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小包子一个】简介一下子日本对42,43年在华作战的记载 -- 电子赵括
赵构 秦桧 与岳飞 文天祥 同样是抵御外侮 卫国抗战,两个阵营只存在能力不同、战法不同,但都应得到尊重。比较其能力与贡献时只要充分尊重双方人格就是完全正当的。
慈禧太后 李鸿章 与邓世昌 左宝贵 同样是抵御外侮 卫国抗战,两个阵营只存在能力不同、战法不同,但都应得到尊重。比较其能力与贡献时只要充分尊重双方人格就是完全正当的。
同样是抵御外侮 卫国抗战,两个阵营只存在能力不同、战法不同,但都应得到尊重。比较其能力与贡献时只要充分尊重双方人格就是完全正当的。
抱歉,最近实在太忙。那个话题可不小,我看了看,觉得还是准备得充分一点比较好。
40万阵亡、总伤亡135万这个数字是日本官方公布的、1937年到1945年在中国战场(不含东北、台湾、缅北)的伤亡数字,而非什么“小东亚战争”伤亡数字。日本在整个二战(1937-1945,全部战场),阵亡军人不到两百万。
其实你翻开日军战史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1945年中国战场的作战行动将其损失逐一累加,会发现你算出来的那个数字有个硕大无比的窟窿、根本就填不上。
老赵这种用事实说话的方法很好。但算法有些问题,数据也略有差错。
首先对10师团当时实际在华北的说法,表示怀疑。希望能给出具体情况和驻地。据俺所知,10师团早在39年便回了东北。其次驻蒙军辖下漏了个骑兵集团(相当于师团),就是跟傅作义整天打仗的那个部队。
顺便列出41年初日军在华北的兵力配置详细情况如下:
华北方面军 北平
直辖
27师团 天津
35师团 新乡
110师团 石家庄
独混1旅 邯郸
独混7旅 惠民
独混8旅 邢台
独混15旅 北平
1军 太原
36师团 潞安
37师团 运城
41师团 临汾
独混3旅 崞县
独混4旅 阳泉
独混9旅 太原
独混16旅 汾阳
12军 济南
21师团 徐州
32师团 兖州
独混5旅 青岛
独混6旅 莒县
独混10旅 泰安
驻蒙军 张家口
26师团 大同
独混2旅 张家口
骑兵集团 包头
要注意的是,整个华北方面军虽然兵力达10师12旅折算成相当于18个师团,但不应将其全部算成共军在抗击。先不说绥远傅作义,山东沈鸿烈于学忠,就算山西河北,在卫立煌阎锡山败退后,仍有庞炳勋孙殿英等部。日军多次对这些所谓重庆军发动攻击。不能因为他们后来没能坚持下去而否定当时的情况。河南方面与华北日军对峙的汤恩伯部,虽然作战消极,也不宜完全不计。
再有,11军攻击的大别山部队是桂系李品仙部。不干新四军事。其实新四军就没怎么打日军,尽打所谓顽军,也就是国军去了。华中11军华东13军华南23军辖区内就没共军什么事,都得算国军在抗击。
可惜没得通宝!
日军对N4A根据地反复的扫荡和清乡莫非是子虚乌有的捏造?……
原来大别山区是四方面军长征后留下的高敬亭部在活动。
国共合作后,高敬亭部编为新四军五支队,是新四军五个支队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支队。五支队一个支队的兵力相当于其它四个支队兵力之和。
收编后,蒋介石,叶、项都要求高敬亭部东移,让出大别山区。高敬亭担心部队撤出大别山区后,红军家属遭到国军的报复,磨磨蹭蹭地不愿东移,直到叶廷找个借口杀掉高敬亭。
高敬亭部让出大别山区后,红军家属果真遭到国军的报复。桂系军阀搞政权建设比中央军强得太多了。后来刘邓再进大别山后,群众基础完全不存在了,红军家属在白崇喜统治时期都杀的杀了,剐的剐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只有消耗,没有发展。13万人进大别山,出来了7万人。
对红军家属是怎么处理的?要改变一个地区的民意走向需要杀掉多大比例的人口?
如果后来蒋在东北也让桂系来上一手,林彪扩军就不会那么容易了。只是那样的话,那个政权就不是蒋家的,是李家的了。
和和,看来某公要被某公打PP啦~ 我强调的也正是太平洋战争以后啊
老兄先把这位的数据推算驳倒吧~
至于你提到的硕大漏洞,我也发现了。但我认为日本人不会无故增加靖国神社里的柱位(那样怎能显示大日本皇军的无上武功呢?而且以日人一贯的崇西贬华的心态,他也只会缩小对华作战阵亡数字而夸大对美阵亡数字)。所以那个40万5千相对而言是可以信赖的。
那么造成这个硕大漏洞的原因只能是:(1) 日军每战之后的战报上有意缩小了伤亡数字(因为在加和时有些原始数据我们采用的是日本方面的);(2) 目前网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国共双方毙伤数字比真实情况要低
还是先驳了这篇吧~
(文摘)
http://www.zjfesco.com/blog/user1/sean/archives/2006/100.html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究竟击毙了多少日军?自从几年前有位叫张忠义的无聊份子发了一
个”残忍的一帖,八年抗战中国未取胜”的帖子,这就成为在网络上很流行的翻案话
题.笔者研究抗战多年,从来不愿参与这种讨论,因为就经年累月对各种抗战史材的观
察,笔者深知这个答案目前仍属无解.这两周看到这些老话题又炒起来,心里实在很不
是滋味.要炒这个话题,多少翻翻书嘛,抓到一点支言词组,就要长篇大论起来,这是国
人一种很糟糕的心态.所以笔者也花一点点时间,写点心得.
