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战后的英国戏剧, 三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剧场的故事就是演员的故事,他们那熟悉的面孔与十分有料的回忆录为乏味的日常生活增加了数不清的乐趣。至于其他人——尤其是大学里的学者们——则将剧场视为一系列作家与剧本的连续体,似乎戏剧的本质就只是纸面上的文字,只是从散文艺术的主干上斜刺里钻出来的一根侧枝。两者的意见都有其正确性,没有好表演与好剧本的结合,就没有剧场艺术。但是剧场艺术的真正驱动力来自制片人与剧院经理,剧场机制的塑造者,剧本的挖掘者,哄着赞助商掏钱的人。如果说利特尔伍德的贡献在于养活了贝汉并拉扯起来了戏剧工坊,那么当时还有另一位与她贡献相当的人物。乔治.迪文(41)最早发掘了乔治.奥斯本并成立了皇家宫廷英国戏剧公司。他原本是个演员,痴迷于战前法国实验派剧场艺术的技巧。战争期间他在远东服役,到了五十年代迪文已经成为了一名富有经验的导演。他在老维克剧场监督进行了一场激进的培训及制作项目,涉及莎剧,歌剧以及最新剧作。但是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激烈的政治及社会变革正围绕在我们身边发生之时”,反映现实的当代戏剧却极度匮乏。他不像利特尔伍德那样早已打进了艺术圈子,而且也绝对不亲共(尽管他的确崇拜德国马克思主义剧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迪文招募了一批当时伦敦最有才华的年轻演员,例如琼.普莱怀特(42)以及阿兰.贝茨(43)。但是他最了不起的一手是相中了由一位远远不算成功的青年演员提供的剧本。

1955年8月12日炎热的下午,约翰.奥斯本正乘坐着一条驳船在泰晤士河上消磨时间,船系在哈默史密斯附近,这是当时伦敦最便宜的居住方式。他在19天里写完了《少妇怨》,对国家现状的反感令他身心疲惫,他向每一个自己能够找到的剧场以及经纪人的地址都寄送了一捆剧本手稿并且无一例外地吃了一连串闭门羹。此时的奥斯本可谓潦倒之极,他只能在偏僻地区的小剧场里上台表演,而且基本上已经破产了。身为素食主义者的他只能和同船的室友一起从河岸上挖野菜来充饥。一阵桨架作响之后来了乔治.迪文,一个划着小船、满身大汗的胖子,奥斯本生拉硬拽才把他拖到大船上来。迪文很喜欢这部戏,于是开始对奥斯本仔仔细细地盘问起来。他对同性恋抱有偏见,而且倾向于使用工人阶级背景的演员,奥斯本在这两条上都能满足他。现在《少妇怨》已经成为了公认的经典。或许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为重要的英语剧作。剧情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主角吉米.波特与妻子和好友争吵以致怒骂时身上流淌出来的那种萧索而讽刺的苦涩气氛。这是一个年轻人不满而幻灭的声音,英国所发生的一切都令他意气消沉。日后的愤青们将会创作无数的摇滚歌曲、小说与电影来附和这种情感,但是当时在舞台上还从没有人进行过这种尝试。皇家剧院将这个剧本作为当年演出季的第三出戏搬上了舞台,反响并不算乐观。批评家们很不客气。波芒特来看了一眼,但是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离开了。剧场的女佣告诉奥斯本的母亲“亲,他们可是不太喜欢这部戏是不是?别担心,也演不了几天了。佩吉.阿什克罗夫特(44)马上就要来了。他们到时候肯定喜欢。可他们就是不喜欢这一部,一丁点也不喜欢。”*63*

