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中国巴西经济小议兼及印度 -- 葡萄
??狂热·恐慌·崩溃
十八世纪的欧洲金融界精彩纷呈。譬如出了个叫John Law的英国逃犯,这小子介于诈骗犯和金融天才之间,流亡期间他为法国摄政王搞的金融创新最终把法国经济送入了地狱。在此位仁兄迅速率领法国人民进入颠狂状态的同时,他的祖国英格兰,也正酝酿着一起重大事件,并最终影响了日不落帝国百年的经济格局。
1704年,英国在西班牙王位战争中攻占了直布罗陀,法国国王Philip虽保住了西班牙王位,但要以他的后代永不得继承法国的王位为条件。但庞大的海军支出也给不列颠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战争债券英国古已有之,早在十五世纪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作战时就有以税收保证支付本息的公债,这种债券带有金黄色的边,故被称为"金边债券"。但是数百年后打仗的成本超出了先人的想象,西班牙王位战争结束时,帝国拖欠的国债高达5300万镑,每年支付的利息就要300万镑。这笔财务费用成为英国政府的一块心病。
如何偿还这笔债务?
精明的英国人不会像海峡对岸的法国摄政王那样,用宣布纸币贬值之流的笨办法来解决债务问题。他们想到的点子是我们今天所称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合股公司”源于17世纪初的东印度公司,以认股的资金为共同资本,以其股份分享利润、承担风险。议会于1711年批准了牛津的Harry伯爵创办南海公司(South Sea Episode),通过筹集短期债券来换取南美奴隶贸易和捕鲸的特许权。该公司成立之初就认购了政府1000万英镑的债券,为大英帝国捉襟见肘的债务问题解了燃眉之急。对应的,英国政府默许了南海公司以400%的溢价发行股票。南海公司向公众许下动听的诺言,股票价格随之飚升,速度之快远超过2003年的上海楼市。此番美景在英伦三岛引爆了股票抢购狂潮。物理学家牛顿亦不能免俗。就连国王乔治一世也难忍发财的诱惑,买下了10万英镑的股票。对财富的欲望使人们理性崩溃,投机泡沫遂不可收拾,最终造就了世界证券市场上首例因为过度投机而引起的大崩溃。
分析南海泡沫的论著在三百年后的今天已汗牛充栋。回顾整个泡沫形成和破灭的全过程,就会对今天的金融市场和人性的共通之处有新的认识:最初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从550英镑开始,涨到890英镑只用了四天时间。觉得到顶点的人纷纷抛售,南海董事于是让代理人自己买入公司股票并炒到每股1000英镑以上。可见所谓“庄家”、“黑庄”并非中国特色,前些年上证A股的亿安科技通过自买自卖哄抬股票价格的手段与之如出一辙,有多少股民知道,所有的鬼蜮伎俩早在300年前的英国都出现过,历史总是在不了解它的人身上重演。
南海泡沫的破灭和它的兴起同样惊心动魄,当一些人知道南海董事们自己已经卖掉了股票时,价格立刻跌到700英镑。英格兰银行为救市预购了300万南海公司的债券,不料发生了银行挤兑。银行抵住了挤兑风暴的冲击,但南海公司却彻底崩溃,股票价格最终跌到了135英镑。“政策救市”宣告失败。历史上著名的投机活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和地域下,其过程却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可见天不变道亦不变,只要构成人性基本面的贪婪和恐惧没有改变,无数悲欢离合,皆为题中应有之意。
终于,贪婪徐徐卷来,
像阴霾的雾霭弥漫,遮蔽日光。
政客和民族斗士沉溺股市,
贵族和下人一起追逐红利,
法官当了掮客,主教啃食庶民,
君王为了几个便士耍尽伎俩;
不列颠陷入金钱的污秽之中,不能自拔。
——蒲柏
危机的冲击波