1.首先,我们先看看日本人自称的阵亡人数.
前阵子转过来的靖国神位牌位照片,其实很久以前就转到和平论坛并引起讨论.当然
,笔者基于上述理由并没有参加讨论.当时有朋友提出的说法,是1941年12月之前属”
支那事变”,1941年12月之后属”小东亚战争”.所以所谓的191215人,指的是抗战前
期的死亡总数.后期的死亡总数应该是2133748人中的一部分.事实上,单单根据网上
流行的一些以抨击抗战战果为目的的材料本身进行比对,就可以查知这个说法是正确
的.
批评者的依据多半是《日本陆海军事典》所提供的伤亡人数.一般指这份的资料来源
为日本厚生省援护局1956年3月调查资料,不确,其实这是厚生省在1964年3月1日公布
的资料,这份资料被大陆权威抗战史作者王辅引用于其名著.而国府在1970年代翻译
日本防卫厅的官版日军战史时也在附录中使用到这份材料.王辅书中并指出日本海军
当局指在华阵亡总数为2万100人,比这份厚生省公布的材料多700人.据厚生省的资料
指出,二战期间日军的死亡人数(指军人,不含平民)如下:
满洲地区:陆军损失:两万六千人(26,000)海军损失:五百人(500)合计损失:
两万六千五百人(26,500)
(2)中国大陆本土地区:陆军损失:三十八万五千两百人(385,200)海军损失:一
万九千四百人(19,400)合计损失:四十万零四千六百人(404,600)
(3)缅甸、印度地区:陆军损失:十六万零四百人(160,400)海军损失:一千五百
人(1,500)合计损失:十六万一千九百人(161,900)
(4)台湾地区陆军损失:两万七千二百人(27,200)海军损失:一万零两百人(10,200)
合计损失:三万七千四百人(37,400)
(5)1945年8月15日以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满洲地区:陆军损失:一万九千九百人(19,900)海军损失:三百人(300)合计损
失:两万零二百人(20,200)
中国大陆本土地区:陆军损失:五万零四百人(50,400)海军损失:七百人(700)
合计损失:五万一千一百人(51,100)
缅甸、印度地区:陆军损失:两千六百人(2,600)海军损失:零(0)合计损失:
两千六百人(2,600)
台湾地区陆军损失:一千三百人(1,300)海军损失:四百人(400)合计损失:一
千七百人(1,700)
所以,日本在”二次大战中各战场”的陆海军人死亡合计两百一十二万一千人(2,121,000)
基本上这的确是日本官方自称的大战伤亡人数.不过,请注意最后的总计.那是212万
1000人.
好,再请上翻到靖国神社”柱位”,小东亚战争栏,日本自称的”柱位”是2133748人
.
所以,厚生省的分类观念是,”二次大战”=”小东亚战争”.(1941年12月以后所有日
军的战场).
也就是说,上述的统计只是日本当局对1942年12月之后的统计.这份所提供的材料是
王辅等研究者以及许多两岸评论的根据,但是没有做过比较,所以他们多半认为这212万
人就涵盖了整个八年期间的日军阵亡总数.由靖国神社的柱位,可以推知,这个数字是
日本所谓的”小东亚战争”总数,其中在中国(注意,不涵东北,所以没老俄的功劳),是
40万4600人.并不含盖所谓的”支那事变”.
再请看”支那事变”上一栏,即”满州事变”,抗战之前在东北的伤亡是独立分出来
的,也就是说,日本自称的19万1215人,上限划在芦沟桥事变.并不是如一些大陆评论
者所称,指的是”整个十四年中日战争”.
所以,日本真正自称的八年抗战时期在中国的阵亡总数,应该是40万4600人(厚生省小
东亚战争中国战场总数)+19万1215人(靖国神位支那事变总数)=595815人.
笔者觉得,所有乱引用日本材料的中国”专家”,都该打屁股.
但是基本已经谈判妥了,而且确实和日酋直接会面谈判过,就要准备动身去太原了(当时已经沦陷),后在多方面力量的阻止下,包括中共通过其部分亲近的高级将领做工作,在最后时刻反悔了.
后日寇恼其出耳反耳(估计是已经向上邀功了,弄的不好交代),将会见的照片做了传单,广为散发,致使国府震动,老蒋来电调查,被用"那是以前的照片"搪塞了过去.
别动队在江西的杀戮不见得会输给桂系在大别山的作为,不过这种恐怖政策移植到东北是否可行我是怀疑的,老蒋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真要管用他也是不会客气的。毕竟江西、大别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而东北要大得多,也开放得多,国际影响更大,白崇禧去了他也不敢如法炮制。
不同意您这个类比,简单的“演绎”往往是用障眼法掩盖事实本质的最佳手段。
虽然都是抵御外侮的反侵略战争,但是:
赵构 秦桧,慈禧太后 李鸿章与国民党不能相提并论
岳飞 文天祥,李鸿章 与邓世昌 左宝贵与共产党更不能简单的划上个“约等于”号
相信这两点兄台也没有异议吧?
以反攻缅北时计算,一共四个师团。其中正面和国军作战的只有两个,驻印军(连带背后的盟军)一个,远征军一个。
现在缅甸作战被说得很多,我感觉多少有点吹捧。在缅甸盟军掌握制空权,兵力火力均压倒对方。当时日军四个师团分别防守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对方兵力均超过日军两倍。远征军装备相对最差,但是远征军共16个师面对的仅仅是日军一个师团。其优越的条件是国内各部队想都不敢想的。
请教个问题
连个新四军都打不过的国军 能担负起抗日的重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