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吴克同学啥意思啊,不敢大大方方亮个相吗? -- 不远攸高

共:💬1059 🌺8049 🌵5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落后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生产力向前发展。

大概认为有一种新质生产力可以替代所有的旧有生产力,而且非常听命配合生产关系的安排,任劳任怨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此一来和谐社会可以达到,旧有生产力一边站或者彻底滚蛋。

“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取得就很有“水平”,因为进入“新时代”以来一切都要“万象更新”。“新”当然是相对于“旧”来说的,所以除了要先搞清楚什么是生产力之外,还得同时搞清楚什么是“旧生产力”。

生产力当然很简单,一个是人、一个物。人指的其实就是劳动力,物指的是生产资料,比如原材料、机器、设备等。人和物一结合,就形成了生产力,因为这两者结合就能生产出各种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反之,这两者一分离,生产力就陷入停滞,比如小农社会里,农民和土地一分离,粮食就种不出来;资本主义社会里,一旦经济停滞,大量劳动力失业,其实也就是劳动力失去了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机会,于是工厂停产,生产力也要随之停滞。

至于邓天尊和胡代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毛主席早已批评过,科学技术不能独立作为一个生产力要素存在,但毛主席也没有否认它的重要性。因为科学技术的存在,生产力的质量和效率能成千上万倍的提高。几次工业革命之后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和大,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这些年常说的经济问题的根本依据其实就是生产力。一旦生产力停下来根本不可能有所谓的“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上我想不管是何种经济学派都不会有原则分歧。所以别看各种经济指标如乱花迷眼,它的源头依据其实都是生产力。

一、

新中国成立前,在农村大量土地集中在地主手里,在城市中官僚资本和帝国资本几乎垄断了全部的工业生产资料,以致于民族资本不仅力量薄弱,发展也极度依赖帝国资本和官僚资本。

与资本高度垄断形成尖锐对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极端贫困。“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如果大量的人陷入了极端贫困,这就意味着生产力没办法发展,农民与土地没法结合,工人与产业没法结合,更别谈生产力了。他们没法发展,就会起来革命,农民要夺取土地、工人要夺取工业生产资料等等,所以也有一句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的因素,基于此才能理解毛主席所说的“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所以革命从形式上看,革的对象好像是人,比如农民要斗地主,解放军要赶走国民党军,没收老爷们的各种生产资料。但从根本上去看,革命革的不是人,而是生产关系。没收土地其实是改变土地的地主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也是改变生产资料的官僚所有制。能够被改造的地主仍然可以分到一份土地,很多国民党的官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仍然“包下来”继续留用,这都是因为革命的本质是革生产关系,而不是要革人。

二、

新中国成立后,就面临着两条路线来发展生产力,一条是资本主义,一条是社会主义,也就是“贯穿多年的两条路线斗争”。当然,走资本道路,也可以发展生产力,毕竟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取得了独立的政治主权,但问题资本是逐利的,它的本能总是朝着利润最大化的产业和方向去投入,所以想要靠资本的力量来建设起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不仅速度慢,而且很难实现,搞不好经济主权就得重新被帝国主义把持。苏联的156项援助工程和两弹一星的国防体系,如果依靠资本市场积累的思路去搞,走资派们能提供搞法吗?肯定不能。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如果按资本主义的逻辑去走,工农的利益就一定保护不了,农村会很快分化出新的阶级,资本会重新垄断土地等生产资料;工人也会很快沦为完全的无产者,如果是这样,那就真是“早知有今日,不如不革命”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采取了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建立起了集体经济,私人资本以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进行过渡,国营资本则以全民所有制的计划形式改造。

当然,不管走何种道路来发展,在当时那样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国基础上,工业化要提取剩余,绝大部分就得从农民身上来,这是不可否认,也无法避免的,所以中国农民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做出的牺牲是很大的,这一点必须承认,但这并不代表要把工人和农民制造对立撕裂开来。但本质的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的工业积累,那是全民所有的,它不但承载着反哺农业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消灭三大差别的使命。而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就不一样了,资本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只有一个使命——剩余价值的掠夺和积累。

这种掠夺和积累只能造就私人的发家致富,也就是马克思说的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由此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只是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并难走、真心想走这条道路的干部也不多,很容易变成修正主义道路,全民所有变成官僚所有、集体所有变成厂长所有,前有“苏东坡”的鲜明例子,后有中国变修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权贵资本主义社会而再不可逆转。

三、

改开以来,中国逐步引入了大量私人资本,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建立起来。同以往一切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相同,资本固有的矛盾始终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决定资本性质的根本矛盾,也同时决定着资本的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模式。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使得财富迅速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工人的地位在所谓的“国企改制”中急速下降,大量农民在包产到户之后依靠土地无法已维系生存于是涌入城市,伴随着城市化同步发展的是规模化的无产阶级队伍快速形成。同时,与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收入差距的迅速拉大,再加上改开之后大量的集体财产流入私囊,两极分化是惊人的快。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促使资本快速集中,大量被甩进无产阶级队伍的小资产阶级靠消费无法支撑起庞大的生产力,于是就要表现出生产的相对过剩。所谓相对过剩,其实就是“老百姓太穷了,买不起生产的东西”。所以在1998年前后,中国实际上迎来了资本改制后的第一次严重生产过剩危机,那时候实际上也是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只不过那时整个中国融入国际资本体系比起后来的程度并不高,因此危机也主要表现在国内生产过剩。