南海泡沫给英国人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在担任财政大臣的Whigs领导人Robert Walpole倡导下,议会通过了“泡沫法案”(Bubble Act),所谓“泡沫”一词,发端于此。法案的真正全名叫“取缔投机行为和诈骗团体法”,规定任何未经授权而组建的公司,及擅自发行股票均属非法。这项法令一直持续了100年,到1825年才告结束。Robert Walpole本人并不知道,他主持下的法案产生了如何的蝴蝶效应,将对西方商事制度、会计制度和法律制度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影响一 从此公司负有对股东法定的真实披露义务
南海公司泡沫高涨时,为了蛊惑投资者而编出了无数谎言:宣称可以把英格兰的商品换取南美东海岸土著价值百倍的金锭;还发布谣言说将从西班牙获取秘鲁四个港口的使用权。实际上,南海公司只能在贩卖黑奴的贸易中获得利润,西班牙也从来没有打算让英国人在美洲的港口自由贸易。事后上当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作为公众性公司,披露真实的信息是投资最基本的要求。股票价格的形成是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的。如果股份公司信息披露虚假,故意夸大公司的业绩或者经营状况,就会造成投资者盲目投资,股票价格异动,以致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南海公司为了达到圈钱的目的,故意编制公司的虚假信息,给投资者描绘了一幅通往黄金之路,最终只能因公司经营的真相被揭穿而成为南柯一梦。许多效仿南海公司的其他股份公司,也没能逃出幻灭的结局。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公司必须定期提供真实,清楚的财务报表,从而了解企业真实的盈利过程。
影响二 现代公司的基本体系制度最终确立
泡沫法案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泡沫的再次出现,但否认了合股公司的法人资格,抑制了股份制的发展。所以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封杀后,英国议会终于愿意重新开放创设公司的大门(有点像今天中国证监会在全面停止新股上市后终于又开始允许IPO)。1844版的公司法为现代公司确立了三大原则,即今天每个法学院学生都烂熟于胸的:公示主义、登记主义和自由转让原则。我们今天证券法上的惯例同样以此为源头。人们从南海泡沫中吸取了教训,从此加强了公司治理。法国公司法也接受了南海泡沫的教训与1844年公司法的部分做法。但是法国早期在公司设立上采取特许主义,尤其是封建王国后期《商事条例》首创了核准主义。法国大革命后,政府继续采用封建末期确立的核准主义,严格限制公司的设立,加强控制和管理,或许这也是历史上法国金融业并不发达的历史原因之一。
影响三 一个新职业的诞生
吸取了南海公司欺骗股东的教训,人们开始不愿意相信公司的管理层有多么高尚的道德水准,从而给注册会计师这样的外部独立人士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英国议会颁布公司法时,对公司的会计提出严格的要求。当有限责任公司得到批准后,为了保护外部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规定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经过审计。由于公司的财务报表审查过程中可以聘请会计师和其他人员。逐渐出现了一些独立的,不受雇于任何企业的会计师,他们接受各种委托,从事账目审查工作。1854年会计师协会正式受到王室特许,从此注册会计师成为一门职业。
伦敦重振金融之谜
1720年崩盘后,短期国际资本流向阿姆斯特丹寻求避风港。但如Peter Dickson所言:“尽管英国公共金融的处理有问题,在这个世纪剩余的岁月里,它仍然比欧洲其他任何国家诚实和有效率。”伦敦得以很快的从危机中恢复过来,而不象法国那样一厥不振,动力何在?
