领军南攻,我是否要在战场上与他兵戎相见,杀个你死我活?不,不,每个人都有母亲,都是母亲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的抚育长大,我怎能杀了别人的儿子,叫他母亲伤心痛哭?他不忍心杀我,我也不忍心杀他。然而,难道就任由他来杀我大宋百姓?

“学武是为了打人杀人,看来我过去二十年全都错了,我勤勤恳恳的苦学苦练,到头来只有害人。早知如此,我一点武艺不会反而更好。如不学武,那么做甚么呢?我这个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甚么?”

书中主人公郭靖的困惑,其实就是金庸的困惑。金庸先生为了自圆其说,为了解开自己心中的这个困惑,在《射雕》最后一章,设计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由威风凛凛、一身正气的老叫化洪七公出场,教训以武害人的恶徒裘千仞,试图以此来解答金庸先生自己提出来的武学的社会功能问题。紧接着,金庸又在下一部《神雕侠侣》中,把郭靖描写成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并通过主人公杨过刻苦习武和为国立功,试图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所有的金迷所无法否认的是,金庸先生对此问题的解决,太过于苍白无力了。

金庸的答案,读者们不满意,金庸先生自己恐怕也难以满意。也许,正是从这种不满意出发,金庸先生开始了对武学困惑的重新审视,开始了对武侠小说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也许,正是从武学的困惑出发,金庸先生打开了武侠小说自我批判的缺口,走上了“反英雄主义”的道路,进而发展到创作后期对武侠小说的自我否定。

关键词(Tags): #无招胜有招#马克•吐温元宝推荐:雪个,
家园 履砍兄啊。。。。

道家如此了,到后来,金庸大侠是不是就改着重于佛教来解决问题了?

家园 继续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