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通鉴评说》法制系列 -- 唵啊吽
我倾向于认为这是和美国达成的交换条件,在遣返偷渡者的事上中国做了让步,而且杨即使回来恐怕那些钱也差不多留在美国了。
和美国的引渡的谈判上应该不涉及死刑的障碍,而美国的双重标准在引渡贪犯问题上也存在,你想想连东突份子他都能不交给中方。
去年看到双方谈判的消息,美国坚持要从脏款里分很大一部分作为他的办案经费,结果没谈下来,不知最后的谈判结果是怎样的。
从美国引渡回国的贪官,是余振东。
《资治通鉴》卷二 评说(18) : 卫侯嗣君割城引渡逃犯
评说26:
卫国逃犯逃到魏国,卫侯嗣君出五十金引渡逃犯,魏国不交逃犯,卫国与魏国反复交涉五次都不行,于是嗣君决定以左氏城换逃犯。卫国官员对嗣君说,怎么能用一城去引渡一逃犯呢?嗣君说,不能实施的法律形同虚设,法制无能,多十个左氏城也无益,法出必行,少十个左氏城也值得。魏王听闻嗣君的话,非常佩服,将逃犯押返卫国,没要卫国任何报酬。
有法不依,有法不能实施,都是社会动乱的温床。到国外逃避法律制裁,是法律一大漏洞。包庇外国罪犯,有颠覆该国之嫌。西方指责中国知识产权法落实不力,却同时对携款外逃的中国贪官给予相当的容忍,这是对中国明显的刁难。如果西方是真心要中国法制健全的,就应该协助中国堵住一切法律漏洞。除了外逃贪官外,还有许多外资公司偷税漏税和外国公司毁约问题,西方也是容忍的,因为是将中国的财产卷到国外。
美国现在开始与中国合作打击外逃贪污犯了,以为这些金融犯罪是国际犯罪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恐怖活动组织得以生存的土壤。中国应该在知识产权法律努力过程中,与西方各国在法律接轨方面进行全面合作,没有金融、会计、税收、社保、信用等各方面问题上法律的全面合作,仅仅揪住知识产权问题是没有效果的。中国对外贸易中法律漏洞如此之多,西方单挑知识产权法问题说事是不公正的。
法律有效性也服从木桶效应,就是其最大的有效性只能是法律最薄弱环节的有效程度。以前水桶是用木板做的,如果桶壁的木板有长有短,那么这桶水也就只能满到最短的那块木板那么高。如果西方还在纵容中国犯罪行为,无论中国任何努力也无法落实知识产权法。西方容忍中国政府违法官员逍遥法外,怎么能指望中国政府官员不在政府部门使用盗版软件呢?究竟贪污犯的风险大还是盗版风险大?如果贪污都能逍遥法外,谁还计较盗版行为?如果一个公司能够随心所欲地逃税甚至骗取国有资产到国外而可以避免法律制裁,你能指望这样的公司会遵守知识产权吗?
当西方再指责中国知识产权问题时,中国要郑重的提出法律问题的国际全面合作,西方片面要求法律仅仅改善知识产权法的做法,是不正当的。
唵啊吽
参考链接:
http://www.chinalegalnews.com.cn/legaltimes/20041230/0702.htm
http://bbs.southcn.com/forum/index3.php?forumname=lingnanchaguan&job=view&topicid=112932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post.cgi?num=75060&r=0
原文26:
显王四十四年(丙申,公元前三二五年)卫平侯薨,子嗣君立。卫有胥靡亡之魏,因为魏王之后治病。嗣君闻之,使人请以五十金买之。五反,魏不与,乃以左氏易之。左右谏曰:“夫以一都买一胥靡,可乎?”嗣君曰:“非子所知也。夫治无小,乱无大。法不立,诛不必,虽有十左氏,无益也。法立,诛必,失十左氏,无害也。”魏王闻之曰:“人主之欲,不听之不祥。”因载而往,徒献之。
胥靡: 周朝地名,是关押犯人的地方,以后代指刑徒罪犯。(请参考http://www.guoxue.com/wenxian/nowwen/qhflysh/qhflysh1.htm)
《资治通鉴》卷五 评说 (3):秦昭王伤心反腐败
评说4:
秦使者王稽出使到魏国,暗地里将范雎带回秦国,把他带到离宫推荐给秦王。范雎假装不知道是在离宫的长巷子里,秦王来了,秦王的随从要赶他走,说:王来了。范雎讥讽嚷嚷:秦国那有王呀,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而已。秦王听到后,让随从都回避开,小心问范雎说:请问先生有何指教?范雎只是嗯嗯哈哈点头不语。秦王反复问了三次,范雎还是这样。秦王不耐烦了:你到底有没有事情指教呀?范雎说:我不敢说呀,我只是寄居在此,与你没有交情,所要讲的都是你们王室内部的事,我想效忠你有不知道能否得到你的信任,所以没敢讲。我今天讲了,明天就有杀身之祸,这我也不怕,就怕以后没人再敢到秦国了。秦王说:这是什么话呢,今天我能见到你,是老天让你替我分忧,是天不绝我秦室香火,事无大小,无论太后大臣,你尽管说,尽管信任我。范雎拜谢秦王,秦王也敬拜范雎。但范雎还是不敢说王室的事,只说了些“远交近攻”的国际事务。
前268年,秦王用范雎远交近攻策略,攻占魏地怀。前266年,又占魏地邢丘。范雎见自己深得重用,因此趁机对秦王说:我在魏国时,只听说齐国有孟尝君而没有听说齐王;只听说秦国有太后和穰侯而没听说有秦王。现在太后不请示你就自行决断,穰侯、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都是专断独行,不把国法放在眼里,所以你这国王只是虚设。这四个权贵攻城略地得利归为己有,失败则结怨给秦国百姓和社稷。我听说树过于茂盛就得剪枝,剪枝是会伤心的;臣子掌握实权,架空权威,国家就危险了。淖齿架空齐王以致最后辱杀齐王,李兑掌管实权以致围困饿死主父。秦国今天四权贵,就是淖齿李兑之流。国家三代而亡的原因,就是君主将实权让给了臣子而自己只顾吃喝玩乐,得实权的权贵忌贤妒能,欺上瞒下,结党营私而最终使得国家衰败。你现在大权旁落,恐怕以后秦国就不是你们家室的了。秦王于是废除宣太后,驱逐四权贵,任范雎为丞相。
