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陈道明表演赏析:《江山风雨情》之天启帝 -- 荞麦花开

共:💬10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陈道明表演赏析:《江山风雨情》之天启帝

陈道明表演赏析:《江山风雨情》之天启帝

文 荞麦花开

首先提一点,大腕扎堆的《江山风雨情》是部烂剧,我唯一欣赏的是大配角陈道明的表演,所以单独谈谈这个。

前几天看到一个报道,陈道明先答应出演第一主角王承恩而后又改主意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因为剧本烂,剧本越看到后面,觉得王太监的戏越胡编乱造(也难怪,编剧朱苏进本是南京军区的军旅作家,帝王题材他真是个外行,《康熙王朝》能火那还有专业人士二月河的底子,他这回倒自己全程创作来了),所以就放弃了,于是王刚顶上(陈道明的慎重我真是又欣赏又佩服,欣赏他的清醒,佩服他的节制。联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北京发布会上他接受采访,说《汉武大帝》选主角,导演胡玫第一时间找的是他,他却拒绝了,并对在场记者说“我不认为我可以演好所有的皇帝”,“一个演员,不能把皇帝当作职业来做”,“天颜不可轻动”……)。但又不好驳老朋友陈家林的面子,就答应客串天启帝一角(从后面分析可以看到这个客串的角色也不是随便选的)。要说陈家林在历史剧这块也算个人物哟,不但自己有个陈家班(高兰村等人是御用,老婆李建群更是几乎每部必上),与圈内大腕的关系还真不赖,除陈道明之外,陈宝国也被拉来客串了一下。其实,陈道明虽然只有前四集的一点点戏分,不过真的很出彩,天启的阴柔、略带女性的气质,在病床上的气若游丝、孜孜不忘保住大明江山而要将帝位传给弟弟信王,以及最后请求弟弟放“这个奴才”(魏忠贤)一条生路,莫不把这个“木匠皇帝”的形象立体多面的展示了出来,照我一位朋友的说法,“陈道明的本事就是不知不觉间就让角色丰满了起来”。剧中有两个细节我很欣赏:一是在做木活那场戏中,天启对着魏忠贤搞怪笑了两声“啊哼”、“啊哼”,头一偏一偏的,嘴一咧一咧的,接着有点像小孩撒娇似的说“还不是你们这些狗奴才叼的”,很诙谐,也表现出他在这个近侍面前的随意(此所谓“不知不觉间就让角色丰满了起来”),出这种喜剧效果而前后一点暗示都没有,如同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小石子(然而是轻轻的投下),使整个的剧和角色显得很有张力——在剧情的流展中不断地给人惊喜几乎也成了他表演的一绝了(联想《中国式离婚》里面宋建平盛饭时对儿子那个鬼脸)~不少人分析演技的全面,总是爱引周润发的一些卖座的喜剧港片,其实陈道明在《女巡按》《寇老西儿》中的搞笑幽默一点不逊色发哥,也不差那些大家熟知的喜剧明星。另一个细节,是福王领着众臣保驾那一段,天启身着龙衣睡袍,披头散发,脚步虚浮、歪歪倒倒地朝大殿外走去、爬去,那叫一个绮丽柔美呀,很有点国荣哥哥的蝶衣的味道……

