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俄罗斯的浪漫 -- 沉睡的天空

共:💬151 🌺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俄罗斯的浪漫

俄罗斯的文学在我看来,实在是枯燥乏味的很,便就是法国文学,甚至德国人的作品也比俄罗斯的作品好读的多,当然,这并非说俄罗斯的文学不好,相反,俄罗斯文学的伟大无庸置疑,只是要上手确实颇为艰难,俄罗斯文学带着如同他们的黑土地一般的凝重感,沧桑感,历史感,又多的是大部头的名著,假如一开始就读俄罗斯文学会很辛苦,这点就好象法国文学,法国如雨果之类的作品阅读性很强,很容易上手,但是巴尔扎克的作品读起来就有些累.反倒是英国文学颇多通俗类的作品,说起来法国和俄罗斯人都是性情浪漫之辈,英国人相比起来严谨得多,但是文字的阅读性却完全不同,可见文学和国民性情并不能完全挂钩

不过这应该也指的是长篇,因为现代文学成就主要看长篇小说为主,短篇小说的话,俄罗斯的一些短篇笔端尖刻锐利,又不乏幽默,而法国人则善于嘲讽,不过将嘲讽融于喜剧之中,就好象电影,法国的喜剧电影与美国的喜剧电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嘲讽,让人会心一笑,后者注重肢体语言,有时很夸张.(对了,前几天看的一部解放军进入巴黎里面法国人就把自己当年二战的时候好好恶搞了一番.)

好象有些偏题了,这毕竟不是来探究文学的,而是说俄罗斯的浪漫,俄罗斯这个国家给人一种北极熊的感觉,好象野蛮笨重又有些狡猾,但是这只是究国家而言,俄罗斯这个民族还是很有趣的,无论男女都能歌善舞,豪饮,但是又带着一股沧桑感,若只是看到一处,就会觉得这个民族实在太奇怪了,而且这不单光是俄罗斯,东欧那边的民族好象都这样

这里还是再说俄罗斯的浪漫,总要找个例子吧,正好前几天看到几篇文,不知真假,但是挺搞笑的。两篇说的都是一件事

第一篇是斯大林与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对话: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您认为瓦连京娜.谢罗娃是谁的妻子?

是西蒙诺夫同志的,斯大林同志.

唔,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段对话要是不看背景,还是有些莫名其妙,那我们再看第二篇的事。是斯大林和贝利亚的对话

贝利亚曾向斯大林告密说,谢罗娃去前线探望罗科索夫斯基,并一直在司令部内留宿。斯大林羡慕不已:“谢罗娃?是那个美丽的女演员吗?她真是美若天仙。”

贝利亚插话说:“但元帅的声誉会因此一落千丈,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斯大林喃喃自语:“我们该羡慕,贝利亚同志,我们该羡慕才是!”

他突然回过神来:“罗科索夫斯基的妻子哪去了?”

“我会查清的,她大概撤退到后方了。”

“赶紧找到她,用飞机送她去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让她跟谢罗娃去争吧,看谁去谁留。”

这上面说的是罗科索夫斯基的故事,在二战时期他爱上了谢罗娃,谢罗娃是西蒙诺夫的妻子,但是两者依旧保持着情人关系,这件事就连斯大林都惊动了,不过没想到一直被认为是专横的暴君斯大林对于这种事也只有找夫人来帮忙,还开这种玩笑:“我们该羡慕,贝利亚同志,我们该羡慕才是!”实在有趣的很.