资本解决自身危机的手段其实并不多,马克思早就总结过:

“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内容

消灭生产力,不仅仅是让落后的企业破产,降低产能、裁员降薪、削减福利等等都是消灭生产力的方式。比如,裁员裁的是人,人就是最宝贵的生产力,这就是一种最典型的消灭生产力的方式;削减福利当时主要是通过把部分国企和集体企业打包出售实现的,当时叫“甩包袱”,甩完以后从前的很多福利保障完全丢给市场,所谓的“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其实就是企业岁月静好、工人负重前行。

夺取新市场,主要指的加入WTO,高程度地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开始通过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向海外输出商品。当然也不止如此,发展新的市场需求,比如新的服务市场的需求,以及专为富人提供的高端服务市场等等,自然而然地也要随之发展。前几年提的大搞“夜场经济”,其实也是一种开发市场的行为。

所谓更加彻底地利用旧市场,在今天主要就是放松信贷管制,通过货币宽松的政策,培养和发展信用市场,如果要简单理解,其实就是信用贷款,比如贷款买房,各种分期付款等等。不过,马克思当年说的彻底利用旧市场跟今天的方法很不同,那时候利用旧市场主要指的降价出售、消费下沉、以次充好等手段。

所以实际上,1998年后为应对危机,中国开始逐渐建立起了今天大家广为熟知的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经济发展也确实迎来了高涨期和繁荣期。其后不管是重大的改革、还是微小的调整,都无一不围绕着这三驾马车展开。同时,随着深度融入国际资本体系,中国的任何危机也都同时与国际资本危机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世界,中国在作为世界工厂出口受挫的情况下,另外两架马车的功能就更加凸显其重要性,于是加大投资和消费刺激经济的比重,就成了必然而然的选择。所有如高铁、高速、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迅速崛起,也就是在2008年之后的“大基建时代”。其实国家投资带动基建这是早就确立了的,只不过是2008年之后更加超速的运用和表现出来。当然,一些典型的民生工程、基建工程能够带动资本到当地投资,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同时伴随着投资这股风潮出来的,也有很多形象工程、重复建设工程、低效工程,这些项目仅仅只是肥了项目施包方和承包方,制造出了一大批地方土豪富绅,毫无所谓积极意义,但是最后的债务却都要全社会去买单,贵州独山水司楼不过是历史一个微小的缩影罢了。

但是不管用什么马车,投资刺激也好、消费刺激也罢,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是资本的运行逻辑,它就必然遵守资本的规律,也就是受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根本矛盾所规定。这种矛盾表现出来就是生产相对过剩和消费绝对不足的矛盾,越是通过各种手段延缓矛盾,就越制造出更大的产能和更贫穷的消费,由此埋下更大的矛盾。

这一点也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

“这(些)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从现实的情况去看,马克思所说确实很有道理,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切办法,包括凯恩斯理论指导的宏观投资、以工代赈等,它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着其尖锐的对立面。这种对立面的发展制约着这些办法的极限点,也就是说超出了某个临界点这些办法就失灵了。

五、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何为“新质生产力”?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它肯定意味着技术升级,设备升级,产业转型,以便这种新质的生产力获得尤其高技术、高科技领域的是市场的青睐。

这一点估计有分歧的人应该不多,但问题又绝不仅只是这一点。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需要什么样的“新质生产关系”去配套,这才应该是这个问题重点,而且是重点中的重点。

从建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历程来看,现在突破生产力的手段其实走到一个临界点了,也正是因为以前的“旧生产力”发展走到了临界点,即改开以来确立的生产关系已经走到了临界点,现在的情况不同于二十年前了,也不是2012年吴敬琏写《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的时候了,到今天这个临界点不是火烧眉毛而是火烧到眼角了,因此统治阶级才迫切需要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以期通过技术加持来提升经济增长,提升生产力的竞争。

但是,在消费市场里任何技术的突破不仅是需要投资加持,更重要的其实是有一个广大的消费市场。有消费市场,就永远不会担心缺少资本涌入。一个产品不管投多少钱进去,如果没人买,那它就不可能会技术突破、技术升级,这原本是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只靠争夺出口市场,一方面受到人家市场政策的限制,一方面容易埋下战争风险。这也是说“要以内循环为主”的原因。

所以,从当下来看,一个广大的消费市场,才是新质生产力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但这样一个消费市场,只依靠“新质生产力”去突破根本不够的,根本上需要改造的是现有生产关系。所以完全可以说,抑制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不是生产力本身,而是落后的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的改造,需要什么力量去推动?即使如一些网友所说搞大水漫灌式的发钱,也不是凭空一个文件的事,是需要具体的人去推动的。妄想去依靠现在以权贵资产阶级为首的统治阶级,去借用改开原有的管道,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为,归根结底,历史还是需要靠人民去推动前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永远都是靠劳动者去变革。让以无产阶级为主的劳动者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意识到阶级的力量所在,才是真正解除现有生产关系束缚,得以大规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路径。

通宝推:青青的蓝,ccceee,燕人,偶卖糕的,很高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