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李寻欢——自虐的伪圣人(兼答鲨鱼兄) -- bluesknight

共:💬91 🌺9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多谢海天兄提供的资料,献花一朵

98年以前的四通利方“金庸客栈”

那可都是前辈啊,还轮不到小弟插嘴。看了几篇,发现这个专辑里火药味好浓啊。

黄易和金庸古龙不是一个路数,吵起来自然不如金古之争那么针锋相对。说起来黄易也算是一代宗师了,他开创的YY种马门,如今可是人才鼎盛啊

家园 太傅颇有当年霸王别姬里张丰毅拿茶壶把自个儿脑门开了的风采
家园 花一个,深得我心

轻率地作出某种"高尚"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更大的伤害.茨威格的小说<同情的罪>写的很生动了.

家园 这句话好,花

忧郁可以是一种气质,但不应该是一种生活

家园 不是清韵

金古大战的巅峰是在97-98的金庸客栈,端的是板砖横飞.在清韵闹腾过一阵,但没有达到3此金古大战的水准.古派的萧夜,聂小无等人在98之后就几乎消失了

家园 不能因为作者漏洞而否认人物

李寻欢是个寂寞的人,这种寂寞,是骨子里的。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套用过来,就是一切作品都是当代作品,一切作品都是情感作品。武侠小说更是这样。

寂寞,与选择无关,与传承无过,甚至与文化无关。当第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类人猿出现时,人类的寂寞就与生俱来了。

我不否认李寻欢身上有娇情的地方,他的人物情格塑造也颇有不通之处——你不回关里,所有的故事就可以不发生,这不合逻辑。古龙创作的一大特点,就是写作太任性,明知有漏洞也要挥洒下去,他的不少作品写不完,是因为实在写不通了。但这可能,也正是浪子古龙吸引人之处,与他相比,金梁都太规距了。

总觉得,李探花更是个读书人。他身上的毛病,实际是中国千古士人的通病。

铁传甲是蠢不到他这份上的。孤魂野鬼的梅二先生也不会,虽然他也读了几本破书。

bluesknight能把李寻欢写这么透,显然喜欢古龙。

家园 包括新浪在内,网络媒体的炒作,没一样上台面的。

不提了吧。恶心。

家园 好文 花之。

兰兄深刻。

现实生活中如果真有李寻欢这样的人,我也会敬而远之。但仔细想来,李实际上是为了维护某一普世道德而违背了另一普世道德,前一普道是对朋友的友情,后一普道则是对爱情的忠诚。他面对的是个两难困境。他选错了,当然会受到谴责,但我觉得他毕竟是倒在这样一种两难困境之下的,而不是什么常人可以轻松化解的小难题,所以... 还是不要责之太过吧~ 同样是身死敌手,秦明丧于飞刀加方天,周通没于厉天润,还是前者死得更壮烈些吧?

再者,李寻欢的“谦让”,我觉得更多是缘于年轻人的冲动和草率。兰兄说自己从前也有过类似行为,但以兰兄今日之成熟,很显然是不会再犯那类过失了。李寻欢也是这样的吧?

最后,“伪圣人”通常指那些主观动机就是以牺牲部分个人利益以达邀买人心、实现更大个人利益目的的人。比如王莽。而李的“爱情谦让”,其主观动机并非沽名钓誉,让世人赞之誉之高山仰止。

家园 煮酒老兄,你是有领导的人。

自然会明白,风花雪月,和真实生活不可同日而语。红学专家拿着红楼梦当清史研究,那是吃饭。你煮酒也这派头,未免有伤饮中丈夫形像。

古龙做了一个暗示,就是李寻欢和林诗音都把下三滥当俊才了。龙啸云是个不仁不义的伪君子,差不多比得上岳不群。也就是说,假如龙啸云真是一代大侠,宁中则就幸福一生了。

古龙另一个暗示,别人看不出,你该看得出来。就是李寻欢这种文武全才的书香门第之后,如兰兄所说,总要伤感些什么。他不天天刻女人像,也得去刻点别的。便如煮酒兄,不到河里逛一圈,今天就好像缺了些什么一样,这和领导无关。陪领导看连续剧也是种幸福,可取代不了西西河。

