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西望东扯】聚义厅上,休言浙江无人 -- 逸云三洲

共:💬110 🌺444 🌵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西望东扯】聚义厅上,休言浙江无人

    只因梁山不在浙江地面上,就好说一百单八将里,没有浙江人的份莫?

    本省人杰地灵,左右通吃,莫说耐新力士的议事堂上到处有浙江人扎台型,这康妙力士的聚义厅上,浙江人一样撑过台面的。

    况且浙江本地虽木有梁山,山可少得了吗?又岂止是一个四明山呢?当然能回上三五支队这个报门,也还是灵光的;若是连这支部队也不知道?那,那也没关系,不用去外面找了,河里捞一捞,看看和尚的老伯如何收税吧。

    禅人:【原创】浙东旧事 ---- 三五支队来收税 (上)

    三五支队的事,就此搁下了哈,说老实话,真要是论资排辈,哪能从三五开始呵,老祖宗可有的是。老祖宗老到啥程度?那就从“一个幽灵在……呃,兜兜转转……”开始吧,(要命,跑广东去了;安只是半个我努,另一半鸟语花香,原谅原谅),

    啥?不原谅?不是浙江也没串到广东?跑欧洲去了?咳,马大爷恩大叔的原创没问题,可铁手说了,好的翻译也算原创嘛。那么这个中文本的幽灵,是谁的原创翻译?中共创始人之一、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复旦大学校长、义乌人陈望道教授嘛。

    义乌知道不?本省的地方,嗯?不是指广东,我努这半边的……

    其实中共的早期活动家中,浙江人还真是很多的。比方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是谁啊?当年陈独秀的助手,早期中共上海、杭州地方组织的书记、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诸暨人俞秀松嘛。

    俞秀松也可以算是才子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陈独秀在上海就已成立了一个组织,现在公认是全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并往往被称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其实应该是叫社会共产党来着,当时陈独秀的主要助手之一,就是俞秀松;陈独秀接受陈炯明邀请去广东当教育厅长之后,上海这边就是指定俞秀松负责的。随后去莫斯科出席少年共产国际会议,并负责联系选送中国青年赴苏俄留学事宜,所以可说是中国留苏学生的大哥大,却未料后来被个晚辈王明算计,弄出个江浙同乡会事件来恶心人,大批江浙同学遭到打击,其中就有蒋经国小同学;俞秀松自此饱受排挤,后来化名去新疆,任新疆学院院长等职,赛福鼎等人就是经他手选送苏联学习的。谁知王明接脚又来,途经新疆去延安时,从盛世才送看的照片里面圈出俞秀松,致使俞秀松再次入狱,并被转押去苏联,一去不复返。解放后其夫人(盛世才的妹妹)百般打听,才知道已在苏联被枪毙了。62年中国民政部追认其为烈士。

    当年和俞秀松一起,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发起成立青年团的其他七个人当中,多数也都是浙江人:同样担任过青年团书记的施存统,后来是民进副主席、劳动部副部长,当然现在要是比名气,老子施存统可能还没有儿子施光南的知名度大;陈望道先生解放后曾任复旦大学校长、民盟中央副主席,毕生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的教学研究;颇有艺术天赋的叶天底,执着于主义,早年已被国民党处死了;老同盟会员、当过民初浙江省议会议长的沈玄庐,则再次转了身,成了国民党西山会议派,分共时还当上浙江省清党委员会的主任,28年在家乡被暗杀了。

    当然罗,这里是军事版,有人要是硬说理论家到了这里打折,也是可以的。那就再说一个中共早期活动家吧:王一飞,浙江上虞人,21年留苏,老资格了。曾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25年与叶挺、聂荣臻等一起回国的,曾任中共中央派往北伐军的军事特派员,负责与北伐军顾问加仑,也就是苏联元帅布留赫尔联系;后来在中共五大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的秘书长。这个履历,相信在军版就不打折了吧?不过王还是没有真正指挥过军队的,他最大的成就,是在翻译上,是中共初期为数不多的翻译家之一;同时在组织方面,作为周恩来的主要助手,在军委也作了大量的工作。要硬套直接指挥武装,那就是八七会议之后了,时王一飞与毛泽东等一道被任命为长江局委员,随后往湖南接任省委书记,组织了一次不成功的暴动。不久就被捕遇害了。

