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从糜烂数里说起 -- 暴笑痴
- 共: 💬 29 🌺 57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留下了较为详尽的官修史书,之外还存在着大量其他形态的史料。比如地方志(这东西可信度较高)、游记、读书笔记、信笺乃至奏章、政府工作报告,等等等等
野史就先别提了~
“文明古国”得有体现文明的方式,古代读书人在总人口的比例极少,这些人还是乐于舞文弄墨的。还有些精力旺盛的在山川、地理、民族、风俗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并且整理总结留下了珍贵的资料。比如前阵子游周陵时了解到的对关中历史山川地理民俗等的总结作出巨大贡献的某清朝巡抚(现在周陵的墓碑修葺于清代,此公名字便在碑上,可惜小弟没有记住),他的著作就很有参考价值。
至于游记、笔记就更不用说了。本人严重怀疑让旅游部门深恶痛绝的“XX到此一游”之类的题词是无良的今人遗传了古代读书人的雅好,呵呵~~~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咱老祖宗在南海上留下的这些东东不也成了“南海自古是中国XXXX”的证据?
愚以为上述材料也可作为原始史料使用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讨论】从糜烂数里说起 13 暴笑痴 字2481 2010-03-01 03:02:36
🙂【讨论】关于原始史料的使用方法,也来说几句 12 森林鹿 字1882 2010-03-04 03:39:46
🙂补充森林兄
🤔那……汉书五行志之类的记载也可以完全相信么? 暴笑痴 字18 2010-03-04 05:56:34
🙂有前提啊,“符合科学常识” 森林鹿 字20 2010-03-04 06:26:04
😄于是不管文体都要用常识来检验…… 暴笑痴 字0 2010-03-04 08:33:24
🙂请教,糜烂数里翻译成白话是什么? 物格修齐 字118 2010-03-03 09:57:33
🙂说的会不会是炮打的敌人溃逃,队伍绵延数里。 notime 字0 2010-03-06 08: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