剧场的历史就是传奇的历史。还没有哪一篇报纸剧评能与泰南在1956年5月13日《观察家报》上为《少妇怨》写的剧评相提并论。这篇剧评被人们视为单枪匹马拯救了这部戏的第一功臣。文章写得激情洋溢,将奥斯本的作品描写为一场奇迹,展示了所有泰南已经不再指望在英国剧场舞台上看到的品质。他觉得这部戏一定很小众,但还是继续写了下去:“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群小众的人数,我估计目前英国大约有6733000名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年轻人,而从其他年龄段逃离出来的人无疑还将使这一数目大为增加……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与任何不想看《少妇怨》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这篇剧评充溢流露的情感与直截了当的措辞的确产生了不小的波澜。不过其他报纸也发表了自己的评论。《金融时报》认为这部戏“吸引人,痛苦而令人惊异……一部极其重要的剧作。”《每日快报》的文章称其“紧张、愤怒、狂热、无拘无束甚至疯狂,但是它很年轻、年轻、年轻……”最后,直到当年10月BBC将这部戏的选段搬上电视荧幕,之后的11月新成立的ITV又播放了全本演出,这部戏的成功才真正到来。

与此同时,如果说迪文与奥斯本之间在船屋里的会面是这出戏的第一幕,那么接下来还有更多精彩情节。不同当事人对此的叙述在细节上有所出入,但总体上是一致的。劳伦斯.奥利弗也看了《少妇怨》。一开始他的意见和许多观众一样,视其为“一大堆苦涩的吵闹”。但是当时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正在伦敦,因为他的时任女友玛丽莲.梦露正在与奥利弗合作拍戏(一部烂片)。米勒被奥斯本剧作的题目吸引住了,他劝说奥利弗带他去看了一次现场表演,感觉十分不错。演出结束后迪文过来问他们是否愿意见见这位年轻的作者。于是一行人就进了酒吧。尽管奥斯本说接下来这番对话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发生,阿瑟.米勒口中的故事却是这样的:“我不敢置信地从右手边几英寸处听到奥利弗问脸色苍白的奥斯本——当时他还是个年轻人,一头好几天没梳过的头发,脸上一副提前二十分钟被人叫醒的气色——‘你能给我写点东西吗?’他说这话时一脸微笑,那表情绝对能让你心甘情愿地用两万美元把一辆没有轮子的汽车买下来。”*64*奥斯本写出了一部摧枯拉朽式的作品,其中分配给奥利佛的角色就是阿奇.莱斯,一位早已风光不再的音乐厅艺人。奥斯本指出自己早在奥利弗向他在《艺人》(45)一片中索要角色之前就开始考察音乐厅的衰落了。但是这一请求实在令人诧异。奥利弗就是当时英国戏剧界的太阳王,尽管在私下里他的婚姻已经分崩离析,但是在公开场合他与费雯丽依然是舞台与银幕上的皇室夫妇,影迷遍布世界,最好的角色任他挑选,富有的程度超过任何人的想象。对他来说,要求一名二线剧场的无名年轻剧作家为自己打造角色就好比蒙巴顿勋爵跑到拖船码头寻求一份打杂的工作。

但是这其实是奥利弗职业生涯中最精明的一步棋。此时老式的戏剧界,大制作的莎剧电影,御前献映的演出以及西区的排场都行将让位给一个更加强硬粗犷的新英国。这一举动象征着奥利弗解除了自己的佩剑与羽冠,换上了平民的服饰。奥利弗是战后英国剧场历史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三十年代他曾与多位好莱坞一线女星同台飙戏。他在战时的剧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觉得成功的气味“就像海草与牡蛎”——与骑士爵位,而他的电影以及与费雯丽的婚姻则使他成为了全球明星。只要看看四十年代晚期好莱坞为他举办的一场欢迎宴会上的宾客名单就能对他在圈子里的地位有个大致印象:格劳乔.马克斯(46),埃罗尔.弗林(47),金格尔.罗杰斯(48),罗纳德.考尔曼(49),路易斯.梅尔(50),亨弗莱.鲍嘉,玛丽莲.梦露还有劳伦.白考尔(51)都前来祝贺。日后他还将成为英国国家剧院的主要领导人,还会有多个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说句实话,把全盛时期的奥利弗与今天的皇室成员相提并论对与前者来说未免有点不够劲。那他为什么要向奥斯本要求一个他明知与自己一贯的浪漫风格戏路以及公众心目中受难王子形象极其不相称的角色呢?一方面是因为精神状态每况愈下的费雯丽使得他越来越厌倦自己的婚姻,在一系列婚外情之后他终将另娶琼.普莱怀特,迪文皇家剧场的御用演员之一。这并不会让他就此放弃莎士比亚——还有一部极其经典的《奥赛罗》等着他去完成——也不会让他远离好莱坞。但是《艺人》以及他与普莱怀特的感情使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奥利弗有能力自行改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现代人而不是穿着紧身裤的中世纪角色。