    男生不少了,女生有吗?当然也有啊。定海女将金维映嘛。金维映是宁波师范的学生,那时的女师范生可金贵,不见得比现在的女研究生人数多。当然现在知道金维映其人,往往是因为其前后两任丈夫的关系,或者是因为她的儿子李铁映;其实她是元老了,光靠她自己在中共党内的资历,也一样站得住的。在苏区她曾当过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并兼任中央军委武装动员部副部长。据有关人员回忆,有一次还奉江西军区司令陈毅的命令,亲带一个新编团上了前线。长征时出任妇女队的政委,后来去苏联学习,不幸得了精神病,德军进攻时被炸死了。

    金维映当年还是定海独立支部的创建人。这一说起某某独支成员,往往就是骨灰级的,比如定海独立支部,就是26年建立的,其成员自然就是早期党员的了。也是,一个相对大的地方,只有一个支部的建制,不早不行;当然一以概之不好,否定例子也还是容易找的,所以不好一刀切,望文生义。但温独支的创始人谢文锦,那绝对就是元老了,他是大革命前留苏的,与王一飞、刘少奇、任弼时等是一拨。后来担任过鲍罗廷的翻译和中共中央秘书。北伐时期,谢文锦从上海区委委员调任中共南京地委书记,四一二发生之后,在召集紧急会议时被侦缉队抓走,时南京侦缉队队长赵虎臣在严刑审问之后,又奉命将谢文锦等十多人一起秘密处死,遗体被运到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上,投入秦淮河中了。

    谢文锦是温州人,确切说是永嘉县的,跟和尚老伯一样,跟西西河也沾点亲,看这里吧

    一直在看:【原创】纪念谢文锦

    说谢文锦,实际是想进一步往军事上引,英雄版嘛,还是要多讲军事人物,否则人家恐怕要问了,已然说了不少梁山上的浙江人了,这浙江本地有啥山啊?四明山不能算第一山,算第二山行不行?

    在浙江活动的中共籍的武装,三五支队确实是晚辈了,它连老新四军也算不上嘛(想看三五来源,可参考这里)。而浙江一样是有过老红军的,这就是红十三军。这支部队是地地道道的浙江土生部队,虽然不能跟井冈、洪湖、黄麻的资格比,却也是祖宗级的部队,比百色的红七军,只是晚了大约半年的时间。红十三军约略的情况,以前写过了,节约网站资源,不多说了,连一下,

    闲谈红十三军

    这篇既然重点讲人,我们就继续讲浙江聚义厅里的军人吧。

    续五:闽赣来客(上)

    续四:时迁问题

    外一章:心元之源

    续三:特科尖兵

    续二:苏区掌门

    续一:十三军首长

    元宝推荐:禅人,MacArthur,一直在看,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续六:余部和余部

      在浙江活动的十军团余部,大致从属于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其一是关英系统。这一系统其实是从闽浙赣省委和军区沿下来的,当年编完红十军团之后,闽浙赣军区的部队其实剩下也不多了,就一个红三十师,后来还给了粟裕一部分。十军团失败,军区基本也打散了架,省委在赣东北无法立足,就在新省委书记关英的带领下转移到皖浙赣边一带,一度进入浙江,在开化县境内建立了秘密机关。

      如前说到的,皖浙赣边本来就有中共组织和武装,十军团也留下了一部分部队,其中最大的一部,是方志敏在十军团解体之前就主动安排留到皖南的十军团侦察营熊刚部,与游击队合编成皖南独立团,后来成为关英经营皖浙赣边的主要部队,在鄣公山建了基地,成了省委的立脚点,这时候省委改称皖浙赣省委,独立团也跟着改名为皖浙赣独立团。三六年里,该部入浙江境内打了几次较大的胜仗,甚至在七月和九月分别打开了开化和昌化两个县城。这大半年,也是关英系统下的浙西游击区最旺的时期。除了属于省委直属的独立团,上浙皖、开婺休(浙皖)、下浙皖特委也各有一些部队,其中浙皖特委和军分区,就是以浙江开化县为活动中心的;下浙皖特委和军分区,也在浙江遂安县的狮古山建立过一个中心基地。