37年前秦武王死的时候,没有子嗣,所以立了异母弟弟稷为秦昭王。宣太后是秦昭王母亲,楚国人。当时立昭王,有一场腥风血雨,由于穰侯魏冉有能力,击败了会文后和悼武王后两脉的公子,将他们基本杀绝,这样一来秦国的实权都落入宣太后一脉。华阳君是宣太后的同父弟,点明同父,就很可能是异母。穰侯是宣太后异父弟,称弟不能异父又异母,所以应该和宣太后是异父同母弟。泾阳君和高陵君都是宣太后所生,与昭王是亲兄弟。“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范雎三年前以这一事由引起昭王信任和重用,而在三年后才敢点明,忌讳之深,可想而知。
中国父系氏族社会大约发生在前6000多年,所以对于宣太后掌权,范雎说是绝了秦国的社稷,因为是外姓掌权。就这一点而言,范雎将宣太后和孟尝君相比不太合适,宣太后为外姓,孟尝君是公子,与齐王同姓,所以范雎这里所比的是实权旁落的事实,所谓“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而后边将四权贵比之淖齿和李兑又过头了。孟尝君与齐王是血亲,宣太后与秦氏是姻亲,而淖齿与齐王、李兑与赵家是八杆子打不到的绝对外人。“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指出秦王权力名实不符,所以秦昭王最后驱逐四权贵也是一场权力斗争。
古时家天下,体现的是父系社会制度中财产继承的经济关系。范雎说“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讲的是经济问题,即社稷财产的归属问题。
范雎说“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社稷”讲的是权责不对称问题。四权贵权力大于责任,因此导致腐败。有权力干不负责任的事,能不腐败吗?中国经济改革中经历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的急速变革,其中很多新生事物,无法严格责权对称,因此而导致了部分腐败,这样的腐败老百姓都认了。如改革初期的企业自负盈亏,并不是完全责权对称的,很多是亏了没有责任的。权力结构内部责权不对称问题,基本上是技术性问题,总可以用制度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审计制度等等来纠正责权不对称现象。但范雎没有走这一条反腐败道路,而是采取了另外的措施,采取了理顺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冲突的途径,因为腐败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制度原因,也是老百姓现在不愿意买单的那部分腐败现象。
范雎说“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是指裙带关系腐蚀权力结构,其治理措施是排除权力结构中的裙带关系。中国反腐败最困难也在这,走后门,拉关系等等腐蚀权力结构,要改就得下狠心,“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对亲舅舅亲兄弟也得下杀手。
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得社会关系是社会基本的正面的关系,加强血缘和婚姻纽带是古今中外公认的道德观念。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儒教讲孝悌,中国人讲乡情,西方竞选纲领少不了做支持家庭的秀。对于中国改革经济发展,这一社会关系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温州模式,乡亲互助大大降低了商业风险。珠江三角洲的侨资,江浙的台商,无不打上乡土观念的烙印。
但是,再好的社会关系,再怎样由道德观念提倡的社会关系,一定不能让它与权力结构纠缠在一起。现代共和政治体制就是排除血缘继承的权力。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撑死人的。鼓励亲朋好友关系,只能在社会制度中鼓励,不能让它跑到政治制度中。一旦血缘婚姻关系侵蚀了政治权力关系,导致的腐败将难以阻挡。范雎想阻挡,也老谋深算了三年才敢动手,并非怕死,而是怕改不动。中国今天将裙带关系关系引入权力结构中,使得部分有权有势的人把少数亲友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以致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系统完全依赖走后门,以致不腐败无法生存。面对中国今天的腐败风气,我们不得不感叹秦昭王当年将母亲、亲舅舅和亲兄弟驱逐出境的魄力。
http://www.guoxue.com/shibu/zztj/content/zztj_005.htm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hiji/sj_079.htm
http://www.guoxue.com/shibu/zztj/content/zztj_003.htm
