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05:晋周——类能而使 -- 桥上

共:💬31 🌺13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05附:晋悼复霸16/17

《襄十四年传》:

师旷侍于晋侯。晋侯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nì),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皁、隶、牧、圉(yǔ)皆有亲暱(nì),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gǔ)为诗,工诵箴(zhēn)谏,大夫规诲(huì),士传言,庶人谤(bàng),商旅于市,百工献艺。故《夏书》曰:‘遒(qiú)人以木铎(duó)徇(xùn)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正月孟春,于是乎有之,谏失常也。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p 1016)(09140601))(083)

我的粗译:

下一年,正赶上师旷随侍在晋侯(晋悼公)身边,晋侯就问他:“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卫人把他们的“君”赶了出去,不是太过分了吗?)”师旷回答说:

也许他们的“君”更过分。好的“君”会奖励善行,惩罚恶行,养育“民”如同养育自己的儿子,覆翼“民”就像上天一样,包容“民”则像大地一样;而“民”侍奉他们的“君”,则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还怎么会把“君”赶走?

这“君”,是“神”的祭祀者,同时是“民”的依靠者。要是破坏了“民”的生计,还让“神”过得不宽裕,祭祀也不及时,所有的部族都没有指望,社稷更无人主持,那还要这个“君”干什么?

天生民而立之君,是要让这个“君”引领他们,不让他们失掉生计。有了“君”还要立一个人当“君”的“贰”,由这个“贰”作“君”的“师”和“保”,不让“君”作出过分的事。

所以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皁、隶、牧、圉皆有亲暱,以相辅佐也。如果做了好事就会奖励,犯了错误就会纠正,遇到灾难就会援助,出现过失就会补救。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监督他们的施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都起到监督的作用。所以《夏书》上说:“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在正月孟春之时,有这样的传统做法,就是为了劝谏“君”的过分之举。

上天爱民这样深厚,怎会让那“一人”在“民”之上胡作非为,怎会放纵那“一人”的欲望,却不顾从天地自身生发出来的“民”呢?必不然矣。

一些补充:

关于“卫人出其君”,见《襄十四年传》:

卫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gàn)不召,而射鸿于囿(yòu)。二子从之,不释皮冠而与之言。二子怒。孙文子如戚,孙蒯(kuǎi)入使。公饮之酒,使大师歌《巧言》之卒章。大师辞。师曹请为之。初,公有嬖(bì)妾,使师曹诲(huì)之琴,师曹鞭之。公怒,鞭师曹三百。故师曹欲歌之,以怒孙子,以报公。公使歌之,遂诵之。蒯惧,告文子。文子曰:“君忌我矣,弗先,必死。”((p 1010)(09140401))(085)

并帑(nú)于戚而入,见蘧(qú)伯玉,曰:“君之暴虐,子所知也。大惧社稷之倾覆,将若之何?”对曰:“君制其国,臣敢奸之?虽奸之,庸知愈乎?”遂行,从近关出。((p 1011)(09140402))(085)

公使子蟜(jiǎo)、子伯、子皮与孙子盟于丘宫,孙子皆杀之。四月己未,子展奔齐,公如鄄(juàn)。使子行请于孙子,孙子又杀之。公出奔齐,孙氏追之,败公徒于河泽,鄄人执之。((p 1012)(09140403))(085)

初,尹公佗学射于庾公差,庾公差学射于公孙丁。二子追公,公孙丁御公。子鱼曰:“射为背师,不射为戮,射为礼乎?”射两軥而还。尹公佗曰:“子为师,我则远矣。”乃反之。公孙丁授公辔而射之,贯臂。((p 1012)(09140404))(085)

子鲜从公。及竟,公使祝宗告亡,且告无罪。定姜曰:“无神,何告?若有,不可诬也。有罪,若何告无?舍大臣而与小臣谋,一罪也。先君有冢卿以为师保,而蔑之,二罪也。余以巾栉事先君,而暴妾使余,三罪也。告亡而已,无告无罪!”((p 1013)(09140405))(085)

以上所谓“卫人”,主要是指两位重臣孙文子和宁惠子,可见《左传》讲“人”,常常并非普通人,就如《左传》讲“民”,亦非今日所谓“民”。

“养民如子”(yǎng mín rú zǐ)也是成语“爱民如子”(ài mín rú zǐ)的源头之一,

杨伯峻先生注“困民之主”曰:

主,《新序杂事篇》、《说苑君道篇》皆作“困民之性”,“主”当为“生”字之形近误。“生”与“性”古本可通用。《周语上》云“匮神乏嗣而困民之财”与此二句意同。困民之生即困民之财。

杨伯峻先生注“士有朋友”曰:

桓二年《传》云“士有隶子弟”,似此“朋友”即指“隶子弟”。以桓二年《传》“各有分亲”及此下文“皆有亲暱”推之,朋友一词,非今朋友之义,或其同宗,或其同出师门(见刘宝楠《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正义)。

关于“士有朋友”,朱凤瀚先生有详细些的论述,我在河里贴过,见这里

杨伯峻先生注“瞽为诗”曰:

瞽谓乐师。《周礼春官序官》郑玄《注》:“凡乐之歌,必使瞽矇为焉,命其贤知(智)者以为大师、小师。”《周语上》之“瞽献曲”,即此之“瞽为诗”,瞽歌诗必奏曲也。

杨伯峻先生注“工诵箴谏”曰:

孔《疏》:“《仪礼》通谓乐人为工。”诵,或歌或读。箴谏皆规劝匡正之辞。

杨伯峻先生注“是故天子有公”至“庶人谤”全段云:

此亦犹《尚书无逸》“小人怨汝、詈汝”之意。《周语上》邵公曰:“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云云,与师旷所言相近。

杨伯峻先生注“商旅于市”曰:

商旅同义词连用,《易复卦》“商旅不行”、《周礼考工记》“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礼记月令》“易关市,来商旅”皆可证。此句“商旅于市”,承上省一动词,《汉书贾山传》“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增一“议”字以解此句,是也。杜《注》谓“旅,陈也,陈其货物”云云,王引之《述闻》则读旅为胪,谓即传言,皆误以旅为动词。

杨伯峻先生注“百工献艺”曰:

百工,各种工匠。《周礼考工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下文云“工执艺事以谏”,即此“献艺”之义。

杨伯峻先生注“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曰:

遒人,《尚书伪孔传》云:“宣令之官。”遒音酋。徇音殉,巡行而宣令也。木铎,金口木舌之铃。金口金舌则为金铎。金铎用于武事,木铎用于文教。

杨伯峻先生注“官师相规”曰:

官师,一官之长,其位不甚高。襄十五年《传》“官师从单靖公”,《礼记祭法》“官师一庙”,《汉书贾谊传》“官师小吏”皆足证。说参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及王引之《经义述闻》。

杨伯峻先生注“故《夏书》曰”以下至“工执艺事以谏”云:

此为逸书,作伪古文《尚书》者羼入今《胤征篇》。

杨伯峻先生注“正月孟春,于是乎有之,谏失常也”曰:

盖春秋以前天子诸侯有大臣及谏官,遇事可谏;至于在下位者以至百工等,唯正月遒人徇路,始得有进言机会。

杨伯峻先生注“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曰:

弃天地之性即弃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