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星张翼轸(题目未定) -- 履虎尾

共:💬62 🌺10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二,难通的《乐书》

履虎尾初读《史记》,在读"十二本纪","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的时候,虽说也是似懂非懂,可总算还能明白其大概的意思,因此,读得都还算比较顺利。尽管《五帝本纪》以及夏、殷、周几个"本纪"的史料都来源于《尚书》等古籍,有些读不大通的地方,但是,本着"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精神,总算还能勉强读下去。唯有《史记》的"八书",却无论如何也读不通。

例如,"八书"中的《乐书》是这样论述的:

"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征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

俺苦苦思索着,"音正"与"行正"怎么会有这么密切的关系?音乐怎么竟然能够“动荡血脉”,“通流精神”,“和正心”呢?又见《乐书》接着论说道:

"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征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入,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

读"书"至此,简直是莫名其妙,一筹莫展了。音乐就是音乐,不过几个高低不同的音符"宫、商、角、征、羽"罢了,怎么就被赋予了这么大的"特殊意义"?怎么就同人的道德(仁、义、礼、智、信),地位(高下贵贱),身体(脾、肺、肝、心、肾),品行(温舒、方正、恻隐、乐善、整齐)等等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了?当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太史公在胡拉硬扯!

既然是读不懂,俺只得将书放下,以后再说。

不久,俺捧起了《汉书》,在读《汉书》的"志"的时候,再一次遇到了类似问题,而且,班孟坚的《律历志》把这些内容说得就更加玄奥了:

"《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三代稽古,法度章焉。周衰官失,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

"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纲也。征,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地。夫声者,中于宫,触于角,祉于征,章于商,宇于羽,故四声为宫纪也。协之五行,则角为木,五常为仁,五事为貌。商为金,为义,为言;征为火,为礼,为视;羽为水,为智,为听;宫为土,为信,为思。以君、臣、民、事、物言之,则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唱和有象,故言君臣位事之体也。"

读书读到此处,俺的头都读晕了。《汉书》的《律历志》对"五音"的神圣化程度,比《史记》更为严重,竟然把音乐的五个音阶"宫、商、角、征、羽",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事""貌、言、视、听、思",以及"君、臣、民、事、物"等通通联系到了一起.。而且,什么叫做"中于宫,触于角,祉于征,章于商,宇于羽"呢?

如果说,《乐书》和《律历志》还是在胡乱联系,生硬类比的话,那么,古代传说中与此有关的一些故事则是毫无道理的编造神话了。

一个传说是师?绻那佟?

春秋时期的晋平公,向音乐家师旷请教音乐知识,问曰:"世界上有最悲伤的音乐吗?能否奏给寡人听一听?"

师旷曰:"有,不过,您的德义还比较薄,不可以听之。"

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原闻之。"

师旷不得已,就弹奏了一段轻松的音乐。琴声一起,有玄鹤二八落到了廊门前;再奏之,玄鹤昂首高歌,展开翅膀,跳起舞来。

平公大喜,站起身来向师旷敬酒。晋平公回座后,继续问曰:"还有比这一段更悲伤的音乐吗?"

师旷曰:"有那么一段,是古时候黄帝用来大合鬼神的。可是您的德义尚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将败。"

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原遂闻之。"

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於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见《史记*乐书》)

还有一个"邹衍吹律"的传说,说的比这一段更玄乎:

邹衍,战国时期人,著名的阴阳五行家。有一个传说讲,燕国有一处山谷,由于地处北方,天气寒冷,因此历来不能生长粮食--粟。邹衍为了改变这种寒冷的地气,吹起了"律"。由于"律"为刚阳雄健的乐音,吹律可以驱除寒阴之气,使土地变得温暖,所以,在邹衍吹律之后,温暖来到了这里,于是,此处变得可以生长五谷了。这处山谷由于可以生产粮食――粟了,因此得名为"黍谷";又因为温暖来源于邹衍吹律,所以又名为"律谷"。(《列子?汤问》篇中记载曰:"邹子之吹律。"张湛注曰:"齐人,为燕昭王师,居稷下,号谈天衍……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于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另可参见《昭明文选*宋孝武宣贵妃诔》注引《刘向别录》)

邹衍还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在燕国为官的时候,邹衍对国君燕惠王尽职尽忠。可是,燕惠王的左右嫉妒邹衍,纷纷向惠王讲邹衍的坏话。燕惠王相信了这些谗言,把邹衍逮捕下狱。邹衍感到无比的冤屈,抬起头来,仰天大哭。邹衍的哭声感动了上天,于是,五月盛夏,居然下起了寒霜。(《淮南子》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

对以上内容,俺最初的评价是:统统是封建迷信也,毫无根据也,胡说八道也。后来,才慢慢地明白过来,太史公这样写,必有其原因,太史公是用这些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即"究天人之际"也。

遇到问题从别人身上找理由,读书不懂怪作者水平低,乃后学者必须戒除的弊病。俺年轻的时候,自以为学了辩证法,便自封为"科学无神论者",就瞧不起古人,自以为是,原来是自己"窗下欠夫功"也。

元宝推荐:雪个,

本帖一共被 10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