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黄万里先生与三峡 -- meokey
同意。
这里我需要纠正一下你的用词:这里不是“沉积岩形成的第一步骤”,只是“岩石循环过程”的第一步。岩石循环过程是风化、搬运、沉积、成岩。岩石风化以后的物质就不能再称为岩石了,只能称为沙砾、碎石、卵石等。
卵石是从水成岩断层裂缝中喷出的溶浆凝结成后经长期滚动而成形的。它们可从流域各处喷出,经地质历史上地形的升降与来回滚动,趋向于较均匀地分布在流域里
其实说了两件事,先是溶浆凝结成岩石,然后岩石变成卵石。岩石变成卵石这一过程,黄老只用了“滚动”一词来非常简略的解释了,但我没有看出来他说的“滚动”与你说的成因有什么本质区别。
我觉得你这个解释太牵强了。
卵石是从水成岩断层裂缝中喷出的溶浆凝结成后经长期滚动而成形的。
这句话里明确说明了卵石形成的材料(岩浆)和过程(凝结和滚动)。而黄万里假设的这个卵石形成材料(岩浆),显然是不对的。
“不仅仅来自于喷出岩”是你的话,不是黄万里的话。你这是在替黄万里圆场,却不肯承认他的错误。
喷出岩只是火成岩的一种,不能直接变成变质岩或沉积岩。你不能把岩石循环圈笼统地捏在一起。火成岩必须经过风化变成沙砾或泥沙再沉积才能变成沉积岩。但火成岩风化后就已经不再是火成岩了。这就好比人吃了猪肉长出肌肉,你不能因此说猪肉直接变成了人肉一样。
如果黄万里真的“暗示”了这种可能性,那他的问题就更大了,因为这是地质学基础的基础。考虑到他毕竟学过地质地貌,不可能给这种“暗示”,这只能是你自己毫无根据的臆测。他所说的卵石就只能来自他明文所说的“喷出岩”,而这显然是错的。
对此你如果还不承认,那等于连地质学里的1+1=2也不承认了。眼里只有黄万里是科学家,连他放的屁都是香的。我不愿意这么说话,但你这种不尊重科学的态度使我实在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岩石风化崩塌需要条件啊。下切河段因为两岸陡峭坡度大,风化松动的岩石会因重力塌落河里,经流水冲刷和自身滚动摩擦而变成卵石。堆积河段两岸平缓坡度小,风化的岩石只是自身破碎在原地,不会大量塌落河里。你可以在岷江上游两岸看到大量卵石,但你在武汉两岸能看到多少卵石?怎么可能“卵石均匀分布”?
你这里承认了卵石可以磨得更小,但黄万里可没这么说过。你又一次替他圆场子。
这只能说是黄万里的理论,你就这么随便认定它们为事实,这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
这个我已经给你分析过了。漫铺在长江上游流域内的卵石,是青藏高原隆起之前沉积的“史前卵石”。它们在沉积区域内的分布确实大致是均匀的。但干支流和溪沟里的卵石,是岩石风化崩塌后磨成的卵石,它们才是河底卵石的主要来源,且集中在河底,不可能整个流域均匀分布。这些干支流卵石量的多少,取决于河岸风化破碎的程度。
我感觉我写的这些你都没看进去,除了重复黄万里的那几条就还是重复,然后反复说别人误解了黄万里。我真不知道这到底算什么。
从字面上看,黄万里的卵石成因就是“岩浆喷出”加上“地形升降导致来回滚动”。从他这里看不到任何流水作用。
这是黄万里“理论”中最大的错误。你居然到现在还在坚持它为“事实”,这让我看不到进一步讨论的意义。
运移过程虽使卵石磨损减小,但因其起源地点和运移方向多经变化,不一定是上游山区的较大,下游平坦地区的较小。
地层升降的时间跨度都是亿万年的跨度。长江流域也不过经历了一次从东高西低到西高东低的转换,卵石居然“多次东西来往运移”?这样的时间跨度,金刚石也会变成粉末。难道卵石都是孙猴子变的?
黄万里没说过“运移过程虽使卵石磨损减小”吧?
多为细粒,可以一泻千里,不沉河底。这就是水土流失,是下游洪积平原的原料。它们不参与造床,在筑坝后库内流缓处沉积。部分随流出库。
他这里完全否认了沉积岩(水成岩)可以形成卵石,但网上可以找到很多沉积岩卵石的图片。他说“它们不参与造床”,显然又是一个错误。而你又一次视而不见地坚持它为“事实”。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写文章辩论与武术打擂台不一样 testjhy 字72 2010-08-24 18:26:01
🙂你对我的帖子理解有误 25 温雅颂 字4063 2010-08-24 11:39:42
🙂也许有一点,但更多的是你误解黄老的文章 2 meokey 字3609 2010-08-24 13:42:59
🙂看看究竟是我误解,还是你曲解
🙂着个讨论看得我纠结 1 saltlaker 字417 2010-08-25 11:07:21
🙂只要真想辨明是非就好 7 温雅颂 字202 2010-08-25 11:55:44
🙂溶浆确应为熔浆之误 meokey 字182 2010-08-25 11:17:41
🙂这句关键话引用多次,还没觉得有问题,就一个懒字说不过去吧 saltlaker 字72 2010-08-25 14: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