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太原沧桑 一 ZT -- uibeacct

共:💬44 🌺3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第十七章 太原画家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十七章 太原画家

                                  龙城太原,名人辈出,涌现过许许多多留下深刻时代烙印的璀璨群星,而每一个朝代,总会有一个表现尤为突出的群体脱颖而出,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唐代的太原文化繁荣,王姓诗人独领风骚,五代的太原藏龙卧虎,乱世英雄战功煊赫,与唐代诗人与五代战将交相辉映的,是太原的北宋画家。

                                  太原籍的第一位著名画家是东晋的王??,小字阿奴的王??出生于声名显赫的著名士族太原王氏一门,祖上三代都是显宦,他的女儿和孙女都贵为皇后,他本人也被封为晋阳侯。王??风流多才,艺术气质浓厚,对自己的俊美姿容引以为豪,曾经揽镜自顾,不无得意地直呼父亲的名字说:“王文开竟然能生出这样的儿子来!”。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总是难以被时代所理解,年少轻狂的王??放荡不羁,常有惊世骇俗之举,曾跑到驴棚中去写生画灵车。这位出身名门的贵公子也因此为乡人所不齿,直到中年以后方才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克已励行,赢得世人的尊敬。遗憾的是,王??却在书法与绘画造诣日益高深、艺术风格日渐成熟的三十九岁盛年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著名的书法学家王修,王修的小名叫苟子,不知道是不是如今太原农村仍然十分常见的小名“狗子”的转化。王修曾向王羲之求书,这位高傲的大书法家赠以著名的《东方朔画赞》,这也是书法史上的一段佳话。

                                  唐朝是太原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中文化最为繁荣的时代,一大批著名的书画名家应运而生。享有“书画双绝”美誉的王知慎曾经做过唐代国家图书馆的副馆长,从师于大画家阎立本,人物画深得其妙,他的作品也被《唐朝名画录》列为妙品。王知慎的哥哥王知敬也是一个书画名家,他的书法被赞誉为“云间孤鹤”、“碎玉残金”。此外,唐代太原的著名画家还有擅长仕女画的王??、擅长花鸟画的白居易的族兄白昊以及太原祁县的大诗人王维。

                                  宋代以后的著名太原画家,在金朝有米芾的外甥、金代无出其右的王庭筠,在元朝有专攻墨竹的李倜,在清代有回族人梁檀和女画家张学典。清代的太原出了一位冠绝山西古今的大学者傅山,他和他的儿子傅眉、侄儿傅仁都是著名的画家,有关傅山先生,我们将在《傅公祠》一章中详细介绍。

                                  介绍完其它各代的太原画家,现在,我们可以深入宋代太原画家的艺术世界了。当年宋太祖征讨北汉和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晋阳前,曾将晋阳僧道和士绅迁往洛阳,著名画家王灌很可能就是那个时候从晋阳去的洛阳。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王灌终身未仕,可以说是一个专职画家,他曾专心致志的参研洛阳北邙山老子庙里唐代画圣吴道子留下的壁画,从而成为著名的道释人物画家,被人们称为“小吴生”。王灌的儿子王端的艺术成就似乎超过了他的父亲,《宋代名画选》将他的山水画列入能品,人物画列入妙品。宋真宗赵恒去世时,王端与画院画工被召入宫廷绘制真宗遗容,王端举笔立就,所绘画像神貌肖似,宛如生前,赵恒之弟赵元俨看到后更加悲伤,痛哭不止。宋代的太原,还涌现过一批杰出的民间画工。熙宁年间,宋朝政府征召画工齐聚开封,绘制相国寺壁画,因为参选的画工很多,官府专门派员进行评定,结果太原画工李元济超过了许多画院的画家脱颖而出,被指定领导相国寺壁画的创作工程。而另一位太原画工陈坦则担任了相国寺北廊壁画《高僧图》的绘制工作,此外,他还绘制了开封普安寺、奉先寺的壁画。据画史记载,路皋的骆驼、郝章的人马和张远的山水,曾被誉为河东三绝,而路皋,也是一位太原画工。宋代书画名家米芾的祖籍也是太原,不过,米氏家族到米芾时已迁居襄阳,这里就不再赘述。

                                  本章重点介绍的是宋代另外两位太原画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名垂画史,而他们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太原画家郭若虚是将门之后,他的曾祖郭守文历仕宋太祖和宋太宗,当年郭守文跟随曹彬平定金陵之后,南唐皇帝李煜正是在他的劝说下,才打消顾虑前往开封。郭守文后来还跟随宋太宗攻取晋阳、北伐幽云十六州,被流矢射中而神态依然、指挥若定。郭守文去世后,家无余财,属下士卒无不流泪,连宋太宗听后都感伤不已,追封郭守文为谯王,并将他的次女纳为儿媳,也就是后来口碑极佳的宋真宗章穆皇后。郭若虚也因为这特殊的身份而成为宋仁宗之弟东平郡王赵允弼的女婿。

                                  尽管有着高贵的门第,但郭若虚的仕途并不顺利,起初只是担任一些等待提拔的闲职,后来因为曾经接待过辽国使者并与之雅述书画逸事的缘故,受命出使辽国,但却因为丢失金酒器和部下逃亡而被贬职。

