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说说工业(化)社会这个概念 -- old

共:💬9 🌺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说工业(化)社会这个概念

工业(化)社会概念,说的人很多,但定义完全被大众认可的不多。比较常见的概念定义就是把工业社会这个系统的各种细节一一概括,恨不得拉个清单全部写出来。这点非常像定义人这个概念,一张嘴就是人是有嘴巴、四肢、行走、语言、思维等等。

这只是浅层的概念认识。

想定义工业社会概念,有一个思考方向就是去搞清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本质区别是什么?经过反复筛选我们可以找到他们之间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社会劳动总量的配比是不同的。

社会劳动包括,产品、劳动力、各种生产资料,以及依托这种劳动状态形成的生产关系。

农业社会主要是农业产品,产品的生产制造时间是基本恒定的,春种秋收。虽然科技生产力发展到今天,对农产品的生产制造促进极大,但是这种周期性恒定的规律是没有被颠覆的。这时一个国家的社会劳动总量配比中,农业生产劳动是占据最大部分的,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产生活运转系统。

工业社会的产品主要是除了农产品之外的生产生活需求用品,并且产品生产时间随着生产力进步被不断的压缩着。只要形成工业社会这个运转系统,那么这时其社会劳动总量配比,一定是对需求品的社会生产劳动占据绝大多的部分。

只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渐进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国家之前是农业社会系统,随后由于被其他工业国家的技术侵入、产品侵入,迅速推动形成一个工业化状态,而否定这种渐进发展规律。

渐进本身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社会劳动总量配比的渐进变化。

渐进变化突出的不仅是劳动总量的配比改变,还有一个就是主要产品生产时间的压缩。配比改变提供了一次人类社会包括生产劳动关系在内的各种结构改变的基础变革,而生产制造时间不断压缩是提供着各种结构改变的持续催化动力。以至最终形成一种新的人类社会运转系统的生成。既,工业化社会系统。

这块逻辑很好理解,比如这十几年信息化进步,改变了很多社会运行系统的结构状态。

制造时间持续压缩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这意味着人们会从各种方向去入手研究、发展如何把这个目的做到更好。于是这些努力不仅开拓出更多方向上的生产力更新,还促进了众多新产业的形成,进一步巩固了其占据的配比。

下面一段将从推动人类劳动的角度来分析工业社会的运转状态。

既,这个叫做工业社会的系统是被如何推动运行的。

最后再尝试概括工业社会这个词汇的定义。

家园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社会生产力

新文化运动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选择已促成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化史中最最绚烂的社会变革。

而改开价值体系对毛指导思想的重构,实际上以将新中国毛所确立的人民实践史观重新带入了儒家文明中由精英治理体系所打造的落后唯心史观,并由此恢复了中国自西汉开始直到清王朝崩溃之间长达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封建专制政治中最强者与强者联合这一残酷的历史惯性。

工业化——生产力——科技知识——精英治理,这一套看似逻辑自恰的价值认知体系,实际上已是严重偏离历史唯物主义奠基所创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范畴。

所谓精英史观强调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他们虽已认识到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其对人民实践的作用认识仍还没有超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因为社会关系就包括在环境和教育之内。马克思指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还没有为环境和教育的改变与发展提供唯物主义的解释,而这必然导致把它们的发展归结为少数凌驾于社会之上不受环境影响而是用自己天才的先进思想引领社会的精英人物。不断涌现的精英人物的思想改变环境与教育,被改变了的环境与教育改变广大民众,于是有了历史。

这种认识归根结底还是历史的唯心主义。

而毛的文化大革命正是对马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伟大实践。

科学真知有时是违背人的直觉经验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生产力“,改开以来对生产实践所总结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等微言大义其实并没得出令人信服的理论释义。

对此工业化社会这一宏观历史命题的哲理思考将越来越有其现实意义。

——

1“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德意志意识形态》

2“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政治经济学批评序言》

家园 工业社会运行的推动力(1)

对工业社会概念的思考是来源于发现很多文章在探讨工业社会话题的时候,对某些产业工业化程度认识和对国家整体工业化状态认识之间貌似存在着一些混淆的地方。于是有了对这个概念的疑问。

国家这个组织结构形成工业社会状态必然是从单一行业的工业技术发展开始,然后不断拓展,直至灌注到国家整体系统,推动出新的国家生产生活结构。这里就存在一个极度需要定义尺度的地方,就是这种发展过程中到达什么状态阶段的时候,才能把这个国家系统定义为工业化社会。上文中提到的社会劳动总量配比概念就由此而来,用当时阶段的配比状况来度量、定义是否进入了工业化社会。

于是,我们不能简单依靠某些个别行业的工业化、科技化高度或者产品先进与否来的区别来定义工业社会概念。只是在很多争论中,这个逻辑却经常被用到。

欧洲国家的工业化是一次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破局,而后进国家的工业化是一种接纳转变。包括美国工业社会的发展,他也是一个对欧洲国家工业社会系统的接纳转变,进而继续更新升级。

此文我们不探讨欧洲工业社会的形成,因为里面涉及到科学这个意识概念的生成创造,以及工业革命状态的诞生等复杂问题。

但不妨碍在此留下一些疑问,

比如按照社会劳动总量配比的逻辑定义,欧洲历史上的农业社会的存在状态是什么样子,为何这个状态会领先其他地区先行进入工业社会?

历史上的游牧和农业相结合的国家是否比单纯的农业社会国家更容易转变成工业社会?

