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9:鲁息姑——吾将授之 -- 桥上

共:💬22 🌺1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19附:许田易祊1/1

《隐八年经》: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bēng)。庚寅,我入祊。((p 0056)(01080002))(011)

《隐八年传》: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bēng)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p 0058)(01080201))(011)

我的粗译:

在我们的隐公八年(公元前七一五年,周桓王五年,郑庄公二十九年),郑伯(郑庄公)向我们提议:他们把泰山之祀的责任转给我们,而由他们去祀周公,这样一来就可以用泰山之祊交换我们的许田。这年三月,郑伯派大夫“宛”来把“祊”送给我们,他们就不祀泰山了。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曰:

“祊”,音崩,《公羊》、《谷梁》及《汉书?五行志》引俱作“邴”。方与丙,古音同属邦母阳韵,故从方之祊与从丙之邴,可得通假。宛,郑大夫。

杨伯峻先生注“庚寅,我入祊”曰:

鲁虽入祊,然犹未完全固定,桓公元年卒易祊田,祊始肯定归鲁。

杨伯峻先生注“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曰:

郑桓公为周宣王母弟,因赐之以祊,使于天子祭泰山时,为助祭汤沐之邑。周成王营王城(在今洛阳市),有迁都之意,故赐周公-许田,以为鲁君朝见周王时朝宿之邑。《诗?鲁颂?閟宫》“居常与许”是也。或据此以周公-姬旦或伯禽本封在今许昌或今鲁山县者,误。郑庄公或者见周王-泰山之祀废弃已久,助祭汤沐之邑无所用之,祊又远隔,而许则近,因欲以祊易许。许有周公之别庙,恐鲁以废祀周公为辞拒之,故以舍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为辞。释,舍弃也。易,交易,互换也。许田据《太平寰宇记》,今河南省-许昌市南有鲁城,即此许田。

杨伯峻先生注“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曰:

郑先归祊,鲁此时尚未以许田与郑。至桓元年,郑始以璧假许田,《史记?年表》云:“隐公八年易许田,君子讥之。”盖用《谷梁》义。

《桓元年经》: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p 0081)(02010001))(011)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p 0081)(02010002))(011)

《桓元年传》:

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p 0082)(02010101))(011)

《桓元年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p 0082)(02010003))(011)

《桓元年传》: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p 0082)(02010201))(011)

《桓元年经》:

秋,大水。((p 0082)(02010004))(011)

《桓元年传》:

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p 0082)(02010301))(011)

冬,郑伯拜盟。((p 0082)(02010401))(011)

我的粗译:

四年后,我们的桓公元年(公元前七一一年,周桓王九年,郑庄公三十三年),春天,我们的“公”(鲁桓公)即位后,马上向郑人示好。“公”和郑伯在“垂”会见,郑人于是提出把祀周公的责任交给他们,同时完成交换祊田的交易,我们“公”答应了。这年三月,郑伯(郑庄公)用玉璧把许田借回去,由他们来祀周公,也是因为他们已经把祊田给了我们。

这年夏四月丁未那天(杨注:丁未,二日。),我们的“公”和郑伯在“越”那里举行了盟誓,这是为了确认关于“祊”的交易。盟辞是:“渝盟,无享国!(谁要违反这个盟约,就不能继续领有自己的“国”!)”。

这年秋天,我们这里发了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这年冬天,郑伯又来我们这里感谢我们与他们达成盟约。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元年春王正月”曰:

去年十二月十四日辛酉冬至,此年仍建丑。

杨伯峻先生注“公即位”曰:

“位”,《古文经》作“立”。金文无位字,位皆作“立”。《汉书?刘歆传》谓《左氏传》多古字,然今本绝少古字,钱大昕《潜研堂文集答问四》谓盖魏、晋以后经师所改。

杨伯峻先生注“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曰:

垂见隐八年《经?注》。此事亦见于隐八年《经》与《传》。《史记?鲁世家》云:“桓公元年,郑伯以璧易天子之许田。”《集解》云:“郑以祊不足当许田,故复加璧。”郑伯以祊加璧与鲁易许田,此实交换,而《经》、《传》以假借言之者,盖袭用当时辞令。《谷梁传》则云:“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春秋繁露?王道篇》亦云,盖《公》、《谷》义。

杨伯峻先生注“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曰:

隐公八年《传》只云“使宛来归祊”,“我入祊”,而未言以许田致郑,故郑复以再祀周公终此交易为请。鲁初受祊而不致许者,或以祊小许大,不足抵偿之故,郑故加以璧。

杨伯峻先生注“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曰:

为周公、祊故也,犹言为郑请祀周公且以祊归我故也。周公与祊为两事,观上文自明,故此文有省略。于鬯不解此,谓“为周公-祊”不辞,当作为周公祀,无据。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正义》注云:“成会礼于垂,既易许田,然后盟以结之。”

杨伯峻先生注“冬,郑伯拜盟”曰:

诸侯来鲁,鲁史应书,而?经?无之,毛奇龄?经问?云:“鲁史于桓年独多阙文,不知旧史故阙而夫子仍之,又不知夫子本完书而其后又从而阙之,皆不可考矣。”夫子即孔丘。孔丘与?春秋?之关系,?前言?已详之。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郑”推测位置为:东经113.71,北纬34.40(郑韩故城)。

“垂”——“犬丘”(杨注:垂,卫地,即今山东省-曹县北之句阳店。或以为在今鄄城县东南十五里。#犬丘即垂,一地两名。互参《经?注》?。),推测位置为:东经115.55,北纬35.53(鄄城东南十里)。

“许田”(杨注:周成王营王城(在今洛阳市),有迁都之意,故赐周公-许田,以为鲁君朝见周王时朝宿之邑。《诗?鲁颂?閟宫》“居常与许”是也。或据此以周公-姬旦或伯禽本封在今许昌或今鲁山县者,误。郑庄公或者见周王-泰山之祀废弃已久,助祭汤沐之邑无所用之,祊又远隔,而许则近,因欲以祊易许。许有周公之别庙,恐鲁以废祀周公为辞拒之,故以舍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为辞。释,舍弃也。易,交易,互换也。许田据《太平寰宇记》,今河南省-许昌市南有鲁城,即此许田。),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2.9,北纬33.9(许田据《太平寰宇记》,今河南省-许昌市南有鲁城,即此许田。)。

“泰山”(杨注: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县北,高一千五百二十四公尺。),推测位置为:东经117.10,北纬36.26。

“祊”——“防”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8.18,北纬35.28(方城镇)。

“越”(杨注:越当在今山东省-曹县附近。),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5.6,北纬34.9(曹县附近)。

下面是以泰山之祊易许田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此事完全是郑庄公主动推动的,从上面“郑伯以璧假许田”之“假”(借)看,交换在名义上仍未“完全固定”,或者与当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制度有关。另外,容许鲁人先“入祊”,郑庄公确实大气,眼光也够深远,可惜没有太大的舞台让他施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