解释一:实体经济有力支撑
建立在虚弱的实体经济上的金融是难以持久的,所幸英国并非如此。英国的农村资本化鼓励了对农业的投资,造就了一支自由劳动力大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七年战争后的55年间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搜刮的财富达50亿英镑以上。海外市场的扩大使英国的出口贸易迅速发展。从1688年到1750年,英国商船的吨位增加两倍以上。18世纪英国每年从奴隶贸易中获得30万镑的利润。国会撤消了授予特别垄断权和干预自由竞争的旧法律,重商主义的原则被继续用于和殖民地的交易。人们越富有,其物质资产的增加相对越小,而虚拟资产相对越大。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起金融行业,英国得以迅速走泡沫破灭后的低谷。
解释二:光荣革命的影响延及子孙
英国1689年光荣革命成功,荷兰人威廉被邀请入主英伦,为英国的财政和金融带来了“荷兰新政”。荷兰的先进金融意识在英国掀起“金融革命”。过去是以国王名义借债,以补财政之不足。后渐渐由国王债务制度过渡到了国债制度。国王不再以人身对国家财政负责,国债成为了国会的责任。一直到18世纪末,英国也能像150年来的荷兰一样,国内经济与外贸出现良性互动。在“金融革命”结束时,伦敦已有稳定的金融架构,所以能渡过南海泡沫破灭的风暴。这一点,是英国的子子孙孙得益于光荣革命的。
解释三:英格兰银行的存在
虽然近代银行业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为全社会提供融资的现代银行依然是英格兰银行。威尼斯的银行虽然创立较早,但是主要面对政府,并且利率很高。英国银行是从替顾客保管金银首饰的金匠店发展起来的,在伦敦,金匠们成为第一批受到皇家恩准的同业工会。伦敦的金匠,经常为顾客代为保管金银,并签发收据。很快收据进入流通,成为变相的支付手段。1694年在英国政府支持下由私人创办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的股份制银行,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只有4.5%~6%,比意大利的银行贷款利息大大降低。这种成熟的货币体系为赢得南海泡沫危机争取了时间。
解释四:税收与生产的良性互动:
英国历史上一直是没有所得税的,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才有,长期以来征的是消费税。1688年的税额还只有62万镑,到1755年就超过了350万镑。这就是说,金融阶级的利息,来自广大纳税人的腰包,政府在其中起杠杆作用。我们今天无数按揭购房的年轻白领觉得自己成了“房奴”,被银行劫持,为银行打工。殊不知政府也有为银行打工的时候。不过,税收和政治是形成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关键看政治表现和组织能不能鼓励强化经济的表现,如果经济增长,税基和生产就会扩大,可以在下一回合中支持政府的目标和活动,如此一来,政府又能创造增长机会,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在过去几个世纪英国已经有了很好的农业基础,为威尼斯所无;有全国性的法制系统,为荷兰所无,良性的循环成为英国经济的造血机。
解释五:金本位制度
成立英格兰银行的同时也固定住了英镑的价值。17世纪末,一代伟人洛克提出,应以最高的道德义务,以一定重量的黄金和白银,维持任何新发货币的真正货币价值。他的意见最终被发展成为金本位制。英镑中的法定纯银比例遵照“古代的正确基准”。不许因为银价上涨而使用较少的数量。支持金本位的牛顿被国会任命为铸币厂厂长。金本位持续了两个世纪,虽然造成一定的通货紧缩,但在危机中却不失为极好的金融稳定器。
危机教给了我们什么?
三百年前者的这场泡沫令无数投资者倾家荡产,其状甚惨,常使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又复哀后人。1720南海公司采取拉拢贿赂政府高官的手段获得了除英格兰银行和印度公司的国债以外价值3100万英镑国债的包销权。从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官商勾结的影子?南海公司以认购政府债券的方式成为当时英国最大的债权人。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且担保为了支付国债利息,政府永久性地把酒类、醋、印度货物、精制丝绸、烟草、鱼翅以及其他一些商品的税收作为报答支付给南海公司。这种乃是最经典的官商交易,本质在于圈钱的便利——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最终纳税人和投资人的钱被重新分配。在向完全市场化转轨的国家里,这种现象往往尤为突出。拥有稀缺资源的人具有出卖这种资源换来最大的世俗利益的能力。在18世纪重商主义的欧洲,贸易特许权是一种稀缺资源。今天的中国,土地是稀缺资源,那么掌握土地资源的人,也就比常人离财富的顶层近了那么一点儿,这样来看,理解了战争??消费税??英格兰银行??国债利息??南海公司这一现金流向公式的人,也就不难理解这个公式的今日中国版:批地??动拆迁??抵押担保??卖楼花??烂尾楼
18世纪是英国资本主义新生和快速拓展的时期,长期的繁荣使得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这种局面和当下的中国比较类似:储蓄在增加,社会需求却相对不足。资金剩余的多了,自然黄金涨价,原材料涨价。在18世纪的英国,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同样迫切寻找出路,公众只知道这家公司能够赚大钱,又有政府的支持,是很好的投资对象。这种情形和我国资本市场初期何其相似,对于有着政府背景的企业,多少人会趋之若鹜。18世纪的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是一种特权。特权之中的人们尚且如此,今天的人们又能长进到哪儿去?都愿意相信道听途说的内幕消息,而不愿意相信财务报告和眼见为实。其结果是形成无数“政策市”“消息市”。这种心态本身就是金融市场参与者尚不成熟的表现。数百年来,人类一点长进也没有。
不过英国人丛危机中恢复的能力也着实让人赞叹,英国政府的经济措施,以及取得信用的可靠管道,使他相对于规模大的多的法国具有明显的优势。不管在什么时候借钱,成本都包括利息、预期通货膨胀、收不回本金的风险溢酬(Premium)。金本位制有助于降低第二项风险;而良好的政府信用和结构安排,比如皇室的贷款有国会背书,并以课税能力作为保证,可以帮助债主增强信心,相信钱能收回来。这里不得不佩服以下英国人从大宪章的年代就留下了法治传统。不用说三百年前的满清王朝是否存在这种可能,就是当下的中国,如此多的银行坏账,和我们的政府有没有关系?英国金融革命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借款人的风险,从而从另一角度减少自己的利息费用。政府也可以借到更多的钱,将某些税收用于偿还债务,并且发展次级市场,交易政府的债券。这样的制度安排,为英国政府吸引到了一批稳定的荷兰金融家作为长期客户来提供充足的现金,从而平稳的渡过南海泡沫危机。如果我们的政府能像三百年前的古人取点经,是不是在面对危机时会更从容些?至少,三百年前的大英帝国比今天很多国家的政府更有服务意识,国王借钱还要有国会背书,生怕债权人不相信,这种主动建立良好的政府信用的意识难能可贵。
