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太平洋战争前日美关系简介 一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前 -- 电子赵括
#查阅太平洋战争前的日本同英美关系资料时挖掘出一些日本对华政治经济措施,顺便写在这里。关于战争本身我并非内行,这里就偷懒了。希望大家能够结合战局发展一同参考。
1937年,中国终于从连年的经济状况恶化中得到缓解。36年农业大丰收的基础上,到7月底为止进出口贸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6%和45%。7月爆发卢沟桥事变,此后战火迅速扩大,打断这一复苏态势。事变前的1933年,作为对于日本侵略东北伪满洲国成立的报复,国民政府实施排日关税。日本方面做出的对抗措施,包括所谓“冀东特殊贸易”的走私行为,在华投资办厂以及外交上要求国民政府取消排日关税。华北的煤铁盐棉等物资对于日本有相当吸引力,“国防经济圈的确立不可缺少”,在1935年由满铁出资成立了“兴中公司”,意图攫取华北资源。由于中国的抗日情绪以及公司本身实力不够雄厚,基本上没什么进展。但是从1935年到37年这一段,日本以青岛天津为基础在华投资办厂(纺织企业)仍然有所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所谓“冀东特殊贸易”的走私行为导致中方企业破产,被日本廉价收买。无论政治经济上,当然都导致中国各阶层有强烈的威胁感。卢沟桥事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
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的8月7日,日本方面以外务省的提案为基础,杉山(元)陆相,米内(光政)海相和广田弘毅外相经过磋商,提出了日方的停火方案。主要内容为中国军队从永定河为界的非武装地区撤出,中央军从河北撤出,华北五省中日经济合作,日本撤兵等等。仍然不掩饰对于华北的野心。在此前,日本外务省以及军方官员(双方观点略有出入,但是事实上分离华北的目的并无二致)已经开始同华北地方人事接触,力图事实上分离华北。中国全民抗战气氛已经形成,各方面对此均进行了激烈抵抗。8月,上海爆发八一三抗战,战火扩大到华南,日本方面当然要重新考虑上述方针。10月1日,近卫首相在同外陆海三相会议后,决定了《支那事变对处要纲》,具体条款有:
1 赔偿;
2 日华经济合作,海运(招商局,日清汽船,大连汽船合并),航空,铁路(胶济铁路,津石铁路,承平铁路以及延长线)等的经营;
3 矿业,华北的金铁煤炭开发;
4 关税协定悬案(中方放弃排日关税)等问题的解决。
除去攫取中国经济利益外,海运航空铁路的运营要求明显带有军方色彩。10月19日,参谋本部制定了《华北经济开发要纲案》等方案,方案要点为扩大原来的兴中公司规模,成立华北产业公司,完全掌握华北经济。对于华南的上海,亦有染指意图。随着战争扩大,到1937年底的12月9日,日方决定为了对抗中国长期抗战,设立对于华北和上海经济进行开发的“国策机关”,控制交通通信水道金融。
对于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战火一旦扩大到列强利益最为集中的上海,立刻引起各国关心。8月18日,英国代表在国联提出上海中立化,此后中日英美德等国历经磋商,但是英国对日本均有妥协姿态,美国尚无十分关心的情况下,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12月13日,南京沦陷。12月14日,作为伪政府的北平临时政府成立。22日,广田外相将日本新的停战条件通告德国驻日本大使德尔格森,要求德国转告中方。基本内容为中国放弃抗日容共政策,必要地带(华北,扬子江流域)设为非武装带,特殊机构的设立,日满华经济协定(侵吞中国经济权益的同时,间接承认满洲国),以及战争赔偿等。德尔格森大使当时就感到这个条件中方不可能接受,所谓调停,基本上绝望。12月26日,27日,德国驻华大使将上述条件转告孔祥熙,并告知日本内部的强硬派对这个条件仍然抱有不满(孔于27日表示中方无法接受)。38年1月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徐谟将上述条件通告美国驻华大使约翰森,说明这些条件无法成为和平的基础,而且从日本近日动向看此后另有隐瞒意图。1月13日,中国外交部长王宠惠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陶特曼转告日方,日方提议范围广泛,希望知道内容细节。当然这个表态,最低限度也是在拖延,无论如何上述条件国民政府都不会答应。就在这个背景下,日本于1月16日发表了“不以蒋介石为谈判对手”的一一六声明。
