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原创】皖南事变能证明叶挺是“没有办法的人”? -- laska

共:💬20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原创】皖南事变能证明叶挺是“没有办法的人”?

    皖南事变能证明叶挺是“没有办法的人”?

    南昌起义失败后,叶挺同志对CP不满,无处申诉,最后干脆擅自脱党,到苏联找共产国际告洋状去了,这一去就脱党十年,等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抗战的时期了。。。。。。。。就他的军事指挥能力而言,我觉得也不见得就真的有传说的那么强。北伐的时候他是先遣部队,打前锋的,确实打了一些硬仗,可以说是一个将才。但是从在南昌起义后他指挥部队打仗的情况来看,他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实际上并不是特别出众。到皖南事变时,国军虽然有七万余人之众,但叶挺所部也有9000余人近万人,不说击败国军,如果指挥得当,夺路而逃应该还是做得到的,就算是牺牲一半,也还是能够保存一点革命火种的。而他率领所部在国军的包围圈里四处碰壁,朝这边突围出不去,又转向那边,那边不行又转回来,这种指挥别说是在被包围的态势下,就是一般情况下的军事指挥,决心不坚决也是犯了兵家大忌的。更不用说当时的新四军已经限于被包围的态势,只有精简部队,选准突围方向,拼死一战,溃围而出,象他这样四面碰壁,实际上只能是消耗自己,坐以待毙。

    以上这段是这几天偶然在一个算是朋友的朋友的博客上看到的一段。涉及对叶挺军事指挥能力的评价。但看了感觉不舒服,当然,也知道这段文字本身不是精雕细琢的产物,也不过是随手写来,但基本意思是清楚的。

    这段文字里我认为有两个错误:

    一个是南昌起义后,叶挺脱党找共产国际告状;

    一个是对叶挺在皖南事变中的表现欠公平。

    首先,叶挺实际上是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脱党的(不是南昌起义)。主要也不是对CP不满,当然,当时CP中央几乎就是共产国际传声筒,起义的实际指挥权操在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手里也有关系,叶挺在广州起义成功以后提出离开城市,但共产国际的代表要求打城市战,要求进攻,失败以后又把责任推给叶挺,因为叶挺是名义上的总指挥,叶挺这才感到委屈,“无处申诉”,直接找共产国际去告状。(脱党当然是叶挺个人政治上的一个污点,这可能也是叶挺后来在新四军军长位置上几度出走,始终很难和项英相处的一方面原因)

    其次,对叶挺在皖南事变的军事指挥的指责也欠公平。

    叶挺原先虽为军长,但并没有实际指挥权。在事变前,北上,东进,南下的几条路线里,叶挺是不主张南下入死地的,但项英坚持南下。至事变开始后,先是会攻星潭受挫,结果项英主持的军事会议拿不定主意,扯皮十几个小时,又掉头走了回头路,贻误了战机。其实恰恰是在这个时期,叶挺是主张“只有精简部队,选准突围方向,拼死一战,溃围而出”的,但很可惜,叶挺的主张没有得到支持。后来项英动摇脱队,在外面转了几天,但这个时候叶挺仍然没有实际指挥权,直到中央来电确认叶挺的指挥权。但这个时候已经是走不掉了。最好的结果是被打散。叶挺缺乏游击战经验,下不了决心,希望固守等待中央对蒋施压,这也不能说一定就不对。到后来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去谈判。

    叶挺在后期的指挥确有可商榷处,但叶挺有指挥权的时候,已经不是是不是突得出去的问题了,而是被聚歼还是打散。叶挺不是神仙,那种情况下,聚歼和打散并无大的区别,这里的打散不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分散突围,即便有此打算,新四军部随行有大量非战斗人员,散出去几乎就没有生存能力,所以叶挺选择固守等待转机,也不能说必定是错的。而且,我看到一种说法,似乎是饶漱石代表党组织要求叶挺去谈判的。

    还有,还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

    就是皖南事变中的新四军实际能打仗,能指挥得到的,根本就没有9000人。

    撇开大量非战斗人员不说;战斗部队里,事变开始没多久就少了傅秋涛的一纵,差不多又要去掉一两千的精锐部队。(当时新四军分成三路纵队,傅秋涛一纵为战斗部队,人数在3000人,会攻星谭失利后,一纵即开始自行组织突围,最后突出去了大约1000左右)

    本来已经是1:7的劣势,再少掉将近三分之一的精锐主力,更是捉襟见肘了。

    会攻星谭受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手里没有生力军了,先期得手以后,没有后劲,无法撕开口子。

    在见到我的话之后,这位朋友回帖作答

    人少不是理由,如果他不能挽狂澜于既倒,还是只能说明他针对当时的情况毫无办法。而且从南昌起义来看,就更明显了

    我的回答是--

    人少当然是理由。前面已经说过,到叶挺有指挥权的时候,手里能用的,充其量也只有五六千人了,其中还包括军部,大约也要有近2000 的非战斗部队。

    另外,合围既成,神仙也难回天了。

    我的这位朋友是位“毛主义者”,在他看来,老毛用兵如神,是属于“总是有办法”的。这点来说,并无大错,但用之贬低其他将领,仍是偏颇的。

    老毛军事斗争史上,破围的表现大多很好,但是,老毛之破围,也多是在合围尚未完成的时候钻出去的,期间还要加上利用国军派系矛盾。

    而在皖南事变中,等到掌握了指挥权,把叶挺换成老毛,也一样抓瞎。原因无他,三个:

    1、悬殊太大(周旋余地越小,敌我悬殊越大),粮弹无补;

    2、战机贻误,合围已成,几无破绽;

    3、国军准备充分,指挥得力,基本无派系矛盾可用。

    以我观点--叶挺在抗战中无多少表现,没有得到多少证明自己的机会,便过早在“千古奇冤”中陨落了,但由此便得出“他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实际上并不是特别出众。”的结论,我看还是草率了。以五六千陷伏之旅,处处落尽下风之局,丘陵起伏之间,抗击着国军数万精锐,且不说是不是谈得上“大兵团”作战,要求其“特别出众”,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未想,这位朋友竟然说

    合围之前有合围之前的办法,合围之后有合围之后的办法,只有没有办法的人,没有没有办法的事。

    联及其前文所言

    所部也有9000余人近万人,不说击败国军,如果指挥得当,夺路而逃应该还是做得到的
    云云,言下之意,在那种天时、地利、人和皆失的情况下,竟然还多少指望着击败国军,真是有点匪夷所思了。

    于是也不再多说,只留了一句--你这就是唯心了。由此看来,我还真没看错你。你还真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顶多是个毛主义者罢了。咔咔

    • 家园 照黎汝清的看法。

        叶挺适合指挥大兵团打硬仗,项英适合指挥游击战,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经验、长处。

        但需要大兵团打硬仗的时候正是项英指挥,当叶挺接过指挥权时,只有靠分散打游击突围了。

      • 家园 确实如此

        黎汝清的说法是,在会攻星潭的时候,应该由叶挺指挥,扔掉伤员,不计伤亡的突围出去。

        但偏偏项英爱惜战士,也舍不得扔伤员(这也没什么不对),是打是走扯不清,扯皮十几个小时,彻底陷入死地。

        这个时候可能应该分散突围是相对正确的,但项英又动摇开小差,回来以后整个人都灰溜溜了,可谓放屁也不响了。

        叶挺不擅长打游击,而且叶挺担心分散突围就放羊了,等于任人宰割,不如死守待转机,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 家园 当时确实怨不得叶挺。

      项英是老毛都指挥不动的人。而叶是空投干部,没有自己缔造的军队。作为前脱党分子,当新四军军长完全是TG与蒋妥协的产物,叶在新四军中说话一直不好使,就是一个牌位而已。换谁处在这种境地也白搭。

    • 家园 哈哈..老毛厉害在于怎么不被围住..被围住.呵呵?那还是老毛?
    • 家园 项英是连毛都不鸟的人,叶挺跟他搭档,自然讨不了好
    • 家园 叶挺的致命弱点就是他的党籍一直没有恢复

      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所以人微言轻。一直到最后时刻才拿到最高指挥权,那个时候当然已经太晚了。

    • 家园 那时候大概谁都没有办法,粟裕厉害吧,不也有赣东北的时候吗

      那时候大概谁都没有办法,粟裕厉害吧,不也有赣东北的时候吗

    • 家园 你的朋友已经

      不讲什么逻辑分析的问题了 你怎么说得过他呢?那不是白费力气吗?你和狂热的宗教徒辩论是没有意义的

    • 家园 砸你一砖

      顶多是个毛主义者罢了。

      毛的精髓是机动灵活,实事求是。。。您这位朋友很不够“实事求是”的格。

      • 家园 呵呵,兼答楼上两位

        这里的“毛主义者”,是从“无限崇拜”这个角度去说的。

        这位朋友一向自居“青年毛主义者”,在网络上,也算是小有名气的。

        • 家园 那么,您这样说。。

          就把别的毛主义者一耙子都摸黑了。。。称其为毛fan还差不多。

          • 家园 借您的帖子继续补充

            以下是我这位“青年毛主义者”朋友的回帖:

            你认为上官云相的指挥水平能算得上得力还是顾祝同的水平能算得上得力?

            如果说都是顺风顺水的打,那还要将领干什么呢,大家都打神仙仗算了,谁去都能搞定。一个将领之所以比别的将领的水平高,最重要的判定标准就是能否转败为胜,在劣势状况下至少使自己的部队转危为安。

            对的,贻误战机这个确实应该算在项英头上,因为项英不想跑过去仰中原局的鼻息,还想保持一点独立性——所谓东南局,当时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指导和发展新四军。但是,如果说从一开始就顺利地开到了苏北,如果项英能有这水平和这觉悟,你认为叶挺还能在新四军里发挥什么更大的作用么?

            • 家园 我说:

              上官和墨三当然不算名将,但也不是饭桶。

              你让叶挺拿着五六千粮弹无补,已陷绝地的疲惫之师,去表现得“特别出众”,可不就是要他去打“神仙仗”么?

              武兄大概忘记了“虎落平阳”这句话了吧。就是武林高手,还有被王八拳打死的。

              这样吧,空对空没意思,不如反过来推演。

              我们就从项英1月9日开小差,叶挺接掌指挥权,到1月14日叶挺受饶漱石指派谈判被扣这段时间,国共两军序列、部署说起,请武兄自代老毛,看看有什么妙法可以表现得“特别出众”。

              武兄或许真有名将之资呢?如何?

              此外,

              一个将领之所以比别的将领的水平高,最重要的判定标准就是能否转败为胜,在劣势状况下至少使自己的部队转危为安。
              武兄也自称读史,这句话说的可就太失水准了。

              名将翻船的就不用我给你一一举例了吧?

              仅举一例--隆美尔也有阿拉曼之败,隆美尔便不是名将了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