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原创】《左传》中的成语00 -- 桥上
《襄二十三年传》:
臧孙入哭,甚哀,多涕。出,其御曰:“孟孙之恶子也,而哀如是。季孙若死,其若之何?”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孟孙死,吾亡无日矣。”孟氏闭门,告于季孙曰:“臧氏将为乱,不使我葬。”季孙不信。臧孙闻之,戒。冬十月,孟氏将辟,藉除于臧氏。臧孙使正夫助之,除于东门,甲从己而视之。孟氏又告季孙。怒,命攻臧氏。乙亥,臧纥斩鹿门之關以出,奔邾。((p 1081)(09230505))
我的粗译:
随后臧纥也来吊唁,他表现得非常伤心,哭得一塌糊涂,出来以后为他赶车的人就问他:“孟庄子本来就不喜欢你,你却哭得这么伤心,要是喜欢你的季武子死了,你还能怎么办呢?”臧纥回答说:“季武子喜欢我,就像我身上有了一片红肿,而孟庄子不喜欢我,就像为我治病的药物和砭石,红肿再美也不如难看的砭石,砭石可以保证我的健康,而红肿越美毒性越大。孟庄子死了,我在鲁国也站不住脚了。”
这时候,孟家忽然紧闭自家大院的门做出加强戒备的样子,并派人告诉季武子说:“臧氏将为乱,不使我葬。”说臧家要阻止孟庄子下葬。季武子并没有信这个谗言,但臧家听说此事后,也跟着加强了戒备。这年冬十月,孟庄子要下葬了,先要开挖墓穴,孟家又向臧家借劳动力,臧家把正夫派给了孟家,臧纥自己就带了甲士要去视察,孟家又派人告诉季武子说臧家要作乱,季武子派人去看,果然看到臧纥带了甲士正往墓穴去,这回季武子勃然大怒,马上下令进攻臧家。到乙亥这天,臧纥终于撑不住了,于是带人冲到南城东面的鹿门,砍断门闩出城,也逃往邾国去了。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在此注曰:“正夫,鲁都三乡中之正卒,即襄九年《传》宋之正徒。”又杨伯峻先生于《襄九年传》注曰:“据《周礼小司徒》,“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此即正徒之义。”(p 0961)(09090101)(093)。
最初我国古人在针灸之类的医疗处置中使用的不是金属针,而是修治成特定形状的石头,就是此处“药石”中的“石”,常称为砭石。考古中已发现过砭石,介绍可见《考古发掘中所见砭石的初步探讨》(马继兴、周世荣,http://www.doc88.com/p-308242953464.html,《文物》1978年1期)。
其中有图(图二),展示了一些出土砭石的形状:
1、可用于熨法的火热砭石(原长6厘米) 2、可供按摩用的砭石(原长3.2厘米)及用法示意图 3、可供按摩用类似“员针”的砭石(原长9.5厘米) 4、可供切割用的锛状砭石(原长4.7厘米) 5、可供切割用的锛状砭石(原长4.8厘米) 6、可供切割用的刀状砭石(原长6厘米) 7、可供切割刺破用的镞状砭石(原长4.2厘米) 8、可供叩击用的棒状砭石(原长6.5厘米)
下面则是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村第14号墓出土商代砭镰图片(截自网上):
下面是出自曲英杰先生《史记都城考》的鲁都城示意图,鹿门在右下角:
(曲英杰《史记都城考》 商务印书馆2007年 (p 220)《二一 周代鲁国及汉代鲁王都鲁城》)
虽然孟羯接了班,但只干了八年就死了,而且接他班的孟僖子是逃去邾国的孟孺子-秩的儿子。后来孟僖子痛感自己因父亲逃亡从小没受到良好教育,临死前请孔夫子当他两个儿子的老师,大大推动了孔子教育事业的发展。
臧纥比季武子继位早将近二十年,之前臧纥是和季武子的父亲季文子共事,因此臧纥的年纪估计也比较大。而且如上面提到的,臧纥当时号称“圣人”,非常聪明,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季武子的老师和顾问,二人的关系有点像流亡回国后的孔子和季康子的关系,《左传》中也记录了臧纥对季武子的几次谏言:
冬,城防,书事,时也。于是将早城,臧武仲请俟毕农事,礼也。(《襄十三年传》(p 1002)(09130601))(087)。
季武子以所得于齐之兵作林钟而铭鲁功焉。臧武仲谓季孙曰:“非礼也。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今称伐,则下等也;计功,则借人也;言时,则妨民多矣,何以为铭?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功烈,以示子孙,昭明德而惩无礼也。今将借人之力以救其死,若之何铭之?小国幸于大国,而昭所获焉以怒之,亡之道也。”(《襄十九年传》(p 1047)(09190401))(101)。
