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文学史上的十大“意境”(转) -- 鼻天子

共:💬3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文学史上的十大“意境”(转)

《中国文学史上的十大“意境”》

意谓心所思虑。《大学》中有句“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的话,说的就是个“意”字。境谓程度。两个字合在一起便是“意境”,解释为“心所思虑的程度。”写诗作词不光讲究文字美,格律美,最重要的要有意境美。评判一首诗词的美丑、雅俗,意境便是重要的标准之一。

我把自己认为我国历史上最具有“意境”的名作,罗列如下。在这月白风清的秋夜,与爱好文学的众友共赏。

一、 三国.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此词曹植作于黄初三年,其余朝京师,还济洛川时,闻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后人又引用这句子来形容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楚之宋玉作有《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华章,但论意境之美,还数《洛神赋》。  

二、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名言大多为后世政客所引用,以表明参政的心迹。诸葛亮感怀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德,虽年迈体弱,仍呕心沥血,奋发图强,所作所为真正无愧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大字。

三、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檄》――“一?g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此檄文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结尾,气势磅礴,震慑人心。据说武则天看了檄文后,十分恐慌,忙问左右是谁写的,当听说是骆宾王所为,十分惋惜地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是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遗憾之情,一表无遗。可武后不曾想到,若是骆宾王为之所用,此等美文,我辈如何得见?

四、 南唐.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后主在成为阶下囚后,却迸发出了惊人的文思,词的意境达到了颠峰,这首词作,被后人公认为写“愁”的至尊经典,于是乎李煜名下又多个“词宗”的封号。后人描写“愁”的也不少,但论意境,却无人出其左右。

五、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前所做的贡献如今渺渺远去,唯有这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仍余音绕梁,挥之不去。若现今之当政者有此等胸襟,则国家幸矣,百姓幸矣。

六、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是后世公认的“豪放词派”掌门人,后人赞其词云:非关东大汉手持铁板,大唱大江东去,不能尽兴矣。其词影响了许多后来者,如辛弃疾等。苏轼另有一首《江城子》,缠绵悱恻,催人涕下,却是苏词之仅见。

七、 宋.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晚风残月”。

柳屯田的词大多清新幽雅,填的是慢词。名篇不少,诸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八声甘州》;“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蝶恋花》等。 但若说意境之美,还数这首《雨霖铃》。自此,柳永也戴上了“婉约词派”开山祖师的帽子。

八、 宋.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著名学者云:人生有三大境界,第一是“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望断天涯路”;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便是这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认为其意是:人刚出道,望茫茫人海,徒生感慨,所谓知己难求,伯乐难觅,竟不知该投往何处?后来,有了方向,便废寝忘食,迷恋其中,倒也活得充实。到了一定层次后,却生倦意,回头望望,两眼茫茫,始知自身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之后踏雪过山,尘满两鬓,却道世途艰难,某日,踽踽而行,猛一回头,才发现千辛万苦寻觅之物,却在灯火阑珊之处,不由豁然顿悟,宠辱皆忘。

九、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文集中最不朽的篇章便是《过零丁洋》,文天祥的才气但且不论,单是这份舍生取义的气概,便不知影响了多少仁人志士!――为真理抛头颅,洒热血的不正是“一片丹心”勇士们吗?

十、 近代.徐志摩:《再别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诗远比他的文有名,诗是最能表达一刹那感觉的,誉为文学上的“皇冠”。徐志摩在康桥的时候捕捉到了,于是我辈便晓得了一个潇洒挥袖的男人。

黄海雷2003.9.15

家园 这么好的文,大家都来顶吧!
家园 有点异议:

有点异议:

鼻天子所列皆可称为有意境,只是列为是“十大”,在下有点异议。也许就是常人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名作鼻天子以为如何?

1. 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 楚辞

3. 敕勒川“天苍苍,也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 刘邦的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5.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6. 曹操的短歌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7.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8.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9. 毛泽东的“我失娇杨君失柳….”

10. 毛泽东的 沁园春 雪

家园 该是 “杨柳岸、晓风残月”才对。再加两个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在黄昏时刻,一切似见非见,只有跨在水面上的疏枝可见,如有满月,投到水面上,波光粼粼,更是美妙绝伦。疏影横斜水清浅 已经很美,更妙的是后面一句,暗香浮动。眼已朦胧,暗香缥缈无处,只有细心体会,才在隐隐约约之间,体会得似有似无。心可以如水面,波动不已,月在水中,却无一丝动意。

意境真是美妙之极。

还有一句,是 张爱玲 对 胡兰成说的,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羞涩、幸福的小女人形象就这么几句话勾勒出来。

家园 凑个趣,和大家回味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精彩描写.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 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红色的句子真的意境很不错呀.

家园 诸位太婉约了吧。
家园 还是群众比较豪放啊.

你那十个不是豪言壮语就是大风起兮.

家园 大风起兮,疯子来了。哈哈

我那十个也不都是疯子。

《荷塘月色》要是出自一个女子之手就好了,朱自清,一个大老爷们,写出这样的文字,总让我觉得别扭。

家园 豪放也好,婉约也好,就是个风格问题.写好了都不容易.

跟男女没关系呀.

实际上朱自清的骨气我是一直敬佩的.他是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啊.

家园 朱的节操没得说。

就是因为他一身铮骨,写出这样的文字,才觉得别扭。若是周作人他们,我就觉得正常了。他的《背影》至今回想起来,都感动不已,对《荷塘月色》倒是一直不太感冒。兄弟我是个俗人,呵呵

家园 这么回事,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清华圆的荷塘我曾经专门按着朱的路线,挑个合适的有朦胧月光的晚上去过,坐在自清亭里面,默想着《荷塘月色》,当时感动的不行,就是觉得他写的那意境好.

我也是俗不可耐的.

家园 一直记得他胖胖的老爹抱着一堆桔子吃力的攀上月台的描写

当我老爹不能用其他方式来告诉我他多关心我的时候,他就会和我提起背影,然后我就明白了。

家园 呵呵,别说,高中的时候,早自习朗读的很来劲,尤其是

喜欢群居,也喜欢独处的时候,大有知己恨相识晚的感觉

家园 第一有意境者,当是“道法自然”。
家园 那个不能算文学,

要你那么说,"道可道,非常道."--道理要是讲出来就不是道理了.

这才是真正的意境,就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