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长沙岳麓山禹碑蝌蚪文解读 -- 张新泉
二、浅谈解读《禹碑》蝌蚪文字的影响
《禹碑》蝌蚪文被解读后,已确定它与汉代史料记载的蝌蚪文字古文书经传《洪范》《禹贡》《尚书》以及《洛书》等直接相关、相互对应。
这个发现对于重新认识、梳理上古夏商周历史有一些价值,对于重新认知、解读《尚书》等儒家经典同样有意义。
《禹碑》作为蝌蚪文字符号刻写成的华夏第一部字典系统,收录字符虽仅七十七个,但已涵盖古代算术、天文历法、地理、政治、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社会伦理、经济、医学等诸多领域。
它与《洛书》数字点线阵列图形、与对应文本《尚书》中《洪范》、《禹贡》篇以及蝌蚪文古文《尚书》、乃至先秦两汉以来的诸多古文经传都可互相对照,由此共同构成系统的华夏上古至先秦文明文化体系。
这个文化文明体系,还与河图数字点线阵列图形、八卦六十四卦文字符号集合、《周易》文本所构建的另一个完整文化文明体系,相互联系紧密相关,共同构建华夏文明上古至先秦的真正完整的文明文化体系。
随着对其解读逐渐深入与研究范围扩展,对众多古史领域研究不可避免会产生相关影响。在很多领域所引起波及效应,甚至还会是方向性乃至纲领性的。
这里就这些问题略作初步说明,提出一些方向性研究思路供参考。
一、古文字与甲骨文研究
《禹碑》是仅存的蝌蚪文符孤例,但它不是一般文字符号系统孤例。
它是蝌蚪文符字典,它是字典性质孤例。它有直接对应文本、可与现行汉字体系互相印证,与之彼此联通。
受《禹碑》直接影响、与它相互间血肉连通,乃至是由它衍生的第一代汉字字典《说文解字》,更是与它直接互相对印。
禹碑77个字符,也许本来就内蕴有成熟文字构造理论六书学说。
至少左起第三行的"思"、"食"等字象形可谓一目了然。而左起第八行最末尾"考"字,作为不常见六书中"转注"造字法的典型,也赫然在其中。
它可能是汉字六书学说来源根由,又可由六书学说去解构、复制、演化。
它也可能是六书学说第一个范本模本。
一句话,它孤而不单,是一个复杂文字体系根源。它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孤例!
它只有77个蝌蚪文符号,但把它所关联上述要素综合考虑起来、推演运转起来,却有可能将现在所有汉字全部蝌蚪文化。
有了它,不但能对比检验其它任何蝌蚪文考古文字物件。甚至如果解构研究它六书构造脉络到一定程度,就能推演、复活出孔子家宅墙壁所出土全部蝌蚪文古文《尚书》、先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蝌蚪文符古文经传。夸张一点,甚至能把现在所有汉字书籍文本全部还原为所谓蝌蚪文版书籍。
这甚至实际很可能就是它第一个研究领域、方向。
解构禹碑后,再倒推演化,就可以衍生复制复活出常用蝌蚪文。乃至复活出蝌蚪文文字体系、古文《尚书》文本、古文经学文本、所有先秦古文本。
再用这些常用蝌蚪文、蝌蚪文体系、蝌蚪文翻译后现行文字古本,去对比小篆大篆、金籀文、甲骨文字体。对比它们组成的龟甲牛骨金石刻录语句、段落乃至篇章。对于古汉字发展演进过程、甲骨文研究解读,都将具有一定乃至重大价值。
它在古文字体系中,在从碎片符号、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到篆隶文字历史演进中,是居于原初地位还是中间断层位阶?或是春秋战国汉代后来者所人为构造乃至伪造?
如果是前两者中任何一个,其价值将不可估量。
它从何而来?为何而来?是谁撰制?背后隐藏着什么?
