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学会与狼共舞,何必把狼驱逐出市场? -- 邦德

共:💬33 🌺7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学会与狼共舞,何必把狼驱逐出市场?

经常听到一些海外企业的老总抱怨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十分不讲规则”,为了赢得订单,把行业的利润压得低得不能再低!然而另一方面,国内出口企业也在抱怨,市场压力太大,没有品牌优势,订单越做越多,利润却越做越少......

对于这样的行业和企业,这的确是个零和游戏。很多国内企业靠价格战发达,可是好景不长,最后也败在价格战上。价格这柄“双刃剑”让这些身经百战的企业至今对“价格战”的游戏感触颇深。一味追求市场份额而不考虑盈利能力,很可能会断送企业已经取得的业绩和市场地位,并把所有人拖入一个恶性的“死亡循环”,直接导致整体行业萧条和衰落,最终自身也只有黯然退市。

电信设备制造行业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典型:一方面市场市场绝对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利润不断下滑,朗讯、摩托罗拉等很多领头的企业也在逐渐纷纷退出或转型。大家也可以从中兴和华为的成长路径看到一个清晰的发展趋势,然而根据这两家公司2006年的业绩来看,这个趋势似乎有走向极化的危险,企业的管理层有必要重新审视市场份额为导向的扩张策略,踩踩急刹车,做个换位思考。

有一次一位非常“受伤”的外国老总对我讲,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美国市场,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的报价会比他的低百分之三十,而且不愿意和他一起保持市场价格水平?我半开玩笑回答,那是可能他们想早点聘你做CEO。的确,30%的价格减让,对于有盈利底线的国外企业来说的确极其有杀伤力。但这样的价格,竞争企业的毛利润有多少呢?恐怕不会超过15%, 或者更低。另外,最低的价格是不是能够帮你应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呢?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企业是不是有机会在这场价格竞争游戏中获得更高的利润,或者更佳的行动方案呢?是不是有机会把利润率增加到30%或以上的可能呢?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但如同这外外企老总暗示的,这样的机会却被很多企业无意中放弃了。如果能够与狼共舞,是不是有必要把所有的狼都赶出市场呢?在非核心市场与狼的妥协未必是一种下下策。

市场份额不可能无限增加,一味降低价格也不可能无限扩大市场规模,已经实现规模化的企业,应当考虑如何平衡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和利润指标之间的关系,制定一个清晰的价格战略。否则向飓风一样打破了一个行业的秩序之后,未能重建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就被飓风的尾巴击倒。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