                                  当然,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他真正价值的体现不在于官场,而在于他的艺术成就。虽然是将门之后,但郭若虚的祖父和父亲都喜好鉴赏收藏书画,这使得他自幼就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的薰陶,为他日后对绘画史和绘画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背景。

                                  在唐代空前繁荣的文化创作之中,出现了伟大的美术理论家山西临猗人张彦远及其光辉著作――《历代名画记》。这部包蕴宏富的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史专著,被学者推崇其为“画史之祖”、绘画艺术的“《史记》”,该书以丰富详备的内容而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理论的一部“百科全书”。

                                  继《历代名画记》之后,郭若虚完成了中国绘画史上的另一部重要文献:《图画见闻志》。这部引述画史、画论多达三十余部的著作以六卷的篇幅,通过史论、画传、画事三大部分,按照社会地位的高低,记载了唐、五代、宋、辽 284位画家的生平事迹。书中对各种题材的画法研究和有关绘画故事的记述,丰富了美术史论结合的研究领域。由于《图画见闻志》在时间顺序上与《历代名画记》前后相接,因而它被视为《历代名画记》的续篇,并与之一道,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绘画通史。宋代绘画的高度成就,赖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而得以充分展现,它也被后人称赞为深得画旨,为看画之纲领。日本及亚洲诸国对此书早已广泛刻印,现今欧美等地也多有流传,这都说明了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堪与《历代名画记》媲美的光辉巨著,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影响深远。

                                  与郭若虚相似的是,另一位北宋太原大画家王诜也是出身于世代累官的将门之家,他的六世祖就是当年的灭蜀功臣王全斌,他的祖父王凯被寇准举荐后,曾多次率兵与西夏交战,以治军严谨、爱护士卒而著称。

                                  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的王诜自幼喜好读书,天赋与勤奋的结合使得王诜不仅成为一个杰出的画家,而且诸子百家、诗文书法无所不能,甚至连琴棋笙乐、百工技艺也无所不晓,可以说是一个少有的全才。

                                  王诜以“不古不今”的画风而著称。“古”是指青绿;“今”是指水墨。他的代表作《渔村小雪》,就兼有金碧与水墨两家之长,风韵独具,被人视为枕中秘宝而收藏。王诜的艺术成就,体现了“水墨自与诗争妍”的境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对以后的画家冯谨、赵伯驹、赵孟??多有影响,从而使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良好的家世加之又才华横溢,所以宋神宗赵顼把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宋英宗赵曙的女儿蜀国公主嫁给了他,使他获得驸马都尉的头衔而成为皇亲国戚。在《水浒传》第二回中,流落异乡的高俅在朋友的介绍下回开封投靠一个药材商,这个药材商推荐他去苏东坡府上谋职,苏东坡又推荐他到驸马小王都太尉府上做了一个亲随,后来小王都太尉过生日时,专请小舅端王赵佶,这才引出了高俅因为善于蹴鞠而受到宋徽宗宠信位至显贵的后话,而这个小王都太尉,正是又被称为王晋卿的王诜。

                                  《小浒传》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历史上的高俅确实先后担任过苏东坡与王诜的属僚,而且,王诜与苏东坡的关系也确实非同一般,并且因为这层关系而受到过连累。

                                  当时,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等负有盛名的文化精英都是王诜的朋友,王诜与这些名人之间的许多雅闻逸事在书画界与收藏界至今仍被津津乐道。这些志趣相投的文人雅士常在王诜家中聚会,吟风弄月,挥毫泼墨,共同鉴赏王诜收藏的书画名作,时不时还谈禅论道,针贬时弊。王诜交游极广,就连“官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门”的著名画家李公麟也是他的座上常客,李公麟曾在著名的《西园雅集图》中描绘了苏东坡、苏辙、米芾、黄庭坚、秦观等十六人在王诜府中西园聚会的情景,另一位画家米芾也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类似的记叙。西园雅集,后来成为历代画家常见的一个创作题材。

                                  醉心于艺术的王诜能将贵族身份和功名利禄抛至脑后,却依然被卷入了无情的政治旋涡。励精图治的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政见不同反对变法的苏东坡最终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做为苏东坡的朋友,王诜不久也被贬为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

                                  王诜的妻子是宋英宗的次女蜀国公主,他们结合的时间是在宋神宗即位不久的熙宁年间,究竟是谁促成了这桩年龄差距达十余岁的婚姻,是宋神宗还是他的母亲高太后已经无从考究。蜀国公主知书达理,十分贤惠,王诜的母亲卢氏寡居在家,公主照顾得极为周到,卢氏生病,公主亲自调药喂服。公主性格宽容,所以王诜先后娶了几个小妾。做为一个艺术家,私生活风流开放一些其实并不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古代文人历来就有狎妓的传统,但是,谁让他的妻子是当今皇帝的妹妹呢,谁让他在流连于书画与朋友之间而冷落了公主了呢。公主与高太后母女情深,受到冷落后愈加思念宝慈宫的高太后,每天郁郁寡欢,而唯一的儿子在三岁时夭折最终使她忧伤成疾。宋神宗因此在手诏中说:“王诜内则朋淫纵欲而失行,外则狎邪罔上而不忠,由是公主愤愧成疾,终至弥笃。”由此来看,政治上受到苏东坡的牵连以及公主的病重是王诜被贬的主要原因。