原文4: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雎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雎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雎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雎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拜,王亦拜。
赧王下四十七年(癸巳,公元前二六八年)秦王用范雎之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赧王下四十九年(乙未,公元前二六六年)秦拔魏邢丘。范雎日益亲,用事,因承间说王曰:“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制于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社稷。臣又闻之,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齿管齐,射王股,擢王筋,悬之于庙梁,宿昔而死。李兑管赵,囚主父于沙丘,百日而饿死。今臣观四贵之用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也。夫三代之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于臣,纵酒弋猎。其所授者妒贤疾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为主计,而主不觉悟,故失其国,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见王独立于朝,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王以为然。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以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等什么都清清楚楚的时候,蚊子都睡觉了。
《资治通鉴》卷三 评说(12) : 赵武灵王时尚强国
评说21:
赵武灵王提倡穿胡人衣服,便于骑马射箭。赵国人都不响应。尤其是明星公子成,为抵制胡服而称病在家。武灵王就对公子成说,我一国之君,提倡胡服,没人响应,我这国君还有威信吗,以后国家政令不行,国家不就乱了吗。你明星带个头,帮我公关一次吧。公子成说,我们文明古国,圣贤传下来的礼仪多好呀,干吗要学蛮夷的习俗呢?赵王说,我国四面受敌,连年失地,我们只能引入胡服骑射的先进技术,才能提高部队战斗力呀。公子成一听,原来是引进技术,马上答应引领胡服新时尚。于是赵国举国上下改穿胡服。
原文22:
慎靓王九年(乙卯,公元前三零六年)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慎靓王十年(丙辰,公元前三零五年)彗星见。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慎靓王十四年(庚申,公元前三零一年)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赧王中二十年(丙寅,公元前二九五年)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
评说22:
推广胡服骑射第二年,赵国就北伐中山至宁葭,西征胡虏至榆中而迫使胡人求和。赵国一跃而成军事大国,外交马上翻了身,将使团派往各大国。又过一年,赵国攻取大片中山地盘,迫使中山结城下之盟。中山国最终被赵国所灭。
效果大的改革,并不一定成本大。仅仅一个小小的服装改革,就使赵国由弱国一跃而成强国。移风易俗也不是太难,关键要做明星的思想工作,只要政要和明星以身作则一起带头,全国人民什么奇装异服都敢穿,什么风气都可以树立起来。如果中国要竖立“八荣八耻”社会风气,建设诚信法制社会,只要政要和明星齐心合力、身体力行,半年就能把风气树起来。
公子成对传统文化非常敬重,但他更相信,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成分就是对其它文化的包容性,就是能够吸收外来文化,消化外来文化,通过学习先进文化强国富民。
服装改革成本小,是知识经济的特点。把宽袖裁成窄袖,还省了布料呢。就是说赵武灵王的服装改革,还节省了资源。用经济术语来表示,就是边际成本小于零。无怪乎改革成效立杆见影。
人类文明进步,就在于文化的相互传播和融和。人类不需要两次发明车轮,只要发明一次,经过文化传播就可以使全人类受益。但是,现在有些国家不正当地使用“知识产权”来阻碍知识和技术的传播,迫使许多“车轮”被迫反复多次发明,而且还要发明得故意不同才能注册专利,这是反人类的行为。正当的知识产权激励发明创造、奖励发明创造,正当的知识产权促进而不是阻碍技术传播。利用知识产权问题垄断技术,垄断市场,从而扼杀知识传播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犯罪。联合国应该统一收购节能、环保、农业、能源等技术,让全人类无偿使用,才能发挥知识经济的规模经济效用,才能有效挽救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当西方拿知识产权问题压中国时,中国应该在谈判中努力纠正国际知识产权设计的弊端,对旨在恶意垄断和阻碍知识传播的无理产权要求给予坚决的反对,对旨在加速知识技术传播,避免两次发明车轮的知识产权要给予有力的保护。