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季武子以公姑姊妻之,皆有赐于其从者。于是鲁多盗。季孙谓臧武仲曰:“子盍诘盗?”武仲曰:“不可诘也。纥又不能。”季孙曰:“我有四封,而诘其盗,何故不可?子为司寇,将盗是务去,若之何不能?”武仲曰:“子召外盗而大礼焉,何以止吾盗?子为正卿,而来外盗;使纥去之,将何以能?庶其窃邑于邾以来,子以姬氏妻之,而与之邑。其从者皆有赐焉。若大盗礼焉以君之姑姊与其大邑,其次皁牧舆马,其小者衣裳剑带,是赏盗也。赏而去之,其或难焉。纥也闻之,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而后可以治人。夫上之所为,民之归也。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是以加刑罚焉,而莫敢不惩。若上之所为,而民亦为之,乃其所也,又可禁乎?《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将谓由己壹也。信由己壹,而后功可念也。”(《襄二十一年传》(p 1056)(09210201))(087)。
以上最后这段《左传》也是反映鲁国逐渐蚕食邾国土地城邑的一例,里边的“念兹在兹”还是后来的成语,下面会提到。
————————————————————
《襄二十三年传》:
初,臧宣叔娶于铸,生贾及为而死。继室以其姪,穆姜之姨子也。生纥,长于公宫。姜氏爱之,故立之。臧贾、臧为出在铸。臧武仲自邾使告臧贾,且致大蔡焉,曰:“纥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吊。纥之罪不及不祀。子以大蔡纳请,其可。”贾曰:“是家之祸也,非子之过也。贾闻命矣。”再拜受龟。使为以纳请,遂自为也。臧孙如防,使来告曰:“纥非能害也,知不足也。非敢私请。苟守先祀,无废二勋,敢不辟邑。”乃立臧为。臧纥致防而奔齐。其人曰:“其盟我乎?”臧孙曰:“无辞。”将盟臧氏,季孙召外史掌恶臣而问盟首焉,对曰:“盟东门氏也,曰‘毋或如东门遂不听公命,杀適立庶’。盟叔孙氏也,曰‘毋或如叔孙侨如欲废国常,荡覆公室’。”季孙曰:“臧孙之罪皆不及此。”孟椒曰:“盍以其犯门斩關?”季孙用之。乃盟臧氏,曰:“毋或如臧孙纥干国之纪,犯门斩關!”臧孙闻之,曰:“国有人焉,谁居?其孟椒乎!”((p 1082)(09230506))
我的粗译:
当初臧纥的父亲臧宣叔娶的老婆来自铸国,她生下臧贾和臧为以后就去世了,她的侄女继承了夫人的位子,还生了臧纥。这位侄女有个大姨(母亲的姐姐),就是鲁宣公夫人、鲁成公之母穆姜,穆姜很喜欢臧纥,因此臧纥从小是在鲁国国君的宫廷里长大的。穆姜又很厉害,所以臧家立了臧纥为接班人,臧贾和臧为只好流亡到铸国去。
此时臧纥既已逃亡,就从邾国派人带着臧家家传的用于占卜的大乌龟壳“大蔡”去了铸国,传话给臧贾说:“我没本事,不能再当家长了,但我也没太大罪,不至于连我们的族都灭了,你要把这‘大蔡’献出去,应该能当上臧家的家长,保住臧家。”臧贾郑重地两次下拜接受了“大蔡”,然后回答说:“是家之祸也,非子之过也。贾闻命矣。”
于是臧贾派弟弟臧为带了“大蔡”去办这个事。没想到臧为竟然抛开哥哥臧贾为自己谋求臧家家长的位子。就在这同时,配合臧为的请求,臧纥进入臧家的老根据地“防”(当初孔子他爸爸救臧纥就是在这个“防”,那时跟随孔子父亲的还有臧贾),并派人向鲁国国君请求说:“我‘纥’并没想作乱,只不过上了人家的当,只要能保住臧家,我马上交出‘防’。”
臧家终于保住了,由臧为当家长。
一些补充:
后来孔老夫子不以为然,说:“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第十四》。(这里“要”是要挟的意思。)。
防的位置估计为:东经118.18,北纬35.28,在鲁都东边二百多里(今方城镇一带)。杨伯峻先生于《隐九年经》注曰:“鲁有二防,此时西防尚未为鲁所有,故知此是东防,当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四十余里。世为臧氏食邑。”((p 0063)(01090006))。上面“鲁、邾两国位置的示意图”也标出了这个“防”的位置,在图中靠右的部分。
我的粗译:
臧纥交出了“防”,再逃往齐国,路上他的随从问他:“其盟我乎?”问这一回鲁国会不会也为我们搞一个盟誓,各家一块发誓不让您回去,臧纥说:“无辞。”意思是他们说不出反对我的理由,就没法举行盟誓。
但是季武子还是开始准备这样的盟誓,他召来负责犯错误臣子的官员,问他在这样的盟誓中除了例行的套话之外,对臧纥这样的逃亡进行谴责有什么先例,那位官员回答说:“盟东门氏也,曰‘毋或如东门遂不听公命,杀適(嫡)立庶’。盟叔孙氏也,曰‘毋或如叔孙侨如欲废国常,荡覆公室’。”他举出了当初谴责东门遂(即仲遂)和叔孙侨如(叔孙豹的哥哥,一度是叔孙家的家长)的措辞,但季武子听了以后都不满意,说:“臧孙之罪皆不及此。”旁边的孟椒插话说:“盍以其犯门斩關?”季武子采纳了。
于是在各家谴责臧纥,约定禁止他回国的盟誓上,谴责臧纥的措辞就成了“毋或如臧孙纥干国之纪,犯门斩關!”臧纥听说了这样强词夺理的盟辞,评论说:“他们还真有人才啊,是谁呢?准是孟椒!”