退一万步说,这世界上,真有能出让的爱情?那个过来人会相信,林诗音真爱李寻欢。

呸。

家园 老老实实承认

俺其实没看过这个甚地李寻欢。古龙的东西俺看一眼就头晕,所以至今没看过一部。老梁的东西也太刻板。武侠俺只看老金。

所以我上面那是典型的胡说八道。各位多多担待哈~

但浮云兄的那个意思俺是深深赞同的,就是阳春白雪之人(或自诩阳白之人) 往往存在“反动物化”倾向,就是越是出于动物本能的倾向,他越是要逆之而行。“反动物化”倾向有时可以诞生伟大的人性人格 道德操守 (比如为国捐躯的郭靖,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杨过),但有时也会造成重大伤害,比如李寻欢这样的。

得,在闹出更大笑话之前,俺还是赶紧闭嘴吧~

家园 应和一下bluesknight的观点

下面是我以前写在blog里面的一段文字,就是顺便说小李飞刀的,发觉和bluesknight的观点有些相似之处?贴出来算是应和一下。

本来是打算看《紫川》的,但是等打开ie的时候就改了主意了,看的东西就变成了王怜花的《古金兵器谱》。

看到写李寻欢那段,突然有了一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其实不是成心的,每次看都戚戚焉。先贴出来后面好慢慢分析。

“李寻欢的人生秘密不在于例不虚发的小李飞刀,不在于“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书香门第和文采风流,不在于寻欢作乐样样精通,不在于义薄云天以德报怨……当然,这些都是构成李寻欢的不可或缺的背景。他的秘密在于,他把美学引入了真实的生活中。我的意思是,他把他的一生当作一部传奇作品:他的生活方式,就是作品的形式;他的人生段落,就是作品的章节;他的处事风格,就是作品的风格;他和别人说话,就是作品的对白;他跌荡起伏,绚丽多姿,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的一生,当然就是作品的故事情节。最重要的是,生活已成审美本身,那就不能按生活的原样来生活,而应该按作品的需要来处理。而美是危险的,因为美排斥平淡中庸,美需要多姿多彩,就像北岛说的,“渴望燃烧/就是渴望化为灰烬”,因此很少有人胆敢把美学引入生活,人们通常在艺术作品中进行审美活动,完了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这是“美在于距离”的真谛)。就像人们激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是一般都采取“好死不如赖活”的策略来对付人生。李寻欢不是常人,他窥透了这些奥秘,决定选择为美献身的人生道路。”

不得不说,说得太好了。解释了很多问题。比方说李寻欢的人生悲剧,再比方我为嘛我一直对小李子不感冒或者说不忿儿。

小李探花的人生悲剧最主要的就是林师音。但是这事儿他谁也不能怪。没错,林师音是他自己送人家的,就算龙啸云这厮后来的背叛确实说明了他品行不佳,但是他和李寻欢之间的确没有夺妻之仇。当然了,李寻欢也没怪罪龙啸云,只是广大人民群众一直跟龙啸云过不去罢了。这次,龙啸云为李寻欢背了黑锅。由此可见,龙啸云为了他的背叛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那些显性的东西,还包括其他的内容,李寻欢也不是不存在背叛。不过这种背叛是一种艺术上的美,这就够了。

当然了,小李探花如果想寻找艺术上的背叛美的话大可不必搞出把妻子送人这种举动来,这部分只能算是副产品。it的目的还是构造一种绝对的凄美的爱情。你看,这就狠了。他离开了林师音,于是他永远的拥有了他对林师音的爱,同时,他也剥夺了林师音爱上别人的权利,他也占有了林师音的爱。但是这种爱绝对不会有完美结局,于是他享有了爱她却绝对不能和她在一起这种人生悲剧。

