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大议礼”事件中折射出来的明朝哲学思想与士风(一) -- 碧血汗青

共:💬33 🌺17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倒是觉得这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愿意背叛自己的理想

他所受过的教育和他所在的环境都使得他的理想只能是忠君,诛杀权臣,清君测这样的事情是他不敢也不会去想的事情。至于声名什么的倒还是其次,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实际上就意味着他前半生所信奉的信念都是错误的,这种否定将会是可怕的。司马懿之所以篡夺曹氏政权那么理直气壮,原因是在于曹魏的天下本身也是篡夺的。但是朱明则不是这样。

家园 这个评价恰当吗。。。

“由于王阳明的门生弟子遍及朝野,在他们的大力提倡下,从万历朝开始到之后的半个世纪,明季士人终于和魏晋时期的士人一样,成天清谈道德文章日渐成为整个士人阶层乃至职场的主流风气。”

我怎么觉得追求“知行合一”的陆王派,比“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假道学要强很多呢?王阳明如果是清谈道德文章,能有本事平叛做了新建伯?我觉得他是实干家,不是空谈家。

家园 我倒是看见摆在百官和张璁、桂萼等人面前的升官发财诱惑让他

们无比心动,以至于面临杖毙和谋杀的风险也一往无前。

关键词(Tags): #历史#杂谈
家园 王阳明是实干家但徒子徒孙成了清谈家

但是他的徒子徒孙成了清谈家

我一直很奇怪直到万历初年能吏干员还是很多的,怎么到了万历末天启崇祯就全部废柴了。也许真的是学术上几十年的发酵,影响力扩大到整个时代了吧。

嘉靖初年,看似迂腐的大礼仪背后还是政治利益,是杨廷和这一批老辣官僚的政治斗争主战场。到天启崇祯,整个官僚队伍都迂腐到死了。

物极必反,才有了顾炎武、王夫之的痛定思痛的反思,才埋下了近代曾左、毛的哲学基础。

“理学尊经,事功尊史”这句话非常有感触。儒家传统本来经史并重,从孔子开始就是这样,所以历代才能出治世名臣,不乏文物全才之辈,理学这是在阉割儒家。

家园 既然如果,不如如果的多一些

如果孙阁老真的清了君侧,让天启和崇祯两个皇帝如何对待他呢?往好了说这叫挟不赏之功,往坏了说这叫如芒在背!

就算天启能像唐代宗与郭子仪一样相安无事,并且孙阁老得以善终,那么怎么保证不会别人再有类似的事情的时候,不会成为魏武帝或者司马昭呢?

檀道济不死,或者御外的长城可以不倒,但是君臣之间的长城从哪里来?

关键词(Tags): #杂谈#历史
家园 做为张璁的老乡,特来支持

张阁老曾在我家旁边创办书院。张阁老的名字真是从小就经常听长辈提起。

家园 当时能挽回时局的

得又一位张居正转世 张居士深得权变之术 绝不迂泥于儒教纲常 非常实干 这样的人 当时的世风学风百年出不了一个 再说了张的下场让人胆寒 就是有能力为之也不敢为之

家园 有张那个胆子的人,还会害怕他那个下场?

再说,他的下场哪点不好啦?人死之后才被挖坟鞭尸,难道他还会疼?不就是给活人看的吗?就是吓活人当中,出不了第二个张居正!克伦威尔的头还挂在城头几十年呢,他会疼吗?不还是名留青史?

也许张在决定走那条路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死后必然有此一劫,所以在做正事的同时,在生活上相当的奢华张狂.如此看来,他可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相信死后有灵魂,会让自己痛苦.

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要张真是这样的人,俺倒是非常喜欢他了.

那个唐国强演的张居正,一脸正义凛然的样子,传统士大夫,毫无个性.

家园 重要的是于大人没有后悔,那么可见还是好选择的.
家园 于谦当时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和时间

不赶紧扶立景泰帝,没有领导,人心惶惶的北京城守不住,明朝就有成北宋的危险,这点和孙阁老的情况没有可比性。

家园 那也要他敢于承担才做得到,多少所谓的名臣在关键时刻

掉链子,退缩于后。那个时候就算扶立了景泰帝,也不是必胜的格局,他当时这么做,也是破釜沉舟,下了不要命的决心的。

就像土共有些人,胜利之后总是说自己如何如何了得,可是在危难近亡的关头,为什么是太祖挺身而出把红军带出险境?

于大人也可以表现得中庸一些,跟着其他人守城,守不了就跟着其他人一起南渡,南宋君臣可以,明朝君臣怎么就不可以啦?之所以没有出现这样的结局,就是因为于大人置个人荣辱于外,敢承担的后果。

有的人敢去承担天下兴亡,并不会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时间就一定会承担的,而是他真正有一颗救国救民,宁折不弯之心。

家园 瓦剌不是蒙元

蒙元能征服全国和它已经基本实现了和汉族地主合流有关,灭南宋的很大一部分是汉族地主武装,瓦剌则已经退化到游牧民族,和后来的鞑靼一样,满足于劫掠而不是建立稳定的农耕政权,没有足够的火器光靠骑兵要啃下北京的城墙谈何容易,这个时候怕得就是人心不稳放弃首都,那在野战中就一点优势都没了,北京只要守住,全国到北京的物资和兵力输送就足以保住明朝,于谦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坚决反对迁都南逃。

家园 张居正转世也没用

有不世出的人是因为他出不了世.明末一个张居正,或是准张居正都出不来,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人吗,还是这样的人出头必然被按下.个别的英雄造的了时势,那是千年一遇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时势造的英雄.

家园 别说瓦剌也先了,就是明末崇祯年间,满清八旗几次越过长城

入寇,面对北京的城墙也没有办法。明末那局面,只要东南那些以东林党为代表的大地主稍有一点为国为民的心思,也不至于沦落到清兵入关的地步。真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最后等待的结局就是满清的屠刀,剃发易服,文字狱。哎,气数啊!

其实这篇帖子是汗青较早的帖子了,如果现在让汗青重写的话,我想会不太一样。

家园 张居正的身后遭遇朝臣们都看到了,谁还敢出头做张居正第二?

以一个封建王朝论,明朝当时气数已尽了,改朝换代正当其时,能够挽救汉家天下的,除了朱元璋就是曹孟德了。如果真要可惜,我觉得更应该惋惜李自成没有朱元璋刘邦这样的能力。

另外,明初朱元璋和朱棣两人,为长治久安计,从制度上和思想建设上基本杜绝了知识分子造反从贼的可能和地方实力派坐大的可能。应该说,这些努力基本上是成功的,与其他王朝相比,明朝知识分子在开始阶段,从贼的确实比较少,但是,趋利避害与趋炎附势也是人性之一,当外部形势过了临界点后,他们抬眼看,想找一家汉族政权来重新投靠已经不可能,只有剃发从夷一条路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