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指正】小岗村与三农问题 -- 多余6688

共:💬485 🌺1290 🌵23新 💬104 🌺14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唉,达雅也不能免俗

喜欢猜测发帖人的背景。从哪里看出我跟浙江苏南有关的?

我:用300字总结八十年代初期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最好有些数字

DS:八十年代初期,中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崛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78年至1985年间,乡镇企业数量从152万家增至1222万家,年均增长率超过30%。就业人数从2826万人增至697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从9.2%上升至18.8%。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从493亿元增至2728亿元,年均增长约30%,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9.1%提升至23.4%。

这一时期,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以及市场需求增长。它们以轻工业为主,涉及纺织、食品加工、建材等行业,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缓解了城乡差距。然而,乡镇企业也面临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为后续的调整和升级埋下伏笔。总体来看,八十年代初期的乡镇企业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农村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以河北河南为例呢

DS:以河北、河南为例,八十年代初期,两省的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发展,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

在河北,198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为20亿元,到1985年增至12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0%。乡镇企业数量从1980年的约5万家增至1985年的20万家,就业人数从100万人增至4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从10%上升至25%。河北的乡镇企业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为主,依托京津地区的市场需求,形成了区域性产业集群。

在河南,198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5亿元,到1985年增至9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35%。乡镇企业数量从1980年的4万家增至1985年的18万家,就业人数从80万人增至35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从8%上升至20%。河南的乡镇企业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和轻工业为主,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

两省的乡镇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问题,为后续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空间。总体来看,河北、河南的乡镇企业发展反映了全国乡镇企业的普遍趋势,成为八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亮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