黑格尔说:历史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历史的教训。话在理,却不中听。郁金香狂潮幻灭了,南海泡沫破裂了,还会有群体性癫狂的投机吗?只怕还将有,且前赴后继。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陶冶编译】
尽管有很多相似性,印度和中国还是有很大差别,两国在传统观念社会制度方面有着显著不同。近年来,中印两国经济都在飞速发展,GDP增速几乎不相上下。有人可能会问,印度经济有一天会超过中国吗?
初看之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目前中国已经遥遥领先。
1980年,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印度和中国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但如今,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翻了一倍,但印度仅仅增长了50%不到。过去20多年来,中国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的水平上,比印度高出了一大截。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中国几乎是印度的10倍。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方面,中国是印度的5倍。中国的优势非常明显。
在基础设施和政府办事效率方面中国也比印度强出许多。在中国,设立一家公司办理手续只要一个月的时间,但在印度则需要三个月。此外,在居民储蓄和和外汇储备方面,中国也远远超过印度。
英国《经济学家》(Economist)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说:“如果这是一场比赛,印度显然已经落在了后面。”
但是,在表面上的领先之下则是中国优势的丧失:印度正在快马急鞭地追上来,甚至有一天会超过中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相比之下印度的社会体制对外界变化冲击的承受力也更强。
尽管许多本国有识之士对印度效率低下的表决机制和拖沓庸懒的办事作风提出了强烈批评,但无疑这是一个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管理体制。印度在许多经济发展问题上做出错误决策是因为参与决策的人出了问题,并非因为表决机制出了问题。尽管效率低下,这种制度却更加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当然,印度第一代领导人也曾犯下错误。幸运地是,印度成功地打破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教条。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一系列危机之后,印度也悄然发生了一场文化和观念上的革命:这个曾经坚持费边社会主义的国家开始融入国际主流社会(译注:费边主义 Fabianism 英国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流,主张进步和改良的社会主义思想。)。
印度经济正在转型,尽管道路可能会有曲折,但自由市场经济却是坚定不移的方向。印度的私有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干预越来越少。
改革方向的明确使印度公司企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印度工商联合会(Federation of Indian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03年印度工商企业对前途有信心的比率为40%,去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73%。
尽管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拥有绝对领先优势,但印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软件方面更有实力。目前印度银行坏帐比率不到10%,而中国官方承认的数据则高达20%,真实数据可能会更高。
印度资本市场也远比中国稳定高效,相比于印度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国的沪深股市简直就是个赌场。自2000年以来,印度主要的孟卖敏感指数上涨了近3倍,而同期内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则下跌了近40%。
尽管印度人并不喜欢打官司,但没有人怀疑印度不是一个法制社会。健全而公正的司法体系为印度社会长久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独生子女政策也使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印度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与中国相比,印度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经济已经显露出许多增长乏力的迹象。但过去几年来,印度经济却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其GDP增长率已经与中国不相上下。
因此,印度赶超中国只是个时间问题。或许,用不了一代人的时间人们就会发现印度才是亚洲真正的巨人,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美国《财富》周刊,原文作者是Cait Murphy,编译时略有删节。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葡萄,对于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然后,这次海航要买100架巴西支线客机,会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么?
