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Joshua Freeman:巨兽兴亡录 -- 万年看客

共:💬77 🌺39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五,“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掌权加上全国电气化”

1929年12月,《底特律新闻报》的记者菲利普.阿德勒访问了俄国西南部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1925年以前这里都叫察里津)。苏联政府正打算在这里兴建一座拖拉机厂,厂址是一片光秃秃的泥地,原来是用来种甜瓜的。汽车城的读者们对于这座工厂抱有特别的兴趣,因为许多美国公司与工人——尤其是底特律的公司与工人——都参与了这座工厂的筹建与运营。阿尔伯特.卡恩是这座工厂的总建筑师,底特律的弗兰克.D.切斯公司修建了铸造车间,另一家R.史密斯公司设计了锻造车间,迈克科林蒂克-马歇尔产品公司制造了梁柱与桁架。工厂里的大部分生产设备都是美国制造的。工厂还雇佣了几百名美国人在厂里工作,大多担任监工或者监理。

工厂厂址距离斯大林格勒市区约有半小时车程。在访问工厂之前,阿德勒首先参观了一下城市中心。在当地的市场上,他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补锅匠,皮匠,收估衣与旧家具的二道贩子,以及许许多多还在使用最原始的制造与销售手段的人们。牛车队、骆驼队以及直接从圣经文本里走出来的驴骡队与马匹相互抢道,都是当地的运输载体。”林立的教堂顶阁当中树立着一座宣礼塔,塔上有人高呼“‘安拉胡阿克巴!’——真主至大!”但是当阿德勒来到工厂的施工工地时,环境氛围骤然为之一变。施工人员的口头语是“美利坚斯基”与“美国节奏”,工地标语牌上赫然写着“超美赶美”。第二年夏天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开始制造第一批拖拉机。这时玛格丽特.伯克-怀特也不辞辛劳地来到这里进行摄影创作,并且拍摄了她名下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之一:三名工人正在为即将离开流水线的拖拉机进行最后修整。

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工厂集中体现了苏联在创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提升生活标准以及增强国防能力而付出的狂热努力。绝大多数布尔什维克领导人都相信,为了在积贫积弱的俄国建设一个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社会,首先必须取得显著的工业大发展,仅仅让布尔什维克把持住政治权力是不够的。弗拉基米尔.列宁在1920年宣称,“除非俄国建立一套与截至目前为止现存的技术基础截然不同且更上一层楼的新基础,否则共产主义……就绝没有可能实现。因此所谓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掌权加上全国电气化,因为没有电气化就发展不了工业。”而且列宁和同志们心中早已看好了特定一类的工业化,也就是“大规模机器生产。”苏联竭力试图从一个“牛车队、骆驼队以及直接从圣经文本里走出来的驴骡队”遍地横行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一个“金属之国、汽车之国以及拖拉机之国”,而工业巨兽则是这番努力的关键所在。自1928年开始的苏联一五计划以一系列超大型工厂与基建项目为核心,其中包括三座巨型拖拉机工厂,位于下诺夫哥罗德的汽车厂,位于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与库兹涅茨克的庞大炼钢厂区,位于顿涅泊兹托伊的水电大坝,连接哈萨克斯坦与西西伯利亚的土西铁路,以及伏尔加河-顿河运河。由于苏联缺乏技术专家与工业资源,无法仅凭一己之力创建如此宏大且复杂的工业项目并为其配置装备,因此这一时期的苏联高度依赖西方——尤其是美国——提供工程师、施工与生产专家以及机械设备。苏联人照单全收地采取了科学管理法与大规模生产,某些情况下甚至干脆复制了美国的工厂。正如斯蒂芬.科特金在关于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里程碑式史学著作当中指出的那样,对于共产主义者们来说,“苏联工业化的进程虽然天翻地覆令人目眩,但是其根本要旨只用一句话便可概括: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兴建尽可能多的工厂,并且将所有工厂都交给国家来控制。”就像美国一样,苏联也在巨型工厂与进步、文明以及现代化之间划上了等号。

但是苏联与美国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那么苏联的巨型工厂是否也会截然不同呢?是否会具有截然不同的社会意义呢?1927年,左翼刊物《新大众》的编辑艾格蒙特.艾伦斯评论了一部名叫《传送带》的戏剧,剧中对于流水线生产进行了妖魔化的描述。艾伦斯尖锐地质问道:“鉴于目前俄国正在修建她自己的现代化工业设施,甚至就连工人国家的拥护者们都不得不直面《传送带》这部戏:《传送带》对于工人身心健康的可怖摧残究竟是否不可避免呢?或者说社会主义俄国的高压生产会与亨利.福特的底特律有所不同呢?”*

*【艾伦斯日后将会成为一名业内领先的工业设计家并且为若干最知名的美国大企业服务。】

工厂自从诞生之初就主要被工业家与投资人们当成发财的手段。尽管工厂有时也会背负道德义务以及为社会造福的主张,但是工厂的布局设计、组织结构、应用科技以及劳动关系全都是由利润最大化的欲望来决定的。*假如通常意义上的利润在某个社会当中并不存在,假如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实体在这样的社会当中从属于一个至少在理论上为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服务的政府,那么兴建工厂在这个社会当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资本主义工厂的全套科技、社会以及文化体系能否直接搬迁到社会主义社会当中呢?假如能够的话又该不该这么做呢?既然当初设计科学管理法与流水线等等生产方法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增加效率与劳动生产力从而提升利润,而社会主义却宣称工人的需求与全社会的整体福祉至高无上,那么这些生产方法在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否合用呢?

*【当然,即便在资本主义国家也难免存在几家由政府所有的工厂,尤其是军火制造厂。正如第四章当中提到的那样,此类并不以盈利为最高目的的工厂往往会在生产技术发展当中扮演重要角色。】

苏联与美国的不同还不仅局限于意识形态,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层次上。1917年革命之前的俄国是一个压倒性的农业社会,仅有的一点工业基础也遭到了革命以及随后内战的严重干扰。西欧与美国都是在经历了漫长的经济发展过程之后才成功运营了技术先进的大型工业设施,像俄国这样的落后社会有可能抄捷径绕过这一过程直接取得成功吗?显然俄国企图跨越式地直接步入大规模工业化阶段,如此充满英雄气概的努力当真能够刺激全社会的广泛经济增长吗?又或者说原材料、物流、工人以及管理能力的欠缺反而将会导致全社会陷入动荡混乱呢?无论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还是少数几个至今依旧打着共产主义旗号的国家——尤其是中国与越南,关于巨型工厂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当中所扮演角色的提问在今天依旧十分活跃。鉴于全世界依然有这么多人生活在贫困当中,如何提升生活标准的议题依然是经济、政治与道德领域的核心关切。为了实现最广泛的物质与社会福祉,巨型工厂应当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为了全社会的富足,产业工人又应当付出怎样的代价呢?

上述棘手问题的一部分答案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逐渐展现了出来,这些答案来自斯大林格勒郊区的泥泞空地,也来自苏联各地大大小小的类似场所。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兴建美式巨型工厂的实验不仅决定了苏联历史的走向,也决定了二战结束后几十年间世界上一大部分地区的发展路径。无论是好是坏,斯大林式工业巨型主义成为了人类实现繁荣与现代化的主要路径之一,普罗米修斯风格的乌托邦追求将会在这条道路上将高远的社会抱负与深重的人类苦难结合在一起。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