至于另外一个陈姓大腕,我觉得戏分太少,发挥空间也太窄,简直留不下什么印象。二陈那段对手戏,陈道明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格,目光总是不与臣子对视(有的人说那是这人一贯太阴的风格,康熙、老蒋也一样,堂堂国家领袖不敢和人对视),我这里不去讨论陈道明其他角色的得失,只说天启,照我看他这个处理还是比较符合天启的性格的,我觉得天启和万历、包括明朝其他一些皇帝一样,不但有点像鲁迅先生所说“无赖儿郎”(结合陈道明前面的搞怪表演,体会到老道对角色的挖掘确乎掘地三尺),而且都是程度比较严重的自闭症患者,万历几十年不上朝,躲在深宫不知干什么(虽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为他说了不少好话,我还是不爽他),天启则醉心木工活,他们与臣子的交流怕是历来皇帝中最少的。因此就戏论戏,这眼神的游离和对臣子态度的淡然,是非常切合角色的。你看这段戏,面对出使渤泥国回来的王叔,他是淡淡的,于国事一点兴趣没有,只是出于当皇帝的职责不得不略尽其事(所以他念念不忘弟弟信王接位,这个位子早点出手早点好),就是场面上的那点意思;面对王叔的迂回包抄的阿谀,他似乎早已明了于心,微微笑着,直到最后一刻桂王拱手说出“原来出自圣上之手”,他仍是淡淡的(呵呵,这人演这种淡然的角色总是那么神形俱全,如八贤王、如东方朔)。这是一个什么皇帝呢?似乎是一个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的皇帝(确实不是一个好皇帝),但这个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的皇帝,却无疑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陈道明的个人魅力与精湛演技功不可没。冯小刚姜文都说,什么是最佳演员的标准,“非他莫属”就是最佳。陈道明版天启当之无愧。真的很难想象,他这仅仅是一个客串的配角。

陈道明一贯的细节动作刻画的优势,在这戏中也给我深刻的印象。天启不是肾衰竭么?他说话、做事、做任何动作都是有气无力,时常在观众不经意之处用手揉揉腰。如开首做木工那场戏,直起身来随手揉揉腰;如接见桂王那场戏,正听着禀报,腰痛袭来,便提起左手捏捏腰部,这时他头微侧,微低,眉头一皱(脸上还维着淡淡的笑!),继而舒展开来,朝向桂王展眉一笑,轻轻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自然流畅,生动繁复,叹服。

导演在这剧的拍摄中,有点电影镜头运用的风格。比如天启撑起油尽灯枯的病体,朝殿外走去一节,陈道明脸部有淡淡的胡碴,配以造型上强调的细长的眼角和骨感嶙峋的手指,空洞失神的眼珠,批头四散的长发,龙袍缓带,阴惨惨的风吹来(我觉得这里过于艺术化处理了,重病的皇上,还容得宫里有风吹进来加速他归天?不过效果很好),从这个侧面看过去,批发往后飘起散开,衣袂跟着起飞;镜头又转过来,从背部侧面看,风裹着天启不堪一吹的病体,飘飘欲坠,偏偏欲倒……就这么,镜头左右来回,天启偏偏倒倒地拖着步子往殿外走去,终于还是倒了(一直觉得陈道明倒地倒得很婉转,一如《黑洞》最后聂明宇自尽)……就这么爬着,空空荡荡的袖管里,伸出嶙峋的手指朝向殿外颤抖(典型的陈氏手势,四指扇形摊开,嶙峋骨感暴露无遗),失神的眼睛拼起最后的力气圆睁着像要看到福王,喉结急促鼓动着要唤出那声“福王”……声音飘若游丝,虚得可怕,苍老里夹杂着颤抖,像濒死的灵魂来自地狱的呼唤。那一刻我真的觉得皇帝又如何,真是可怜天地不仁万物刍狗啊。