                                  王诜被贬的第二年,公主已经病入膏肓,太后前往探望,刚刚从昏迷中清醒的公主哀伤地说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母女俩抱头痛哭。不久,极重手足之情的宋神宗也匆匆赶来,亲自诊脉之后,这位三十二岁的年青皇帝又给公主喂粥,病重中的公主为了兄长的这片情谊而勉强将粥喝完。宋神宗在赏赐了一些钱物之后又问公主有什么要求,公主唯一的希望就是让王诜官复原职。第二天,年仅三十岁的蜀国公主去世,政务繁忙的宋神宗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前往吊祭,远远望见公主的府门就开始痛哭流涕,因为过于哀痛而罢朝五天。以前总认为皇族子弟间幼时很少相处,皇宫中又有繁杂的清规戒律,所以无情最是帝王家,兄弟姊妹之间即便没有明争暗斗也大多感情淡漠,由此看来,我的推断实在是太片面太主观了。

                                  宋神宗本来已经准备召还王诜,但就在这个时候,公主的乳母告发说王诜不检点自己的行为,以至小妾几次有不尊重公主的举动,盛怒中的宋神宗因此将王诜的几个小妾杖责一顿之后全部发配给了士卒,“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容不得王诜抒发更多的哀伤与无奈,他就再次被贬往均州。

                                  五年后,宋神宗去世,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起用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苏东坡等人不久被召还开封。就在皇宫的殿门之外,苏东坡意外的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与自己分别七年之久的王诜,历经风霜之后老友再聚,清静淡泊的王诜感慨万千,写诗一首赠与苏东坡,苏东坡感叹王诜这样一位贵公子,显达富贵时不傲不骄,落魄穷困时无怨无悔,故而次韵回赠诗作一首,互为勉励。

                                  陕西作家颜廷瑞写过一部相当不错的历史小说《汴京风骚》,在这部主要反映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三个“大归相同、操术各异”的挚友之间公私恩怨、荣辱悲欢的作品中,作者不吝笔墨地描写了苏东坡与王诜夫妇之间的真挚友谊,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阅。

                                  王诜虽然结束了谪贬的命运,但此时他已是妻妾死散、独子夭亡、孑然一身,尽管在苏东坡的面前依然能够洒脱如故,但仕途的坎坷与家庭的不幸在他的心灵深处还是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就在这样的孤独与抑郁之中,王诜把自己的余生都投入到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之中,在与艺术的相伴相随之中而终其一生。

                                  金朝侵宋为什么要以攻取太原为战略重点,为什么说太原的坚守挽救了赵宋王朝,宋廷对太原占尽优势的援军为什么会失败,由李纲指挥的兵分多路的第二次救援为什么会重蹈覆辙,太原在坚守九个多月后为什么会失陷,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十八章:靖康遗恨

                                • 家园 第十八章 靖康遗恨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十八章 靖康遗恨

                                    晋阳城虽然被毁灭了,但太原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没有改变,宋辽高梁河战役不久,北宋名将潘美被任命为三交都部署,肩负起了抵御契丹的职责,而刚刚归宋的杨业,因为老于边事而被任命为潘美的副将。当年潘美与杨业驻屯的三交寨,就在今天太原城北五里的古城村。

                                    公元 982年,也就是火烧晋阳三年之后,出于国防的需要,宋太宗命潘美在晋阳故城东北三十里汾河对岸的唐明镇新建城池。当年仅有一条小街的唐明镇,位于今天太原市西羊市街的大关帝庙一带,大南门的唐明饭店即得名于此。宋代太原城的大体位置,南到今迎泽大街北侧,北到今后小河一带,西到今新建路东侧,东到今柳巷一带,这座没有包砖的土城周长不过十一里,只有四座城门,当年周长四十二里共开二十四道城门的晋阳城此时已成为后人梦中再也难以触摸的海市蜃楼。

                                    城池建成后,心有余悸的统治者不愿再看到“太原”、“晋阳”这样的名称,而代之以“紧州军事”,直到七十七年之后,才恢复了太原府的建制。在太原恢复旧称之前,并州州治和阳曲县治先后迁入了这座新城,民间因此有“宋前太原、晋阳一座城,宋后太原、阳曲一座城”的说法。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太原城,则是一千年河西,一千年河东。

                                    潘美在建设新城的时候,为了破坏太原风水,消除太原王气,取谐音以“钉”死太原龙脉,只修丁字街而不修十字街。对此,有人也做过善意的解释,说丁字街对阻遏契丹骑兵的驰骋极为有效,然而,在冷兵器时代,城池是抵御敌军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城防有失,守军的斗志与士气也随之崩溃,激烈的巷战只能是殉道者为壮烈结局而尽的最后努力,相对于战局已经毫无意义,所以,丁字街,只能是赵宋王朝愚昧与狭隘的表现。到1948年太原战役前夕,阎锡山军队在城中修筑巷战工事时,统计市区内仍有大小丁字街三百六十四条。直到今天,太原旧城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在城建规划中难以修复的错误,而近年来为了消除丁字街实施的交通改造工程,也因此都被冠以“打通”工程。

                                    赵光义处心积虑地防备着太原,但他不曾想到,太原却在此后的战争中坚强地护卫着宋室江山,更令赵光义的后代们痛悔的是,如果没有毁掉晋阳,靖康之耻完全可能避免,北宋的历史也将随之改写。

