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一、 圣人之后 -- 桥上

共:💬32 🌺17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四、 三分公室

孔子出生前十年,公元前五六二年(鲁襄公十一年),鲁国的“三桓”,即出自鲁桓公的季氏、叔孙氏、孟(仲)氏三大家族,把鲁公直属的军队给分了,这就是著名的“三分公室”。其实“三桓”分得的是出“军赋”组成军队的那些人,原来这些人归鲁公直接掌握,现在改由三家管理,但这些人原来向鲁公贡献的东西还得贡献,不过要经三家转一道手再贡献给鲁公。同时这三家以自己原来的私家军队加上新分到的这些人各自组成鲁国新的三军之一军,由他们自家掌握。鲁公失掉了兵权,其实是失掉了归他直接掌握的“民”,只享受三家的贡献,彻底成了甩手掌柜的,季家实际执掌了鲁国的政权。

后来史墨还说风凉话:“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zòng纵)其失(yì佚),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昭三十二年传》(p 1519)(10320402))。

十二年以后,公元前五五〇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两岁,由于“三桓”内部和各家族之间复杂的内斗,又赶上孟(仲)家的家长孟庄子(仲孙速)死了,季家的家长季武子(季孙宿)借机把臧氏家族的家长,“圣人”臧武仲(臧孙纥)赶走了,臧家可能也失去了卿位,似乎是被“子叔”氏家族的家长所取代。从前面孔子父亲救臧纥(即臧武仲)看,孔子的父亲与臧家有一定的渊源,臧武仲被赶走(孔子的父亲也在此前后去世),臧家的势力下降,很可能对孔子的家族产生一定的影响。

孔老夫子后来分别评论过臧家最著名的祖孙两位族长:

关于祖父——臧文仲(臧孙辰),孔子说:“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文二年传》(p 0525)(06020503))。

关于孙子——臧武仲(臧孙纥,即上面提到过的臧纥),孔子说:“知之难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也。”(《襄二十三年传》(p 1085)(09230802))。

看来,孔老夫子对臧家还是有点不以为然的。但是这二臧又是鲁国著名的能“立言”的人,尤其是臧武仲,聪明机智,博学多闻,是当时公认的“圣人”,对孔子后来的行事应该是有影响的,孔子后来也以博学多闻见称。

孔子八岁时,公元前五四四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吴王馀祭四年),从远方来了吴国的季札,遍访中原的华夏诸国,自然也包括鲁国,还在鲁国考察了周人的先祖留下来的音乐舞蹈。季札这位多年未通音问的远方亲戚突然来访,让当时华夏诸国的人们眼前一亮,他号称是周人先王周太王嫡长子、周文王伯父泰伯的后代,虽然来自蛮夷之地,却文采风流,对诗书礼乐有天生的辨识力,在中原的华夏诸国所交好的又都是一时之彦,还屡次给人提出精当的建议,简直是“君子”的样板。

季札来访应当是轰动一时的事件,《左传》中有大量篇幅记载此事,共八条八百多字,与描写城濮之战的篇幅差不多。季札的言行恐怕对后来的孔子有很深的影响。下面是季札对孔子影响的一个例子,比较孔子对古乐的评价与季札对古乐的评价,可见二者的渊源。

孔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第三》)。

季札:见舞《象箾》(xiāo)、《南籥》(yuè)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huò)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慙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xiāo)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dào)也,如地之无不载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yǐ)。”(《襄二十九年传》(p 1165)(09291303))。

到公元前五四二年(鲁襄公三十一年),鲁襄公死了,在季家主持下,换上来的是很没出息的鲁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襄三十一年传》(p 1185)(09310402)),不理朝政,鲁公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基本上在同时,“三桓”中季家以外的两位家长——孟家的家长孟孝伯(仲孙羯)在此年,叔孙家的家长叔孙穆子(叔孙豹)在四年后——相继去世。季家家长季武子抓住这个机会,“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昭五年传》(p 1261)(10050101)),进一步扩大了季家的势力,此年是公元前五三七年,孔子十五岁。

孔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