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长沙岳麓山禹碑蝌蚪文解读 -- 张新泉
三、解读禹碑蝌蚪文字的思路与简略过程
一、来历
长沙岳麓山有《禹碑》,又被称作《岣嵝禹碑》、《神禹碑》、《禹王碑》等等。
这块石碑上,刻录了77个外型古怪别扭所谓蝌蚪状,类似于文字的符号。汉代以来,历朝历代都颇有一些历史文献资料记载过这些来历神秘的石碑。
记录者或转述或自己确认它最早是存在于南岳衡山的岣嵝峰。至于石碑的具体来历,始终却并无官方史料确证。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直至今天,所有人都认定它与大禹治水有关联。
单以"岣嵝"两字而论,直到东汉早期许慎著作汉字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时,也都尚未收见有这两个汉字。到了汉未三国曹魏时期,在张揖所著的《广雅》(隋代避杨广讳改称《博雅》)里,才首次提到"衡州南岳有岣嵝峰",并写到"上有神禹碑"。
按:此记录明显有可疑之处,或许是隋代官方学者避杨广讳改《广雅》为《博雅》抄录时添改加入,也可能是清代学人为了编写《康熙字典》而转录《博雅》条目,在传抄时误写或附入。"衡州"是隋代地名,南岳由安徽天柱山改为湖南衡山也起于隋代。
晋代,曾经担任过当时长沙郡国国相的衡阳人罗含,在其所著《湘中记》里,写有"岣嵝峰有帝赐大禹玉牒","上有神禹碑″等文字。
到了唐代,韩愈有诗文"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明确记载了确实有蝌蚪奇文的石碑。
韩愈虽然没有亲眼见到石碑,但他听人转述的"字青石赤形模奇"这些碑符特征,与现今仍然存世的,也是已知年代最早的岳麓山蝌蚪文石碑的形制相符。
上述这些文字记录,是有关于禹碑来历史书记录中宋代之前的较早期明确史料。它们大体提示了蝌蚪文符禹碑制作或现世的年代区间上限。
现在,国内如长沙岳麓山、武汉汉阳龟山晴川阁长江汉水合流处、南京栖霞山、绍兴大禹陵、云南昆明法华寺、安宁温泉石刻、大理一塔寺、四川北川禹里、河南汤阴、西安碑林、兰州白塔寺、山东烟台龙口(原黄县)文庙等等不少地方,都有翻刻的蝌蚪文符石碑。
国外如韩国江华道至今保存有明代万历年间简录部分禹碑蝌蚪文符制作的《大韩平水土赞碑》等,日本国内则有十多处地方,都有相关大禹治水事功的禹碑、禹迹及其摹印拓刻。这些中外碑刻大多为各种禹碑的复制品,有些则不过是纪念品而题上大禹之名。
国内现存禹碑均以宋代衡山岣嵝峰《禹碑》为母本。
原碑为北宋末年朝奉郎刘跂奉旨"临夏大帝玉册符文变大″摩刻而成。靖康之乱后,该碑失踪。南宋时被道士重新发现后,当时长沙官员摹拓复制此碑或迁置原母碑到长沙岳麓山。
明代嘉靖年间重现,岳麓山禹碑拓本经杨慎解读后,明清以来又在国内多地有拓摹复制复刻。
长沙岳麓山禹碑为宋代母碑迁置而来或为其复制品,因而形制最近似宋代母碑。杨慎解读后,明代清代各地拓摹复刻之禹碑,大多形制有变,与长沙岳麓禹碑上蝌蚪文字符之排列明显不同。
明代,李氏朝鲜以嘉靖时南京新泉书院刊印的长沙岳麓禹碑拓摹版本为母本,也在朝鲜境内多地复制禹碑,其形制规格又与国内大相异趣。如《大韩平水土赞碑》,选取岳麓禹碑77字符其中的四十八字符重新组合排列而成。
万历年间福建漳浦赵家堡赵宋皇家后裔,也在其族居地复制禹碑,该碑也选取四十二字符重新组排。
这两种禹碑之字符数目及排列形制均独具一格,与其它禹碑实物差异极大。
且以长沙岳麓山禹碑为准,试作解读。
二、解读思路
长沙岳麓山后《禹碑》上总共有77个蝌蚪文符号。
先说说它们的排列布局。
从上往下看,上面五排,每排九个符号,共45个符号。下面4排,每排8个符号,共32个符号。从左往右看,左边第1列,只有5个符号。从第2列到第9列一共8行,每行9个符号,总共72个符号。
如果左边第1列也是9个符号,那么它们就组成为纵横都是九道的一个正方形,九九八十一个符号。但是少了4个符号,也就显得上宽下窄有残缺。
这样比较整齐规范的总体排列布局,值得注意。
比如,左边第1列为什么少了4个符号?是不是说这石碑最后还没有完工?
如果这些符号是文字、汉字,如果它们所组成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句文本,那么,左边第1列显得单立出来的5个符号,是文本的结尾字句、标题,还是签名?
