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明史杂谈(2)--糊涂的崇祯 -- 温相

共:💬453 🌺2240 🌵2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果然看高水平的回复才有进益

高水平的回复可以暴露自己的缺点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很好的事情。

而且解甲的文章语气并不激烈,读起来不会让人产生不良情绪,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非常值得我学习。我自己的毛病也是知道一些的,不太注意修辞,语气一冲,说话就很容易得罪人。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只是积习难以猝改,慢慢来吧。时间还长,一点一点来,总是能够改善的。

逻辑上也是很连贯的,这正是高水平的一种体现。多读逻辑性强的文章,可以理顺自己的思路。我平时也会收集一些逻辑性好的文章,偶尔读一读,捋顺思路。

对于一些问题,确有说清楚的必要。因此多说一说。

对于袁氏的能力,我看得不高,直接说他无能。解甲说,他如果毫无能力,不至于做出那么多对后金有利的事情。这句话没错,袁氏倘若彻底无能,不至于如此。揽权者必然有揽权的能力。然而,这只是揽权方面的能力。袁氏在做好保家卫国这件事上,是无能的。

在保家卫国方面无能,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他的主观问题,而这个主观问题,如解甲所说,第一层原因是“袁的根本问题是把为己立名放在为国立功之上”,这个原因的原因,则是第二层原因,是“文人的通病”。具体来说,就是“文人问题的根源是不能根据客观世界修正自己的主观认识,或者说将主观世界置于客观世界之上”。因为这个原因,于是:“既然认为自己的主观认识可以取代客观世界,那么很大概率会出现极端利己这种思想。”

那么说到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极端利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文人缺陷。

那么归结起来,似乎是说:袁氏并非没有保家卫国的能力,只是私心致败。

单纯只看这一点,可以说用了一个唯心主义的原因解释了袁氏的无能表现。还好,你又说明了,私心出现的原因是唯物的。所以,一个以主观意识作为原因的回答,也可以是唯物的。那么从这个角度说,说昏君可以导致王朝末年,表面上是用一个个人的、主观的因素解释重大历史问题,但是如果这个个人的、主观的因素的根本原因也是唯物的,那么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唯物的解释。

那么,昏君可以导致王朝末年,应该算不上唯心的。严格说起来,我的表述也很不严谨,说得好像王朝末年都是而且只是昏君导致的。

昏君可以导致王朝的末年。隋朝的灭亡固然有内部矛盾爆发的原因,但是内部矛盾为什么那样爆发?隋炀帝得无过乎?我们总说,危机不是这样爆发,就是那样爆发,但是,危机为什么这样爆发,为什么那样爆发?

天行有常,灾厄其常。君子自强,以故不息。所以我重视人的作用。

在有些问题上,一个看上去唯心的解释,并非就是唯心的。一个看上去唯物的解释,也未必就是唯物的,因为这也有可能是“政治正确”的,有可能是因为必须避开一些东西、所以不得不选择别的回答。

对于唯物主义来说,除了错误的回答,没有什么回答可以回避。

秦二世时代,秦朝社会危机总爆发。这些危机总是有原因的,也许,总是会爆发或者解决的。但是为什么秦始皇的时候能够控制住呢?这与个人能力是有直接关系的。

任何时代都会有成长为危机的因素,关键在于这些因素会不会成长为危机。而这,一方面与“客观世界”有关,一方面也与“人”有关。

人,也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历史人物的成长是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的,但是历史人物的影响同样也作用于客观世界。

唯物主义的两个石头相互碰撞,不能说只有一个石头受到了唯物主义的影响,另一个石头不受唯物主义的影响。

唯物主义的原则怎么会出现一个脱离于唯物主义世界的石头呢?

人,不过就是一种“石头”。这种“石头”和别的种类的“石头”有区别,但是也不过是一种“石头”。

社会危机与客观世界的那种“石头”有关系,也可以与这种“石头”有关系。王朝灭亡可以是因为经济危机而爆发,也可以是因为人事危机而爆发。因为经济和人事,都只不过是“石头”的不同运行方式。

如果将原因归结于人,就是唯心,那么人为什么不是唯物的?

所以我不觉得,昏君可以导致王朝灭亡,这个观点有什么问题。

明朝灭亡,与明朝末年的四个皇帝关联重大。而这几个皇帝出现的问题,很有不同。

明神宗的问题是对官僚机构的管控力度不够。这是一定程度的失能。明神宗的失能,造成了明末危机的背景环境。对于明神宗失能的问题,牵扯深远,说起来可能要很长一大段,所以这里不想说太多。

明光宗的问题是壮年暴卒,没有发挥作用。这是失能。这个失能很关键。明光宗决定了此后的皇帝位子。而他自己几乎完全变成了一个NPC……

明熹宗的问题是幼年即位,早期并不能发挥作用。这也是失能。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他年龄太小,是个客观原因。

这两次失能,明显放大了明朝末年的危机。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遇到危机,总会想办法去解决。解决不了,当然可能会有很多种变化,但是首先还是会想办法解决的。

明光宗和明熹宗的两次失能,放大了明神宗时代的问题和危机。明神宗时代,特别是明神宗末年收尾阶段对后世的影响,我也说过一些,基本意思就是,每件事的结尾都是下一件事的开头,所以明神宗对后世是有影响的。但是事情毕竟要自己做,自己处理好坏,没必要怪祖宗,所以对明神宗留下的问题,并不夸大看待。因为明神宗时代,明朝面临的危机还远不足以亡国。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到此后三个皇帝。此外不再重复。

