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海軍掌故(1)長旒旗 -- ct
海軍掌故(1)長旒旗
軍艦上有一面狹長而小的旗幟,平時很少人對它加以注意,日落之後,它依然懸掛在軍艦主桅的桅頂上,日以繼夜的飄揚,這面小小的旗幟,就是『長旒』。它是世界海軍富有歷史意義的一面旗幟,而不是裝飾品。早在十七世紀英荷戰爭之際,荷蘭海軍上將川浦(Admiral Trump)在小勝之後,企圖鼓勵所屬官兵乘勝追擊,殲滅英國海軍,於是在他旗艦的桅頂,懸掛掃帚一把,以顯示他要將英國海軍自海上掃除的決心。英國海軍指揮官非常震怒,也在相同位置懸掛大馬鞭一根,表示用鞭笞以責罰荷蘭人的決心。後來英國海軍獲勝,認為以大馬鞭鼓舞士氣值得紀念,於是設計出一面狹長的小旗『長旒』,來替代大馬鞭懸掛在桅頂。象徵馬鞭的長旒,自此為世界各國海軍所採用,並按國情設計它的圖案,用作軍艦的標幟。英海軍認為這種長旒是艦長的光榮標幟,因此命名為『Captain's pennant』(艦長旒) :美國海軍認為它既然象徵戰鬥意志,因此,軍艦自服役開始,就應有這種旗幟,所以命名為『Commission Pennant』(服役旒);我國海軍命名為『長旒』。旗面成梯型,用紅色為地,橫直按十與一之比,靠旗桿一端嵌國徽。
海軍掌故(2)梯侍
軍艦在海上相遇而某艦艦長預備過訪時,另一艦舷邊即需備妥網子或藤籃把賓客從小艇吊上,當賓客昇到甲板船舷預備攀登時,即派水手數名扶持,以免意外。假如賓客是年輕軍官,則用兩名水手攙扶就夠,但是當較為年長的賓客蒞臨時,由於考量體重和腰圍必與階級成比例增加,因此就需派四名水手協助。同時因昇降藤籃時需要數人同時用力收放繩索,因此必需由帆纜軍士吹笛號司令。相沿至今便成了今日禮儀。故海軍艦艇習慣,在艦長或高級官員登艦或離艦時,在梯口迎送人員除副艦長、值更官、值更軍士之外,還有梯侍二名、四名、六名、八名不等,一律穿著規定的軍常服在梯口兩側排列迎送。梯侍係源自早年英國海軍之傳統,蓋因兩艘今日梯侍人數之多寡,乃視被迎送軍官階級高低而定:中將以上軍官為八名,少將六名,中、上校四名,其他軍官兩名。同時被迎送軍官之官階,如在艦長以下者,則只有梯侍排列,不吹笛號,亦可免派梯侍。吹笛號及派梯侍,原屬純粹之海上禮節。迄至目前為止,英國海軍仍規定限用對海軍軍官之迎送,或當海軍軍職人員在艦死亡,靈柩離艦時,亦得用之,接送其他文武官員,概不用此禮。惟我國及美國,則規定此禮普遍應用於對本國及外國高級文武官員之迎送。
海軍掌故(3)禮砲廿一響
放禮砲是我國及國際間常見之禮節,藉以表達對受禮者致最崇高敬意,每於隆重典禮、紀念節日、重要官員喪禮,以及對合於受禮資格之中外文武官員以軍禮迎送時行之。軍艦訪問外國港灣,亦可鳴放禮砲致敬。依現行之「中華民國軍人禮節」規定:凡特定節慶節日、我國總統及外國元首蒞臨、或對友邦國家致敬時,均鳴放禮砲廿一響。鳴放禮砲之禮節,源起於海軍艦艇,用意在對他國艦艇表示「我現已無攻擊能力。」早在哥倫布時代,艦上主砲在發射一次齊放後,約需半小時才能再行發射齊放,因此鳴放禮砲就純然是表示友誼和信賴的行為。在帆船時代,軍艦排水量較小,艦上彈藥裝載量有限,當時軍艦對外國港灣鳴放禮砲以七響為限,因聖經稱「七」乃是個完全數字(譬如神以七天時間創造世界)。惟港灣要塞由於彈藥儲存較多,乃以軍艦禮砲響數三倍答禮,亦即以鳴放禮砲廿一響答禮。爾後艦艇排水量增大,彈藥存量相對增加,艦艇鳴放禮砲最大響數乃一律訂為廿一響。
海軍掌故(4)站波
「站波」為海軍傳統禮節之一,源起於帆船時代。在當時,迎接高貴乘客,全體水手必攀登桅上,倚身帆桁聽候號令,脫冒揚手,高聲歡呼三次。如受禮者照數還呼,則必須再行歡呼一次,以示敬意;如僅歡呼一次,則不必重呼。流傳至近世,因帆船已遭淘汰,乃改攀桅為站波。美國海軍之習慣,此禮儀不適用於任何軍官,僅為迎送最高貴乘客,或軍艦進港,或軍艦易長,新舊交接時行之。英國海軍習慣,有時亦用於對友邦軍艦之歡迎。第一次世界大戰,當美國戰鬥艦隊進入英國斯卡巴彿羅軍港時,英國本土艦隊司令海軍上將比第(Admiral Beatty)曾率所屬艦艇以此禮儀歡迎之。我國現行海軍禮節規定,僅於總統蒞臨軍港或軍艦時,全艦軍官士兵站波致敬。
海軍掌故(5)向後甲板敬禮