关于马在战争中的使用对文明冲突的影响,参见
http://www.cs.iastate.edu/~baojie/history/chinese/2002-12-02_horse.htm
原文21:
慎靓王八年(甲寅,公元前三零七年)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之也!”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赵武灵王最后就是被公子成杀死的,当初公子成穿胡服怕是不得已吧,所以最后抓住机会饿死了赵武灵王。个人认为凡事简单粗暴固然对国家有利,最终下面的人反弹绝对不会小的。
赵武灵王最后就是被公子成杀死是事实,但史记和通鉴记载都是赵武灵王到公子成家说服公子成的,而且有对话,好像不是简单粗暴手段,倒像是耐心细致的说服。
史记原文:“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索隐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青错画其臂。孔衍作“右臂左衽”,谓右袒其臂也。瓯越之民也。○索隐刘氏云:“今珠崖、儋耳谓之瓯人,是有瓯越。”□正义按:属南越,故言瓯越也。舆地志云“交阯,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文身断发避龙”。则西瓯骆又在番吾之西。南越及瓯骆皆琇姓也。世本云“越,琇姓也,与楚同祖”是也。黑齿雕题,◇集解刘逵曰:“以草染齿,用白作黑。”郑玄曰:“雕文谓刻其肌,以青丹涅之。”卻冠秫绌,◇集解徐广曰:“战国策作‘秫缝’,绌亦缝紩之别名也。秫者,綦针也。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绌’耳。此盖言其女功针缕之粗拙也。又一本作‘鮭冠黎緤’也。”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於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於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集解徐广曰:“安平经县西有漳水,津名薄洛津。”□正义按:安平县属定州也。与齐、中山同之,□正义尔时齐与中山相亲,中山、赵共薄洛水,故言“与齐、中山同之”,须有舟楫之备。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集解徐广曰:“一云‘自常山以下,代、上党以东’。”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索隐林胡,楼烦,东胡,是三胡也。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彊兵,侵暴吾地,系累□正义上音计,下力追反。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於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字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於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罪也。今王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於是始出胡服令也。”
《资治通鉴》:“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图之也!”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加拿大不愿意听美国的,实际上是为了维护独立自我意识。但具体操作上,有时比美国还要更意识形态。
如商业操作,按意识形态,进军泰国,印尼,墨西哥,两次金融风暴加拿大都没少吃亏。但面对中国若大一个市场,就是拿意识形态说事止步不前,加拿大在中国的利益,落后于日本,落后于北欧,甚至落后于美国。这两年和中国石油合作是赶上来了,但是是中国进军加拿大。
《资治通鉴》卷六 评说 (1):范雎的宰相生命周期
评说1:
秦昭王和范雎杀白起后,信陵君和春申君救兵解了邯郸之围,并迫使郑平安及其两万军队降赵。秦王叹息,范雎问为何叹息,秦王说:白起死了,郑平安降了王稽里通外国依法给斩了,秦国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所以我担忧呀。王稽是范雎的举荐人,范雎听秦王叹气后不知所措。
蔡泽是燕国人,知道范雎处境后到秦国,放话给范雎说:若蔡泽见到秦王一定会取代范雎的丞相职位。范雎很生气地召见蔡泽。蔡泽见范雎时很傲慢,范雎就更生气了,问道:你为什么说要取代我呢?
蔡泽说:哎呀,你现在见我是不是晚了点呀。春去秋来,功成身退,你总不成重蹈商鞅、吴起和文种的覆辙吧。
范雎顶道:有什么不可以的,义至忠尽,死而无憾。
蔡泽说:功成身退是上策,功成身死是中策,身败名裂是下策。你愿意如商鞅等功成身死,难道周公反倒是不忠不圣不成?你权衡权衡哪个后果更好吧?
范雎应道:你说得对。
蔡泽问:秦昭王与秦孝公、楚王和越王相比较,谁更能够善待功臣呢?
范雎答:说不准。(秦昭王才杀了为秦国屡建奇功的大将白起)
蔡泽:你与商鞅、吴起和文种比较谁的功劳更大?