即便是春秋孔子或汉代孔安国等孔家人所闭门自造,甚至是新莽时刘歆等人所伪造,作为第一部古文字字典,它也补全了汉字六书构造理论重要环节。
有了它,对《说文解字》进行再阅读既必要又可行。对古文字、甲骨文研究再重新设计评估、确定新方向,同样是既有必要且可行。
对古文字、甲骨文等相关文字文物领域田野考古工作,它同样有一定乃至重大意义。
比如,将它解构后,或许能得到更简单构字符号、偏旁部首符号、注音符号。
在过往考古符号类文物上,是否出现过这些符号?是否可把它们归类整理出来?
过去那些零星碎片化、尚不能解读、尚不能纳入文字文化体系单独个别符号,今后能不能归类整理,乃至形成完整连续文字发展演进体系?
以后先秦文物考古,若有文字符号出现,是否要考虑首先与蝌蚪文符号体系联结起来?
如果禹碑与蝌蚪文、尚书、洛书研究继续深入,殷墟甲骨文之外其它夏商文物考古又有新发现,它也可能为考古文物、甲骨文系统归类整理研究提供新方向。
殷墟内,甲骨文是集中一处还是分别存放,如何区分归类?
殷墟外,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宋卫陈蔡之地有无其它殷商秘藏?
今后这些地区早中期商代乃至上古文明考古,以及流落到东北箕子朝鲜,乃至据传是远征东夷,商朝灭亡后从白令海而远渡美洲的玛雅印第安文明考古,有无可能将它们比较研究后,取得新成果?
二、殷商文字文化史与孔子儒家早期文字文化研究
从现有已可确认涉及《尚书》与禹碑现有可知信息岀发,可以推断《尚书》《洪范》等篇目、《禹碑》蝌蚪文符,有一定概率是经由春秋时孔子等人之手抄写复制改造。甚至不排除是孔子等殷商后裔、儒家开创者,根据私藏殷商灭亡后先秦历代相传之物而自制变造。或汉代以后,孔安国等孔子后裔家人依据《尚书洪范》等而重新私下制作。
作岀这一推断结论,其原因很简单:
禹碑对应文本《尚书.洪范》是孔子整理出来的。
蝌蚪文符《尚书》古文本,出自汉代孔子旧宅壁藏及孔安国献书等一系列事件。
这套古代蝌蚪文符系列,与金籀、大小篆、汉隶等从周代到先秦西汉文字文本系统,可以完全区别开来。
它们甚至是孔家人所独有独知的一套家传。
如果禹碑及《尚书洪范》确定是孔子所秘造,或者是来自其私家保存的,传自殷商及春秋宋国文化中的最隐秘核心部分。那么,其价值也要重估。
由此,研究孔子及先秦早期儒家学说,乃至研究殷商文化,都需要重新确定方向,或颠覆旧有体系认知或开辟新分枝路径。
儒家经典里,孔子自称是系统整理周故,总结西周春秋以来周鲁文化体系。但他在打着"吾从周"旗号,感叹夏商两代无文无典同时,私下里却只是表面上打着周旗、打着复周公礼旗号,实际却在完成整理殷故、复兴殷商大事业。
面对东周春秋时礼崩乐坏大变局,他私下里一直在整理殷商后裔独有秘藏,秘研殷商文化核心遗产。
儒教春秋战国时代的教宗子贡、亚圣孟珂及其它孔门弟子,将孔子奉为殷宋后裔们的"素王”"布衣天子",大卫王后裔耶穌式"救世主"。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丘在春秋时周游列国,孟轲在战国时代"当时周天子尚在,何事纷纷说魏齐",他们不止是普通文化旅游学习宣传造舆论,还有着复兴殷商文化目的。
孔丘不止乃至其实根本不是要做复兴周文化圣人,他甚至极大概率就是打着周旗要做"每五百年而王者出"的殷商新王。他要融殷周文化于一炉再取而代之。
武王伐纣,纣自焚于鹿台。上古华夏文明传到殷商的文字文化存留,大部分被战火毁灭,但还有部分最核心文化留存。
近现代所发现的甲骨文,就是证明。
这部分文化秘藏由殷商天文星相祭司文化贵族保护保管,一直有稳定延续传承。这些文物的最后保管人,正是表面上打着"吾从周"旗号自称"述而不作"埋头整理周故的孔丘。
他曾经长期徘徊周游于宋卫困于陈蔡这些殷商文化核心区,既是考古定位求证查核殷商核心文化保护保障情形,也可能是在尝试反周复殷的政治游说串联。