俄罗斯人好象对这种男女关系并不是很看重,谢罗娃是当时著名演员,罗科索夫斯基是苏联元帅,而谢罗娃的丈夫西蒙诺夫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但是却一直容忍着这种奇怪的三角关系。印象中的法国人好象也如此一般?但是我个人觉得俄罗斯人的爱情比法国人的浪漫更为深情,就好比罗科索夫斯基,在战后莫斯科他依旧会每日定时在西蒙诺夫寓所下凝视几分钟,再离去,直到日后去波兰,罗科索夫斯基颇为英俊,又是元帅,他配美丽的谢罗娃,又爱的如此深情,实在可说天作之合,但是也不是说谢罗娃的丈夫西蒙诺夫就不爱自己的妻子。西蒙诺夫是苏联著名的作家,在他看到丧偶的谢罗娃后就深深的爱上了他,在卫国战争写出的《等着我吧》这首著名的诗便是献给谢罗娃的,即便在知道妻子与罗科索夫斯基的关系后也一直希望谢罗娃回心转意,不过最终还是离婚了。谢罗娃对西蒙诺夫是不是有感情呢,在离婚后,谢罗娃沉迷于酗酒,这好象往往是俄罗斯人的老毛病了,家产变卖,但是唯一保留下的便是西蒙诺夫给她的信。这三人的关系怎么说呢?让人想起了普希金与娜塔丽亚的关系。

俄罗斯人的深情就好象他们的伏特加一般,来得迅猛,时间长久,但是......俄罗斯人从来不会一生只喝一杯伏特加

家园 说的妙极——“我们该羡慕才是!”花——
家园 苏联十月革命后有一段时间就非常“开放”。

  那时认为一切旧东西都要打破,包括男女问题。

  列宁还专为此发表了看法:“爱情不是一杯水”,“杯水主义”这个词好象就是这么来的。

  俄罗斯有一个叫屠什么的(屠格列夫?)的书我就很爱看,犹其他写的打猎。

家园 等着我吧

作者:西蒙诺夫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等到那大雪纷飞,

等到那酷暑难捱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

等到那遥远的他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懒——都已倦怠。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

在炉火旁围坐,

啜饮苦酒,把亡魂追荐……

你可要等下去啊!千万

不要同他们一起,

忙着举起酒盏。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些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等待,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同别人不一样,

你能够苦苦地等待。

这才叫军旅诗歌!

家园 屠格涅夫

俺非常喜欢“多余的人”这个词

家园 这个这个

和楼主相反,俺是觉得俄罗斯的东西比较好读(除了他们那可恶的名字),雨果的东西只能读删节本---故事很好,可是那中间大段大段的议论实在是读不下去

家园 神主席

俺和你在一起

家园 这句话让俺想起了Carmen

但是......俄罗斯人从来不会一生只喝一杯伏特加

家园 刚到延安时,中共似乎也流行过一阵?
家园 想起叶塞宁

俄罗斯的特产:具有自杀倾向的诗人

家园 想起卡列宁

还有沃伦斯基。 前两天写别的贴子想说沙皇下台后过渡政府领袖, 脑子里蹦出来的就是沃伦斯基, 沃伦斯基。

要说罗刹名字, 这个如何, “亲爱的瓦尔瓦拉-伊利瓦诺娃同志”。

家园 柳德米拉勃罗考夫耶夫娜同志
家园 赶快握个爪儿

我最喜欢俄罗斯小说了。最崇拜的是:

《静静的顿河》和《日瓦戈医生》。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两部作品。相比之下,帝俄时期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其余的托尔斯泰小说也黯然逊色。

喜欢的中短篇小说有很多。第一部想得起的中短篇小说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最讨厌的文学作品也有:索尔任尼琴的《古拉格群岛》。那不是文学作品。

家园 那个

《静静的顿河》第一部棒极了,可是第二部一开始打仗,就把俺打糊涂了

那个
家园 要不是

格力高里几叛几降,整个故事就没有那么荡气回肠。这一点好像也是俄国战争文学的一大特点。就好像《战争与和平》当中皮埃尔被法军俘虏,《日瓦戈医生》当中的日瓦戈被红军俘虏然后又想办法逃了出来一样。人的命运在毫无选择的情况下无可避免地走向悲剧,这可能是一种俄国文学当中包含的历史沧桑感。

瞎吹一下,见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