整个剧的画面色调也不错,我个人觉得这暗黄而华贵的色调比较切合那个江山倾颓、风雨飘摇的时代。当中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天启那惨白的面容,散乱的长发,鼓动的喉结,和那圆睁空洞、失神绝望的眼珠……对这个木匠皇帝心中竟没有本应有的厌恶或者蔑视,而是怜悯和恻隐!我承认,陈道明的参演使得我对这个角色讨厌不起来(他就没演过恶心的角色,所谓“珍惜个人名誉大于演员名誉”。其实细想想也不是个例,周润发还不是如此),但天启本身,我觉得在“不是个好皇帝”这个大前提之外,还是有些人格魅力的:首先是责任感,撑住最后一口气,念念不忘的还是大明江山的传承,祖宗的基业不能旁落,最后把位子传给信王,才安然咽了气。其次是他的清醒,天启虽不务正业但不蠢,知道自己当国不是那块料(到底是不是只有天知道,反正他没兴趣),也看得到弟弟的才器,剧中天启甫一亮相那段,有一大段台词就是向魏忠贤说信王的好,个人以为这并非是随便说说,可能也是在向这个颇有实力的老奴才交底,给他一个风向标(不说历史真实,单从这剧展现的天启的性格来看,我甚至可以推测,如果他没病,不排除他辞职不干撂挑子给信王而自己一心一意去当木匠的可能性)。再次是他的有情。最后在病榻上,出气都不匀,还厉声叫魏忠贤“传信王”;只剩一口气了还往殿外爬——说明他明了形势的严峻,也知道魏忠贤的不臣之心。可是他对继位之君朱由检的最后一个嘱咐,居然是“这个奴才,伺候朕一辈子了,就放他一条生路吧”(我当时乍一听到,心里咯噔一下)。照理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多少柱国之臣,灭起族来都不含糊,何况一个太监,而且还是这样一个图谋篡位的太监。从帝王的角度看,我不欣赏他的做法,这个太监的谋反不是一般的小敲小打,他的势力足以动摇王朝的根基了,留下是个大祸害(魏忠贤最后似乎还是被崇祯赐死了?);但从普通人的情感出发,他这种念旧和宽恕,还是颇能打动人。剧中李丁老爷子扮演的魏忠贤很有味道,关键是这个奴才即便已经是九千岁了,即便眼看着马上就要当皇帝了,他在皇上跟前一刻,他还是本本分分、周周到到的当好那一刻的奴才(推锯子,“皇上您别使劲,您顺着小奴的劲儿往下来”)。这就是所谓做人的“本分”了,当奴才到了这个份上,那就到了位了。红楼梦里面的赖嬷嬷,教训她的孙子,不要以为当了官就咋的咋的了,你们祖祖辈辈都是贾家的奴才,也是这点意思。最后听到天启皇上“放他一条生路”这话,李丁老爷子轰然跪倒,哭喊着“皇上”,我都不知道这魏忠贤是庆幸自己侥幸逃了一条命,还是那一刹那的百感交集啊。

再说说二陈那段对手戏,宝国老师的台词我觉得还是是个问题,照理说中戏毕业的,在古装戏的台词念白上应该很具味道才是,可是我真的听不出来。还是京味太重。又一个明代的白景琦。停顿接续、轻重处理上显得随意。又想起葛优。难道他们就不能把“普通话”说好、并念出味道来么?我个人看法,一个演员的优秀的台词功夫,应该表现在能够根据戏的不同,游刃有余的驾驭几种不同基调的台词。我就没听到过陈宝国和葛优的非京味台词。而陈道明在经典之作《围城》里面的那一口上海味儿的台词,让我至今叹为听止。我不由想到陈道明最为欣赏的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们,特别是于是之先生,那个演技,才叫一个神仙老虎狗,在话剧舞台上的表情、台词、肢体语言……简直都不是“炉火纯青”可以一言概之的。目前的演员,偶像派多,实力派少,真正的实力派更少。还是陈道明的话一针见血,“影视演员这个职业,机会主义色彩太重”。中国最好的演员,还是在已经过去的舞台上:不论京剧豫剧黄梅戏、还是话剧。

细品陈道明的台词,还是做了加工,不然这个底气浑厚的男人(陈的浑厚不是王志文那种来自嗓子的天然浑厚,是中气的浑厚),一把一把的声音怎么听来那么柔软?细品啊,有点《康熙王朝》中的青年康熙的味道哦。可见一个嗓子和一张脸一样,再怎么加工,也得有个轨道框着,乱跑不了。不过青年康熙嗓子高亢清亮,病歪歪的天启的台词听来就显得柔软低回。陈道明在处理上,少了很多康熙、蒋介石式的抑扬顿挫,语调中那个刻意强调的“渐进渐退”的趋势没了,很平顺、很均匀。总体特色是“有气无力”,没有特别高,没有特别低,没有特别快,没有特别慢,但细微处还是呈现出不温不火的丰富变化。再平凡的台词他都能念得那么有味。