他和弟子们所创立的儒家,以祭祀礼仪为看家本领,他是殷商最后的祭司贵族大教主。他内心真正祭祀供奉的是那只曾诞育商祖的天命玄鸟。他一直真心企盼着这只再现于周原、降命于文王、惟德是辅的凤凰,能重降天命于他这当世公认大贤大德。
他到楚地巡游,除了谋求现实政治地位利益,也是在凤凰文化为宗的楚国查探有没有神鸟(即隐藏的殷商后裔势力)的踪迹下落。寻找为殷商复兴事业提供支持的隐藏势力、线索、可能。
禹碑、蝌蚪文、尚书文本、洛书点数阵列图形背后,是殷商文化藏宝图。也是分散各地、失落隐藏的殷商后裔们相互联络赖以寄托的"约柜""密码本”。
儒家学派三千弟子,就是他为复兴殷商组建的班底。既有子贡抓钱袋子搞外交,也有子路抓刀把子。他还将各种人才广泛渗透到各诸候国、贵族领地。
他整理诗书礼乐易五经,表面上是勤奋认真学习、竭力保存"其命惟新"的周鲁文化。实际上,他作为暗藏"反周复殷"之志的殷商最后大祭司,也是在领先乾隆二千几百年前,便以修四库全书方式进行文化大清算。
他修整的五经中,有没有、有多少"抑周尊商"残留?
上述这些思维比较发散,结论比较粗糙不无偏颇,但并非胡思乱想全无凭据。它们可以给出早期儒家思想研究新方向,在多方面具有颠覆性。
中国商周先秦古代文字文物,近现代考古已有很多成果。尤其是近年来《清华简》等战国乃至更早文字文物考古,有不少新发现。如果《尚书》《洪范》乃至禹碑蝌蚪文、《洛书》这些先秦文明文字文物,均能确定岀自先秦乃至上古年代。那么,上述孔子研究的方向性假定推想,就不是凭空而来。
即便这些文字文物的年代,以及证实证伪一时尚难定论。从孔子早期儒家学说入手,从五经研究本身着手,现在也可以开始查证比较。
过去没有这个方向,认定孔子是周公之后周鲁文化集大成者,认为他最多只对殷商有遗民之思。
但是现在就可以有另外方向了。
他只是表面打着周旗,骨子里要复的是殷商。克己复礼,他要复的并不是周礼,而是吸收了周代礼乐文明成就的商代祭祀文明。
从孔子出发的研究,还有两个方向。
一是向上往前推,也就是往孔子出生之前推。
孔子生前的从西周到春秋早中期的五百年,乃至整个周代八百年。这一时期失散落隐藏的殷商文化,它们各种存亡接续,要厘清、理出头绪。
在宋国与箕子朝鲜等地,有大量殷商遗民,有殷商文化存活了长达几百年、近千年的政治政权实体。
在殷墟,有甲骨文秘藏。
在鲁卫陈蔡等地,散布着孔子儒家、其它诸子百家开创者为代表的大量殷商文化贵族。
在此背景下,殷商文化的千年存续,乃至改头换面进入汉代直至今天。其中脉络,可以形成一个研究方向。
其次,就上古历史而言,殷商文化很可能长期都不从属于三皇五帝到夏周秦一体的黄河中原区域炎黄华夏文明体系内的文化主体系统。
对于华夏文明主体而言,它甚至可能算是后来才融入的所谓玄鸟生商、"满清入主中原″式的外来文化系统。
商汤放夏桀后,吸收继承了夏文化。纣焚鹿台、人亡甲骨埋后,它又秘藏部分以《洛书》体系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使得华夏文明出现文化分裂、断层。
以残缺《河图》周易体系为核心的周文化,只能在"夏商无文少典"背景下创新重建。"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背后更多的是无奈。
孔子等殷商后裔们之所以能完成上古文明文化大整理,孔子等人智慧超群,"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只是部分原因。他们手中有周人所没有的殷商文化核心存留,才是更关键因素。
并非"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是只有经过孔子等整理后的"周文化",才能真正"监于二代"。
对于其它周人而言,夏商既然无文少典,怎么做到"监于二代"?