又比如,这样子排列布局后,客观上就形成的,或者是可以被抽象出来的一些数字,在古代是否有特别意义的? 五排九列四排八列?九、五,四、八,45,32,77(81-4,5+72)。
如果想得更复杂一些,把左边第1列与最上面或最下面的那一排符号都单独列出,则又会形成4,9(5,8),8x8,等等这样一些或许有其特定意义的数字组合。
这些数字真地有特别意义吗?
其次,再看看这些字符的具体特点。
最突出的一个特点,77个符号,没有一个雷同重复。
如果这些符号确实是文字符号,而且组成了完整文本,那它们彼此全无重复雷同的特点就显得比较古怪了。
这个数量级的汉字符号所组成的文本,很少乃至根本找不出第二例完全是由不同的字来构造的。不要说常用汉字数量极其有限的古代文本了,常用汉字数量大为扩充的现代文本,也都很难构造出来由77个完全不同汉字组成的语句段落。
岳麓山上这个传承来历清楚有据的石碑,虽然母本只能追溯到宋代,但依据汉晋隋唐以来文史资料,它与大禹关联明确,冠名禹碑由来有自。如果考虑它镌刻时所可能具有的几种功能、作用,参考有类似功能的其它符号组合系统或文本,也同样依旧令人觉得奇怪。
这类石刻作品可能有以下几种功能作用:记录帝王事功向祖先神灵吹嘘昭示后人、祭祀天地秉告或誓约于神明、托天命代表天意给出隐晦神秘暗示,以便作出相应的政治变革、权位更迭、大政方针改换之类关键性的安排。
功能与之类似的可作为参考文献,恐怕只有真伪古文、今文《尚书》里,那十几篇几十篇典、诰、命、誓、册、祭等等之类文本。
然而,即便是《尚书》诸篇,虽然都已经是极尽言简意丰如同天书之能事,但是也没有哪一篇哪一段能做到77字个个不同。
其次,虽然77个符号没有雷同重复,但其中很多符号在各自的形体结构上却有共同特点。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很多符号在左右结构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对称结构。此外,所有这些符号从外观上整体上观察,也具有明显方块文字外型。
这两个特点,与汉字的文字形体结构比较一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人看到这些符号,无论是唐宋时的古人还是近现代的学者,都很容易就认定它们是采用了特殊刻写方式的汉字。
此外,由于它们是石刻文字,也就很容易就让人去对比相应的汉代尤其是王莽新朝的印章文字,也很容易让人寻找到两者之间更多相似相近之处。
综上所述线索,把它们串接起来,已有极大概率可判定一些结论,至少可以作出一些大胆假设:
《禹碑》或《岣嵝禹碑》上蝌蚪文符具体的内容,应该是可与《尚书》文本中某些与大禹有关篇目相联系。 比如象《洪范》里的洪范九畴、五行、洪范八政这些东西。
对比《洪范》文本,很容易就发现里面又出现了五、八、九这些数字,它们在《洪范》这篇文本里甚至比比皆是。对比《岣嵝禹碑》布局结构上同样明显呈现出的五、八、九,它们只是巧合么?
顺着以上思路,已经可以把《岣嵝禹碑》与《洪范》联系起来了。
但是,这显然并不够。
《洪范》与其它《尚书》篇目一样,并没有由77个完全不重复古字所构造的语句段落。
77个文字符号,具体所指示对应的又分別是哪些汉字呢?
再认真研究一下,首先,很容易就注意到数字五,单列左边第1列的五个符号,很突出。
这就不难把左起第1列符号去对应对比文本第一段落,而五个字符,大概率是对应水、火、木、金、土这五个段落关键字眼。
两者对比,这五个汉字,全是左右对称架构。而《岣嵝禹碑》上这五个符号,同样也全是左右对称结构的。在字符结构上,两者一致。这样子连续五个字符全都是对称结构的,在《岣嵝禹碑》九列九行总共77个字符里,甚至也唯此一例(?)!
《洪范》文本具体内容大体分为九大段落,而第一个,就是洪范五行段落。其中的关键字眼就是水、火、木、金、土。这一段落里的其余文字,全是对这五字的演绎扩充解释表述。《岣嵝禹碑》单列它们于左起第1列,并非偶然。
其次,既然思路走到了这地步,已设定了左起第1列五个字与《洪范》文本第1段落关键字眼相对应。那也就不妨继续往后设定:
《洪范》文本九段落可能与《岣嵝禹碑》的九列之间也会互相对应!还可继续直接设定《洪范》文本与《岣嵝禹碑》符号集合两者之间的对应方法!