未来10年的成长故事应该在印度而不在中国。印度就好像25年前的中国,有太多的发展余地,所以增长率超越中国毫不奇怪,而中国的发展在现行模式上已经饱和,维持前25年的高增长可能性大为降低。
从已发展国家既得利益的观点出发,也希望有另外一个中国故事分散风险,所以现在来说即使投资条件一样,许多企业会选择把钱放在印度而不是中国。
印度总要进步的,希望全世界都退步或者停滞不前,就中国独家风光是非常不现实的。
今年中国两税制并轨之际,西方媒体出了一篇<中国税负世界之最>的文章.对比中国的公司税与外国公司税收中国都要比印度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章出来呢?我看世界上的事情并无巧合.
从投资来看,超过中国投资总量70%的投资来自港澳台与英属开尔曼群岛.而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一直都为其对外投资总量的80%以上.在我看印度裔对印度投资是今后印度印度吸引投资可以依赖的长期对象.为什么这样的吸引一直没有形成,这个问题应该去问印度人不是么.
对于经济增长的后劲,看中国人均,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看中国人在基础设施与中国产业投资.其文章,通篇强调的是印度的法律与制度优势,认为制约印度发展的是印度的经济政策.这里不难看出,西方中心的价值判断标准.仿佛印度过去的一切问题都还只是经济政策问题,与其他无关.
说实话,印度经济的增长只在迟早,但是对于一个建国以来只有2年贸易维持顺差的国家,对于一个一个外资收益70%来自金融与股票市场的想跳过工业化直接进入发达国家的印度.要走的路很长,那不仅仅是民主或者法制可以解决的问题.
另海航对巴西的定单只要符合商业规范,中间没有贪腐行为,我想那是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行为,不应过多干涉.国产客机还有很多路要走,现在规模供应为时尚早,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也是经营20年才摸准了市场规律然后才在10多年前崛起的.在中国各个产业的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来看,中国人踏足的地方必有中国人一席之地,中国人这只脚踏进去了,在今天这已经足够了.
中国成功利用了前几年的低成本资金,你想想,未来几年利率不同了,原材料价格不同了,工资水平也不同了,你会看到甚至粮价都会不一样的。
相反中国骨头架子已经搭起来了,未来几年填“肉”要容易得多,即使没有创新,效率的提高,内部的consolidate都够我们发展很长一段日子。
看本文明白,但是跟标题连接起来没看懂,是否能明示?
赞同中国骨头架子搭起来了,但是收入一定要平均起来,要不然是跟危机赛跑,过剩的产能未必有肉可填。
而且得到这个费用的费用也提高了.(咋就觉得这么拗口呢...)
解决就业多的行业整体水平低,而且竞争激烈。
总体来看就业形势严重,是否能够动摇国本也未可知。
中国的制造业毕竟是拉住廉价石油与原材料的尾巴爬起来的
中国一投资银行首获迪拜经营许可证
http://www.ftchinese.com/sc/story.jsp?id=001006603&pos=0&loc=SECTION#ContinueReading
英国《金融时报》森迪普?塔克(Sundeep Tucker)香港报道
2006年9月4日 星期一
迪拜金融当局首次向一家中国金融机构颁发会员牌照,此举突显出海湾地区和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正在不断增长。
经过数月谈判,迪拜金融服务局(Dubai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决定向香港第一东方集团(First Eastern Group)旗下的投资银行颁发经营许可证,允许其入驻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开展业务。
迄今为止,只有高盛(Goldman Sachs)和汇丰(HSBC)等全球银行得到了迪拜的经营许可证。
作为中国大陆私人股本投资领域的先行者之一,第一东方已在海湾地区运营了15年。该集团寻求有关当局批准其以迪拜为基地开展业务,其目的就是利用中东和中国之间双边贸易不断扩大的局面。
海湾地区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预计双边贸易额在未来5年内将增长2倍,达到1000亿美元。麦肯锡(McKinsey)的分析师曾指出,“新丝绸之路”正在兴起,其推动力来自中国对资本的渴求,及海湾国家将石油美元用于投资的愿望。
麦肯锡估计,在未来5年中,海湾地区可供投资亚洲的资金将高达25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可能进入中国。
同期,预计中东国家将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农业、教育、卫生和信息科技领域投资5000亿美元。