能"郁郁乎文哉"的,不是其它周人,只有孔圣人他们才办得到。
不是"吾从周",而是"从吾周"。小子们今后都得从吾孔丘之"周",都得跟老子们学!
最后,就是河图与洛书两套系统的清理整理。
纣焚鹿台甲骨秘埋,造成上古文明文化传承的分裂断层。
周所继承的河图有残缺,自行创新出周鲁礼乐文明。《洛书》秘藏于殷商文化贵族之手直至传孔子集大成,形成了蝌蚪文《尚书》为中心的一套新文化体系。
这就好象上古至殷商,一直都有河图、八卦为关键的算术课本,也有洛书、洪范符号为核心的语文课本。
但纣王自焚鹿台后,算术课本只剩几页封面,语文课本则被人偷偷埋藏。周人只好根据残缺,另行编写修订教材。
结果,就出现拿算术做语文用,《周易》一枝开两花,一花结多果。周代只能从残留铜盘铜鼎,发展出与甲骨文几乎完全不同的金籀文新语文课本。
孔子喊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口号,却能拿出蝌蚪文《尚书》上课,其它周人只能五体投地心向往之拜服其下。
那么,《河图》算术教材被当作语文课本五百年,二进制数学课,被周文王周公强行加塞进历史、哲学知识,扮演文化大杂烩。该怎么清理?
孔夫子还锦上添花,大杂烩上画蝌蚪文,韦编三绝作《易传》,这又怎么还原?
孔子打着"吾从周″旗号,他的蝌蚪文教材,也要吸纳融入五百年来周人"其命惟新"的新成果。他秘藏的《洛书》,也染上了有大杂烩特色的周代语文课本风格,又该怎么清理?
除了往孔子生前推,还要往孔子身后推。
战国时的文字、竹简、竹书纪年、楚墓简、清华简,怎么归类整理?是不是也可以、要不要开发新研究方向?
《禹碑》蝌蚪文研究下去,一旦从77符字典开发成蝌蚪文《尚书》、诸子百家蝌蚪文,对比这些战国文、简,有没有新发现?
从孔子往后推,比对先秦战国文字、竹简后,很可能要涉及从汉代今文、古文《尚书》两派开始的两千年来儒学大争论。
比如,《清华简》的真伪问题尚未解决,最近就已开启这课题了。从《清华简》里找证据,证伪梅赜古文《尚书》。其它战国简,也早已多少卷入这个争议两千年话题了。
现在有蝌蚪文字典,有复制出蝌蚪文古文《尚书》的可能,这一证伪研究或许将彻底揭秘。
它们背后,究竟是因为殷商大祭司孔丘春秋时搞文化造反大业,反周复殷派走商(资)派还在走?其残余影响延及到后世。还是两汉间新莽朝时期,复杂政治斗争与儒家内部各派系及孔氏家族为争夺道统,多方因素综合作用而共同造成?
三、华夏文明原初之迷研究
从河图洛书出发,从厘清整理上古时语文算术课本出发,就涉及华夏文明原初之迷问题。
河图洛书、禹碑符号这些文明结晶、火种式的符号类文字文物,究竟是科幻小说中"旅行者号钛金箔"式的上一文明纪元或外星文明的火种存留、位面宇宙传送阵通行证名片?还是华夏文明从结绳记事壁画陶符为基础发展岀的象形符号?是上古先贤苍颉智商大爆炸灵机微微一动才突破取得的文明文化结晶代码?