      其实独立团过浙江之前,浙江本地就已有游击队活动,很多是十军团幸存下来的小部队,如原红十军团的连长刘智先、指导员董日钟、排长宋泉清等人带的队伍;另有一些则是浙江本地人组织的,如张春娜、丘老金的部队。丘老金的部队本来是农民武装,后来由赵礼生收编了过来,成为开婺休中心县委的游击大队,成立特委和军分区之后,丘老金还担任了浙皖特委的常委、军分区司令员兼独立营营长。政委则是特委书记赵礼生兼的。赵礼生还在开化建了县的苏维埃。

      关英系统,后来因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同时显示实力后,敌军压力也明显在加大,关英就决定率队去浙南找刘英、粟裕,这成了一个转折点,独立团在途中被打掉了,只剩下熊刚带的几十个人;下浙皖、上浙皖和皖浙的部队也都被打垮了,浙皖军分区的赵礼生、丘老金先后牺牲。不过新四军成立时,张云逸带部队经过开化时,意外发现监狱里关着一批游击队的指战员,经交涉下救出来后,跟上新四军走了,里面有开化这边的一个区委书记。说起来开化这里正好是周边各部新四军集结时交通要地,陈毅、粟裕等人率部也曾过路,分别也都召集到一些人员带走。其他还有些部队生存下来,不过都已不在浙江境内,如下浙皖的特委副书记、独立营长阙怀仰还保留着三十多人的小队伍,后来在独立团政委刘毓标的苦劝下终于接受改编的决定,这支小部队和熊刚的小部队都编进了新四军;但关英本人则因劝说赣东北的旧部杨文翰下山不成,反被当成叛徒杀了。

      在浙江活动的另一个系统,就是刘英、粟裕的挺进师了;由未落入怀玉山包围圈的十军团先行部队、加上从军区补过去的红三十师一个团组成。主要领导人除了原十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和参谋长粟裕,还有原红三十师的政委黄富武,以及原七军团的两个师长:王永瑞和王裔三,原七军团的另一个师长胡天桃则已在怀玉山被俘牺牲了。由于粟大将的关系,挺进师的名气现在自然是大多了的,他们分别在浙西南和浙南活动过。而这两个地方,当年都是红十三军旗下部队活跃过的地方。挺进师进入浙江,因指战员多系江西、福建和湖南人,活动多有困难,连讲话都不方便,所以一直想寻找十三军的余部。

      十三军余部也确实仍在活动。分开讲吧,浙西南这里,中共早在红十三军之前就组织或收编过不少武装的,有名一些的,如铁匠吕思堂组织的农民武装,后被永康中心县委收编,命名为“永康工农军”,吕思堂为司令,胡斗南为党代表。吕部虽然被镇压掉了,但其他的武装野火春风,照样一茬一茬地冒出来,如缙云县委建立的浙西工农革命军杨岩溪支队。到红十三军成立时,浙南特委决定将永康、缙云、仙居和义乌的一部分红军游击队合起来改编为红十三军第三团。根据特委指令,永康中心县委书记李立卓和常委楼其团、王振康等人就在永康方山口祠堂成立了红十三军第三团。

      楼其团原是个裁缝,大革命失败后入党,一直搞农运,曾去上海接受过秘密军事训练。回去搞武装。当过永康红军第一、三游击队党代表。十三军第三团成立后,出任政委。三团虽然在编制上统一到十三军中,实际上仍是永康中心县委指挥。经过一系列小的胜利,三团根据当时的主旋律,去打中心。当然三团实力有限,地方党委也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所谓中心是指缙云县重镇壶镇,但已是力不从心之举,受到极大的损失;浙江省、永康县及邻县的县政府更进一步纠集重兵围剿,三团陷入困境,团长程人谟自首,队伍大部瓦解。而中心县委书记李立卓,此之前在大盘山活动时就已被捕杀了。

      不过三团余部仍旧存在,在楼其团、王振康的指挥下转战各处。楼其团后来潜去上海找到了中央,随即回来设法恢复县委。不幸被人告密,死在了浙江陆军监狱里。但新的永康中心县委设法恢复了与仍坚持在永(康)缙(云)边的红三团余部的联系,建立了由王振康、陈龙虎、程义仁等负责的永康红军游击队。只是中心县委的活动引起注意,大批军警开到,一批骨干被捕杀,书记逃往上海。永康中心县委遂再次被破坏。但山区的游击队仍在活动的。在永康、缙云边境山区活动的游击小组,次年与中共东阳中心县委取得了联系,受命扩建成立浙西游击队,下设3个中队,总负责人程义仁。