                                    太原重建一百四十多年后,以一支两千五百人的骑兵起义,女真人仅用十年时间就灭亡了建国二百余年的辽国。就在宋廷按照宋金海上之盟为全部索还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内的五代以后陷没各州而奔波交涉的时候,金太宗以北宋接纳辽军降将张觉为借口,挥师伐宋。金军的计划是兵分两路,西路军以宗翰也就是《说岳》中的粘罕为主帅,率军六万,从西京大同出发,攻占太原,东路军以另一员竭力主张攻宋的大将宗望为主帅,率军六万,自平州入燕山,直取真定,然后两路大军会师于开封城下,一举灭亡在联合攻辽的战争中被金军鄙薄蔑视的弱宋。

                                    强盛的金朝灭亡实力强于宋朝的辽国之后,主懦臣庸的赵宋王朝面对急剧变化的外交形势却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积极的应变措施,不懂得及时缓和与西夏的关系以抽调战斗力较强的西北边防军加强北境防务,也没有在太原等二线战略要地布署机动部队。胡马南掠,完全出乎宗翰必有几场恶战的预计,还在幻想着以屈让和牺牲来换回燕云各州的宋廷猝不及防,或溃或降,节节败退,金朝西路军接连攻取了朔、武、代、忻四州。

                                    说起北宋六贼之一的童贯,凡是看过《水浒传》的人们对他都不陌生,当时宋王朝在太原的最高官员就是被人们讽为媪相的童贯,这个深得宋徽宗宠信的宦官担任的职务是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负责全权统率这三个地区的军事力量,他的官邸就设在太原。除了征方腊取得胜利以外,童贯在与西夏、辽国的战争中,不懂治军却极擅隐瞒败绩、慌报军功,正是他两次伐辽的失利,使得北宋的腐败与孱弱在金军面前暴露无遗,从而萌发了南侵的野心。

                                    其实多次出使金朝的宋将马扩早就对金兵的南侵有所察觉,并提醒童贯早做防备,仍然沉醉于以一百万燕京代租费收回幽州空城而沾沾自喜的童贯却对此充耳不闻。金军南侵前夕,曾参加燕京谈判的马扩再次前往宗翰军中商议收回蔚、应二州,狂妄的宗翰笑道:“你还在指望得到这两个州吗?山前山后都是大金朝的土地,还有什么好说的?你们把所有州县奉上赎罪,我们才可以原谅你们收纳张觉。你现在就可以回去了,我不久就会派人去宣抚司。”

                                    马扩回太原复命后,大惊失色的童贯不是按照马扩的劝说布署应敌的防务,而是做好了南逃的准备。不久,金国使者来到太原,通报了金军已经南侵的情况,并要求宋廷割让黄河以北的土地。不知所措的童贯准备逃归京城,太原知府张孝纯劝阻道:“金人撕毁盟约,大人应当率领各路将士奋力抗敌,如果大人南归,军心必然动摇,这无异于把河东拱手送给金人呀,河东一旦失守,河北岂能保全?!请大人留下来与我们共同报效国家,更何况太原地势险要,人民劲悍,金兵未必能够攻取。”厚颜无耻的童贯居然说:“我的职责是宣抚,而不是守土,如果一定要我留下,还要你们做什么?!”十二月八日,童贯逃离太原前线,张孝纯闻迅后击掌长叹:“平时童大人何等威风,怎么一旦风云突变就心惊胆战抱头鼠窜,他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天子?!”正是这个童贯,回到京城后拒不接受宋钦宗东京留守的任命而与徽宗南逃,当卫士们在一片痛哭声中阻挡浮桥请求徽宗留下时,这个逃跑将军竟然命令他的亲军胜捷军放箭,当即射倒数百人,童贯因此在舆论的一片谴责声中遭贬,流放途中被宋钦宗下诏处死。

                                    十二月十八,一路势如破竹的金朝西路军攻破石岭关,前锋已进抵太原城下,陕西地方部队的麟府折可求、鹿阝延刘光世等部以共计四万人的兵力救援太原,在太原城外的汾河北岸被金军击败,损失一万余人后溃散。顺便一提,折可求是名将折从阮的后人,杨业之妻折太君就是将星璀灿的折氏将门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一位,曾镇压过宋江后来被张孝纯任命为河东第二将的折可存是折家的另一位名将,此前在领兵救援雁门的途中兵败,被俘于崞县,第二年才逃归宋朝。

                                    还没有遭遇有效抵抗的金军在太原城下受到顽强阻击,而此时的太原,仅有王禀率领的胜捷军三千人。胜捷军是童贯负责西北边防时为自己招募的一支数万人的亲军,行伍出身的王禀从一名普通的士卒逐步擢升为宣抚司的都统制,在跟随童贯镇压方腊起义后北伐辽国,败于白沟,及至童贯逃离太原,留他为副都总管负责守城。

                                    与此同时,宋徽宗传位于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金朝东路军主帅宗望曾经率领一千五百名骑兵击败有皇帝督战的两万五千辽兵,在降将郭药师的引导下,更是纵横千里大平原如入无人之境,黄河南岸的数万宋军望风而逃,六万金军在宗望的狂笑声中,乘坐搜寻来的十几条小船,用五天五夜的时间从容渡过无人把守的黄河天堑,于靖康元年正月初八兵临开封城下。