过去,从周易文本、阴阳爻八卦语文数学历史哲学大杂烩教材出发,很难厘清河图数字点线阵列与八卦图形之间的衍生延伸演化。还常把洛书、后天八卦等等大杂烩架床叠屋,形成超级大杂烩一锅烩。
现在,有禹碑符号集合与洛书单独对应,可以厘清蝌蚪文点线与洛书点线、数字密码及甲骨文之间的各种关联。还可以把它们再结合八卦阴阳爻与河图点线阵列、数字密码间的各种关联一起研究。
它们即便全是汉代图讖符命方士们伪造,也会有其伪造逻辑。不是伪造,而是天外飞仙外星所赐或已灭绝文明所残留,也同样可解构分析。不至于大杂烩依旧更杂烩。
河图洛书、禹碑符号、周易八卦符号,是华夏文明文化体系的起源,也是华夏文明自有宗教、祭祀、玄学思想体系、民间神秘文化的主体根源。
它们经过长期历史传承,已变得割裂、零散破碎、混淆杂乱、无序。
历代以来,不断有人尝试创设出完整系统的体系(如太极图说等),以便把它们整合融汇起来。但由于拼图在根源上就过于破碎零散,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禹碑蝌蚪文符的解读,夏商周人文历史、宗教祭祀、礼仪等等文明文化逐渐被发掘被清晰还原,华夏文明文化根源系统的拼图,也就越来越明晰。
四、今古文《尚书》领域研究
由于秦皇焚书,华夏文明又经历一次文字文化断裂。
汉代,董仲舒为首的皇家钦定儒家新领军、伏胜(字子贱,这名这字!?。)今文《尚书》语文历史教材、孔氏蝌蚪文古文《尚书》等等,逐渐形成几大学派,展开争夺道统的分合斗争。
商周鼎革之际,由于纣焚鹿台造成文化大断层,西周时期政权内也有类似各种政治、文化争衡,尤其是统治思想领域内的斗争。这两者有很多历史相似处,可彼此对比研究。
孔门家传派,他们以图谶符命与蝌蚪文《尚书》墙壁古本等为依托,与董仲舒大一统天人感应、今文《尚书》学派这两大孔外别传相互争夺儒家道统。三方还积极参与、卷入西汉皇室与郡国宗室、王莽等外戚们间各种政治斗争。
尤其是新莽时,刘歆贾徽等关键人物,向上触及孔安国董仲舒以及汉代儒道法三家斗争脉络,向下则延及东汉今、古文《尚书》学派之争,直到晋代梅赜等伪古文《尚书》之争。
从汉字构造理论说文解字,到训诂音韵\尔雅广雅,到天人感应符命图谶。从大一统春秋三传,到《洪范九畴》建皇极,……
要把各条线真正捋清楚,《禹碑》解读后,就一切都需要且能够得到重新梳理整理。很多方面甚至需要颠覆过往认知。
儒家独尊后,围绕今文、古文《尚书》及伪古文《尚书》领域的争斗,两千年来一直争议不休。
为何会有今文、古文《尚书》之争?为何会有伪古文《尚书》?过往争论与各方学者解答,其实并不完整。
总让人感觉有重要环节、拼图被完全丢失。
禹碑蝌蚪文解读后,对《尚书》研究重读必然展开。一切将彻底清晰,拼图也能完整。这样才能真正彻底厘清汉代今文、古文《尚书》与东晋伪《古文尚书》主要由来脉络,真正完整补全两千年来围绕《尚书》各种争论的根由线索,才能真正为这课题画上最后休止符。
五,汉代史料、儒学文献考证整理。
蝌蚪文、禹碑、《洪范》《尚书》《洛书》,两千年来一直诡异地时隐时现踪迹不定,原因除了战乱因素,还有明显人为故意因素。
这种诡异情形,不能不让人怀疑。
恐怕有伪造嫌疑的,不仅仅是梅赜等人、伪古文《尚书》。他们伪造的目的,很可能是要掩盖涉及一些特定人物、特殊事件、重要资料的真相。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前四史》、《十三经》等汉代书传经史文献,是否也有各种篡改加塞?
