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读三国有感随笔 -- 解甲

共:💬252 🌺3049 🌵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暨艳案,张温和韦昭

从吴书谈及了张温,我觉得这个话题可以展开来聊聊。

张温是吴郡四姓张朱陆顾中的“张”,孙吴重臣张昭是徐州彭城人,二张中另一位张纮是徐州广陵人,和吴郡张氏没有关系。张温的出仕时间是一个谜,因为按记载,他出仕时受到了大司农刘基和太常顾雍的推荐。顾雍任太常是在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同年丞相孙邵去世,顾雍升任丞相,从而张温出仕时间只能在这一年。但实际早在前一年,张温就已经以辅义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汉了,所以这里必有舛错。按刘基担任大司农,与孙权受封吴王同时,以刘基为参考,则张温出仕是在公元221年以后。

史书中记载张温出使蜀汉时,年龄是三十二岁,以刘基为基准分析,他出仕时候至少已经是二十九岁了。作为望族家主,孙权府属后人(张温父名张允,与荆州张允重名,曾任孙权府东曹掾),这个出仕年龄是比较晚的。但张温的起点很高:起为议郎、选曹尚书,迁太子太傅,这些职务乍看并非高官显职,但实际上权力很重;选曹尚书掌握着后备官僚选拔权,太子太傅更是太子属官之首,这个配置,可以说孙权是把张温当成下一代首辅来培养的。同样的基于以上的分析,张温在这个位置上待得不长,因为其出使蜀汉后不久即失势了。但他很干出些大事,统括言之,不妨称为暨艳案,而张温也是因为此案而倒台的。

暨艳也是吴郡人,但并非望族,从孙权后来对暨艳定性的诏书看,其父兄“附于恶逆”,则暨艳出身很可能是依附民甚至山越流民。暨艳主要的作为,是下大力气整顿郎署,所谓郎署,即郎官的官署。郎官官秩不高,却是皇帝近侍,位置重要,也是世族子弟出仕的终南捷径。可想而知,暨艳对这种地方下手,是需要怎样的政治资本,又冒着怎样的政治风险的。

张温最终倒台,孙权给的罪名是他错误地选拔了暨艳,但从史书中可以看出,张温与暨艳的关系更为密切,并非知遇之恩那么简单。实际张温和暨艳的政治观点相当类似,甚至可以说暨艳就是张温意志的执行人(“温宿与艳、彪同意”,彪是选曹郎徐彪,与暨艳同时自杀)。譬如弹劾孙吴丞相孙邵,就是由张温领衔,暨艳联署。但是张温也并非暨艳仅有的后台,实际上,暨艳的后台是孙权本人,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孙权未将张温打成暨艳的后台。

说孙权本人是暨艳的后台,在史书中也是有端倪的,还是张温暨艳弹劾孙邵的事情,尽管孙邵没有被劾倒,但那是因为孙权法外开恩(邵辞位请罪,权释令复职)。所以我认为青色水先生说孙邵是孙权敲打江东大族的棒子,是不太确切的,此时张温、暨艳才是孙权的棒子,而孙权要敲打的,则是孙吴所有的权臣大族。否则很难解释张温弹劾孙邵,还弹劾成了,孙权还依然对他重用(张温出使蜀汉负有重建和平的重要任务,出行前孙权亲口抚慰“卿不宜远出”,可见此时张温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的事实。

暨艳的手法是很躁进的,“扬人闇昧之失”,甚至将郎官罢为军吏,这是抹杀人的政治前途了。陆氏的陆逊、陆瑁、朱氏的朱据都曾劝告他不要这样搞,其实这也是孙权本人即为暨艳后台的证据,否则江东大族断不会对毫无根基的暨艳如此客气地恳求手下留情,早就该痛下杀手了。

大概就是在张温出使蜀汉同时,孙吴内部形势开始起变化,孙权渐渐顶不住世家大族的舆论压力了,暨艳、徐彪都因此自杀,但世家大族没有满足,进一步进攻,牵连到了张温。史书中所记孙权忌恨张温称道蜀汉政治,声名太盛等等,无非诛心之论,从给张温加罪的诏书看,除了与暨艳勾结这一主要罪行外,对其动机的定论是“专挟异心”、“炫贾国恩,为己形势”,这是在将自己与张温切割了。

青色水先生说孙权对张温恨之入骨,这恐怕是错了,张温下狱后,将军骆统上书为他开脱,其中盛赞张温人才,否认了张温一切罪行,甚至指张温是因谗毁得罪的。如果孙权真对张温有什么个人意见的话,骆统想必要为这封信付出惨重代价,但实际没有。史书中还有记载,孙权“咨嗟将卒,发愤叹息”,感慨没有人才时,其反应居然是“追思吕蒙、张温”。孙权对吕蒙的亲重见于吕蒙传:

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

这也算是一时殊遇了,想到吕蒙之后第二个想到的居然就是张温,孙权对张温“恨之入骨”,这可能吗?但是,孙权对张温的处置确实是很重的,张温本人禁锢,兄弟也被牵连,姐妹被迫改嫁。探讨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张温本人的身份,除张氏一族受到重创以外,陆氏、顾氏也被牵连打击了。这看似荒谬,但实际是孙权一贯手法,日后的两宫之争,结果也是太子党和鲁王党两败俱伤,只要有机会打击世族,孙权本来就是不会讲什么感情和道义的。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张温既然本身是世族一员,为何充当了孙权打击世族的急先锋?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不必解释的,背叛了阶级的个人并不鲜见,诸葛亮对张温的一段评语可作注脚:“其人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样的人往往政治上不会有好下场,当代史也这么告诉过我们了。

还有一个尾巴,是韦昭的问题,我把吴书的一些记载疏漏归结于韦昭是张温一党,当然我不是很认真的这么认为,但我认为也不能完全否定这个可能。这个说法来自于志林,环宇先生说志林是环济所著,我不清楚有什么根据,按照裴注第一次引用志林,是在吴书孙坚传,明确写了是虞喜所著。晋书虞喜传提及了这本书,隋书、唐书经籍志也都有提到,题为《志林新书》,归于子类。虞喜是会稽虞氏,但生于孙吴灭亡之时,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中原丧乱、衣冠南迁,著书立说时江南政治格局比起孙吴已经产生了很大变化。青色水先生说这是诿过于失势死人,恐怕说服力不是那么强。

原文里提到张温与孙邵有隙,这是于史有征的,张温弹劾孙邵就是证据。而韦昭是张温一党,消息来源也不确定,“盖惠恕之党”。但也能找到一些根据,一方面如环宇先生所说,张温曾掌选曹,很可能提拔过韦昭,另一方面,看史书中对暨艳的记载,对其人评价是“性狷厉,好为清议”;对他所打击的对象,肯定了他们“居位贪鄙,志节污卑”;乃至暨艳获罪自杀的理由,都记为“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暨艳这种出身寒微,又得罪豪门大族,最终不得好死的人,留下的名声居然不算坏,这也可算是异数了。推断韦昭确实是张温一党,因此对他笔下留情,这可能还是有的吧。

至于青色水先生提到韦昭史品很好,乃至坚持不为孙和立本纪而死。对一个“清浊太明,善恶太分”的人的同道——从而很可能也是“清浊太明,善恶太分”的人来说,这一点都不奇怪,同样的,这样的人对“浊恶”下笔删削,也一点都不奇怪。

通宝推:三笑,飒勒青,楚庄王,明心灵竹,老老狐狸,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