不以蒋介石为谈判对手,在华谈判对手自然就成为了北平临时政府。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的8月份,日本就在天津成立了为伪政府性质的治安维持会,所有经费均来自日方拨款。12月14日,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总统空缺,行政委员长为王克敏,其他要人包括唐尔和,江朝宗,高凌蔚等,均为北洋政府时代政客,同国民党不慕。随着战争推移日军占领地区扩大,11月27日将在河南设立伪省政府(尚无实质性控制),12月10日山西(仅限于太原),38年3月山东,4月河南省,6月山西省。对于这个“新政权”,日本方面当然是大力扶植,同时加紧控制。
临时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接收天津秦皇岛海关。38年1月22日,改订关税,全面修改33年以来的排日关税(毫无疑问,这是日本成立伪政府的目的)。38年3月26日,同日本签订备忘录,设定中日经济协会,对于经济产业等重要案件的策划审议,中日双方各出五名代表组成协议会。然而在4月27日,双方再度签订备忘录,以军事理由将交通通信航空等事实上至于日本管辖之下。包括其余的经济顾问协定等,日本实际上攫取华北政治经济实权。临时政府“实业部长”王荫泰就说过到这一步“政府还有什么必要”。
华南方面,历经激战上海遭受重大损失。比如战前工厂共计5255,超过2900遭受不同程度损害,闸北地区全部被破坏;铁路车辆还能够使用的不到战前7%;桥梁大部分被破坏,等等。12月5日,日本首先组织了所谓的大道市政府,1月1日成立南京自治委员会,到1月下旬华南已经有了大大小小二十六个“治安维持机构”。为了统一管理,在日本的支持下于3月28日在南京成立了所谓的维新政府,6月22日“政府各部”陆续转到南京。同临时政府相同,各部实权掌握在日本顾问手中,为不折不扣的伪政府。临时维新两政府“协商”后,于1938年6月1日开始实行统一关税。7月8日,日本发表声明,声称要促成“各亲日政权组成一个统一政权”。9月22日,在北平成立了“联合委员会”,主席委员王克敏,成员为北平方面四人,南京方面两人。汉口失陷后,这个联合委员会发表声明讨蒋反共。不过这两个政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日本外务省东亚局长石射猪太郎有如下评价:
临时政府和维新政府的成立并非基于中国人士的热情,构成分子同床异梦,政府权威气魄均无,不仅无法成为国民政府的威胁,还会成为内部局势沉闷的原因。
日本自己对傀儡政权的无所作为都供认不讳,自然要背叛“不以蒋介石为谈判对手”的声明。1938年5月,宇垣一成(预备役陆军大将)接替广田弘毅出任外相。宇垣一成本人实际上在考虑以国民政府未真正的交涉对象。迫于局势,这当然并非他本人的固执。但是在同中方交涉中如何维护日本利益,并非简单的事情。5月23日宇垣的日记中就记载有承认满洲国,聘用日本顾问教师技术人员,协调开发东亚资源交通等对华“和平”条件。但是内容泛泛,正面说是具有弹性,反面说则是空洞不具体。对于可能遭到的强烈反对,宇垣有所警惕,因此在答应出任外相前提出了一些先决条件,一共四点,
1 强化阁僚一致,显然是对陆海外等的各行其是有所警惕;
2 迅速决定时局的和平方案,这个明显针对侵华战争而言;
3 对华外交一元化,也就是说在国民政府和伪政府之间必须要做取舍;
4 不拘泥于“不以蒋介石为谈判对手”的一一六声明,意味着有必要时放弃伪政府。
这里说一点题外话,宇垣以首相承诺先决条件而出任外相的举动是否是空前不清楚,但并非绝后。松冈洋佑出任外相后力请野村吉三郎出任驻美大使时,野村也在首相等要人承诺先决条件后才同意出任。根本上,这反映了日本局势并不乐观导致内部矛盾重重,无法简单弥合。野村出任驻美大使时局势更加不利,条件也自然更加离谱。伪政府不得人心得不到日本重视,必要时将被日本抛弃,在汪精卫身上倒是得到了充分体现。
