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如果让人定义战后的英国幽默,人们大多会想到《笨拙》杂志上那些彬彬有礼、一丝不苟的漫画家,他们笔下由交叉影线组成的世界从威斯敏斯特扩展到英格兰中部,甚至还一直延伸到更为偏远的苏格兰高地,不过在此之间的事物就很少涉及了。他们可能会提到印着荤段子的明信片与海滩上过度下垂的胖咪咪与不慎走光的小弟弟。报纸上有些相当蹩脚的漫画连载,电台里播放着《那人又来了》(1)之类的超现实风格节目,夫兰达斯与史旺(2)热情洋溢的演出,乔治.弗姆比(3)的电影与伊灵喜剧流淌着温暖的乐观主义。三十年代晚期到四十年代中期的世界实在是过得相当艰苦,也很难听到开怀大笑的声音。
不管怎么说,当时的英国还有音乐厅。甚至到了五十年代音乐剧的演出依然十分流行,歌词中往往夹带着若干根小刺。维多利亚时代以及爱德华时代是音乐厅的黄金时期,当年英国曾涌现过上百名轰动一时的双人戏剧,歌手,喜剧演员,闹剧演员,小丑以及杂技演员,但是其中基本上没几个人留下过影像或录音资料,尽管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一直是最主要的大众娱乐方式。这是一股十分强大的文化,观众们想看到技艺精湛、身强力壮,能歌善舞还会讲笑话的演员,也就是最早的“综艺表演”。在今天的圣诞节哑剧以及夏日海滩秀当中依然可以多少领略到当年的欢乐,尽管和当年艳丽到俗气的表演风格相比这只是一道苍白的影子而已。战后的音乐厅很快就被BBC后来居上,英国最后一代在海滨与地方剧场磨练出来的艺人们纷纷走到了镜头前面。布鲁斯.福塞斯(4),吉米.塔巴克(5),肯.多德(6),埃里克.莫堪布(7),阿尼.维斯(8)还有他们的竞争对手们都是音乐厅的最后一批产物,没有当年音乐厅对歌舞全能的喜剧演员的严格要求,就没有这些人后来的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音乐厅对二十世纪英国文化特质与风气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摇滚乐,只不过在公关层面不如后者成功罢了。
在表象之下,新式的喜剧也已经站没站相、走没走相地来到了话筒、镜头与脚灯之前。如果某人想写当代史要了解某个时代,只需问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什么能令人发笑?对此时的英国来说,答案是一系列广播与电视节目,以及节目里的经典台词,东拉西扯的逻辑,还有日渐三俗的段子。新派英国戏剧强硬的风格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战时及战后许多人在军队中遇到的糗事。另一个源头则是私立寄宿制学校。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主国家曾经为了一场战争而进行过占人口总比例如此之高的征兵活动。也没有哪个国家将本国精英的子女如此大批量地送进充满古怪规矩的寄宿学校。这两个板上钉钉的事实本身就很能引人发笑了。这两点意味着拉长的马脸,怪里怪气的鼻音,能把正常人逼成神经病的车轱辘话——总之,这两点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培养出了一批全世界个性最烂、口才最好的人物。英国文化当中最具典型性与活力的特点就是所谓的通俗超现实主义,这里的超现实主义与先锋派实验电影或绘画无关,而是由马克斯.沃尔(9),《狗腿子》节目(10)以及后来的巨蟒剧团。
“狗腿子”这个名字来自《大力水手》,最早使用这个词的人似乎是斯派克.米利根(11)。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米利根在贝克斯希尔当炮兵,为了与战友们打发无聊的时间而发明了许多孩子气的游戏。他是工人阶级出身,他的父亲是爱尔兰人,他年轻时曾与另一名叫做查理.卓别林的男孩一起在音乐厅演出过,后来这个孩子出国了,演出也就不了了之。然后他就和他父亲一样加入了军队。斯派克生在印度,长在缅甸,他的童年时光十分幸福,直到他父亲因为战前国防开支削减而失去了军队里的工作不得不举家返回英国为止。回国后他们住在伦敦的卡特福德。从小没受过正经教育的米利根先是找了一份书记员的工作,结果因为偷香烟被人发现而遭到解雇。后来他自学了小号,还曾涉足政治——加入了青年共产党,还有人说他也曾与奥斯瓦尔德.莫斯利(12)的黒衫军眉来眼去。然后他在1939年收到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封措辞狡猾的书信,邀请我参加二战。”*16* 服役生涯令米利根既害怕又无聊,但也正是这段经历造就了日后的他。
成千上万名士兵很快就发现,对于死亡的恐惧,沉闷的军规,愚蠢的军官以及战争机器的无能都在召唤着一种更加大鸣大放、扒皮入骨的幽默,而不是后方常见的温吞水。米利根被派遣到北非当了一名信号兵,在那里他未能免俗地遭到炮击,痛失战友,自己也负伤住院。在此期间他一直在编排各种笑话;爱排遣无聊。他所在的部队北上打到意大利之后,他在一次部队自行组织的文艺活动中见到了另一名上台演出的炮兵,也就是哈里.瑟康布(13),一位斯旺西推销员的儿子。他和米利根一样在战前也当过书记员。两人很快就开始了合作,他们是当时众多军队喜剧演员与音乐家当中的一员,这些人退伍之后将会令全英国忍俊不禁(迪克.埃默里(14),班尼.黑尔,弗兰基.霍华德(15)以及汤米.库帕(16)都是其中翘楚)。与此同时在印度,一名年轻的半犹太裔模仿演员彼得.塞勒斯(17)正忙着模仿锡克教的军官以及皇家空军的指挥官。最后凑齐这个四人组合的是迈克尔.本汀(18),一位伊顿出身的情报官兼演员。这个四人组合是英国五十年代超现实喜剧界最有影响力的组合,也是至今为止最重要的喜剧组合。这四个人几乎都与音乐厅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塞勒斯的母亲与祖父曾经是歌手与舞者,瑟康布的家庭也在音乐厅文化中浸淫已久。但是改造人的从军生涯使他们全都对自己的表演风格进行了改进。
《狗腿子》并不明确涉及党派政治或者传统政治,但是依然极具颠覆性。米利根对这个节目的评价是“反官僚……它的出发点就是一个人冲着当权者呼喊乱叫。”*17* 当权者是《狗腿子》中最常出现的反面角色,米利根说这是要“给人们一个机会,将我父亲——以及小时候的我——一见到就得喊‘大人’的那帮家伙们好好收拾一番。例如格瑞泰普.塞恩(19),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恶棍,他们骗老太太结婚来诈取钱财,他们不过是一帮手里有枪的懦夫而已。”他的一名制片人彼得.艾顿后来也说:“我们试图削弱现行社会秩序,我们反对英联邦,反对帝国,反对官僚,反对军队。” 米利根、瑟康布、塞勒斯与本汀复员后就踏入了四十年代的配给制社会,因此不难理解他们拿来开涮的靶子主要是不走脑子的爱国主义与官方大鸣大放式的宣传。年长的听众们往往被他们的节目吓得张口结舌,但是上百万人很快就开始模仿节目中可笑的腔调,骇人的双关语以及毫无意义的废话。米利根一直拿自己的工人阶级出身来说事,还通过话筒支持核裁军运动。他的喜剧就是为了扎人而存在的,但是《狗腿子》也不缺乏温馨,因而多少缓和了一下扎人的效果。要不然的话,爱丁堡公爵与威尔士亲王也不会成为这个节目的忠实听众。
(1) 外链出处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B%E8%98%AD%E9%81%94%E6%96%AF%E8%88%87%E5%8F%B2%E6%97%BA 外链出处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Formby 外链出处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uce_Forsyth 外链出处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Jimmy_Tarbuck 外链出处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Ken_Dodd 外链出处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Eric_Morecambe 外链出处
