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纪事】熟悉的陌生人――译制片的回忆(目录) -- 蛇公子
许多人认为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是《普通一兵》,实际上应该是1948年1月8日在大上海大戏院公映的意大利电影《一舞难忘》,是由二十多个华侨精心译配的,《普通一兵》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
1949年,一部反映前苏联近卫军战士马索特洛夫英勇事迹的影片《普通一兵》在中国上映,人们走进电影院,第一次惊喜地看见外国人说起了中国话……这就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而片中几位配音演员后来成为新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奠基人。
1948年7月,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袁牧之决定开始翻译片创作,第一部译制片确定为前苏联的电影《普通一兵》。青年演员袁乃晨被任命为译制片的导演,因为人手不够,袁乃晨四处寻找适合的配音演员。
当时长影厂旁边都是荒野,袁乃晨去散步,偶然间听见大喇叭里喊:“某某某,赶紧到大队来领种子,来牵你们家的驴啊!”他一听这个声音真是不错,浑厚响亮,就问老乡,这个声音是谁啊?他们说这个声音是我们村长。袁乃晨径自去找了村长,一进门,就开门见山地说:“你跟我们搞配音去吧!”这个名叫马静图的村长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根本不知道配音是干什么。然而命运的安排,使这个原本对电影一窍不通的农民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支电影译制队伍的一分子。
然而等他们走进配音间的时候,才发现让银幕上的外国人说好中国话并非那么容易。刚开始,他们照着翻译的稿子念,念着念着,发现台词与画面根本对不上,他们就认为是翻译给翻译错了,就把翻译叫过来批评一顿。翻译又对照着原片看了一遍确实没有错,后来大家才弄明白是因为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在作怪,当外语被翻译成中文后,句子的长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袁乃晨回忆说:“我们又想了一个绝招,拿一个秒表来掐时间,先看苏联人说多长时间,13秒,好我们也说13秒,结果配了一遍,大家看了觉得莫名其妙,说这个人一会说话像赶火车一样,紧张的不行,像机关枪一样,一会就像刚睡醒了一样,就是为了跟这个合拍。”
还有苏联人冲锋时所喊的“乌拉”,本来是“万岁”的意思,不过这样配音口形就对不上了,研究了半天发现“冲啊”口形对的挺好,所以以后“乌拉”都配成“冲啊”。
从语速的合拍到台词的通俗明白,初学乍练,袁乃晨和他的配音演员们费了不少周折。
历时8个月,1949年5月,影片《普通一兵》译制完成。影片的上映引起了不小的的轰动,影片中马索特洛夫扑向坦克机枪口的镜头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观众中,也有一位普通的士兵,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同样英勇地扑向机枪口,他的名字是黄继光。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们,也许还记得老电影《列宁在十月》,而它的译制过程也成就了第一位为列宁配音的中国演员白景晟。当时的苏联专家听到了他的配音都大为赞赏。而对片中精彩段落的模仿在当时作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已成为那个激情岁月里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红遍中国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曾经牵动无数中国观众的心。主人公花妮、顺姬姐妹的悲惨命运和哀婉动听的歌声,曾经令无数观众泪湿衣襟。观众们在泪眼朦胧中记住了银幕上的花妮,却很少有人知道花妮那饱含真情的声音来自向隽殊。向隽殊为了配好《卖花姑娘》中花妮的声音,在练习时不知哭了多少遍,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感情之中。有天晚上在家里,孩子被她的哭声惊醒了,慌恐地抱住妈妈问发生了什么事,她流着眼泪对孩子说:“妈妈在练戏呢!”这部影片的译制过程才花了7天时间。
在那个时期,每年平均有30多部译制片在长春电影厂的录音棚里录制,长春电影厂创造了中国译制片的第一个辉煌年代。从译制片《普通一兵》的诞生到1965年,十七年间我国译制外国电影达到了775部,其中,前苏联革命题材的译制片是影院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而这些影片许多都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翻译配音的。影片的配音多多少少都有点东北口音,那种冰天雪地冻出来的声音,这样的土腔土调,非常符合苏联影片中角色的工农身份,让人觉得亲切又自然。
就在《普通一兵》译制的那一年冬天,上海电影制片厂派出了翻译片组来到东北学习译制经验,队长就是后来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陈叙一。这一时期,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的被人注意,译制片开始有了南腔北调的差别,新的一页翻开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纪事】熟悉的陌生人――又一个辉煌的时代 4 蛇公子 字2237 2005-06-07 05:42:15
【译制片】《魂断蓝桥》的爱情 3 蛇公子 字581 2005-06-19 04:23:48
《友谊地久天长》的曲子,伴随着这部片子的美好回忆,一直收藏在心里! 木耳 字0 2005-08-08 17:05:08
【纪事】熟悉的陌生人――开始于北方
这不是"追捕"吗? 副将 字20 2005-06-05 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