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铁血文革 -- 时光行走
你看不到科技队伍中有两个十年中出生的人,纯粹由于两个时代不同的用人标准、培养人标准。
从一个典型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80年代初的一个电影(算是“科学的春天”后的事,不是宣传文革的),忘记名字了,公交车售票员喊着卖票,很累,然后就有个青年人设计出了卖票用的喇叭。
这事具有活力的工人形象,也是有知识有头脑的工人形象。这样的形象是文革不断培养的目标,这样的人不断发展,就会成长为大科学家;可惜,这样的路子被改开的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堵死了,这样的人形象失去了进一步成长的空间。
而改开的实际选人状况呢?几乎一棒子把工农兵大学生打进了地狱,他们的几十年的实际培养对象就是把老的供起来,以77、78招收的大学生为始不断填充科技队伍——其他行业一并如此,你看看这个年龄段,他们将当时的壮年人有意抛弃了,美其名曰“年轻化”——他们很清楚,被文革洗礼过的一代人怎么可能有自己从头开始培养的人用的顺手呢?
但是,副作用也不得不承受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9 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吴非 字6 2012-03-01 08:25:51
🙂非常感谢你提供的资料,不妨就此分析一下 6 深圳呆子 字774 2011-11-25 03:13:29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1 常识主义者 字2749 2011-11-26 20:43:33
🙂其实你的这些说法是个思考角度的问题
🙂说话有点儿根据好不好 常识主义者 字178 2011-11-26 22:14:03
🙂但是事实不是“有教无类” 3 gzdcl 字705 2011-11-27 09:12:42
🙂以袁隆平为例, 没有WG就没有杂交水稻 陈王奋起 字0 2011-11-25 02:18:43
🙂请你介绍一下这个因果关系怎么成立的。 常识主义者 字0 2011-11-26 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