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粤语唐话】(一)唐仙高中奇遇的联想 -- 唵啊吽

共:💬58 🌺6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粤语唐话】(一)唐仙高中奇遇的联想

儿子要到纽约上学了。朋友劝我帮儿子找一间好点的学校,并介绍说,法拉盛的唐仙高中很好。我于是亲自到唐仙高中,想问问怎样才能申请入学。到了学校门口,看见两个荷枪实弹的保安,感觉是到了警察局而不是学校。上前一问,还真是学校,不过入校门是不可能了。我只好回家上网查询。

美国高中要荷枪实弹保安,我觉得对小孩不是好事,后来在新闻中看到美国高中枪杀事件,才理解为什么高中保安如此如临大敌。

唐仙高中是纽约市最好的文科高中,学生除了其它高中课程外,还必须选修一门古语言,在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中选一门。

我在想,如果西方教育中有古语言课程,中国教育中有没有古语言训练呢?中文是表意文字,中国教育有古文字研究,有古文言文训练,但没有古汉语训练。因为,古汉语的语音很多都消失了。由于中国教育没有古语言的训练,这些消失的古汉语或许是无法挽回的。所幸的是,古汉语的许多发音,还保留在中国一些方言里。所以,我认为,中国文科教育,因该增设方言训练,鼓励对方言的研究。即便我们不能恢复所有的古汉语,至少我们可以恢复部分的古音韵。

中国影视界近年兴旺发达,恢复了许多唐汉音乐和舞蹈,如果这些音乐舞蹈佩上古音韵朗诵歌吟,相信会有更真实,更激动人心。而且,古语言音韵的研究,应该可以与古乐曲和古诗词研究相辅相成。

西方古语言的教育,不是为了外贸外交,不是为了社会交往,而是为了文化的承传和文化的研究。对应地,中国文科教育也应该有古语言的训练,才能更好地承传中国文化。在没有现成系统的古汉语发音的今天,不妨先恢复一些方言的教育和训练。为了中国文化的承传,应该让中国地方方言走进中国文科学术领域,作为文科大学生的必修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说得有道理,花之!
家园 同感。

上大学时发现有些诗读起来不押韵,但是广东同学用粤语读就行。后来看南怀瑾先生的书(大意)说福建广东过去因为经济不发达从而在语言上更多地保持了古代的发音什么的。。。

家园 这就是这系列的计划。我要用粤语读一些古文和唐诗宋词贴上来

我要用粤语读一些古文和唐诗宋词贴上来,让大家比较一下。

家园 淘耳以待
家园 【粤语唐话】(二)“之乎者也”皆有情

我在中学学过两课古文,那就是《愚公移山》和《曹刿论战》。语文老师讲得很好,我满喜欢,但没有喜欢到对古文发生兴趣的地步。真正使我对古文发生兴趣的,是工厂的黎师兄。

黎师兄是老三届的,他给我们将许多春秋战国的故事。他讲《赵氏孤儿》讲到两位义士选择谁生谁死那段,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背诵的《孟子·告子下》给我的是一种震撼。“之乎者也”按语文老师的解释是语气助词,没有特别意义,使我们学古文感到很累赘。但经黎师兄诵出来,那“之乎者也”是如此慷慨激昂,真正把语气给诵出来了。

我的感觉是,粤语读古文比普通话有味道,更能把“之乎者也”的语气感情表达出来。人们欣赏戏剧,喜欢台词拿腔拿调。如京剧的京腔,所用语言与普通话完全不同,京腔的语言只用来演戏,不用于日常交流。但粤语是活的语言,读起古文来天然就是拿腔拿调,那“也”字一拖腔,就像唱戏。

《孟子·告子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MP=320,240]http://0ffffff0.googlepages.com/Menzi.mp3[/MP]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现在还能想起我们高中语文老师

摇头晃脑地用粤语背颂《长恨歌》的情境。当时只能用“震惊”两个字形容!

想不到啊牛哥也是广东人,握个小手,献朵小花!

家园 说的很有道理哦。
家园 【粤语唐话】(三)失去情韵的相思红豆

王力《诗词格律十讲》开篇第一讲,就引用了王维的著名五言绝句《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撷的提手边应为衣字旁)

王力讲道,诗中的“国”和“撷”的位置,按照格律要填仄声字。王维也没填错,因为古时“国”和“撷”字是入声,而入声属仄声。今天普通话读“国”和“撷”是阳平,属平声。

话说回头,中国语文教学,讲到这里的时候,是否应该用古音韵来发音呢?如果不知道古音韵,是否能用保留了入声的地方方言读一下,让学生体会一下律诗优美的韵律呢?

