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鸡蛋是大头向下存放好?还是小头向下存放好? -- 罗博

共:💬116 🌺2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咽不下去

                      不信你自己试试,弄块生肉,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嚼细了咽下去?

                      • 家园 非也,非也。是因为蛋白质没有热变性,

                        肠胃里的消化酶类不好切。

                        蛋白质分好几大类,水溶的,跨膜的,纤维的,等等。结构上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是有特定空间结构的折叠起来的长肽链。生理条件下,也就是生的条件下,蛋白的肽链大部分是紧密的包装起来的,就像一个毛线团。

                        动物消化蛋白质,本质就是把长肽链切成短链,这样肠道细胞才能把这些切碎的小肽当作养料吸收。而要把蛋白切碎,就需要让这些蛋白结构松散一点,好暴露出可以切割的肽键,这样蛋白酶才能下口把它们咬断。这个松散结构的过程,就叫变性。加热就是很有效的变性手段。

                        胃里虽然有胃酸,也能起部分变性的作用,但是和充分加热比,效果还是差些的。酸变性和加热变性的最大区别,就是酸变性很难把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翻出来,而热变性却可以。我们人类的胃蛋白酶,pepsin,和肠里的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切的恰好也是蛋白质的疏水残基,人类的三种主要消化蛋白酶,这就去了两个。剩下一个胰蛋白酶,trypsin,是在前两个的基础上把肽片段进一步切细,这才好吸收。

                        变性蛋白,使得肽链被暴露出来让酶去切,这是从微观上说。从宏观上,构成动物结缔组织的结构蛋白质变性后,整个组织都变得松软,容易糜化,这也是帮助消化的。~~~嗯,这个就是您说的意思。

                        不过鸡蛋清不是生着也很松软吗?为什么也要加热呢。这一方面是前面说的微观意思,另一方面,蛋白加热变性后大多会丧失原来的功能,而这样的功能在那些食物活着的时候,是千奇百怪的,吃到肚子里未必都有好处。比如鸡蛋清里就有生物素结合蛋白,如果不加热变性,会结合一种叫生物素的维生素,影响这种东西的吸收。所以加热以后对人会好些。此外豆类食物里一类叫凝集素的蛋白,生吃就会造成麻烦,熟了以后就没关系了,也是这个道理。

                        此外,淀粉类食物,也有类似蛋白的变性熟化过程,充分加热对消化也有帮助。(虽然随来源不同,有些植物的淀粉也可能一开始就比较好消化。)

                        总之加热食物是个很伟大的发明。和各种猿猴亲戚相比,人类是唯一经常性的习惯性的强迫性的喜好肉食的物种。如果别的灵长目动物也这么吃肉,还不加热,那多半会得上肠胃病。

                      • 家园 直接吞下去

                        古人不是什么“茹毛饮血”么?

              • 家园 祖先没有癌症的不多,多半是因为他们往往活不到那么老

                老到可以生癌症,另外就是现代人面临的细胞变异风险比古人大多了,高温导致的致癌物接触频率也高不少,古人有多少天天能吃烤肉?

                盲从以至于杞人忧天固然不可取,但能控制的话还是要控制一下,面对这个风险丛生的时代

            • 家园 致癌的东西不一定你能吸收

              活得这么累,就没有任何乐趣了。

              再说很多传说中的致癌物质也就是传说而已,很多都没有科学依据。

            • 家园 只能想开点了

              不然的话,自己吓死自己。

              如果天天吃清蒸,水煮的玩意,还不下味精,只怕淡出鸟来,虽然健康,还有什么人生乐趣呢?

              总觉得人的身体不是那么脆弱,偶尔来点有害物质,身体会排出去的。

        • 家园 我记得是一百度过一点

          有人说是九十多度,有人说120。

          正好是炒菜的温度。不过出锅前加一点就没问题的。

          菜里面含水的话,温度不会超过沸点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