      刘粟挺进师进入浙江,其第一纵队在大盘山失败后,由刘达云、张文碧率领的余部,曾辗转活动于临海、天台、新昌、东阳、仙居、缙云、永康等县,寻找当地党组织和游击队,后来终于如愿以偿,在缙云黄弄坑和永康金竹峰找到了程义仁领导的浙西游击队数十人。两支余部会师后,程部被整编为浙西工农红军第一、第二大队。只是很不幸,第二年七月,二大队程义仁等19名干部战士被错杀了。不久一大队大队长战死,副大队长叛去,队伍瓦解。程义仁等被杀的案子,在1985年5月平反了,恢复程义仁等6人党籍。

      刘英、粟裕在浙江最出名的基地,应该要数浙西南根据地,有称之为浙江第一个真正的革命根据地的,说法对不对,倒也是有商量,但一度确实是搞得有声有色,挺进师并曾经在此成立了浙西南特委和军分区,由黄富武当书记和政委,王永瑞当司令。后来在国民党军大举围剿下失败了,黄富武被杀。要说浙西南军分区的核心地区,实际上也是原来浙江党组开拓的老土。不过这里,不是当年主导红十三军的浙南特委的地盘,另有永康、兰溪和东阳三个中心县委主持;也曾有过浙西特委。永康中心县委后来参加浙南特委,区内部分武装组织成十三军三团,前面说了;其他组织则仍在浙南特委之外,但也有使用十三军旗号的。根据历史文献,中共在30年初总结全国形势时道:浙西的兰溪、义乌等县,曾发生过著名的斗争,近来斗争最激烈的有永康、武义、宣平、遂昌等县。最近赣东红军游击入浙,江山、常山等县亦变为红色区域。

      这最后一句,明显是本贴前面提到的红十军入浙江事。前面两句,就是指浙江本地组织的武装斗争了。据记载,早在28年的时候,遂昌县委就组织有遂昌工农革命军,存在了几个月,后遭省防军镇压而失败。浙西特委组织的兰溪游击队,存在时间则更短些。大约在金贯真受命前往浙南巡视、并谋成立红十三军差不多的时候,派往浙西恢复浙西特委的中央巡视员曾志达也在宣平一带谋组织武装。浙西的武义县委和宣平县委,便在浙南起事的同期,先后组织了浙武红军和宣平红军。宣平红军总共有北、西、南、东四营,由曾志达统编为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曾志达自己任总指挥。数月后这些部队在与省保安部队作战中失利、解体。曾志达后来在上海被出卖,被捕后死于杭州监狱中了。

      当年郑汝良指挥的宣平西营红军的活动区域,曾扩展到宣平的整个西乡及邻近的松阳、遂昌等县境内,遂昌、松阳的本地并出现了帮会色彩的农民武装,与西营红军互动。这些队伍在宣平红军失败时也都纷纷解体了,但基干人员尚在,日后在挺进师建立浙西南根据地时又扮演了重大角色……

      通宝推:然后203,
    • 家园 【原创】续五:闽赣来客

      浙江聚义厅外一章:心元之源

      续四:处理时迁

      十三军是浙江土生土长的红军,当然严格地讲,它还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军”。这倒不是计较其兵力、装备不足了,要是比较这个,那不但是十三军,历史上大部分的红“军”,兵力装备都是颇有限的;这里主要指的是,作为一个部队来衡量,十三军还不够不上组织严密、军令统一的标准。

      事实上,浙江境内各类称号的红色武装,在十三军之前早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后来新设立的中央军委,有参照苏联红军模式整理全国红军的行动,其中一个内容就是番号的统一。授红十三军的番号,是计划整理浙江各部赤色武装、打造出一支主力红军。该军遂有列为红军历史上最早的十四个军之一的荣耀。只是该军存在的时间太短,只来得及从称号上将若干红色武装统一了起来;真正的整军行为远不及展开。在十三军军部短暂的存续时间内,所直接指挥的部队,只是一个第一团而已;一个组织严密、军令统一的红十三军,应该说还是并不存在的。