明光宗和明熹宗的失能放大了危机,但是我不怎么怪罪这两个皇帝。因为并非是他们工作不努力,而是他们没有机会良好的工作。当然,不能发挥作用,也与他们自己不能想办法好好活着有关系,说多了就没头了,不多说了。

这样只剩下明思宗崇祯皇帝了。

前三个皇帝,都有失能的问题。明神宗不严重,明光宗基本没干什么事,明熹宗早期虽然不成,后来依靠自己的白手套,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当然,解甲兄认为阉党不是一个良好的政治形态。不用阉党,历史上很多君主也会用一些外戚、权臣,很多白手套的保质期也并不长,就迅速换掉了。当然,明熹宗没有机会表现出自己是会换掉白手套还是不会换,就迅速死掉了。不过如解甲兄所言,阉党有太多的缺陷,不足以集结最优秀的人才,所以能力还是有欠缺的。从这个角度说,整个天启年间,明熹宗都存在着显著的失能问题。

那么明思宗呢?

明思宗即位时,已经十六七岁了。他去世的时候,也已经三十三四岁了。按照古人来说,十六七岁,已经基本成年。执政十七年,三十多岁,也早就到了而立之年。

明思宗确实有先天的劣势。比如他毕竟即位时还不算大,比如官僚集团不好控制,比如社会危机更加严重。

然而他毕竟要比明熹宗大一些,执政时间也长达十七年之久。

所以,我觉得他的能力问题,本身也是加剧危机的因素之一。

昏君本来就可以直接导致社会危机总爆发,就如同庸医可以将可以治好的病治死一样。

天冷的时候,可能喝口热汤就好了,但是被庸医看到,吃错了药,会死。在这里,庸医是危机总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归结为庸医,不能说是唯心主义。

对于明末问题,崇祯执政十七年而危机愈演愈烈,他的责任,肯定不会很小。

对于程度问题,这个有争论。我觉得崇祯责任大一些,所以说主要是他的问题。

对于崇祯责任大小的问题,这个问题原本不是很重要,但是越来越变得重要。

因为一直以来就有一种趋势,就是片面夸大明朝社会危机的严重性,否认人事危机的严重性,进而否定中国社会的合理性。这种趋势的来源之一,就是一种表面上的唯物主义。这种来源,在表面上所说的一切都是唯物主义的,但是本质上所说的一切都不是唯物主义的。因为这种将社会危机简单归结为社会自发的机械运转,忽略了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唯物主义因素,忽略了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的人事因素。

片面的真相就是谎言,片面的唯物主义也是唯心主义,因为唯物主义应以真实为根本立足点,而不应该扭曲真相。

所以我强调昏君问题在社会危机中的重要性,强调主观失误在明末危机中的地位。

我记得毛主席也谈过人事问题的。比如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句话有不同的说法,意义基本相近。以前我也讨论过类似的问题,毛主席这句话和《荀子·君道》的关注点是相同的。

人事问题本身也是唯物主义问题之一。

至于说袁氏的问题,他在保家卫国上无能。而他在揽权上有能,那么他就是害群之马。解甲兄以为他的问题在于由于私心,结果上了当,入了局,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这种情况,轻微了就是废物,严重了就是叛徒。说废物无能,不能为过。说叛徒无能,可能抹杀了他们出卖的能力。还好,我还没说他是叛徒。只不过,袁氏在这样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恐怕早晚就是个叛徒——好吧,历史不容假设,那就不说早晚,就说现实的——亲者痛仇者快,用文言一点的话说就是,袁氏所为,与叛徒所异者几希。

我说文人多眩于名实,不能留意本质。你说文人的毛病是以主观认识取代客观世界。其实这是一回事。大约我用的词过于古典了。单纯从字面上来说,名是称呼,实是实际。名实,不是指名声和事实,而是指概念和事物。在客观世界内部再区分主观和客观,那么概念是主观认识的体现,事物是客观世界的体现。因为我以前看公孙龙的《名实论》,后来又看一些古代的言论,他们大多是用名实一词,所以名实一词用得顺手,和现行的词汇体系不太一致。

至于修辞。修辞立其诚,语言的宗旨是表达内在涵义。“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名实相应,以实正名,以期准确表达概念内涵,必然要修辞。

谈不上以修辞替代逻辑,因为修辞本身就是逻辑必须的一个手段。

给人以拿修辞来代替逻辑的印象,大约是有时候也会利用“当然的道理”,搞一搞气氛。扣上大帽子压迫别人,大概不经意间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吧。以前也醉醺醺写过一些纯粹抒情的东西,可能文字还要流畅得一塌糊涂,那时候恐怕就更加是气壮胜于理直了。过分自信就是自负了。头上长角,过于莽撞,并非是好事。所以如果有这样的事情,我就尽量改善。不过古人也说了,察见渊鱼者不祥,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我平时关注的东西够多了,不想瞻前顾后思虑太多,让心思变得太细小,所以一星半点的小毛病不会用太多心思去修正,而是在大略上浮动一下。这样手段比较间接,改善的过程可能比较慢,以后有问题,您多批评。

当然,对于您这一次的意见,我可能还有很多没读出来,所以,如果解甲兄有空暇,还劳烦您再费点心,继续批评。

通宝推:ATP,乾道学派,何求,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