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铁索连环进行中?浅谈一下李强的经济操作 -- 拜吨

共:💬817 🌺4266 🌵4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得已”的阐释

不得已,我的理解是当主观意志与客观条件之间存在矛盾时,要顺应自然,培养中和之心。

老子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二十九章》)意思是:想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为,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了。天下是个神妙之物,对它不可以有为,不可以控制。有为就会落败,控制就会失去。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三十章》)意思是:达成目的却不自负,达成目的却不夸耀,达成目的却不骄傲,达成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成目的却不逞强。事物壮大了,就会趋于衰老,这就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很快就会消逝。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意思是: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使用的工具,不得已要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

不得已即是包含了对过去一切命运的接纳,无论过去是幸运还是不幸、是贫穷还是富贵、是美丽还是丑陋、是健康还是患病、全部都要放下,把它当成一种必然会发生的命运来接受,也就是庄子所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唯有接纳过去,才可能超越它,由此才能更自由更有力量的活于当下,然后顺着万物事理的必然性顺其自然。

庄子中记载了很多“形残和德全”的高人,他们在一般人看来都是很不幸,但他们不以为意,无论命运把他们抛到一个什么样的处境,他们都能随顺命运,最高程度的利用环境,去赢得自由和人生。

更多阅读[URL=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9854550?utm_id=0] 子真:庄子“不得已”的智慧[/URL]

下面是另一种阐释

哲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对自我主观本质的探索争论不休。 然而,尽管取得了种种进展,自我的主观性及其如何与看似客观的世界相融合的问题仍然难以捉摸。 根据最新的经验数据,我们展示了大脑的无标度活动,即长程时间相关性(LRTC)和世界的生态环境是如何塑造自我的。 我们假定,世界-大脑关系的无标度 LRTC 为作为世界中主观性基础的观点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我们的结论是,通过世界与大脑的关系,基于时间(即无标度)的观点在更深的神经生态层面为自我的主观性提供了本体论上必要的后验条件。 这将主观性和世界等现象学概念扩展到了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和萨特的现象学本体论之外:用一种真正基于世界的本体论来补充他们基于主观性的本体论。

什么是自我? 长期以来,哲学和精神分析学一直在讨论 "自我 "这一概念,最近神经科学也开始讨论这一概念。 至少从西方世界现代性开始以来,自我概念就被视为人类基本主体性的占位符,包括心灵、意识,尤其是自我意识。 康德及其德国唯心主义后继者(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在哲学中针对这一基本的主体性进行了探讨。 最近,主观性在现象学和心灵哲学中广泛出现。

简而言之,现象学将基本的主体性与前反思的自我意识联系起来(Gallagher & Zahavi, 2019; Zahavi, 2005)。 相比之下,心灵哲学通常用 "它是什么样子 "来描述主体性,托马斯-纳格尔在其著名的文章《做一只蝙蝠是什么样子》(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1974).

与哲学并行的是,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都对自我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例如,与自我相关的各种认知过程,如自尊、自我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参照加工的潜在神经相关性都得到了研究和讨论(Gallagher & Daly, 2018; Northoff, 2016; Sui & Humphreys, 2015)。 本文旨在调和并连接自我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因此,我们正处于哲学与神经科学的十字路口。

更多阅读:[URL=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593543221080120] 自我的主观性及其本体论: 从世界与大脑的关系到世界中的观点[/URL]

关键词(Tags): #无己#ontology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