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RCT与RWS -- 懒厨

共:💬132 🌺434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可能还是松散。

 

从头说起

1、这里说的是设计阶段,要设计一个终点,或者说指标,来判断是否属于“安慰剂”,这个终点是否能够和自愈分开呢?

注意这里不是说作为产品的安慰剂,也不是已经证明的安慰剂效应。而是对于这个具体情境,安慰剂效应该怎么判断?

2、这里是说,如果有显著效果,我们能说它就是安慰剂吗?显然懒厨兄之前的说法有很多并没有解释,直接说安慰剂的。这里只是借机评判一下。

3、这里不只是已知有效作为参照,更关键的是无效。虽然本品RWS没有设置安慰剂,但是其他研究结果却可以作为参考数据。尤其疫情这种齐上阵。

4、替代终点,随便百度一下就可以。

  

以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药物治疗及其他科学证据为基础,用于替代临床终点(结局)的其他指标体系。如影像学、检验学发现等。

而RWS一般都是临床终点。结合之前讨论的德瑞西韦修改终点使其有效,也就能够明白这里是在说什么了。是不是安慰剂是由实验设计决定的。甚至包括安慰剂产品。(还有P值问题,就不多说了。)

由于RCT和RWS的设计不同,终点不同,统计方法不同,因此两者的“安慰剂”不可视作等价,除了目的,尽力排除安慰剂效应之外。

 

或者不看上面,简陋点说,问题的关键有两个:1、哪怕是安慰剂产品,也是需要设计一个指标来验证的。2、这个指标也会用于验证药品。因此,安慰剂效应,实际上是实验设计定义出来的。

这里是不得不显得啰嗦和绕,本来可以更简单的。

也就是违反同一律——混淆概念。[1]

 

这是用来说明你的RCT设计有问题的。

而且看上去是在用RCT的安慰剂指标去判断RWS的安慰剂指标。

这里无非是说两者排除的是不同的安慰剂效应。至少不可一概而论。

前面也说过

  

而且到现在为止,依然是在搞理论,而不是分析具体情境。

显然,探索性设计、临床终点和德瑞西韦都是用来说明设计问题的。

进而可以导向

  

RCT和RWS都是统计……逻辑系统内成立

现实会像陈王说的

  

可见研究的关键不是RCT,而是方案的设计

  

RCT 当然有效,我的意思是这个效果非常有限,几乎和垃圾类似,你想说什么呢?是说比垃圾好得多,还是它是优质垃圾?

无非是早就重复很多很多遍的。

  

这里脱离具体情境了,我们上面的回复都特别强调,RCT和RWS的关键在于有各自的适用情境,没办法直接比较。尤其是在说某个药物、某种突发情况的时候,更没办法得出什么结论,除非两边都有数据。

 

我认为,懒厨兄没有认真看过。除了引用河友的那些要看上下文之外,最关键的是《Association between use of Qingfei Paidu Tang and mortalit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中的说法。比如

  

Second, our study was based on real-world data and the quality of data could be affected by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medical records.

这是懒厨兄强调过的。但从没贴过下一句:

  

Therefore, we only included the highly reliable variables on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s, and outcomes in the analysis.

阴霾兄和罗兄强调的都是论文中已经给出了修正方法。如果以字面理解,所有RWS都是如此,实际上是在否认RWS,进而之前所有承认RWS的都是白说。

至于所谓平级和继续RCT的说法,不想第五次回复了。再次重复罗兄的观点:这只是基本的概念问题。

 

上贴说过,没有整理就丢出来了。所以特别松散。

其实只看“简单整理”就够了,其余确实啰嗦,因为有太多过程。

核心很简单

  

不要把概念视为稳定不变的,含义是按情景变化的。不变会带来混淆,进而鸡同鸭讲。虽然看上去说的是同一个对象、同一件事情。

 

无关的附注

[1]按照自己的术语就是

  

不同的陈述级别,由于前提预设的变化,是不同的认识主体。但它们指向的可能是同一个主体(对象)。

只是这不是用来对付混淆概念的,所以罗嗦。而且这是最基本的汉语思维,呼吸一般的常识,说出来当然绕了。设计这个是为了对付和对接,略去不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