      红十三军及余部之外,其他正规番号的红军也有在浙江活动过,不过多是“客籍”。红军又不上户口,去了那里就属于那里;所谓“客籍”,不过是指成军于浙江境外、骨干多为外省人的意思。这一类部队,有红十军、红七军团、红十军团,及其余部。实际上这几支部队之间是有很紧密的血统关系的,里面的老祖,即是方志敏等人创建的红十军。由十军再往上追呢,则是赣东北的江西红军独立一团和闽北的红五十五团。所以在这里,姑且一概统称其为闽赣来客吧。

      红十军建军的时间其实和十三军差不多,但底子比十三军好得多;一来其前身部队成立得早一些;二来有方志敏这样的干才,政治整军做得也比较有章法;三来嘛,该部军事骨干也多一些;当年江西红军独立一团起家的时候,就有国民党军周志群旅起义的两个连,方志敏启用起义的旧军官担任红军指挥员,使部队的军事素质得到提高。说起来也有趣,这个周志群部,追溯上去,属于贵州出来的王天培部,北伐时期的番号也是第十军,看来有点缘分哈;而周将军嘛,大概也是大方的,,以后手下竟又有三个营投奔方志敏去也,其中很多起义军官,日后成了赣东北红军的重要将领。江西独立一团的团长,是江西省委派去的周建屏。周是前滇军军官、朱德的旧部,部队扩编成军后,出任红十军军长。

      方志敏等人在赣东北、闽北建立的根据地逐步发展,最后扩展到了浙西。31年3月,红十军进入浙江开化县境内,奔袭了战略要地华埠镇。次年4月,周建屏、邵式平率红十军再次入浙,占领了华埠镇。随着红十军的两次入境,中共在当地的组织也开始形成,先后成立了油溪口支部、开化特别支部和开化一区区委等基层单位,隶属赣东北省委。这时期的浙江本地干部,有傅家富等人。傅家富后来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战斗中负重伤后,流散于民间。

      红十军第三次打入开化县境,是33年6月,时赣东北省委已改成闽浙赣省委,对浙江的开拓当然更是名正言顺。不过这时的红十军,则已名是实非,确切地说,这是一支新建的红十军,现在军史上称为新十军。周建屏的老十军,则已奉中央命令,改称红十一军,调往中央苏区。新十军由闽浙赣地方部队赤色警卫师升编而成,军长是从中央苏区调来的王如痴。王军长军事资历不浅,可惜在新红十军军长任上,成绩不算太好,方志敏屡有不满,遂向中央投诉,获派军事资历更老一些的刘畴西替任,将王如痴降为独立师师长;谁知刘军长的成绩竟是一样的不佳,此是后话。且说新十军首入浙江时,带兵的尚是王军长,并且还是有所成绩的,曾在当年9月打开了开化县城。红军获得进展,闽浙赣省委对浙西地区的开拓工作遂益加重视,从34年初开始,陆续派出很多政治干部前往建立与发展组织。

      与此同时,中央苏区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形势却渐渐危殆,于是以偏师红七军团,在抗日先遣队的名义下实施调敌任务,向闽浙赣而来。想来很多网友都知道的,红七军团溯源,即是老红十军。当年十军改称十一军进入中央苏区之后进行了整编,缩编成两个师,另调入中央红军的三十一师来充实编制。三十一师的老政委王如痴则如前述,往赣东北任职去了。这个军后来再整体缩编为红十九师,隶属新成立的第七军团;不过从赣东北去的主要干部,均已被他调。周建屏本人在去红大学习后,一度倒还是回来当过十九师的师长,不过最终还是调出了;中央红军北上时,留下一个红二十四师给项英,师长就是周建屏了。部队打光后辗转北上,改编八路军时,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副旅长,是开辟晋察冀根据地的元老了,38年病死在第四军分区司令任上。