(8) http://en.wikipedia.org/wiki/Ernie_Wise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hl=en&rlz=1I7DKUK_en&q=ernie+wise&bav=on.2,or.r_gc.r_pw.&biw=855&bih=526&wrapid=tlif130900869288110&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tab=wi [/URL]
(9)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x_Wall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q=max+wall&hl=en&rlz=1I7DKUK_en&prmd=ivnso&tbm=isch&tbo=u&source=univ&sa=X&ei=Ve4FTqnqGMnImAWhwfzmDQ&ved=0CC0QsAQ&biw=851&bih=513 [/URL]
(10)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Goon_Show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hl=en&rlz=1I7DKUK_en&q=The+Goon+Show&bav=on.2,or.r_gc.r_pw.&biw=851&bih=513&wrapid=tlif130901199115310&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tab=wi [/URL]
(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ike_Milligan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hl=en&pq=spike+miligan&xhr=t&q=spike+milligan&cp=0&rlz=1I7DKUK_en&bav=on.2,or.r_gc.r_pw.&biw=851&bih=513&wrapid=tlif130901308110710&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tab=wi [/URL]
(12) http://en.wikipedia.org/wiki/Oswald_Mosley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q=oswald+mosley&rlz=1I7DKUK_en&oe=UTF-8&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hl=en&tab=wi&biw=894&bih=550 [/URL]
(13)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rry_Secombe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um=1&hl=en&rlz=1I7DKUK_en&tbm=isch&sa=X&ei=BmwGTuuOIan0mAXBsdi_DQ&ved=0CDcQBSgA&q=harry+secombe&spell=1&biw=819&bih=504 [/URL]
(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ck_Emery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q=dick+emery&rlz=1I7DKUK_en&oe=UTF-8&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hl=en&tab=wi&biw=894&bih=550 [/URL]
(15)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kie_Howerd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hl=en&xhr=t&q=frankie+howerd&cp=14&rlz=1R2DKUK_en&bav=on.2,or.r_gc.r_pw.&biw=894&bih=550&wrapid=tljp1309044740393016&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tab=wi [/URL]
(16) http://en.wikipedia.org/wiki/Tommy_Cooper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hl=en&biw=894&bih=550&q=tommy+cooper&rlz=1R2DKUK_en&bav=on.2,or.r_gc.r_pw.&wrapid=tlif130904488130810&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tab=wi [/URL]
(17)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ter_Sellers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q=peter+sellers&rlz=1I7DKUK_en&oe=UTF-8&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hl=en&tab=wi&biw=894&bih=550 [/URL]
(18)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Bentine [URL=]http://www.google.co.uk/search?hl=en&pq=peter+sellers&xhr=t&q=michael+bentine&cp=12&rlz=1I7DKUK_en&bav=on.2,or.r_gc.r_pw.&biw=894&bih=550&wrapid=tlif130904546933410&um=1&ie=UTF-8&tbm=isch&source=og&sa=N&tab=wi [/URL]
(19) 外链出处
*16* Spike Milligan, Adolf Hitler: My Part in His Underfall, Michael Joseph, 1971; Penguin, 1973
*17* Humphrey Carpenter 于1957年一次采访中口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7)公共笑声
🙂(6)间谍:汤姆与盖在莫斯科 10 万年看客 字4816 2011-07-10 06:21:00
🙂(5)大清洗 8 万年看客 字10079 2011-07-10 06:07:16
🙂(4)罢工与钱:英镑无恙…… 19 万年看客 字6767 2011-07-01 19:21:08
🙂我不大懂经济学,哪位能解释一下这段话? 万年看客 字139 2011-07-04 1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