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也谈《水浒》盗改问题--回《我看水浒和宋江》 -- numzero
李秀成究竟算不算叛徒,史学界其实并无定论,而且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绝大多数著作都反对将李秀成以“叛徒”定论。但是在比较官方的教材及历史普及读物里,这仍然是“公论”,除了近代史爱好者以外,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忠王不忠”似乎早就是盖棺定论了----概一切都是文革时期“借古讽今”横加批判的后遗症。不持这种说法的文章读物又大多具有明显的“叛逆”心理,采信罗尔纲的“伪降”说----其实这种说法在史学界比“叛徒说”还孤立。总之,舆论印象似乎一直滞留在文革时期的“批判”与文革结束后的“平反”水平上。
《水浒》的版本问题,自民国时期就一直有争论(如鲁迅,胡适等都认为《水浒》版本是由简衍繁),而且据我所知在文革以前并没有定论,当时国内出版的71回版《水浒》远多于100回或120回版,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争论的倾向性----当然不能排除那时把《水浒》当农民起义的歌颂教材来宣传的舆论导向在起作用。不过五六十年代主流学术争论虽也受政治影响,但远没有到不许反派说话的地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得到一定贯彻,所以还可以看到争论的一些情况。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水浒》由农民起义的颂歌突然变成了教育我们警惕投降派的警世恒言,从此《水浒》的版本争论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谁敢说《水浒》原本只有71回,那就是抹煞这部作品的伟大教育意义,就是替投降派辩护,马上可以打为反革命。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
所以,《水浒》版本问题和李秀成晚节问题一样,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它们都因涉及“农民起义的投降问题”而成为文革的重灾区,又因为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思想大解放以后)农民起义不再成为受关注的热点,所以继续探讨这一问题的文章从声势上完全不能跟文革的重磅炸弹相较。最终的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人(包括官方读物)虽然反对“文革”的讨论方式,却继续延用“文革”的观点。换句话说,八十年代以后研究《水浒》的人多数依据百回版本,并不是因为“百回本”在争论中得到了多数人的公认,而是因为这场争论在未出结果时就被强迫打断下了定论,以后也再没有深入进行下去。(当然争论还在一直进行,但因为参与者较少,代表性有限,声势又弱,已经不可能再影响“既定结论”了) 文革以后出生的人,除了少数特别爱好古典文学或历史的人以外,绝大多数可能根本没听说过《水浒》的版本问题----(就跟“忠王不忠”在非历史爱好者中几乎成了没有定论的定论一样。)《水浒》版本争论在文革后沉寂了十几年,九十年代末突然又热闹起来,却不是因为学术争论,而是因为资深《水浒》研究者张国光突然抨击据说和他“争论了二十年”的罗尔纲剽窃了他的著作,由是引发一场学霸痛打“死老虎”的闹剧。
最后,宋江提出“替天行道”是在42回以后,但42回并非《水浒》中第一次点题,或第一次将“替天行道”和宋江联系起来,故我认为,如果要说梁山泊的旗号是对前文的呼应,那么首先是对这第一次点题的呼应。
至于在网上的讨论应该以哪种版本为准,我想没有必要统一限定,就象《红楼梦》的讨论有人以120回为准,也有人只拿80回加脂砚批作标准。毕竟,即使后29回是另加的,它既已存在了,就不能说没有评论的价值。至于版本相关的问题,我在这里把它提出来只是想多提供一种视角作为参考,绝对没有反对以100回版本为准讨论《水浒》的意思。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5
零兄高论! 煮酒正熟 字1725 2004-06-25 16:42:19
😄呵呵,我的不成熟的想法 numzero 字2645 2004-06-25 17:41:27
零兄说得有理。 煮酒正熟 字1158 2004-06-25 18:30:22
《水浒》版本讨论的情况和《李秀成自述》很像
😄酒兄写得好, N兄写得妙. 佩服. 学到东西了. 牛老大 字0 2004-06-25 15: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