应该说,这种悲剧如果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那一定是神经病干出来的。但是在艺术作品中,要是连这点东西都表现不出来,那真的枉称艺术。所以,李探花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他的人生变成了艺术作品。或者说,这就是对美的终极追求,就跟那什么心中无贱之类的一个道理。

同样的道理他会永远的给龙啸云找借口,给小阿飞帮帮忙,适当的离孙晓红远一点儿,神秘的杀死上官金虹,顺便还让嵩阳铁剑给他垫背。艺术一般的生活就这么成为了他的一点一滴,包括吃饭出恭的时刻。

所以我看那小李飞刀就是不爽,倒不是怪罪他自戕,又没割我的肉。而是觉得这厮做得我干不了,说对了,这叫不忿儿。我确实没这个能耐把自己扔在那足足十八层还没电梯的地下室里还甘之如饴安之若素吃的饱睡的香。我的人生梦想金庸老爷子都说了,“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所谓人生梦想就是那种充分考虑到先天天分后天努力打雷下雨地震海啸太阳黑子宇宙爆炸气候变暖能源枯竭等诸多因素之后仍然一定不会实现的目标,简称绝望)。所以李寻欢同志我是当不成了。

好像废话满多的啊,总结一下。我感觉李寻欢是在用一种自戕的方式来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梦想强加到别人身上。看上去,他是谦恭的,温顺的,但是正是这种谦恭和温顺让别人无法拒绝他的意图。他的自戕,是从一种表演的形式进入生活的,自戕的目的在最一开始只是一种表演,一种获得别人的怜意的方式,最后他仍然不会停止自戕只不过是他习惯了。而获得怜意的目的,却是对别人的一种操纵。在我看来,利用别人的善意比利用别人的阴暗心里更加罪不可赎。因为这是一种双败的境界,自己并没有得到快乐,给身边所有人带来的也都只是痛苦,不可饶恕。

语气似乎有些过了......算是因为曾经我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和经历,当然,是我自己认为的类似,当时的我以为自己是圣人,现在的我对当时的我恨得咬牙切齿。

通宝推:捣蛋鬼狐狸,
家园 您和bluesknight都一个问题

对以前的自己深恶痛绝,恨不得跳石灰池里洗一遍,以至于把李寻欢也捎带上了.

这种心理不少见,当年共党里改换门庭跑到国民党那里的,杀起共产党来比谁都凶,当年苦日子出身的,对儿女娇惯的那叫一个厉害,恨不得能把儿女放糖水里泡着

其实,有必要这样么?

过去的经历并不是一无是处,过去的苦难并不是毫无益处.

也许再过十几年,您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今天的你是否太冲动呢?

家园 太上纲上线了吧?

把李寻欢上升到国共的高度,太对不起古龙一番娱乐大众的苦心了。

仅仅李的痛苦,不能当作正义的理由。

如果重来一遍,连龙啸云都未必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这样的”牺牲”又有什么意义?

家园 呵呵,我党不也讲究批评与自我批评么

过去的年代发生的事情自然会对我造成影响,之所以能对小李飞刀共鸣一下,恐怕也是因为有过相似的心理活动(还是要接着说,这只能是我自己认为的相似),为啥我就不对郭大侠共鸣呢,就是这道理。

