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45):帝国的暮色 -- 本嘉明

共:💬392 🌺3401 🌵2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说说中体西用2.0

我在《我看对台政策》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154242 中也聊过这个话题。

忙总在《理学读书笔记》里提到的问题(意识形态重建),我倒觉得忙总可能乐观了,或者说,忙总讲的是“短平快”类的凝聚人心的意识形态重建,而孔孟、程朱、王阳明的一系儒学,带有明显的“道统”性质。忙总自己也在读书笔记里讲到了儒学作为政治学说的延续问题:两汉的经典儒学,随唐中断,两宋引入佛教的逻辑性,再接上两汉的儒学传统,形成有严密逻辑支持的体系——程朱理学,再到理学固化,王阳明心学改造。

这贯穿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如果对照的话,我认为,今天这个局面,可能比两汉经典儒学中断之后遇到的危机更大。一是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完全不同的经济社会结构,工业时代如何合理构建新儒学,挑战大;二是目前的马列学说在中国作为官方政治学说长达半个多世纪,对14亿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这没办法绕开;三是西方主流的民主自由学说也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所以,我倒觉得目前的情况类似两汉经典儒学之后的局面,隋唐可是经历了四五百年,到南宋末才形成了有共识的程朱理学。今天的中国要形成一个即指导工业文明又能兼顾以上三种政治学说的“新儒家”,恐怕并不是容易的事儿。今天的情形,可能是处于隋唐这个阶段,也不是处于北宋时期。

这只能是一个过程,渐近的过程。

我觉得,到“新儒家”定型时,应该有这样的特性:

1,儒家修齐治平的底色不变,刘少奇的《修养》也是这个路子。关键是提出如何达到“致良知”或内圣的方法论,这个要创新。

2,怎么把马列的学说弄进来。特别那个阶级斗争、唯物论。辩证法好解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的,找到契合点很容易。那个唯物论与儒学冲突还是蛮大的,阶级斗争就更是如此了。

3,西方主流的自由民主学说,俗称“选票制”,这是绕不过去,必须正面回应。我想,某一天,中国人肯定要探索一条人人拿选票的路子,不可能永远像这样拖着装鸵鸟。

不能把这三个玩意儿溶为一炉,要弄个大家都接受的“中体西用”2.0,难。即使弄出来,也会很快被当厕纸丢掉。

但是,现在看到的几乎是这三家老死不相往来,相互否定。提倡儒学的,就说后两者是崇洋媚外,搞马列的,一扯就要画骨——剥削愚民的本质,搞自由民主的,就更不说了。

其实,孙中山以前在传统文化中瞎侃民主自由,虽然胡说八道者多,但路子倒是可以借鉴。

现在,我们在政治实践上,基本沿用了儒家的政治规范,但吸引了一些西方的分权制衡,选举民主的制度性东西,但对学说、理论上,还是排斥的多。

比如,在大屋顶上,我们仍然是“皇帝”管天下所有权力,集司法、行政、立法于一身。如,常委、政治局的权力等于过去的“皇帝”,但是,在实务上,却又事实上将这三大权力分散到不同的具体人的身上,但集中于一个组织上。这是有三权分立制衡的影子,但又独具中国“皇帝”的特色。辛亥革命虽然名义上推翻了帝制,实质上搞的还是帝制那套,老蒋还是搞天下传子的把戏,如果没有美国的干预,蒋二世,蒋三世,蒋四世……就这样下去了。

又如,在政务官员的任命上,我们也搞类似选举的制度。差额选举,民决测评,党员评议,包括入党时,还有个群众调查。这些都是古代制度上没有的。现在的尝试,可以看到察举制、科举制、选举制等各种影子。

************************

补充一点。

中国自1840年以来开启的大革命,到1976年戛然而止,事实上是部分失败了。新的“中体西用”2.0意识形态必须要为这200年来的革命划上句号,做一个总结,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在政治实践上也肯定会有一个再一次剧烈变革。

现在的情形,只是因为“民族复兴”压倒一切的权宜之计,不代表中国人接受目前的政治安排。

类似的历史循环,可以参考法国从喊出“自由”、“平等”、“博爱”等强烈人文关怀的理想主义口号开始,到法国大革命,再到拿破仑帝国,波帝王朝……一时走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演变的一个方向。

通宝推:本嘉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