                                    按照金军的战略布署,西路军不仅要与东路军会师开封发起总攻,为了阻击唯一可与金军抗衡的宋朝西北边防军,防止赵宋朝廷从西路奔蜀,宗翰还负有攻取洛阳这个战略要地的重任。太原久攻不下,宗翰却不能贻误战机,只得留下部将银术可继续围困,自己则率军疾驰南下。

                                    就在孤军深入的金朝东路军等待西路僚军的时候,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的宋钦宗仍然在战与和之间徘徊不定,最后竟然接受了宗望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退兵条件,愤而辞职的东京留守李纲被宋钦宗挽留后扣押了这份割地诏书。

                                    不久,北宋各路勤王大军云集开封的已达二十余万,面对有利形势,头脑发热的宋钦宗没有经过周密分析与布署就草率同意了少壮派将领姚平仲“夜叩金营、生擒宗望”的作战方案,可笑的是,这样的军事机密居然在实施前三天就被泄漏。二月初一,星夜突袭的姚平仲军被严阵以待的金军击溃,姚平仲突围远遁后销声匿迹,直到几十年后才有人留下了他在四川出现的记载。劫营失败后,宋钦宗被迫全部答应宗望的退兵条件,金朝东路军于二月初九撤军北归,而已经进军到山西泽州的宗翰也在得到宋廷割地的许诺之后回师太原。

                                    尽管宋朝使臣路允迪进城传达了割让太原的诏书,但太原军民与中山、河间两镇一样,拒绝了这份屈辱的圣旨,与恼羞成怒的金兵展开血战。出师已近半年的金朝西路军此时已是日益疲弊、粮草不济,宗翰用“锁城法”构筑重重工事将太原团团包围,留下大将银术可继续围城,自己则率领主力撤回大同。

                                    宗翰北归后,猛将银术可扫平了太原外围州县,以偏师先后夺取文水、西都谷、祁县、太谷、盂县,并击败了救援太原的宋军地方部队樊夔、施诜、高丰部。

                                    京师解严之后,在请战派与舆论的压力下,宋钦宗认识到太原保卫战的战略意义与三镇“国之屏蔽”的重要地位,于三月十六日下诏重新确保三镇,加封三镇官员职位,褒奖他们守城之功。

                                    这一年五月,赵宋王朝第一次组织中央禁军救援太原,大将种师中由河北井陉西进,另外两员大将,姚平仲的养父姚古和张孝纯的儿子张灏分别从长治和汾州北上,三军互为犄角,共解太原之围。

                                    种师中出身于世代将门之家,祖父种世衡及兄长种师道都是北宋名将,他率兵从河北井陉进入山西平定,很快就收复了寿阳、榆次,但由于姚古、张灏军没有及时策应,种师中部又返回到河北真定驻扎。

                                    就在这个时候,重臣许翰误听谍报而做出了金军将要全线撤兵的判断,多次催促种师中进兵,甚至责备他手握重兵却逗留观望。种师中被迫留下辎重粮草,轻装出发,同时约定姚古、张灏两军分道俱进。不久,种师中部的前锋进抵距离太原二十里的石桥,中军到达寿阳的石坑,由于一路上没有遇到金军抵抗,以致这员久经沙场的老将犯了麻痹大意疏于戒备的兵家大忌。当种师中接到探马报告榆次方面有金兵袭来的消息后,误以为是金军北归的零散部队,岂料却是前来阻击的金军主力,宋军仓猝应战,五战三胜,苦苦前行。然而,惧敌怯战的姚古部将焦安节慌报军情,奏称金军主帅宗翰已经赶到,致使姚古、张灏两军逡巡不前,未能按照约定与种师中部会师。当种师中部被迫撤退到杀熊岭时,再次遭到金军重兵围攻,军粮短缺、士气低落的宋军几乎全军溃散,身边仅剩百余将士的种师中身中四创仍然裹伤力战,最终为国捐躯饮恨疆场。击溃种师中部后,金军主力从容回师,在祁县以东的盘陀击溃姚古部,在交城击溃张灏部,宋廷第一次救援太原的努力就这样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失败了。事后,焦安节被处斩,姚古贬官于广州。

                                    就在种师中救援太原的大军中,有一员名叫杨志的大将,作为“招安巨寇”,他曾在宣和四年跟从童贯征辽,担任先锋,杨志后来在救援太原与金兵的交战中,兵败于山西盂县,不知所终,大抵不是随败兵溃散就是阵亡于乱军之中。《水浒传》第十二回中杨志说:“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这一点,史无可考,但救援太原的这位杨志,应该就是小说《水浒传》中杨志的原型。

                                    大敌当前,宋廷高层之间还在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倾轧与排挤仍未停止,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主战派李纲以一介文臣被迫担负起第二次救援太原的重任。然而,李纲却一再受到同僚的掣肘与钦宗的疑忌,当时他能够直接指挥的士卒只有一万二千人,申请拨付 100万的军需仅得到20万,不仅在京城征调战马被制止,甚至还将他征召的地方部队遣散。李纲计划先进行必要的休整训练,等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行出征,却被宋钦宗斥为拒命,只得于八月初匆匆开拔。