即,《岣嵝禹碑》是对《洪范》文本的再抽象,或《洪范》文本是对于《岣嵝禹碑》的扩大解释再表述。
从左往右排列,《岣嵝禹碑》的各列大体上分别对应《洪范》文本九个具体段落,但可能并不严格要求各列九符一定要两两对应《洪范》文本各段落里九个字。《岣嵝禹碑》各列的九个符号,只需要分别对应《洪范》文本各段的关键字眼,具体数目可能会有参差不齐。
换言之,《岣嵝禹碑》只是《洪范》文本各段落的关键字眼。它们是用特殊方式刻写后所组成的符号集合,并非是一篇句组段落文本。
《岣嵝禹碑》作为符号集合,与由阴爻阳爻所排列组合成的八个、六十四个卦符集合一样,是《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那样的符号集合。而《洪范》作为对应文本,则是与卦爻辞、卦传所组成的由周文王推演周公旦注解孔子释义的《周易》文本类似的具体文本。
《岣嵝禹碑》剩下的八列七十二个符号,大体对应着《洪范》文本其它八段落中七十二个关键字眼。
它们都必须是各段落中可作为文眼句眼的关键字。
在文字结构上,有些同样有左右对称结构,但也有不是左右对称的。对比时,很可能只需根据这一差别就可快速进行区别辨认。
它们很可能不但无一雷同,还很有可能各自独立,并不强求要组成词汇短语,不会形成主谓宾结构的语句段落,更不会表达出什么系统完整的意义。
它们的排列组合顺序,也许并不严格按九段落关键字一一对应,也可能不严格按文本中的先后顺序排序。
最后,根据上述所列示的标准、特点、要求,这77个字有可能是:
吉凶
风雨霁
正直刚柔
貌视言听思
天子民王父母
岁月日星辰历数
食货祭司空宾师徒
富寿康宁好攸德考终
命折短疾忧贫恶弱皇极
卜筮悔贞克驿蒙寒燠(暘)
冀青兖豫徐扬荊雍梁
水火木金土
以上这77字,只是初步判断,不作为定论。具体的77个文本字眼,以及各字与各符号精准的一一对应关系,需要更细致的考察比较辨别。
这里只简单求证一下,拿比较有把握的几个关键字求证一下。
左第3列从上往下九个符号,似乎就正是"貌视言听思食货祀司"九个字,那么,这就可以初步实证了!?
其它的就不再反复推敲比对,一一确认了。 这里只把初步推断列示如下(仅供参考不作定稿):
左起
第1列:水木火金土
第2列:冀青兖豫荆梁雍徐揚
第3列: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
第4列:空宾师徒岁月星辰历
第5列:数日天子民王父母寒
第6列:燠風皇极蒙德驿攸直
第7列:正柔克刚霁雨凶卜筮
第8列:悔贞吉富康寿好宁考
第9列:终命折短疾忧贫惡弱
三、结语
母碑可追溯到宋代的长沙岳麓山禹碑,其原始来历是"临夏大帝玉册符文变大"摹刻而成。那么,此前汉晋隋唐各朝一些文史、方志、笔记诗文中提到的蝌蚪文符禹碑、金册玉牒,又都是怎么回事?
宋代禹碑源自"夏大帝玉册",其蝌蚪文符出自该玉册符文临摹放大。这"夏大帝玉册"是哪里来的?宋代以前的那块或那些禹碑、金册玉牒,与夏大帝玉册有什么关联?
现存禹碑蝌蚪文符解读后,与《洪范》文本关联一目了然,但汉晋隋唐文史资料里的蝌蚪符文禹碑、金册玉牒,宋明以来文史资料里的大夏玉册、蝌蚪文字禹碑及传承清楚可追溯宋代明代的现存禹碑实物,为何都只言及大禹、治水而不涉及《尚书》、《洪范》文本?以至于千年来无人能解读蝌蚪文符?明代杨慎又为何解读错误?
禹碑蝌蚪文符解读后,历代以来对于《洪范》文本的注解译释,有哪些明显可见的问题?如何重新译读?
这些疑问,尚需研究者略作解答或据现有残缺信息给予合理化推断。
后记:
二O一九年清明节,机缘巧合灵感忽生,费了五六个小时完成初稿,一气呵成。 从选题到成文,堪称神速。
这两三年来又多有思考及一点"研究",已对原稿某些推断结论有很大改变。故而二稿内容与原稿相比变动甚大,文中总结的解读思路也与原来解读时实际思路有较大出入。
张新泉
2019年清明湘西吉首乾州龙江河醉爱花肥桥张家老宅邻寓(初稿)
2021年霜降浙江武林龙湖(二稿)
2024年处暑龙江鸡西虎林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图片都没了? 2 张新泉 字287 2024-09-09 17:57:13
🙂【原创】一、序或跋 2 张新泉 字10544 2024-08-23 19:56:00
🙂【原创】二、禹碑蝌蚪文解读对关联领域的影响 张新泉 字28661 2024-08-23 04:23:11
🙂【原创】三、解读禹碑蝌蚪文字的简要思路
🙂【原创】四、浅析"洪范九畴" 张新泉 字21199 2024-08-20 19:40:21
🙂【原创】五、浅谈金册玉牒 2 张新泉 字16291 2024-08-20 02:42:41
🙂丰坊、杨慎是卷入大议礼案俩最倒霉儿子 张新泉 字590 2024-08-23 15:10:45
🙂【原创】六、发现夏禹九鼎与夏代文字 3 张新泉 字31325 2024-08-19 0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