[MP=320,240]http://0ffffff0.googlepages.com/Redbean.mp3[/MP]

家园 我有疑问

会说粤语的人可以说恢复用粤语体现律诗优美的韵律;

那么,用繁体字的人可不可以提倡恢复繁体字表现汉字本来面目,体现书写的优美呢?随着汉字简化,确实也有很多汉字的意义混淆了、比划少而难看了,那就不简化了?

目前我在加拿大所知,普通话越来越盛行,华人多的地方,你大陆来的可以不会粤语,香港来的要是不会普通话,生意可要少很多。一些粤语的所谓中文电台,现在面临倒闭了。

古音的丢失有历史原因,但粤语的一些缺点也影响了他的生命力。还是让实践自己做选择吧

家园 花,想象你摇头晃脑的样子

不过感觉确实抑扬顿挫很过瘾啊

家园 【粤语唐话】(四)赤壁文字今犹在,怀古音韵何处寻?

网友“早生华发”读了《粤语唐话》前三篇后评论道:“我有疑问。会说粤语的人可以说恢复用粤语体现律诗优美的韵律;那么,用繁体字的人可不可以提倡恢复繁体字表现汉字本来面目,体现书写的优美呢?随着汉字简化,确实也有很多汉字的意义混淆了、比划少而难看了,那就不简化了?目前我在加拿大所知,普通话越来越盛行,华人多的地方,你大陆来的可以不会粤语,香港来的要是不会普通话,生意可要少很多。一些粤语的所谓中文电台,现在面临倒闭了。古音的丢失有历史原因,但粤语的一些缺点也影响了他的生命力。还是让实践自己做选择吧”。

我在这里回答一下网友“早生华发”的疑问。如果说粤语的人喜欢用粤语吟唱格律诗词,我想不妨碍其他人用普通话朗诵格律诗词。现在文艺界都提倡民风民调。如黄梅戏、龙船调、信天游、越剧评弹。总之,民间小调就是用地方方言才有味儿。如果粤语朗诵诗词有味儿,不妨百花齐放。但这不妨碍一般人用普通话唱京剧、唱黄梅戏、唱龙船调、唱信天游。就这方面来说,如“早生华发”所说,“还是让实践自己做选择吧”。

有一点要澄清,我没有提倡格律诗必需用粤语读,我只是提倡学文科的应该有一些地方方言的训练。保留古音韵地方方言很多,不只粤语一种,我用粤语解释是因为我自己语言的局限性。

第二点,我是提倡有从事文化研究的文科学生学一门地方方言,而不是提倡全国人学粤语。感谢“早生华发”把这个问题与繁体字相提并论,这和繁体字正好平行。很难想象中国文科研究生看不懂繁体字。我提倡的是中国古汉语研究不能只有古文字训练,还应该有古音韵训练,在古音韵流失的情况下,可以暂时用地方方言替代。据我所知,研究古汉语的人,不但懂繁体字,而且还懂甲骨文,金文等,而且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被“实践选择”淘汰的死文字,正如希伯来文基本就是死语言。如果唐仙高中让学生选修一门死语言,我想,这不是一个“让实践自己做选择”的问题。这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

歌唱家唱到歌剧有一定档次后,就用意大利唱,不是他们敌视普通话,也不是提倡报纸电台都改用意大利语。如果念“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觉得“杰”字平声与其它韵脚相拗,如果他知道古时《念奴娇》词牌都是押入声韵的,他试试用粤语朗诵《念奴娇》,我想,这和歌唱家用意大利语唱花腔是一样的。

“早生华发”的ID刚好来自这首词,我希望我解答了“早生华发”疑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牌《念奴娇》,又名《百字令》,一般是压入声韵。所以,大家不要误解苏轼,“一时多少豪杰”的“杰”字虽然普通是平声,但古时是入声。传统上,词牌《念奴娇》就应该押入声韵。不用方言读这首《念奴娇》,不能体会苏轼押韵押得工整。

[MP=320,240]http://0ffffff0.googlepages.com/NianNvJiao.mp3[/MP]

家园 我把给您的答复放到(四)里了。
家园 花您一个,问您一下~~

曾听我的大学同学说过,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用粤语读起来抑扬顿挫,是很有味道的。我的母亲是广东人,因此也习惯了听粤语,往往看粤语的节目也觉得粤语是很好听的,可是一直没听过粤语版的《少年中国说》,不知您手里有这样的录音么?

家园 这篇文章很长,估计超过一千五百字

有编成说唱的,您不妨百度一下。梁家后人反对,因为说唱不是全篇,裁减之处破坏了文章的完整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