                                    宋朝中央政府对太原的第二次救援可谓气势汹汹,除了李纲之外,还有驻屯于沁县的解潜部,驻屯于辽州的刘??部,驻屯于文水的折可求、张思政部,驻屯于南北关的范琼部,计划以兵分数路的优势兵力围歼银术可孤军深入的疲敝之师。

                                    当年深得宋徽宗宠幸的宦官童贯手中都有数万人的亲军,但是,如此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军事行动中,李纲上疏各路大军合兵一处统一指挥的要求却被否决,身为宣抚的李纲徒有节制诸路大军之名而无节制之实,各路将领都直接听命于远在京城的宋钦宗,各自为政,互不协同。其实只要回想宋初大将作战必须按照出征前皇帝下发的阵图来指挥的愚蠢做法,就不难理解宋钦宗的举动了。赵宋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不仅断送了宋廷第二次对太原的救援,断送了太原,也葬送了自家一百六十余年的锦绣江山。已经出征近一年的银术可面对一盘散沙的宋军指挥若定,先是集中主力击败刘??部,随即又先后击败解潜部于南北关、张思正部于文水、折可求部于子夏山,宋军被各个击破损失数万人之后,对太原的第二次救援宣告失败,李纲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被贬官。

                                    目光短视急功近利的赵宋王朝没有吸取张觉事件的教训,又因为策反已经归降金朝的辽国旧臣而激怒了金太宗,早有蓄谋的金太宗以此为借口于八月十四日再次下诏攻宋。金军二次南侵的兵力布署和进军路线较之前一次基本不变,但针对上次东西两路未能协调呼应而置东路孤军于背靠黄河独挡二十余万宋军的险境,二次南侵着意加强东西两路的互相协同,以实现两路夹击、会师开封的战略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战略重点,就是攻取太原打通西路。太原,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在重重包围中南顾王师望穿秋水的太原守军没有盼来自己的援兵,兵临城下的却是卷土重来的宗翰大军。宋代的太原只是一座政治与战略地位都不重要的小城,物资储备极为有限,太原军民已经在严密封锁中苦苦支撑了八个多月,存粮基本用尽,士卒先是宰杀牛马骡等牲畜,后来只好烹煮弓弩皮甲以充饥,而城中百姓则只能用糠秕和干草来果腹,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尽管如此,太原军民依然矢志不渝,拒绝了宗瀚的数次劝降而决心以死报国。

                                    做为一个游牧民族,女真人长于野战而短于攻坚,为了夺取太原,金军总结了攻取辽国五京时的作战经验,除了早已实施并卓有成效的“锁城法”外,还制定了一整套在当时极为先进的攻坚战术。金军运来三十座大宠,能将大于斗的宠石抛入城内,城头用于防御的敌楼屡屡被击中摧毁。北宋攻取晋阳时,就曾在城外构筑过起防护作用、名为“洞屋”的掩体工事,而金军更是建造了五十座下部安有车轮的大型机动洞屋,其作用尤如现代的装甲运输车,金军企图用它来运送土木填平护城壕。在攻城时,金军制造了集洞屋与云梯于一体兼顾防守与攻击的鹅车,这种形如鹅状的装备下安车轮,上冠皮铁,能够有效保护士卒攻城。

                                    太原守将王禀针锋相对,对于大宠,在敌楼前设立栅墙,楼顶覆盖糠布袋,这样敌楼即使被击中也不会有大的损坏而能够迅速修复。对于填壕,宋军挖掘地道直通护城壕,等金军填满木柴后就放火焚烧使其前功尽弃。对于鹅车,宋军在城头设立了也如同鹅状的跳楼,从跳楼上将系有绳网的巨石套在鹅车顶部,使其重心上升,然后用搭钩和绳索将鹅车拉倒。

                                    人相食,意味着这座孤城的坚守已经支撑到了极限,在金朝生力军半个月的猛攻之下,英勇顽强的太原城在坚守了二百五十多天之后,于九月初三失陷。尽管大势已去,王禀依然率领饥饿疲惫的士卒坚持巷战,背负着供奉于太原祠庙中的宋太宗御容突围出城,金兵全力追赶,身中数十枪的王禀投汾河自尽。金兵得到王禀的遗体后,宗瀚破口大骂,命令士卒策马踏为肉泥以泄其愤。城破之后,太原三十余名当地官吏壮烈殉国,金兵屠城报复,在饥饿中幸存的太原百姓几乎被屠杀一空。

                                    太原保卫战的另一位功臣太原知府张孝纯被俘后押往云中,四年后,金朝扶立的伪齐政权建立,身陷囹圄的张孝纯违心地接受了伪职,出任尚书右丞相,他曾投书宋高宗赵构,表白自己的迫不得已,并透露了伪齐皇帝刘豫准备派遣刺客暗杀南宋君臣的计划。又过了八年,因为在与南宋的战争中屡屡失败,伪齐被金朝所废,张孝纯等人被遣返南宋,张孝纯为自己的失节而深感羞愧,自请致仕,病死于徐州。

                                    攻陷战略重心太原之后,金朝西路军挥师南下,与东路军遥相呼应,于年底会师开封,顺利灭亡了的北宋王朝,是为“靖康之难”。

                                    在围困太原期间,金兵一部曾驻扎于晋阳城废墟之中,当他们举头仰望太原故城巍峨的城墙时,可曾想到晋阳城如若不毁,金兵有可能攻破这座兵精粮足千古雄关吗?当徽钦二帝北狩蒙羞的时候,可曾想过这正是当年赵光义下令火烧晋阳的报应?

