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说工业(化)社会这个概念 -- old

共:💬9 🌺1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工业社会运行的推动力(2)

人类社会的进步无论依靠什么去推动人类劳动,其发展历程都是曲折向上的。一时的退步只是暂时的运行状态。

从历史来看,上面两种推动劳动的方式都是能够推动人类进步的,或者说推动人类向更高级化的社会结构系统前行。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就是如此。现实的例子能够找到,比如欧洲依靠货币推动的发展。苏联和建国后的中国依靠意识推动发展,这时货币只是执行单纯的交换功能。欧洲历史上宗教控制下对科技劳动的推动等。

在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劳动总量配比的改变是由组成社会劳动的各种因素的迁移来实现。

社会劳动因素包含、产品、劳动力、各种生产资料等。

这些因素在转向中会从前一个结构(农业社会),渐渐迁移到正在形成的下一个结构(工业社会)继续发挥作用。

以建国后的中国举例,

(建国前从清朝后期开始中华民族就进入了推动社会工业化的进程。技术的引进、西方科学知识的引进。依照社会劳动总量配比的逻辑,那时依旧是农业社会,包括其后的民国阶段。)

建国到58年,几年中呈现持续粮食丰收状态。在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下,这些丰收结果对中国全民农产品需求的满足是难能可贵的。

这时决策层认为我们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此阶段是处在向全民持续推行意识推动劳动的方式中,整个国家尚未彻底形成这个方式。

随后开始大力工业化,这时社会劳动总量配比就要发生改变,各种社会劳动因素开始产生迁移现象,从农业产业系统向工业产业系统迁移。

完成工业化必须要准备的有:劳动力迁移的设计、劳动力知识教育、土地资源、生产工业的各种基础资源、技术储备、以及生产产品的供给方式设计(销售方式)等。

这里面具备的最好条件就是,之前苏联对我国的工业技术、设施等转移支持和这段时间由此已经推升出来的新中国工业发展状况,以及随后继续延续着的苏联支持。

本段关注的重点就是要完成的那些准备方向。而在马克思理论中并没有关于货币的太深入研究,也就是说那时还没有深刻认识到,意识推动和物质利益(货币)推动劳动这两种方式到底有什么差别、导致什么结局。

用劳动力迁移举例,是自由吸收农业劳动力(自由流动)进入工业建设,还是设计全局规划的一个规则来引入。

用各种资源材料和产出的产品流通来举例,就要思考货币制度如何设计,或者采用货币之外的规则来保障流通。

用农业产业保障全民需求来举例,怎么设计规划能够保障在各种因素迁移后的农业产品满足全民需求。

这个整体准备就是一个尝试、摸石头过河,是全面向苏联学习他们曾经的准备情况,还是走探索中苏条件结合这条路?

于是那些年出现各种情况如今都被历史记录着。

因为我对上面准备情况方面的资料掌握不多,所以我写本段的主旨是围绕社会劳动总量配比状态的必然变化来分析那时中国经历的各种因素迁移动态,难免有的地方会存在错误。但无论如何,配比状态变动以及各因素迁移状态所导致的社会表现是一定存在的。

而任何国家领导层都会依据自己的意识主张所认可的社会表现来调整、更正之前所执行的规划策略。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按照上面逻辑再挖掘思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