范雎:我不如他们三人。
蔡泽:所以呀,你的下场肯定比他们还惨。范雎因此把蔡泽推荐给秦王,自己推病隐退,蔡泽做了几个月的丞相,也被免职了。
丞相是有其政治生命周期的,如果政治生命周期与生理生命周期一样长,就可以死而后已;若政治生命周期比生理生命周期短,就得及早功成身退。生命周期现象在商界政界普遍存在。
市场变化要求产品亦随之变化,因此有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对于一个高科技产品市场,公司要经营产品,注重产品的生命周期,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国际商业机器擅长主机产品,将桌面系统卖给微软,结果在计算机市场上节节败退,是不知道主机有生命周期。微软很注重产品生命周期,将产品周期定在两年左右,每隔两三年就提升一次,使其产品功能挖尽进步的硬件能力,保持其市场垄断地位。
市场变化,也要求公司相应变化战略和人才。富士施乐以研发起家,首创复印机,所以其企业文化重研发而轻市场营销,其后研发的许多对计算机影响深远的发明,都无法自身实现为产品。富士施乐发明了鼠标、图像人机介面、桌面机网络等等技术,都成为其它公司的市场成果。富士施乐企业文化没有由研发向市场营销转型,致使公司复印机专利过期后企业市场份额大降。公司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一段期间研发为公司发展瓶颈,另一段期间营销为公司发展瓶颈,不同期间要有不同的侧重、需要不同风格的执行经理。
世事变幻,政局演变,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人才要求,因此有应运而生的人才脱颖而出。国家不相应的更换领导人,国家发展就会受阻,因此就产生了丞相生命周期现象。
秦孝公图变,商鞅脱颖而出推行法制改革,商鞅是法制改革人才。法制推行后,秦国进入扩张时期,商鞅不能胜任,结局悲惨。秦武王卒死,权力真空,政局混乱,魏冉力挽狂澜,稳定政局,脱颖而出为秦相。魏冉有平定局势才能,但没有制理国家才能,使宣太后擅政,被范雎和秦昭王清除。范雎擅长宏观规划,制定远交近攻长远战略。但其行政手段重术轻法,能与秦昭王谋于密室而推翻宣太后,不能使用良将白起,致使白起死于非罪而束手无策。所以宣太后被推翻后,范雎丞相生命周期就到了末期,白起死后范雎的政治生涯进入危机时期。蔡泽凭一张嘴,轻易取代范雎,帮范雎平安结束其丞相生命周期。
领导人在政坛时间长了,政绩和错误都不断积累,造成一种权力应力的积累,制度化周期性更替领导人可以释放这种权力应力,使政局不必大起大落。领导人的政治生命周期,在美国是四年一周期。四年选举一次实现了这种蔡泽效用,使生命周期结束之总统可以无灾无难退出政坛。
中国恢复大国地位,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任务、要求不同的风格和理念的国家领导人才。抗战时期,要求全民能征善战,以毛泽东为军事领袖。改革开放时期,要求重经济和科技,全民经商发展生产力,以邓小平为领袖。今天进入法制和谐社会建设时期,中国也需要尊重生命周期规律,需要全民学法律,推进政治改革,完善法制社会上层建筑。
原文1:
魏公子无忌大破秦师于邯郸下,王龁解邯郸围走。郑安平为赵所困,将二万人降赵,应侯由是得罪。
【秦纪一】 起柔兆敦牂,尽昭阳作噩,凡二十八年。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二五五年)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应侯日以不怿。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应侯惧,不知所出。燕客蔡泽闻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应侯曰:“蔡泽,天下雄辩之士。彼见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应侯怒,使人召之。蔡泽见应侯,礼又倨。应侯不快,因让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请闻其说。”蔡泽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君独不见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何足愿与?”应侯谬曰:“何为不可?!此三子者,义之至也,忠之尽也。君子有杀身以成名,死无所恨!”蔡泽曰:“夫人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次也;名僇辱而身全者,下也。夫商君、吴起、大夫种,其为人臣尽忠致功,则可愿矣。闳夭、周公,岂不亦忠且圣乎?!三子之可愿,孰与闳夭、周公哉?”应侯曰:“善。”蔡泽曰:“然则君之主惇厚旧故,不倍功臣,孰与孝公、楚王、越王?”曰:“未知何如。”蔡泽曰:“君之功能孰与三子?”曰:“不若。”蔡泽曰:“然则君身不退,患恐甚于三子矣。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嬴缩,与时变化,圣人之道也。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意欲至矣而无变计,窃为君危之。”应侯遂延以为上客,因荐于王。王召与语,大悦,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免。王新悦蔡泽计画,遂以为相国,泽为相数月,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