                                    尽管太原的地理位置依然重要,但太原抗金战,是龙城太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对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从此后,太原基本没有再为封建皇朝创立过有如汉唐五代时的功勋,太原再一次影响全国形势时,已是八百年后的辛亥革命。

                                    木华黎为什么没能一战而下太原,太原人是金人的后代吗,太原为什么要改名为冀宁,元朝军阀为什么要争夺太原,元朝皇太子为什么要逃往太原,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十九章:胡尘泪

                                  • 家园 第十九章 胡尘泪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十九章 胡尘泪

                                      坚守九个多月的太原陷落了,大宋遗民的泪眼朦胧之中,胡马疾驰而入,丁字街上飞荡起阵阵尘土,激烈的巷战之后便是残暴的屠城,女真人对太原长达九十余年的统治便在这血腥之中开始了。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同当年女真人的崛起与辽国的灭亡一样,剽悍的蒙古骑兵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统帅下向金朝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就在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的时候,年复一年望断南归雁的太原百姓,没有盼到北伐的王师,等来的却是骑着矮脚蒙古马的另一支异族军队。

                                      当时金朝的太原守臣是本名六斤的乌古伦德升,这位进士出身的文臣一副铮铮铁骨,不仅敢于弹劾朝中奸恶,而且多次向皇帝上书参预政事,并因此触怒了金宣宗,被迫离开京城出任外职,不久改任为太原知府。

                                      相对于默默无闻的乌古伦德升,成吉思汗时代“四杰”之一的木华黎为现代人所熟悉。就在攻取金朝中都后的蒙古军队从大同南下前夕,成吉思汗刚刚册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并嘱托说:“太行以北,我亲自攻取,太行以南,就交付给你了。”成吉思汗还将自己的军旗交给木华黎,并且晓谕众将:“见到这面军旗就如同见到我一样,全军都要听从木华黎的号令。”

                                      从郝树侯先生出版于六十年代《太原史话》开始,在几部关于太原历史的著作中,无一例外的记叙说木华黎于公元1217年八月攻取了太原,这大约是郝树侯先生的一时疏漏而后来的几部著作没有考证便加以引用的缘故吧。而事实上,太原承平日久,再加上金世宗时期的发展,依然是一座繁华富庶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不负众望的木华黎虽然很快攻取了山西的大部分州县,但英勇的太原城却顽强的抵抗了数月之久。

                                      从大同南下一路顺利地直抵太原之后,蒙古军队发起了迅急的攻势,并成功的断绝了太原的粮道。文官出身的乌古伦德升在稳固太原城防的同时,几次派兵出战,终于打通粮道,将他逐出京城的金宣帝为此下诏为他升官一阶,并正式将太原兵权交给了他。戎马倥偬,此时乌古伦德升依然关念着金朝的江山社稷,上书请求为皇太子选派德高望重之士教导。

                                      蒙古军队并没有顿兵于太原坚城之下,而是绕城而过先行攻取了泽、潞、汾、霍四州,并在第二年正月以重兵重重包围太原,孤立无援的太原城被攻破城外防御工事之后,乌古伦德升派兵树立木栅继续抵抗,并散尽家财及马匹犒赏将士。

                                      蒙古军队最终从太原西北方突破城防,乌古伦德升派兵以大批车辆堵塞缺口,双方在这里激烈交锋,矢石如雨,阵地先后易手三次。蒙古兵突入太原之后,眼见大势已去,乌古伦德升返回府邸与姑姑及妻子决别,自缢身亡,他的姑姑与妻子也同时自尽。乌古伦德升殉国后,金宣宗对他进行了褒奖,并由朝廷抚养他年幼的儿子。

                                      尽管木华黎改变了过去蒙古军队以掠夺为主的流动作战方式,作出了长期占领的准备,但当时整个蒙古族的人口不过几十万而已,木华黎那支蒙古族将士只占四分之一的十万军队根本无法固守辽阔的中原,在金朝地方武装的攻击下,许多已经沦陷的州县又被金军光复。

                                      太原失陷的第二年,担任辽州刺史的太原人郭文振被委以河东北路元帅的重任。郭文振首先招附了太原东山的二百余村,让百姓迁入山寨,从中征集士卒七千人保卫山寨和秋收,同时他还收纳了太原人赵益统帅的一支地方豪强武装。当年十月,郭文振与驻守上党的张开合兵收复太原,进士出身的郭文振也因此被封为晋阳公。在收复太原的战役中,赵益率军乘夜登城,消灭蒙古守军,缴获大量军需,夺回百姓二万余人,赵益不久奉命守卫太原。

                                      三年后的八月,蒙古军队再次进攻山西,平阳、泽州、潞州、河中府等重镇先后失陷,在蒙古军队对太原的狂攻之下,有心杀敌的赵益无力回天,下令焚烧太原府库,将官印沉入井中,杀掉自己的妻子后自杀殉国。

                                      木华黎病死于军中之后,河东河北形势急转直下,各地降将纷纷反复,公元1127年,成吉思汗病逝,金军发起反攻,蒙古太原守将攸哈剌拔都在金军与城中内应的里外夹攻下战死。不过,金军的反攻只是昙花一现的回光返照,蒙古军队很快就统一北方灭亡金朝。太原,这座不屈的城市,在历经三次兵燹之后划入蒙古的版图。