      红七军团出发调敌前,编制里就剩一个红十九师,补充新兵后,将原来的三个团扩编成三个师,团长升任师长,均非红十军旧人。军团一级的干部中,军团长寻淮洲、政治部主任刘英、参谋长粟裕,都是红四军老干,寻淮洲与粟裕还是井冈山的老班底;粟裕是叶挺旧部,跟着朱德上山的;寻淮洲则更早,是秋收起义之后就跟上山的了。具体是那一支部队呢?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死在红十三军政委任上的潘心元的旧部。刘英入红四军要晚两年,在瑞金加入的,先后任军部会计和出纳股长,朱毛的管帐先生哈,也是了得的。

      不过当时先遣队中负最高责任的倒不是朱毛旧将,而是苏区新贵,临时中央线上的了。随红七军团行动的中央代表曾洪易,说起来算是领导层中唯一与老十军挂得上号的,不过当年是由中央苏区派往赣东北当首席的,所以只能算出口转内销而已。说起来这人不咋样,强龙猛斗地头蛇,方志敏等人,没少吃他的苦头。你倒是里里外外一把刀尼,倒也好说不是?结果南方崩盘后,他又自首了。当然说句公道话,倒也没杀个回马枪,比上山去找陈老哥晦气的龚老弟要好点。就是比龚某人傻点,不是指没杀回马枪,而是这人竟然异想天开,等共产党坐了天下,又想去吃回头草,也不去想想以前留没留人情,就溜溜找上门去,结果死在监狱里了。

      先遣队的第二号政治领导人,是红七军团的政委乐少华。乐少华是浙江镇海人(总算我怒同乡来哉,否则这篇又要挂外一篇的牌贴了),当年是上海的工运领袖,后来去过莫斯科一段时间,回国后在上海住了一段时间秘密机关之后进入中央苏区,因为背景对路,职务上升很快。乐少华早先在三军团时就与寻淮洲搭挡当师政委,可是两人关系不咋样,到红七军团磕碰得就更厉害。本来中革军委在指挥先遣队时,就常有人乱发条头,再加上地头上不懂军事的一号二号跟着搅和,活下来的粟大将,后来替早死的三号寻淮洲,吐了不少苦水。不过乐政委在这个职位上面,本来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听上边的命令;不能因势利导,只能说是比较死板,而独立判断形势的能力,又比较有限吧。俗话说听话不能干、能干不听话,总是有点因头的。

      红七军团经闽北地区攻入浙江,先后打开了庆元、清湖(今江山市境内)、常山等县城。不过该部离开中央苏区后一路闯关,兵力损失很大,于是转进闽浙赣苏区,与新十军会师。时七军团兵力已折损过半,遵令与新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原红七军团所部重新缩编回十九师,寻淮洲任师长;乐少华则平渡到红十军团当政委,与从新十军军长转任红十军团军团长的刘畴西搭挡。刘是老资格,黄埔一期的,既是“地主”又带大股(新红十军带入十军团的兵力比七军团多),所以安排刘于寻之上,光从人事管理角度,倒也不能算是没道理的事情;只是刘的指挥能力平平,再加上一个笨拙执拗的政委,真是比之前的乐寻配更等而下之了。不过曾代表就卷了铺盖,由方志敏随军,负总的责任。不过方并不是军事专才,不能补刘军团长之拙;加上上面要先遣队完成的又是这么个与实力大不相称的任务,蜜心硬泡喜婆,结局可想而知。

      十军团编成后,寻淮洲带红十九师先行出动,寻师长官小了兵少了,可没了乐政委,大概也算一件轻松事,在浙江也就打得比较活份些,在遂安县(今淳安境内)的白马伏兵击溃了浙江保安队一部,接着攻克淳安县港口镇。渡过新安江后,迫近分水县城(今桐庐境内),距杭州不到百公里。国军紧急调补充一旅前往堵击,红十九师在分水县城附近激战一昼夜后,转往昌化县(今临安市境内),进逼临安县,杭州震动。这时红十军团主力也出动了,十九师于是奉命前往会合,折向皖南。

