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国重器观后记:山寨路线的胜利 -- 陈经
昨天下午出门,今早才回来,就看到几个有意思的帖子,
先是这个:天煞穆珏:问题是一直买国外的产品,国内的产品就根本没有一步步来
再是这个:springisok:这个,我有发言权
然后这个:晨枫:工业化和技术为本的核心在于不断改进而不是技术创新
想到最近的一些工作上的烦心事,一时之间百感交集,还是写写吧。
我最近涉及的一项业务,是把国产的重油发电机组出口到国外,比较遗憾的是,安装发电后,问题不断,最近忙的都是擦屁股的事情,唉。。。。
就举两个例子吧:
一个是柴油机上输送重油的波纹管,用了国产件,开机几百小时,就裂了,漏了一两吨油,没办法,换成进口的,一点事都没有,但价格是国产的3倍。
另一个是重油的分油机,也用了国产的,结果发现重油里面的水分等杂质分不干净,对柴油机造成了较大的损坏。由于可能要更换,我们请某国外品牌的专家评估一下,他的解释是,国产的,由于材料不过关,转速上不去,而分油机就是要靠高速旋转的离心力把杂质分离,转速上不去,自然就分不干净。他还见过,国产某品牌,硬把转速调高的后果,就是硬生生把球形的分油机,甩得变形了。
(其他更严重的问题,我就不吐槽了。。。。。)
配套的厂家觉得冤枉,说客户如果不把价格压那么低,他们也可以配进口件,不至于出这么多问题。
客户说,早知这么多问题,还不如花多20%的钱,买韩国的机组了,他们在国外有上千个地点成功地发电,没那么多麻烦。
想来想去,问题的核心在于,国内的厂商,如何在一个与国外产品竞争的情况下,同样质量,做出更低的成本?
在机电行业,我见过不少例子,很多东西,国内厂商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做出来了,成本比别人高,在没有品牌效应的情况下,客户不愿意采用,厂商被迫将价就货。
最后,再说说这个吃香喝辣的例子:桃源客:瓮福集团
具体不知道,服务估计的占1亿,设备材料占1.5亿,其他的2亿,估计当地的土建5千万,还要在海外采购1.5亿。这么说,设备约莫国产,进口各一半。
其实还可以往深一点分析,在国内采购的设备,材料,有多少是合资,外国独资在中国生产的?
总而言之,据我非常肤浅的观察,我的结论是:现在说山寨路线的胜利,在重工业方面,还言之尚早,我们只能说见到了曙光,还要一步步地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搞科研,山寨是必经之路。 35 曾自洲 字782 2013-11-14 01:13:56
🙂需求决定一切 雪会化 字66 2013-11-14 00:23:12
🙂不知道为啥用山寨这个词 25 青山碧水间 字1037 2013-11-13 23:38:06
🙂从另一个角度说说困难吧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困境 4 HiJohns 字1099 2014-05-14 13:31:38
🙂同意 2 突突 字455 2013-11-20 20:30:01
🙂【讨论】其他行业也大多如此 2 浣花洗剑 字254 2013-11-17 17:09:45
🙂懒厨能详细说说吗? Joinway 字120 2013-11-17 0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