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母亲的知青岁月 -- 成奎花
共:💬64 🌺329
对于我的知青岁月,一直都象你的母亲一样,只想把美好的印象留在心里,而不愿意触及那些过去的苦难。大概我们这一辈人大都是同样的想法,所以现在很多年青人都以为知青生活就跟现在到农村去过农家乐一样。你自己不也“一直以为母亲的知青生涯是无忧无虑世外桃源”,直到“后来看了伤痕文学”,才理解你母亲所经历的那些苦难吗?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是文学,自然就有文学创作的成分在里头。许多伤痕文学写的是典型例子,不一定是普遍现象。而且要求你们这一代人,没有亲身经历过,去了解上一代人的生活,是有点勉为其难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代沟”了。但是,把伤痕文学都归纳为“哭哭啼啼叽叽歪歪”的文学,都为了要证明“吃苦受罪也分三六九等,上等人不该吃下等人的苦,城里人不该受乡下人的罪”,是否太武断了点?
你的母亲应该年长我六七岁,和我哥同样的年龄,文革开始时刚上完大二,你大概是和我的侄儿同样的年龄。有一点不知你是否知道,那时候大学生下乡和中学生插队是不同的。大学生是可以领工资,并且定性为下乡锻炼;而中学生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是准备扎根农村的。老三届以后(就是文革开始时念小学的)的那些人,下乡插队好像还有安家费,每月有补贴的。所以每个时期,每个地方都不一样,造成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一样。但是,只有一个个真实的,私人的小历史汇聚起来,才勾画出一个时代的画面,成为一个时代真实的大历史。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向性,看待历史的角度各有不同,只有依靠自己的判断能力,去伪存真,才能看清历史的真实面目。
最后,还要说一句,真的很欣赏你的好文章,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