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后进国家的接纳转变过程,尤其是中国。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次归纳复述一下人类的劳动是如何被推动的这一问题。若这个核心问题存在看法分歧,那后面思考的分歧将会更大更多。

人类个体主动去参与劳动,必然是先由头脑思维中认可的意识状态推动。所以此角度可以谓之为主动劳动意识。

而根据唯物主义理论中,物质状态决定意识状态的逻辑。上面这个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必然是被一种物质状态所推动形成的。那么从这个角度定义人类参与劳动的行为,就是被动参与劳动了。既被动劳动意识。

比如,为人类身体机能的自然反应去参与劳动,是因为身体饥饿、寒冷而投入劳动获得各种补充满足。这种反应就是客观存在物质状态或者是由存在的物质状态引发而推动形成个体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

再比如,个体因为对外界物质状态刺激的感受而形成坚定认可、追随某种意识信仰的意识状况。从而有了接受其发送的劳动信号要求而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

*完成宗教、主义思想对个体发出的劳动要求。

再比如,个体因物质状态刺激而形成了贪婪控制的意识状况,由此被推动的个体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

为了便于把上面逻辑跟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结合起来分析,我们这里简洁的把推动人类参与劳动的方式归纳为两种,

1.意识信仰推动

2.物质利益推动

从物质状态决定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又反作用物质状态来说,意识状态的反作用指的是,意识状态产生的行为活动会起到对之前物质状态的调整更正,甚至改变的功效。反过来看,调整后的新物质状态又刺激和促使之前意识状态产生调整更正或者改变。

那么上面分出的两种方式本质就是整个循环往复运行中的不同运行阶段所定义的主动状态。(从单一阶段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是主动的)

所以这种划分的两个方式之间存在的必然物质和意识的逻辑关联,在分析现实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暂时忽视。

对于意识推动来讲,这个方式千百年改变的只是信仰什么,历史发展中各有不同,比如不同宗教信仰、主义、神仙。

对于物质推动来讲,千百年改变的就是追求物质的不同,比如实物、货币。尤其是货币大规模的使用、长久的使用,甚至推动出后来人类物质世界状态的各种新变化。所以从中抽出重点,现在物质推动从逻辑上讲已经可以完全映射和概括成货币推动状态。

这是之前很多思考中直接提到和使用货币推动人类劳动的观点的由来。

家园 工业社会运行的推动力(2)

人类社会的进步无论依靠什么去推动人类劳动,其发展历程都是曲折向上的。一时的退步只是暂时的运行状态。

从历史来看,上面两种推动劳动的方式都是能够推动人类进步的,或者说推动人类向更高级化的社会结构系统前行。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就是如此。现实的例子能够找到,比如欧洲依靠货币推动的发展。苏联和建国后的中国依靠意识推动发展,这时货币只是执行单纯的交换功能。欧洲历史上宗教控制下对科技劳动的推动等。

在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劳动总量配比的改变是由组成社会劳动的各种因素的迁移来实现。

社会劳动因素包含、产品、劳动力、各种生产资料等。

这些因素在转向中会从前一个结构(农业社会),渐渐迁移到正在形成的下一个结构(工业社会)继续发挥作用。

以建国后的中国举例,

(建国前从清朝后期开始中华民族就进入了推动社会工业化的进程。技术的引进、西方科学知识的引进。依照社会劳动总量配比的逻辑,那时依旧是农业社会,包括其后的民国阶段。)

建国到58年,几年中呈现持续粮食丰收状态。在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下,这些丰收结果对中国全民农产品需求的满足是难能可贵的。

这时决策层认为我们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此阶段是处在向全民持续推行意识推动劳动的方式中,整个国家尚未彻底形成这个方式。

随后开始大力工业化,这时社会劳动总量配比就要发生改变,各种社会劳动因素开始产生迁移现象,从农业产业系统向工业产业系统迁移。

完成工业化必须要准备的有:劳动力迁移的设计、劳动力知识教育、土地资源、生产工业的各种基础资源、技术储备、以及生产产品的供给方式设计(销售方式)等。

这里面具备的最好条件就是,之前苏联对我国的工业技术、设施等转移支持和这段时间由此已经推升出来的新中国工业发展状况,以及随后继续延续着的苏联支持。

本段关注的重点就是要完成的那些准备方向。而在马克思理论中并没有关于货币的太深入研究,也就是说那时还没有深刻认识到,意识推动和物质利益(货币)推动劳动这两种方式到底有什么差别、导致什么结局。

用劳动力迁移举例,是自由吸收农业劳动力(自由流动)进入工业建设,还是设计全局规划的一个规则来引入。

用各种资源材料和产出的产品流通来举例,就要思考货币制度如何设计,或者采用货币之外的规则来保障流通。

用农业产业保障全民需求来举例,怎么设计规划能够保障在各种因素迁移后的农业产品满足全民需求。

这个整体准备就是一个尝试、摸石头过河,是全面向苏联学习他们曾经的准备情况,还是走探索中苏条件结合这条路?

于是那些年出现各种情况如今都被历史记录着。

因为我对上面准备情况方面的资料掌握不多,所以我写本段的主旨是围绕社会劳动总量配比状态的必然变化来分析那时中国经历的各种因素迁移动态,难免有的地方会存在错误。但无论如何,配比状态变动以及各因素迁移状态所导致的社会表现是一定存在的。

而任何国家领导层都会依据自己的意识主张所认可的社会表现来调整、更正之前所执行的规划策略。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按照上面逻辑再挖掘思考)

家园 楼主想法也许是好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这些都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它们的内涵和定义已经非常明确,几乎不存在争议。

不太清楚楼主讨论这个的目的,

如果是想解决现实问题,那么就不应该在这里玩从概念到概念的文字游戏。从客观现象入手来进行归纳、演绎,才是更具现实意义的选项。

如果是想进行理论探讨,那么建议先做一些基础学习,至少在熟悉和理解相关基础概念、理论后,再发起关于这么宏大问题的讨论比较妥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