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怕富不怕穷 -- 给我打钱87405

共:💬207 🌺363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因为理解已经不复存在。

将外在形式当成关系(现实)的本体,尤其将人理解成本能与权力。这本质上是将人作为逻辑分析的对象,认为凭借理性可以把握人这一实在本身。当然这主要是指先前规定的那个人,而不是有着无限可能的人。结果将思维限定在历史经验,甚至将人等同于微观粒子的组合,也就难免只能寻求这种外在。然而外在终归是有限的,是比而不周的。充其量只能填补一个条件关系,故而永远是不足的。和内在的无限远远无法相比。

虽然现在一些人仍然强调形式,但形式是作为内在的体现并且始终保留了启明成分而不再局限于形式。

胡扯一番,其实就是……活在哪个现实里面。是生活本身,还是象征生活的那些符号。甚至是符号之上的符号。然而生活、象征和符号之上的符号,分别属于不同的秩序。后两者很可能根本无法连接现实,甚至是一个空对象,就像之前说的A表述B。在符号的逻辑体系中完全成立的,现实中可能完全不可能存在。或者说是一个明确的意向对应一个模糊(无限)的方向。

最简单的,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对人的直观描述,更多的是在堆砌标签。就像大家可以理解颜值很高是很漂亮,但具体如何,是不得而知的。

当下意识形态的建构,无论是左派的还是右派的,民主的还是自由的,共产的还是资本的,都脱离不了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活在这种现实中不能自拔,从而忽略了原本的生活本身。当然,这只是说作为意识形态的,而不是作为政治思想或者社会科学的。

但恢复现实可能更为可怕,不仅要直面现实的荒芜,也必然要面对自身的屈服和无力,有些人宁愿选择意识形态,活在可以找到解释、拥有借口、无限保障、充满确定的世界里。这不是说这种选择是错的,而是说这种选择必然是已经意识到了何为现实才能做出的。只不过是面对挑战选择了退缩。

真正的问题是,有些人连这种挑战都意识不到。而这是人文教育的失职。也就是,不再告诉人应该怎样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