分析师们相信,中国公司将处于有利地位,有望赢得其中一些合同。
第一东方表示,它将利用新的经营许可证,专注于为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中国企业安排引资和投资,并为中国公司提供项目融资,帮助它们完成在海湾地区的交易。
第一东方董事局主席诸立力(Victor Chu)表示,该银行还将推荐中国公司到迪拜股市上市。
他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经过一段时间,会有逾1万家中国公司达到在迪拜上市的条件。中国国内市场容量的制约导致许多中国公司无法上市融资。”
译者/梁鸥
印度央行公布卢比自由兑换实施建议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gjgat/200609040081.htm
新华社 2006-09-04 09:16:41
新华社新德里9月2日电 据9月2日出版的《印度教徒报》和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中央银行即印度储备银行1日公布了卢比资本账户开放路线图,目的是在2011年实现卢比的完全可兑换。
这份由印度储备银行委员会提出的报告将卢比实现自由兑换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时间跨度为5年。报告认为,允许居民、企业和银行的资本流动是建立市场信心的重要举措。报告建议把印度个人向境外外币账户汇款的限额从目前的每年2.5万卢比(46卢比约合1美元)提高到20万卢比。
报告还建议,应允许外国居民通过共同基金和组合投资方式投资印度证券市场,允许外国企业投资印度证券市场,将本国共同基金在海外市场的投资上限提高到50亿美元,本国企业在海外筹资10亿美元以下毋须批准,允许外国公司在印度发行卢比债券,允许印度银行到海外筹集资本金。
报告建议允许其他行业的企业在银行持股或建立新银行,鼓励建立新的私人银行,允许非金融机构转化为金融机构,将政府的公有银行持股比例由目前的51%降到33%。报告认为,降低政府的公有银行持股比例不会改变银行的公有性质,不会影响社会公共目标的实现。
金融时报 (2006年09月04日)
评:印度人选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绝妙时间
全球化时代开始,每个有能力的国家都开始疯狂的尽可能扩张自己可以获利的经济领土,everybady runs,这个时候因为前面基础不好回头把有限资金精力投进基础设施的国家,机会成本太大了
就这一点上来说,太祖打下的工业基础再怎么吹捧都不过分
印度今年出台这个卢比自由兑换方案是有两个背景,一是国内资本尤其是股票证券市场大幅度提升,一是国内地产价格截止到今年3月就已经比去年同期上涨35%,当月印度当局也开放对土地投资的限制.
我在写中国巴西印度经济比较历史的时候就提到过,印度与巴西都是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很相似.但是国内资本准备却又不足以推动国内发展的需要,可以说连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满足.而中国,由于与日本韩国一样同属高积累高投资增长模式.尽管,这样的模式有很多弊病,但是就目前这样的增长阶段,改革以来外国FDI对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只占中国改革以来对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10%.而且外资中至少70%的比重,来自港澳台\英属开尔曼群岛以及维京群岛,简单的说就是来自华人圈.而印度尽管有仅次于海外华人总数的海外印度裔群体,但是一直以来发达国家相互投资的比重占其总投资的90%而印度裔一直又对印度直接投资兴趣阙缺.所以,印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在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既不能在国内积累中获得有效支持也不能从有限的对固定资产直接投资中获得利益,所以只能是在游资上动脑筋想办法.如果仅仅从经济环境,与当前世界的大环境来考虑印度这样做有点饮鸩止渴的味道.
但是,我说印度人选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绝妙时间,却是经济外的因素多一点,不过长期论印度在卢比自由汇兑上有些麻烦或者说考验还是迟早要过的,对于一个改革以来靠资本收益弥补巨额逆差的国家来说,自2003年以来贸易逆差一年创一个新记录(印度建国以来实现顺差仅2次,2005-2006财年印度逆差比上一财年增加48%达到396亿美圆)如果梦想靠印刷卢比解决经济中固有的弊病无疑是危险的,也许还没有到那绝妙时间印度自己就要改弦更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