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陈寅恪考 -- 陈王奋起
汪精卫1944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同年12月陈寅恪得知汪精卫已死的消息后,立刻撰写了一首七律,表达了他的哀思:
七律《阜昌》《题双照楼诗集》①
甲申冬作时卧成都存仁医院
阜昌②天子颇能诗,
集选中州③未肯遗。
阮瑀多才原不忝,
褚渊迟死更堪悲。
千秋读史心难问,
一局收枰胜属谁。
世变无穷东海涸,
冤禽公案总传疑。
注①:原诗名:题双照楼诗集,2001年三联书店出版的时候改成了目前的首二字。
注②:“刘豫为齐帝年号。”
注③:“元遗山选《中州集》,列入齐曹王刘豫诗。按豫曾为进士。”
三联书店为什么改名字呢?因为《双照楼诗集》是汪精卫生前就出版的诗集。三联既想为婊子列牌坊,又害怕社会风评,玩弄这种雕虫小技, 愚弄大众。
汪氏盖棺论定,陈企图从历史的角度评价汪的一生:一方面以降金的齐皇帝刘豫和助萧道成代宋的褚渊比之,一方面针对当时传闻蒋汪二人一战一和是在演“双簧”,感慨兴亡成败,汪的汉奸公案存疑。
对于政治遗产以外,他还对汪的诗才高度推许:元好问选《中州集》收了刘豫的七绝七首(卷九),都楚楚有风致,称许汪氏可跻于一代诗人之林,惺惺相惜之情,虽然有几十年的尘封,依旧扑面而来。
会不会我搞错了呢?
不会,这首诗寄的人是龙榆生,汪精卫的家庭教师,担任多个汪伪政权的要职, 1946年被国民政府判处12年有期徒刑,原信解放后被人找到。陈在这个时候,还和汉奸有诗歌唱和。
陈氏对于投降媾和,是不是一时的悲观呢?恐怕不是。
还是他的朋友吴宓日记,7月21日:
惟寅恪仍持前论,一力主和。谓“战则亡国,和可偏安,徐图恢复。
从七七事变开始,到抗战已经渐入佳境,胜利指日可待之时,我们从未见到陈对抗日将士的激励和期许, 对抗日军民牺牲的赞叹,但却清晰可见他对汉奸惺惺相惜, 对和日寇媾和情有独钟。
顺便说一下,龙榆生这个大汉奸,后来被划为右派,1979年1月16日,中共上海音乐学院委员会对龙榆生错划右派的问题予以改正,恢复其名誉, 哈哈, 不知道恢复汉奸名誉呢,还是汉奸名誉?
我这个话题写完了,大家可以随便拍。历史我是外行,几乎从来不读书。每每顺手纵狗,恣肆于正反奇诡的史实材料中,力求代入本人,厘清真相。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搜了一下辛弃疾的事迹 3 崂山一道士 字343 2020-07-11 22:40:21
🙂所谓民国的大师 14 独立寒秋HK 字181 2020-07-09 12:16:59
🙂民国的很多大师 21 凌未风 字264 2020-07-09 12:06:31
🙂陈寅恪悼汪精卫诗
🙂陈寅恪搞的是量子力学(非抬杠) 12 潜望镜 字1160 2020-07-15 23:23:11
🙂抛开政治,仅从文化的角度评价一下主席和陈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10 广阔天地 字1454 2020-07-11 14:33:40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内在的一致 54 独立寒秋HK 字2499 2020-07-17 02:59:34
🙂纠正你最后一句的错误理解。 4 夜如何其 字139 2020-07-19 19: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