《江山风雨情》出来后我第一时间就BT了,说老实话前四集我一看就罢不了了,整个剧的色调、音乐(真的觉得天启在宫里东倒西歪那节有点醉酒的美态,配乐也很凄恻),以及陈道明醇厚又温和的陈年老酒一般的表演看得我很舒服(说老实话,前面几集中没人比他更亮,王刚的那点意思多半还在和珅那里,陈道明篮球队队友李强的表演没有任何亮点,鲍国安还是有味道的,不过戏才开始,不好评价),后来天启死去,我知道正戏开始了,结果一路看下去,我就知道这戏在我心里慢慢也完了:拙劣的情节(真的很难接受)是对观众最大的伤害,而且,后面的戏、后面的角儿,再无亮色。

2005-09-14 南京 莫愁

注:好久没来西西河,发个老文作礼,祝神仙驴、无斋等各位兄长新年快乐!

关键词(Tags): #陈道明#天启帝#演技#造型#台词元宝推荐:履虎尾,
家园 我一看陈道明演的天启就知道上当了

本是冲着封面上的二陈才租的连续剧,没料到一开始陈道明就注定是个坚持不了几集的角色。陈宝国就更惨了,完全可有可无。

那演崇祯夫妇的不知是从哪个垃圾堆里刨出来的,男的萎琐,女的又老又丑不说,气质上也如村姑。我看到天启死翘翘后就把碟给整套退还了。

家园 好文章!花。

荞麦兄一段时间没来了,欢迎啊。

家园 颇得温相神韵!
家园 荞麦兄又来了,又可以看到好文了,呵呵
家园 又见荞麦兄好文

细腻、精当,韵味无穷。献花献花!

正在看“中国式离婚”... 带着读荞麦兄文章的感觉再去看陈道明的表演,一定会有新发现、新感受... 不过这部剧的剧情有许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 剧情有毛病,令人非常非常的不舒服,特别是对我这种看情节多于看演技的外行来说...

等着荞麦兄更多好文!

家园 又见荞兄好文,花一个

有空请荞兄也评评陈道明以外的演员。

柳云龙和孙红雷也不错,这两位演坏蛋都是一绝。

家园 提前问各位兄长元旦快乐!

谢谢楼上诸位兄长献花,小弟这厢长谢了:)

斋兄啊,孙红雷的《征服》的确是不逊色陈道明的。其他演员最近倒也尝试在写,焦晃、李雪健两篇完工后,给兄奉上:)(兄的黑话水浒真是太好了,最近又复习了一遍)

煮酒兄谬赞了,要说细腻精当,那正是小弟看兄长武评系列的不二感受:)依稀记得,兄的梁山五虎将比拼,关林篇尚未完笔,不知小弟记错否?——端的是心痒难耐啊:)

谢过红金龙兄雅意,小弟不才,诚惶诚恐:)

辽东兄:荞麦比温相,哪里敢当?呼呼,努力中……

履虎尾兄:劳您挂记,谢谢了:)

夜雨兄:这导演陈家林完全是忽悠人嘛不是,也该着这《江山风雨情》收视率不高,对观众首先就不诚心,还想讨了好去?

另,煮酒兄:陈的《中国式离婚》在近几年的现代剧中,的确是个翘楚,虽然剧情上巧合太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题表现力,不过大体上漏洞没有,不比陈的其他剧如《黑洞》《冬至》等,而且陈道明和蒋雯丽的表演真的颇可一观。(呵呵,兄长见笑)

家园 陈宝国有非京味的台词,只不过你看得太少了,如《咱爸咱妈》
家园 咱爸咱妈里陈宝国演得给人一种特别真实的感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