言归正传,宇垣的这几项条件中,三项为侵华战争问题所充斥,日本外交此时最大问题是什么,不言而喻。除去内部矛盾,抛弃伪政府意味着要在侵华战争问题上外交作根本扭转,实际上当然困难重重。同别人不同,宇垣对于中国走向统一的潮流有清醒认识,比其他人仍然在盲目坚持华北分离等有重大进步。但是作为日本帝国的颜面,对华谈判中仍然提出了要蒋介石下野的要求。外务省东亚局长石射猪太郎对此就表示反对,认为蒋已经成为中国抗日领袖,这不可能做到。宇垣对此未必没有认识,但身为外相的他也不能不为日本外交去奔走。
对于日本的蒋介石下野之要求,中方倒是做出了一些妥协。虽然蒋下野不可能实现,通过秘密途径(香港)中方表示可以由行政院长孔祥熙下野来部分满足日本要求,但是坚决拒绝华北“地位特殊化”。同时国民政府依赖英美法等国进行调停,因为中日双方条件差距太大当然无法成功。
日本陆海军在中国的为非作歹当然影响到外务省的对华外交工作。或许是出于这个考虑,宇垣外相一直有设立“对华院”的中央机关,集中处理在华事务的构想。8月份以后,陆军方面也感受到有必要设置类似机构,提出建议。然而在这个机构的实际职能方面,陆军省外务省矛盾激烈。同陆军方面要求中国当地的政治指导仍然由当地特务机关负责不同,宇垣外相认为在华(仅限于占领区)的政治经济事务应该统一由“对华院”负责。根本上,陆外双方都感到对华政策互相矛盾,有必要统一。但是根据谁的意见进行统一,双方各不相让,加上宇垣出任外相的初衷对华和平(要求中国承认日本各项要求)无法实现,9月29日,宇垣外相辞职。辞职后近卫首相兼任外相,一直到有田八郎出任。11月3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日支新关系调整方针》,仍然坚持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国观,无视中国走向近代统一的潮流。具体方针为在蒙疆华北华中等地组织地方政权,给予广泛自治权,以地方政权的联合形势组织中央政府。后来汪伪政府便是依照这个方针组建。对于日本而言,无论如何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央政府都不符合其在华利益。对于日本特别重视的华北,蒙疆,扬子江下游,华南沿海特定地区等,作了以下说明。第一为河北省以及山西省北部(大致按照正太铁路为边界),以及山东省东部,对于日本伪满“基础国防圈绝对不可缺少的范围”,“华北五省平战两时对于国防经济应该作为日满的一环予以结合”,坚持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其次,蒙疆以及华南沿海岛屿的管理目的为“为了对应下一期战争,强化战略态势”。为了“防共”,要求在华北蒙疆扬子江下游等要地驻军,而且要求管理全中国境内的航空铁路事务等等。10月1日,日本设置了前述的“对华院”,正式名称为兴亚院。11月,原来的兴中公司扩大为“华北开发”株式会社,资本金三亿五千万日元,同时华中成立“华中”振兴会社,资本金一亿日元,如果包括华中铁道,水电,蚕丝等等子公司,共计三亿两千万日元,其中日本资本占73%。同军事侵略相辅相成,在日本试图垄断经济地位的情况下,对华交涉自然是难上加难。
有关汪精卫伪政府成立的日方经纬,请参看
44年9月,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做出决定并通知重庆,将汪蒋关系列入对华谈判的议题。汪精卫事实上被出卖。11月,汪精卫就因为“医疗事故”死于日本。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小泥本真够黑的 1 蜡笔小新 字193 2007-09-07 13:22:44
🙂【原创】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对华政治经济政策演变简介 上
🙂赵将军不如直接把这系列 钟子麟 字60 2007-05-01 06:04:00
🙂【原创】侵华战争爆发后的日本同各国关系 18 电子赵括 字6249 2007-04-28 14:32:17
🙂太平洋战争前日美关系简介 二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22 电子赵括 字6507 2007-04-22 08:26:16
🙂葡萄在不在?想起个问题请教一下 4 电子赵括 字297 2007-04-15 16: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