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教】网传15年前建行政研室对9-5期间金融风险的调研 -- wfan

共:💬7 🌺1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谢,是不是可以这样简单理解:把“看得见的手”露出来,

余下的就是“看不见的手”了?以下是非专业人士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主要看居民、企业存款等债权,经由银行中介,跑到哪去了(不考虑外资)

(1)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居民的权益=居民的总资产(存款+证券化资产+房产等固定资产+商业及法定保险或有权益)-居民负债(银行贷款+其它借款)

(2)商业银行:银行权益=银行总资产(资本金+企业居民存款余额+贷款余额+证券化资产+同业拆借)-银行负债(企业居民存款+贷款风险损失)

(3)非金融企业(按理说都是市场化的):企业权益=企业总资产-企业负债(银行贷款、企业债、损失)

(4)国家财政:财政权益=总资产包括什么(国企股权+国有但尚未进入企业的土地、矿山、天上地下+本国债+外国债)?-财政负债(本外国债)

如果以上可能都是经济常识(肯定有错,只要大致说得通),奇怪的仍然就是15年前的这句话:

1、干嘛要盯着居民净债权,还不能增长?

2、企业负债低了,效率高了,就一定是财政或银行困难?(考虑到当时国有为主,正在卖光光,如您的解释,这种担忧有理由)

3、如果说是为了企业解困,生产了一堆现在不急消费,但对国家战略有价值的东西(铁公基),当时为什么不能同步生产居民能消费的东西(国企解散,工人下岗,衣食住行医疗教育为什么不补贴?财政崩溃和国家财富、生产能力消失是一回事吗?9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难道比50年代更严重?)

4、国家财政(代理人)、各级政府是在和本国居民、本国企业、本国银行作对手盘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是,通过什么“市场化”的交易工具?有什么办法监控这些国有资产的来龙去脉、经营效率和合法、合规?

在不调整居民净债权增长状态下,即使是企业效益改善,自补资金实力增加,但宏观运行的结果是,企业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降低,财政或银行负债就越困难。

5、假定上一次大危机是“稳定、分配结构和国家发展战略”内外交困的危机,这一次是仍然是危机,谁将付出最后的代价?谁来承担最后的责任?15年了,操盘者的方法变了吗?如何稽核?

6、考虑到15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中国加入WTO,外资进入和国家对外投资的新因素,普通人就更不可能看懂了

附加一个问题,文件是不是真的好象已经不重要,这时候公开这些尽管是非机密的东西,至少公开者是有特别的感触的;如果是假的,那就是公开者有深度的用意的。

只能请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运行有德有才的专家替象我这样的经(金)盲解惑,扫盲了。如果不懂这些来龙去脉,讨论什么国企、民企的,好象是谈天上的事,各说各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