至于是不是非得稍上李寻欢?我看不见得,另外一个我特爱共鸣的人物是杨过,而对于杨过我就是坚决的支持者。一个支持一个反对,不必都去洗干净,区别就是我对他们的行为是否认同。李寻欢的做法,我不认可,理由我讲了,这种做法伤人伤己。看看李寻欢身边的人,有快乐的么?龙啸云不快乐,连带着龙小云都不快乐,什么仇恨能延续到下一代呢?更何况根据李寻欢的解释,我没有仇恨,难道真的是龙啸云父子两个吃饱了撑得非要让自己别扭么?我不这么认为。林诗音也不快乐,连另外一个爱上他的可爱女子孙小红一样不快乐,孙小红还是个孩子,而且有了一个天下第一的爷爷,那么爷爷之死,跟谁有关呢?不能说李寻欢一句我不是故意的就可以解决的。阿飞不快乐,铁传甲也不快乐。唯一一个开始不快乐后来快乐的郭嵩阳,他的快乐与否和小李飞刀却又没什么关系。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无可避免的,那我也没必要非得说李寻欢不对。但是整个故事中,我总看到李寻欢是一个外来人。如果他不回来,如果他另外爱上一个女孩子快快乐乐的生活,事情也许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所以,李寻欢的不快乐我认为还是他自找的。他不能做到自己解决问题,他把他的不幸归结为命运,这就是我说的他拿自己的不快乐当武器的原因。他不去想办法解决自己的不快乐,而是一味的展示自己的不快乐,这样他身边的人的不快乐他就可以用一句“我不是故意的”来开脱掉。如果说一次好心办坏事是能力问题,那次次好心办坏事就是智力问题了。再说了,既然次次好心办坏事,那么不办事总可以了吧?不,还要发扬雷锋精神抢着去办事,那这在我看来就不仅仅是智力问题了,是态度问题。

为什么刚才提杨过,因为杨过也是终其一生爱一人,一开始杨过对程瑛,陆无双也是处处留情,但是我可以给杨过一个年轻的借口,因为后来他对郭氏姐妹,就懂得了收敛,懂得了修正。这些,是我没有在李寻欢身上看到的。

所以,石灰池我是不打算跳的,跳了也洗不干净。我也不打算把小李探花扔进去,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一直这么认为。我只是觉得,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是少一点为妙,仅此而已。

鲨鱼兄,你看我这个解释满意否?

家园 9兄,我们仿佛有劫持楼主话题之嫌

回复酒兄两点, 因为在人家的地盘上, 尽量简短些:

1,对名人,伟人无需神化,但的确也不能当作凡夫俗子来理解;

2,优秀如林徽因的女人,是否同时可以是个好女人,好妻子。

绝顶聪明又个性突出的女性,走到哪里,处在哪个时代都是不讨人喜欢的。身为建筑学家、新月派诗人的林徽因“喜欢热闹,喜欢被人称羡”,常常在文学沙龙上高谈阔论。连冰心都在林还活着的时候写了《我们太太的客厅》来讽刺她。我们甚至于有理由怀疑,如果她身边没有那么多的优秀男人为之倾倒,在今天我们看到回忆她的文字, 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番光景。

我完全赞同酒兄提倡的为人低调。在现实生活中,这不仅是修养的表现,也是生存的王牌。但我们不可以这样去理解林。对于酒兄说林"毫不掩饰个人张扬的个性", 我们来看看萧乾先生在绝笔《才女林徽因》中是如何评说她的:“……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而费正清晚年也说,“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着她转”。

我不知道酒兄何以见得梁当时视林为"鸡肋",或者梁已"丧失了信心", 抑或是没“有能力照顾好全家人生活的”。

在我看到的文字当中,提到林的家庭生活,不乏描述她婚嫁回国以后,担当起与妻子、母亲、管家的身份相称的责任。家中,她是贤妻良母,从来不叫梁思成烦心--呵呵,除了告诉他自己"爱上了两个人。"这点从林的文字也可以解读出来:“思成是个慢性子,愿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最不善处理杂七杂八的家务。但杂七杂八的家务却象纽约中央车站任何时候都会到达的各线火车一样冲他驶来。我也许仍是站长,但他却是车站!"

林与金的相识可以追溯到徐志摩身上去。但那个"让贤事件"是发生在1932年。我不认为梁对林已没有爱。他们的性格互补以及共同的事业,为彼此生命注入非凡的特质。1930年到1945年年间,他们夫妻二人足迹遍布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

扯远了。我介怀的是梁的所谓胸怀,而不是象金那样让林觉得“你给我的生命之重,我将用一辈子来回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