      方志敏等率红十军团主力到外线作战,向浙皖边前进,34年12月10日在皖南汤口地区同奉命前来的红十九师会合。时敌军南北夹击过来,十军团在皖南谭家桥恶战,寻淮洲战死,军团政委乐少华也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乐少华后来离开部队到上海治疗,未经历红十军团的全面失败,成了一个幸存者。伤愈后,乐少华去了陕北,任军委直属队政治处主任,这是他第二次在军委直属队工作了,当年新到中央苏区时,就当过直属队的总支书记。不过这一次,职务不再节节高了。当然人生失意时或遇得意事,延安时期,乐少华经蔡畅介绍,与浦代英相识并结婚了。浦代英是云南宣威人,有个妹妹也在八路军里面,叫浦琼英,当然人们更熟悉她现在的名字:卓琳。

      乐少华后来出任陕甘宁边区兵工厂的厂长,政治上的黄金时期算是过去了,但他以前在上海就是和工人打交道,回工厂去当厂长也蛮好,何况兵工厂也是要紧的部门,那年月可金贵着呢。解放战争时期,乐少华去了东北,还是搞兵工,天地则大得多了。解放后担任了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兼军工局局长。看看又顺溜了吧?运动罗,三反,就在家里自杀了,时为52年初。将近三十年后,有了一个平反的结论。

      乐少华在七军团、十军团的同志,大家知道的,在他去世前十几年就已大部牺牲了,当年谭家桥之后,红十军团在皖南又经连场苦斗,损失严重,决定回师老根据地,途中又曾进入浙江,在开化县境内的大龙山打过一场遭遇战。最后主力在江西怀玉山地区失败。

      以后就是十军团余部的战斗了。其实就浙江境内而言,这才是该系红军最活跃的时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咦,三反干乐少华啥事儿尼?

        就自己挂啦?下集出马的闽赣客里有叶飞吗?

        • 家园 看来是性格问题

          忧思太甚,一时想不开。他的大儿子后来在哈军工念书时也得了精神病,忧郁症……挺惨的

          只要没自杀,那怕是当年,也应该没啥大事,即使一时吃处分,按李富春等人的同情态度,应该很快也能解决。当然文革这个鬼门关能不能过,那就很难讲了。

          一自杀就难办了,和尚应该知道那时的思维等式……没事也有事了……

          死后定罪,一是倒卖物资(其实就是同意收集日本旧炮弹,拆出火药来卖给天津那边,事实上来买炸药有董必武的条子,东北这边高岗也批了的。不过乐手下直接办事的手脚确实有点问题);二是揩公家油(指批准集体补助军工局处以上干部手表钢笔等);三是下乡买粮食(工厂粮食紧张,批准下乡收购,指其损害农民利益);再有就是拉拉杂杂搭一点生活问题

          八十年代初乐原来的部下上访组织部,开始不管,后来他们去找了浦代英提出申诉,就复查并平反了

        • 家园 乐夫人后来出了回忆录。。

          您可查看之。。《无悔的岁月》

        • 家园 可能没有叶飞,

          叶飞主要在闽东活动,后来在南阳被老粟摆了道鸿门宴,随后闽浙边临时省委分裂,老叶也基本没到浙江去。其实粟裕还挺冤,被迫给刘英当枪使。

          • 家园 闽浙边嘛

            一抬腿就出省。南阳是在浙江境内,庆元县的。所以被粟叫过去的这一次,算是去了浙江。前面至少还去过一次的,即开会成立临时省委,要是南阳那次算分手,这个就算是结合,会议地点也在浙江一侧。不过都是开会了,叶本人似乎并没有带部队去浙江作战的,其实不同意将闽东部队开去浙西南作战,也是叶与刘英矛盾焦点之一。但闽东小部队过浙江边界作战还是有的,受挺进师指挥。

          • 家园 无所谓,叶上将

            活得比粟大将长,在回忆录中黑了502一道,算是报了一枪之仇!

        • 家园 有人举报他贪污

          当时乐少华主管着东北工业生产这一块,款项、物资过手很频繁,当时制度不完备、确实有很多漏洞、也确实有干部落水了,调查的气氛绷得比较紧、恰好乐少华这个人又属于脾气倔强性格火爆脑子一根筋的人物,一时想不开就自杀了。用的是他自己的佩枪——其实从当时他还能佩枪这一点看,问题并不算严重;乐少华的个人悲剧,属于典型的情商太差、性格缺陷突出而导致的。

          • 家园 其实

            对他的审查并没有开始,枪自然还在他自己手里。真审查了,枪没有了,人倒是能活下来的……

      • 家园 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没人坐沙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