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 -- 北大28楼

共:💬498 🌺4517 🌵20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么我也来总结一下

我的论点:

一、人民公社限于组织者的技术水平以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本质上和小农经济是一样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公社无法也不可能改变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事实,一个人种1亩地和100个人种100亩地,100个人即使能提高效率,但由于土地总量已决定(你也承认开荒不多),因此总产量也不能提高。

2、人民公社无法解决集中人力以后的出路问题。当然,水利确实是由组织起来的农民为主进行建设的,但正由于我多次指出的一样,把人组织起来并不需要常态化的人民公社一种方式,中国GCD历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建国前在百万大军支前,建国后的十三陵水库,即使是改开后,三峡建设也体现了集中力量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水利建设需要将人组织起来,这一点我们都承认。但你的观点,把人组织起来就是好,能干各种大事。这点我承认,但如果没有事干了呢?就像一个工厂,没有订单了,你这个厂还继续开着,何来效益呢?

3、土地的有限集中,按照人民公社的集中方式,基本单位是生产队,小的生产队几百亩地,大的几千亩。这完全不能称为集约化的大生产,小农经济的所有问题在人民公社都存在,有些甚至更严重。

比如你倒数第二段话,逻辑不合格啊。如果生产队留种能

从保存生态多样性、预防生态风险的角度
达到这个目的的话,那么包产单干后生产的分子更为微小,这个目的不是更容易达到?你到底要说明包产是好还是不好?

4、小农经济对应的是集约化大生产,而不是对应的是人力的大集中。我们所有人都无法把美国的农业说成是小农经济,但正是美国的农业,是由大大小小的农场和公司组织成的,他们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但照样也干得很好。

而我们国家有何理由要统一成一个固定的人民公社形式呢?

你一直在批判小农经济,关键是我从来没有赞美过小农经济。你一直在赞美人民公社,你倒是把人民公社是集约化大生产的要素罗列一下啊。

二、我历来反对将一切归于制度,好像右派说的一民主就什么都好了,左派说的实行社会主义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了,包括改开后人民就吃饱了。我说的你空口说白话,正是基于这点。

改变制度,肯定要对原来的各项因素产生影响,改变制度是否能使原来的各项因素向好的方向转变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个分析。

然后呢,我的分析:

包产到户最重要的改变就是解放了生产力。而人民公社制度严重束缚了人的生产力。在包产后,农民可以干副业、打工、自己办厂,还有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这些都是在并不抛弃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可以干的。

包产到户次重要的改变就是被大家说烂了的,提高了劳动积极性。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当然,包产到户的不利影响也有很多,你已经说了很多,我就不多说了。而这些不利的因素大部分是对农业而言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包产到户的有利因素完全能抵消不利因素,并在初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但这些对农业生产不利的因素持续发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了1985年以后的农业生产的不利局面。

三、所谓的谁让我们吃饱了饭的问题。我认为,不管是前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都是GCD在执政。首先是GCD让中国人吃饱了饭,当然也许其他什么党也能让中国人吃饱饭。但看世界上其他人口大国,同时期比GCD做得好的还没找到。其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化肥的大量应用。

我们都认为,改开初期已经基本解决吃饱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更迫切需要解决的已经不是农业问题了,而是如何更好地发展的问题了。

八十年代的乡镇企业很火爆。但是乡镇企业的前身,就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五小工业,其中就有小化肥工业。正是人民公社的小化肥工业奠定了化肥普及的基础。倒是包产到户以后,滥用化肥,很多地方化肥施用量大大超过科学比例,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癌症村。

所谓的人民公社五小工业,1978年化肥使用量是800多万吨,1985年就是1700多万吨。而1978年又是1965年的2倍,可以看出改开后化肥不管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增长率,都要大大高于改开前。你所谓的有和足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时即使有了化肥,是否有钱买又是一个问题。

在我们所有的讨论中,你一是在攻击小农经济,这完全是在自己树靶子自己打。所有的讨论中,谁说过小农经济好?

二就是说人民公社就是好就是好。好在什么地方?一个水利就涵盖了所有。

最后我补充一点关于全国农业搞科技的资料。因为恰好我母亲做过的工作很多,当时的公社后来叫乡,在八十年代,有个单位叫农科站,其中有5、6个人专门搞农技工作,我母亲就做过一段时期。说她们干的事没有作用吧,也不能说,至少对上级布置的实验任务,对农民的农技推广起到了一定作用。说作用很大吧,大部分只有初中几个高中中专毕业的,能做什么实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