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随便写 一 -- 电饭锅

共:💬57 🌺17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随便写 八

上篇文章提到了味增爵会,其实就是遣使会,他的创建者叫做St. Vincent de Paul,所以国人就直译为味增爵会,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天主教修会,和作味噌的日本人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他们还是入华的四大修会(耶稣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和遣使会)之一。而且该会在中国也很有影响,49年大陆解放的时候,三位华人总主教有两位跑到了台湾去,剩下的唯一一位中国大陆品级最高的南昌总主教周济世就是一名遣使会士,不过1957年7月国内成立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周老先生不肯去做这个会长,于是好像可能就被逮捕了,后来又过了十几年,以80高龄去世。

还是就着味增爵会这个名词顺便谈谈味噌这个让人轻松的话题吧,味噌汤,据说是象征日本精神的,虽然寡淡到只有细碎的葱花漂浮,但却是日本人餐桌上忠实的伙伴,所以不少台湾人也很是热爱这东东。做法很简单,用昆布,其实就是海带拉,混合烤干的鲣鱼碎片水煮,然后过滤,这叫做一番出汁,而后再加清水再加鲣鱼碎,煮后再过滤,这叫做二番出汁。最后放入味噌,然后按照口味混入不同的时蔬、豆腐就算大功告成了,只是注意不要加青椒、苦瓜、芹菜等味道浓烈的蔬菜。为什么要最后放味噌呢,是因为味噌不耐久煮,最好是略煮一下就熄火起锅,这样才能最好的保留味噌的香气。如果要用味噌炖煮的话,一般是先放一大半味噌用于入味,最后起锅前再放剩余的一小部分。

味噌汤其中的噌字,台湾俗读zēng,但是官方辞典却使用cēng,台湾话则读bī-só'-thng,或者有些台人直接用日语miso shiru称呼。MISO,在日文中就是味噌的意思,也就是豆酱,不过实际上在日本不仅仅用豆子制作味噌,他们还用米、麦来制作。像信州白味噌就是浅米黄色的米味噌,略咸。而紫红色的八丁味噌就是麦味噌, 味道浓郁,不太咸。正因为品种繁多,咸淡区别明显,所以麦味噌适合搭配鸡肉,而信州白味噌则适合搭配蔬菜,九州产的味噌略带清甜,所以还能用来做味噌起司蛋糕,这就是咸味的蛋糕,按照戚风的做法也可以,不过本人因为器材、原料不齐全(坚决排除针对厨艺的质疑),做的蛋糕味道总是似是而非,要是再往蛋糕里掺味噌恐怕真没人肯吃我的产品了。以上所说的作用区分其实也是味噌的另外一种分类法,就是比较咸的就叫做辛口味噌,清淡的就叫做甘口味噌。

味噌的做法么,有点像四川泡菜,或者韩国泡菜,毕竟都需要一定时间让他产生化学反应,时间短,颜色则淡,时间长,颜色则深,再加上日本南北温度差异很大,所以颜色、味道千差万别。经典的老味噌作坊里会有很多口大木桶,里头塞满了原料,然后用棉花盖好保温,最后用石头牢牢压住。不过在此之前的步骤可能会让人稍有反感,比如说那个豆味噌吧,制作前把坏的、裂口的豆子都挑出来,然后煮过之后滤水,然后,嗯,去洗脚。。。对,就是去洗脚换上干净的袜子和草鞋,开始踩呀踩豆子,直到踩烂为止,话说煮过的豆子还是很容易操作的,绝对不会伤到脚丫子。但是了解这个制作过程后大家是否还有兴趣去吃味噌呢?虽然现在很多味噌都是工业化生产,但是日本还是保留了很多老作坊按照古法严谨生产的哦。

吃味噌我们还可以安慰自己,虽然踩过了,但是毕竟最后消毒了,最后在木桶里埋了那么久,就算有点脚气也可能转换成淡淡的味噌香味了,可是,谁又能料到制作乌冬面也要洗脚呢。日本产自香川县颇有名气的赞歧乌冬面就需要这道工序,该乌冬面的最大特色就是筋道,而这个筋道的特色也来之不易,做得时候要选用上等面粉,恩,还有干净的袜子,把面粉和成面团后,要用脚反复的踩,而且还需要一点小技巧,要把面往四周踩,大致上就是让脚起到擀面杖的作用,把面踩成扁状后,然后解开裹面的布(不会有同学准备赤足直接踩干净面团吧?)然后把扁面团多次折叠,然后裹好布,继续脚踩,为了践踏的力度足够,要用脚后跟踩,或者半蹲着踩,才能让做出来的面团有足够的韧度。其实这还是很锻炼身体平衡的,因为面团也不大,又包在袋子或者布里,上面又一般会覆盖厚厚的毛巾,你又要穿好袜子才能去踩,摩擦系数偏小,接触面积也有限,所以同学们看了此文要在家实践的话旁边可一定要有人扶持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