比如,与《禹碑》、蝌蚪文符、《尚书》等都有关健牵联的贾徽,《后汉书贾逵传》在介绍他的《尚书》师承时,就夹有这样一则他老师涂恽(《风俗通》:涂姓,涂山氏之后)的特意标注文字。
这则标注文字有点象密码线索,其内容显然与《禹碑》、《洪范》、蝌蚪文符等有一定关联。它是《后汉书》里本来就有?还是某位知情者读史书时,特意为后人所附加的隐伏草蛇灰线?
这一类信息,在前四史中,在汉代儒家文献资料中还有没有?
《史记》记录了司马迁从孔安国学蝌蚪文《尚书》之事,这史料历来被较多引用。
但它是《史记》中原有的?还是类似于"《风俗通》:涂姓,涂山氏之后"标记。或许只是知情者读《后汉书》为了标示岀涂恽与禹碑、《尚书》有关联,无心或特意为后人所加进改动过的东西?
新莽时期,刘歆等人可能伪造改造禹碑乃至《洪范》。若得到证实被认定,那么汉代史料文献两汉儒家学说文献中,涉及今文、古文《尚书》的人物、文字著述乃至某些事件,恐怕也要重新考订。
将这类信息挼一遍,从中找线索,现在就可以定好研究方向。
过去即便怀疑,一些资料,如上述贾徽资料中这则附注,人们往往也会忽略。
现在有明确方向,找证据挼线索,或许事半功倍。
六、结语
《洪范禹碑》的解读,可以引出禹碑与蝌蚪文的文字研究。从字典复活成文字系统,以此为基础,对古文字甲骨文研究以及文字文化考古也可开拓新方向。
从蝌蚪文字、《洪范》《尚书》来源出发,以孔子为中心,对殷商文字文化的研究、孔子思想、夏商周断代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原初之迷、汉代以来今古文《尚书》之争背景,也都可开拓新研究思路。
前文推出一种假说,就是重新认知孔子、殷商文化与华夏文化之间关系。其来龙去脉贯穿数千年,牵涉颇大。长远而言,对整个中古史研究从架构到内容,也自然会有一些影响。
汉、明两大王朝起于淮泗,赵宋也与殷商丝藕关联极多,诸子百家大都来自于殷商文化核心区,是殷商文化贵族后裔,岂是偶然?
孔子办私学,是周朝礼崩乐坏,王子朝之乱后。
此前,文化贵族识字阶层的文化知识传承,大致有两类途径:
一是周代礼乐文明秩序下,王室及诸候贵族内部家族中传承。
二是殷商祭司贵族后裔阶层,小范圈内部秘密传承。
后者内部隐秘传承殷商文化,其大致情形可与中世纪欧洲教会知识传承体系相比较,略近似。
大体而言,殷商后裔贵族后代中,无继承权子女、私生子女,唯智商论或其它标准,择其优者传授。
蝌蚪文字、禹碑及《洪范》《洛书》体系,可能就以此种方式在殷商文化遗民内秘密传承数百年。
上古华夏文明多元一体,夏、商、周之关系,与西方文明三大来源希腊、埃及犹太新月地带、罗马三者间关系似可作类比研究。
大致上,古希腊文化圈略近似华夏文明上古及夏朝文化,中东新月地带文化圈(犹太为中心,波斯巴比伦、埃及为两翼)则略近似殷商文明,古罗马文化圈则近似周文明。
罗马帝国一统地中海区域,以色列犹太文明之传承经历,与周革殷命后周代八百年间殷商后裔文化传承经历比较类似。
而孔子与埃及治下之摩西或罗马治下之耶稣,作为被他族统治的亡国遗民宗教文化领袖,他们在文化传承上,地位作用相近。
当然,孔子因为传承有残缺等因素,更注重整理总结殷商文化传承中社会生活现实部分,"敬鬼神而远之"。耶稣等则继承发展犹太教至创立新神学体系。两者传承先祖文化时选择的重点与取向不同。
新莽时期,刘歆等人大搞谶纬符命之学,修订《山海经》之类,似乎试图努力抽取道家若干材料以补全儒家于宗教信仰领域之缺失。这与殷商传承有残缺不无关系,上古道家也许正好内含有殷商传承中所残缺的主要部分。