英国的剧场也是如此。尽管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电影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剧场依然保持住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非巧合的是,当战后百废待兴的英国依然物资匮乏时,英国剧场的风格浮华而炫目,而且总体上失之浅薄;而到了消费大潮滚滚而来的时候,剧场却变得更加阴暗而犀利起来。总之,剧场是对现实生活的对照。奥斯本笔下的吉米.波特曾经悲叹道生活中缺乏“勇气的用武之地”;这番话如果在冷战刚刚开始,军队复员仍在进行的1946年出口,一定会让人笑掉大牙。同样,如果《俄克拉荷马》在战争结束十年后上演,其天真欢快的基调也不会在更为富裕的城市里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剧场之间开始不遗余力地争夺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并带来更多钞票的编剧与演员。《少妇怨》,《蜜的滋味》,《艺人》以及《多可爱的战争》都将登上银幕,许许多多第一流的制片人、演员与导演将会前往位于莱姆园、伊灵以及泰丁顿的虚拟剧场,外形犹如飞机库的电视摄影棚,那里面没有观众席,只有森林一般茂密的灯光与麦克。

伦敦西区以及其他大型地方剧场还将继续为一心想亲眼观看著名演员并且愿意尝试新戏的中产阶级观众们提供娱乐。哈罗德.品特(52)著名的念白停顿,平淡布景,对日常用语的精妙运用以及作为背景的政治主体为人们理解现代英国提供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途径。品特奉行早期荒诞派戏剧风格,尤其是贝克特。他曾于1955年在艺术剧院俱乐部进行过《等待戈多》的英国首演。六七十年代的英国戏剧界人才辈出,论起讽刺有乔.奥顿(53),论起魔幻风格有汤姆.斯托帕德(54),论起政治题材更是有阿诺德.威斯克(55),约翰.阿登(56),爱德华.邦德(57)以及大卫.海尔(58),正是他们向人们证明了电视无法扼杀剧场艺术。伦敦人,以及其他任何与大型剧场共处一城的英国人,都与任何其他现代国家的国民一样有机会亲身体验种种情感与机智,在开心一笑之余受到触动,并对我们身边的世界进行反思。到了二十一世纪,好莱坞的一线明星还会经常朝圣般地来到伦敦的剧场登台演出,优秀剧目层出不穷,排除万难的剧场直到今天依然是英国生活中值得骄傲的组成部分。

(41) 外链出处

(42) http://people.mtime.com/912695

(43)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7070/

(44)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6289.htm

(45)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764/

(46)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27281/

(47)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9065/

(48)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0663/

(49)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4956/

(50)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117614/

(51) 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49581/

(52) http://baike.baidu.com/view/176781.htm

(5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46fecf0100cu2r.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8255.htm

(54) http://movie.douban.com/search/Tom%20Stoppard

(55)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nold_Wesker

(56)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Arden

(57)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Bond

(58) 外链出处

*61* Interview, The Stage, 2005

*62* Dominic Shellard, British Theatre Since The War, Yale U. P., 1999

*63* John Osborne, Almost a Gentleman, Faber & Faber, 1991

*64* Arthur Miller, quoted in Terry Coleman, Olivier, The Authorised Biography, Bloomsbury, 2005

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