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庖丁解字 之 烟涛微茫: 中国古代数学的无穷思想 上 -- 丁坎

共:💬15 🌺5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庖丁解字 之 烟涛微茫: 中国古代数学的无穷思想 下

上文说道,微以手抉微,眇以目视小。微取象于飘散的发丝,而眇取象于散落的点(小为三点,少为四点,义同。) 微眇表现的不是不同的小,而是成为人类认识对象的小。

由此,微与眇均发展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

微眇共举已在道德经第一章中得到表现。

而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微字似乎得到了更多关注,在历史舞台上占有了更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下面的哲学思考中:

道德经说: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实际上就是刻划道不为人类视觉,听觉和触觉所企及,超越了感觉的极限。注意,搏与微的组合,也是对我们推断的一个验证。

庄子.秋水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北海 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

今传道德经河上公注,在搏之不得名曰微之后注解到:

无形曰微

以上还仅仅是在哲学思考,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微已经开始表示

搏之不得的无形的小,这种小,与数学上的无穷小的之间的联系已经呼之欲出,只等一个数学家张口呐喊。

魏晋时期的刘徽就是这样一个应运而生的数学家。

在介绍刘徽的工作之前,我们需要交代一点预备知识:

中国古代数学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在几何学上的体现是,数学家们的考虑对象是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特殊几何形体,而没有进行一般化处理。

这些形形色色的特殊形体的名称正如沈括说:

“算术求积尺之法,如芻萌、芻童、方池、冥谷、堑堵、鳖臑、圆锥、阳马之类,物形备矣。”

--------《梦溪笔谈·技艺》:

下图所示是一些常用的形体,其中前三个是我们今天主要处理的对象:

点看全图

堑堵(沿长方体对角面切割而得的楔形立体)

阳马(直角四棱锥)

鳖臑(四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设堑堵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易见堑堵体积为abc/2,因为两个这样的堑堵可以拼成一个

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长方体,而长方体的体积为abc。

那么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阳马体积是多少呢?

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到东汉初之间的《九章算术》里有这个问题的解答:

  

今有阳马,广五尺,袤七尺,高八尺。问积几何?

  答曰:九十三尺、少半尺。

  术曰:广袤相乘,以高乘之,三而一。

即说阳马体积等于abc/3。

《九章算术》里给出了算法,但没有给出对算法的解释,让人对这个算法无法完全信从。

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开始着手给出阳马体积求法的合理解释。

用论坛语言来说,就是《九章算术》的作者挖了个坑,刘徽试图帮他填坑。

坑有小有大,这个坑呢?

很大!大到一个平庸之辈把一生填进去也填补不满。因为当时处理这类体积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已经体积求法的

几何形体进行切割,期望将切割后的几何体重新组合,可以得到待求体积的几何形体,从而求得其体积。而这个方法

对付这个坑是无能为力的。

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23个大坑!),为二十世纪的数学发展指定方向。

其中第三个问题是这样的:

若有任意两个体积相等的多面体,能否通过有限次切割,将第一个多面体组装为第二个多面体?

这个问题由希尔伯特的学生 Max Dehn 解决了,答案是否定的。

也就是说多面体体积问题必须引入无穷思想才能得到解答。

刘徽填坑的时候大约是在十几个世纪之前的公元三世纪中叶,他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这个坑里填入了他多少苦苦思索的日夜,多少反复拼砌的几何模型,多少呕出的心血,但是我们知道,他把这个大坑填平了,而且,用的关键概念是

他的论证过程是:

其使鳖臑广、袤、高各二尺,用堑堵、鳖臑之棊各二,皆用赤棊。又使阳马之广、袤、高各二尺,用立方之棊一,堑堵、阳马之棊各二,皆用黑棊,棊之赤黑,接为堑堵,广、袤、高各二尺。于是中效其广,又中分其高,令赤、黑堑堵各自适当一方,高一尺,方二尺,每二分鳖臑则一阳马也。其余两端各积本体,合成一方焉。是为别种而方者率居三,通其体而方者率居一。虽方随棊改,而固有常然之势也。按余数具而可知者有一、二分之别,即一、二之为率定矣。其于理也岂虚矣。若为数而穷之,置余广袤高之数各半之,则四分之三又可知也。半之弥少,其余弥细。至细曰微,微则无形。由是言之,安取余哉。数而求穷之者,谓以情推,不用筹算。

其数学含义大略如下:

点看全图

如上构造的鳖臑包含四个部件:两个小堑堵和两个小鳖臑,均为红色。

阳马包含五个部件:一个小立方,两个小堑堵和两个小阳马,均为黑色。

显然,来自鳖臑的两个小堑堵体积为来自阳马的一个小立方,两个小堑堵体积之和的1/2。

鳖臑剩余的两个小鳖臑与阳马剩余的两个小阳马体积之比呢?

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操作,鳖臑与阳马的体积比,已知部份始终是1/2,而未定部份取决于不断变小的小小鳖臑与小小阳马之比。

由于这样操作每次尺度减半,鳖臑与阳马的尺度如同一个无穷的等比数列:

1,1/2,1/4.........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这个数列是收敛的且极限为0。

用刘徽的话来说:半之弥少,其余弥细。至细曰微,微则无形。由是言之,安取余哉。

(刘徽文中说到的1/4是就体积而言,我们说1/2是就线度而言,只求叙述方便,没有区别。)

于是,我们可以确定,鳖臑与阳马的体积比是1/2,在它们组成的堑堵中,阳马的体积是2/3,

所以,阳马的体积=堑堵*2/3=abc/2* 2/3= abc/3 .

刘徽对阳马体积的求索,不禁又让我们想起 烟涛微茫信难求 的诗句。

瀛洲虽微茫,犹有舟楫可渡。而无穷小之烟涛微茫,让普通人只能望洋兴叹:欲济无舟揖。

刘徽天才思想造就的舟楫是古代探险无穷世界的冲锋舟,更是今世我辈仰而有愧的丰碑。

参考文献:

郭书春 中国古代的无穷小分割思想 外链出处

Donald B. Wagner An early Chinese derivation of the volume of a pyramid:

Liu Hui, third century A.D.

外链出处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史数字图书馆资料库”

外链出处

附记:应该还有个补,不过今天太累了,看看大家有什么问题再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