艦規規定:無論官兵,不分晝夜,在上下梯口時,都應向後甲板行舉手禮,這是海軍國際禮節之一。向後甲板敬禮又可稱為向艦尾之國旗敬禮。此種禮節起源甚古,一般認為是由早期航海人員對置放船上的神壇或稍後的聖像十字架尊敬的習俗演變而來。在希臘、羅馬、迦太基海權時代,跪拜、鞠躬都是為祈求海神的保佑,向供在船尾的神龕致敬自屬毫無疑問;基督教興起後,則以聖像十字架為尊敬對象;及至中世紀以後政教合一,君主力倡「君權神授」之說,於是代表君主及最高權力的皇旗,乃成為宗教和國家的綜合象徵,自然成為國民崇敬的中心目標,在神龕移去後,而代之以皇旗或國旗,使後甲板仍然成為艦上最神聖莊嚴的特殊部位。所以向後甲板敬禮的習俗,乃能夠繼續存在並流傳至今。
海軍掌故(6)艦船下水命名典禮
古時,新船建造完成下水之前,必先以鮮血灑於船身,以祈求海神保佑船員生命安全。後來,此種供奉漸以牛羊之血代替。十五世紀末,下水典禮趨向宗教性質。法國漁人於其船隻下水時,更結綵慶祝此一聖禮,這種習俗,一直流傳下來。最初所有船隻下水典禮之主持,幾全為武士之流所包辦,後來又委請僧侶辦理,他們用紅色的酒象徵鮮血,濺洒戰船,以期得到海神的保佑,同時又用塑就之美麗女神頭像,裝飾於船首,用以討好海神,此後人們之祭奠,也改向裝有女神頭像的船首舉行,此亦即今日稱艦船用「她」而不用「他」的原因。早先禁止婦女登船。在十九世紀以前,艦船下水典禮均屬男性專利,惟目前已多由女性主持。但仍不允許寡婦主持下水典禮。近年在艦船下水及命名典禮中,是以盛滿香檳的酒瓶,擲向船首。若未能擲中視為不吉;若擲在觀禮人身上,易生意外。後來漸漸改良,將瓶子包在一個網內,然後用紅白藍三色的彩帶纏在外面,且可確使酒瓶的碎片,不致碰到擲瓶者或觀禮之貴賓。
海軍掌故(7)艦體顏色
各國軍艦艦體油漆顏色不盡相同,最早的美國大陸艦隊,艦體顏色由艦長決定,包括白、黃、黑、紅及棕色。當時最常見的是把艦體漆成黑紅、黃白、或黑黃相間的細小條紋或波紋,至於較小的艦艇,則漆成紅色。及一八四○年,綠色成為最普通的顏色:一八五○年以後,軍艦又改漆成黑色。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有所謂大白艦隊,曾把艦體全部漆成白色,但因在裝添燃煤時,雪白的艦體容易受到污染,影響艦容,曾漆成深灰,爾後再改為目前使用的淺灰。成為公認的海軍艦體標準顏色。
海軍掌故(8)桅腳置放錢幣
古時習俗,艦船豎立主桅時在基座置放一枚或數枚錢幣,目的在使艦船帶來好運;而且,萬一艦船沉沒,在渡過神話中所稱「斯泰克斯河」時,便可用這枚錢幣替船員支付過渡的費用。置放錢幣時必須正面朝上,若正面向下就不吉祥。時到今日,艦船建造時,船主也把一枚錢幣藏在一個秘密的部位,其位置和錢幣的面值只有船主一人知道。雖然是基於傳統的習俗與迷信,惟一旦因船的產權發生爭執,便可藉這枚錢幣證明產權誰屬。而今,新艦建造豎桅時,依然保留這種習俗
海軍掌故(9)船鐘
古時船上以沙漏計時,每漏完一次為半小時,由當值水手敲擊船鐘一響,在四小時值更中,共敲船鐘八次。以前,水手詢問時刻總是說:「敲鐘幾次了?」因而,每當風暴來臨之際,水手首先把船鐘固定,以免因船身搖晃而噹噹作響,蓋水手多認為此種不規則的擾人鐘聲,是他們的喪鐘。相沿至今,海軍艦艇及陸上單位仍保持敲擊船鐘報時的習慣。配合每更以敲擊一至八響表示不同之時刻。自零時開始,單數表示半小時,雙數表示整小時。第一、二響間隔一秒,第二、三響間隔三秒;第三、四響之間隔與第一、二響相同,第四、五響之間隔與第二、三響相同。每更自敲擊一響以至八響,每敲擊至八響即表示正式交接更時間,週而復始,循環不息。下表為每日自子午更以迄初夜更各時刻敲鐘響數對照表,表內下暮更自一八三○以一響代替五響,此項傳統起源於英國。相傳一七九七年英國海軍某艦士兵陰謀叛變,約定以暮更一八三○艦上船鐘敲擊五響時舉事。旋叛變陰謀被發現,艦長乃臨時更改於一八三○敲擊一響以代替五響,一九○○敲擊兩響,一九三○敲擊三響,至二○○○恢復敲擊八響,各國海軍亦多仿照此種方式報時。船鐘在艦上亦用以發出霧號或火警信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只有前主炮一门,要鸣礼炮21响,莫非要连续发炮21次不成?
既然是翻译过来的,总不会两岸有不同的说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