一些补充:
盍是何不的意思。
这里的“犯门斩關(关)”(fàn mén zhǎn guān)也是出自《左传》的成语,在后世的通俗文学中常常用到。
————————————————————
《襄二十三年传》:
齐侯将为臧纥田。臧孙闻之,见齐侯,与之言伐晋,对曰:“多则多矣,抑君似鼠。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今君闻晋之乱而后作焉。宁将事之,非鼠如何?”乃弗与田。((p 1085)(09230801))
我的粗译:
臧纥逃到齐国,齐庄公要赏赐他田地,但臧纥预见到齐庄公很快就会垮掉,就先发制人去求见齐庄公,他知道齐庄公将要进攻晋国,见了庄公就开始胡说八道:“您这个想法好是好,就是有点像耗子,耗子就是白天藏起来,晚上才出动,而且耗子还怕人,不敢在人住的地方和庙堂打洞,现在您听说晋国将有动乱就去进攻,等事平了您就再装怂,这不就是耗子么?”听臧纥这么说,齐庄公一怒之下就不赏他田地了。
一些补充:
过了约两年,齐庄公就被刺身亡。
这里的“昼伏夜动”后来也是成语,但一般说成“昼伏夜出”(zhòu fú yè chū)。
《襄二十三年传》:
仲尼曰:“知之难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也。”((p 1085)(09230802))
我的粗译:
仲尼听说这整件事以后评论说:“睿智不是简单的事,像臧武仲这么聪明的人,还是不能在鲁国站住脚,不过也有点道理,就是他做事不按规矩来,过分了。《夏书》里面说:‘念兹在兹。’说的就是做事要按规矩来,不能过分。”
一些补充:
仲尼是孔子的字,仲是行第,加上尼是字,称字是敬称。既称仲尼,则这一段《左传》自然不是出自孔子。
这“念兹在兹”(niàn zī zài zī)上面提到过,也是成语,在现在的《尚书虞书大禹谟》中就有这句话,是大禹对帝舜说的: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但上面臧纥对季武子的谏言中引用时则说这段话出自《夏书》:
“《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襄二十一年传》(p 1056)(09210201))(087)。
杨伯峻先生在这里的注中译出了这段《夏书》并解释说:“所念而为者在于此,所舍而不为者在于此。所名(号令)所言者在于此,诚信所行者在于此。此皆指当时之轨范,以为标准也。”
也有说“念兹在兹”的意思是:要任用某人是要依据他的功劳。这个某人是当时在场的皋陶,两个“兹”都是“此”的意思,前一个指某人即皋陶,后一个指他的功劳。
现在这“念兹在兹”一般是用作与“念念不忘”大体差不多的意思。不过孔老夫子的意思我估计大概是(对于“当时之轨范”)“不但要随时想着,而且要照着去做”或者“不但要随时想着,而且要坚持做下去”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另外,子产是号称七穆中实力最小的 1 等明天 字419 2013-04-22 01:14:07
🙂我对历史只是感兴趣而已,全凭印象瞎说,不到之处请谅解 2 等明天 字964 2013-04-22 00:56:07
🙂赞成您说的没有国家军队 3 桥上 字741 2013-04-22 05:54:03
🙂《左传》中的成语00附:臧孙哭石2
😉感想:公鉏以豐點/羯食了孟家,然後2家就一起食臧家 5 highmax 字1389 2020-03-18 04:56:06
🙂多谢回复 1 桥上 字757 2020-03-18 09:37:03
🙂橋兄誤會了。我瀏覽器自動翻譯 4 highmax 字202 2020-03-18 19:30:37
🙂《左传》中的成语00附:臧孙哭石1 7 桥上 字9922 2013-04-19 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