上古道家与蝌蚪文符之关系更复杂。
商汤伐桀商革夏命之后,夏代掌管祭祀宗教的上古道家(颛顼重臣黄帝青阳氏后裔张挥公→汉初三杰黄老道家代表张良→汉代以来以老子为道祖的天师道张天师世系),也许与周革殷命后的殷商后裔、孔丘儒家一样,也私藏秘传有一部分上古秘本。它们才正好是殷商后裔也一直所残缺的那部分。
当然,殷商后裔儒家于宗教祭祀领域的先天不足,或许还与河图《易经》体系向为周人把持有关。毕竟,殷商之《归(龟)藏》,似已没落散失湮灭。
孔丘作为殷商后裔祭祀教主,一方面讥讽"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冷嘲"八侑舞于庭″,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把周代的礼乐祭祀当成吃饭工具。原因正在于"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的祀这一部分,古礼古道、法、术,全都已掌握在道家手中秘传。他能学的,也只有硬着头皮死记硬背没有人比他更懂的繁文缛节著称的周礼。
孔子求学于老子,他所求并不是其它学问,而是殷商和上古时的宗教信仰大道。
儒家于此领域终究难以补全,殆及稍后,道家与佛教先后乘势而起,亦非偶然。
儒家只是殷商后裔经历周革殷命纣焚鹿台甲骨秘埋一场大事变,还很可能在王子朝之乱中有心算无心,获取了绝大部分失传。
上古道家则经历了颛顼绝地天通、商汤伐桀、周武革命三场革命,一路从黄帝道到黄老道再到老庄道,最后才是什么天师道、全真道。
虽然青阳氏张姓从黄帝到颛顼到夏商周到两汉直至明代,一直职掌华夏宗教祭祀、道家道教。至少从张挥公到张良、张廉夫(崂山道祖、或即张高,张良孙),再到张陵、张鲁张盛天师世系,最后张三丰,几千年都是传承的龙虎道。但他们手中究竟还有多少上古秘传,仍然未可知。
上述颇多尚是假说,是否成立,尚有赖于更多先秦夏商考古新发现。
当然,三千多年前殷商,纣焚鹿台后,尚能留给今天数万十余万片成文成套成熟的甲骨文字体系。四五千年前濮阳西水坡颛顼墓,已有内蕴丰富信息的完整龙形虎形蚌壳复杂祭祀宗教文化符号。
以此作为背景,河图洛书点线数字阵列图形、阴阳二爻与八卦符号集合、77个蝌蚪文字符号字典集合,四千年前的先人们制作出它们来,完全具有可能。
张新泉
2019.立夏初稿
2021.小雪修订
2024.处暑补改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宿命论与实事求是 1 张新泉 字3399 2024-09-08 13:10:04
🙂图片都没了? 2 张新泉 字287 2024-09-09 17:57:13
🙂【原创】一、序或跋 2 张新泉 字10544 2024-08-23 19:56:00
🙂【原创】二、禹碑蝌蚪文解读对关联领域的影响
🙂【原创】三、解读禹碑蝌蚪文字的简要思路 张新泉 字15028 2024-08-21 19:30:52
🙂【原创】四、浅析"洪范九畴" 张新泉 字21199 2024-08-20 19:40:21
🙂【原创】五、浅谈金册玉牒 2 张新泉 字16291 2024-08-20 02:42:41
🙂丰坊、杨慎是卷入大议礼案俩最倒霉儿子 张新泉 字590 2024-08-23 15: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