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刘翔锋的事没人有想法么? -- 审度
关于DRG 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20 世纪20 年代医疗服务当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即“如何比较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优劣,以便作出适当的选择?”所以DRG发展之初,是试图通过数据化的形式,来评价医疗水平。DRG发展到现在,俨然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较为先进和科学的支付方式之一,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建立公立医院运行补偿新机制,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和推进分级诊疗促进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之前我一直在奇怪一个问题,既然DRG付费最早是美国开始搞,且他们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搞了,为啥他们没有发展类似我们认为可以做的医师评价,科室评价,医院评价?他们的大数据水平,可能上世纪80年代还不行,但是现在应该没问题啊。譬如我看到说奥巴马时代,花了7年时间让美国电子病历普及率达到了95%,而2020年中国电子病历普及率才40%呢。
美国卫生总费用只有46%来源于政府(2011年数据),32%来源于商业医疗保险。而Medicare和Medicaid又主要是面向65岁以上老人和贫困者与残疾人的。于是个人猜测:【虽然Medicare实施了DRG,但是美国的整体电子病历是碎片化的,最终掌握在不同的保险公司与Medicare手中,且他们之间并不能自由的分享。同时即便Medicare可以输出部分医生、医疗的评价数据,它输出给谁用呢?是否会受到医生集团的反噬,甚至被医生集团通过游说立法的方式禁止他们进行数据分析?】
===========================
而国内情况则有些不同:
国家医保局在医保中占绝对主流。
2021年中的时候,国家医保局直接行政命令,全国各地方医保部门必须将数据接口对接国家医保局(很多地方因此医保暂停3-4天使用,来按规范搞数据对接)。
本来各地按自己的规范在搞DRG模组并试点实行,今年4月国家医保局版本了DRG/DIP基本模块,强制全国在今年11月按基本模块来扩展本地的DRG应用,这就保证了全国一盘棋。
因为如此,国内的医疗大数据这才真叫医疗大数据,从技术上来说,它具备了通过统一的数据形态及标准,来评价全国所有的医院、科室、医生。
同时,不像美国是以民营医院为主,且并没有类似中国卫健委这样的机构。中国公立医院是医疗机构的绝对主力,中国医生组织如影响力最大的中华医学会,直接受卫健委领导。卫健委对医院及医生,基本上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医保输出的数据才有意义。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5 层
🙂逐篇看完,极为佩服 4 懒厨 字613 2022-09-05 10:55:52
🙂我纳闷作为最早施行DRG的美国,怎么没有关于DRG输出的应用
🙂美国一直在用,而且比国内更加深入地使用 6 夕曦 字604 2022-09-08 15:21:06
🙂另外,这些应用,普通百姓能用到么? 1 chuchong 字382 2022-09-08 18:05:21
🙂我没有在这个领域有研究,主要是有几个朋友 4 夕曦 字635 2022-09-08 20:22:04
🙂嗯,其实国内现行的区域,有些已经开始尝试全诊疗数据信息化了。 3 chuchong 字662 2022-09-08 2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