                                      《山西晚报》曾组织过一个关于太原人文化素质的讨论,一位学者开口便说:太原人是金人的后代……。虽然太原百姓在靖康之难的屠城后“万中存一”,尽管金朝统治太原长达九十余年,但金代太原居民仍是以从太原附近迁入的汉族人为主,女真人及其它迁入的少数民族微不足道。而且,在金末的三次战乱与饥荒中,太原又是屡遭涂炭,城中人口锐减,就象辛亥革命中一些地方的革命军滥杀满族人一样,这些为数不多的女真人更是蒙古军队入城后屠杀的主要目标。因此,说太原人是金人的后代是对历史的错误理解,就如同太原后来也曾被蒙古族与满族占领,但我们不能就因此说如今的太原人是蒙古族或满族人的后代一样。后来驻守太原的蒙古族和满族人也不多,全都聚居于鞑靼巷和满洲城,到辛亥革命时期,全太原的满族居民只有五千余人。太原在元末又多次遭受战乱,城中居民非死即迁,据郝树侯先生《太原史话》载:太原居民都是明朝以后从外地迁移来的,明朝以前的太原土著居民,只有小剪子巷的陈氏一家。

                                      写到这里,我顺便提一下本章的题目――胡尘泪,今天,无论女真族、蒙古族还是满族,经过千百年的融合与同化,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胡”、“番”等等都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如今听起来或许是不合时宜。但是,在当时那个各民族之间积怨深重的时代,汉族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是国与国的关系,少数民族统治者从未平等地看待过汉族百姓,遗民泪尽胡尘中,这是每一个沦陷异域的汉族人都能深切感受到的切肤之痛。而且,当时的民族压迫体现在每一个方面,仅举一例,蒙古贵族占领太原后,曾一度强行将太原附近的耕地改为牧场,放养的驼马多达一万四千匹,直到元世祖后的几个元朝皇帝才开始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朝廷下令还牧于农,只准太原饲养驼马一千匹。

                                      战争结束之后,太原的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到十三世纪八十年代,年青的马可波罗途经这里时,这个游历过大半个中国的威尼斯人用“壮丽”来形容他眼中的太原城。十几年后,马可波罗和一位作家在热那亚的监狱里共同完成了日后风靡整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行记》。从他的记叙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太原有许多美丽的葡萄园,盛产葡萄酒,城中工商业极为发达,元朝军队的许多军械装备都在这里制造。太原早在唐代时,冶炼业和葡萄酒就已经非常出名,从这两点可以看出《马可波罗行记》的记载还是相当准确的。此外,这本书里还记叙太原种桑养蚕,出产蚕丝,他在关于陕西的章节中也留下了相同的记载,但是,今天的山西和陕西都已经不再出产蚕丝,大约是气候变化所致吧。

                                      也许是蒙古贵族残暴的统治招致天怒人怨,公元1303年,全国普遍发生了大地震。这一年的八月六日深夜,太原与平阳同时发生空前惨烈的大地震,全山西的死亡人数为二十万人左右,而当时全山西的人口也只有百万左右,晋祠尉迟敬德别墅奉圣寺就是在这次地震中毁坏的。这场大地震的余震一直持续了两年多,波及山西全境,元朝统治者在积级赈灾的同时,将太原路改名为冀宁路、平阳路改名为晋宁路,希望以此平息天灾。

                                      天灾总是与人祸相连,太原是蒙古帝国最早夺取的地区之一,但无休止的战乱,也早早的在太原爆发。有人形容蒙古帝国就象一道闪电,虽然耀眼夺目,但却短暂迅忽,元朝建国不到一百年,就爆发了席卷大江南北的反元大起义。在与刘福通的红巾军作战屡屡失利之后,元军兵力匮乏,元廷开始号召各地富豪招募“义兵”也就是地主武装协助镇压,时势造英雄,系籍河南的畏兀儿人察罕帖木儿脱颖而出,凭借一支几百人的“义兵”在与红巾军的作战中逐渐羽翼丰满,占据河南、山东、山西,发展成为一支炙手可热的军阀势力。

                                      公元1357年,北伐的红巾军进入山西作战,与察罕帖木儿军反复争夺山西诸州县。这一年闰九月,红巾军第一次进攻冀宁,被察罕帖木儿军击退。第二年三月,红巾军再次进攻冀宁,夺取太原。两个月后,察罕帖木儿军收复冀宁,察罕帖木儿一度奉元顺帝的命令驻军太原。仅仅一个月后,红巾军关铎部就第二次攻取太原,但北伐的红巾军一路流动作战,缺乏后援,在察罕帖木儿等元军的剿杀下,于这一年的年底全部退出山西。

                                      与此同时,察罕帖木儿的迅速崛起和辉煌战绩招来了同僚的嫉妒,而他占据的能够在这战乱年代提供丰厚军需保障的山西也使一些军阀垂涎三尺。孛罗帖木儿出身将门世家,跟从父亲镇压红巾军,因为他们属于元朝正规军,因此对察罕帖木儿的地方武装既鄙视又嫉妒,当元廷将他调往山西大同捍蔽京师之后,孛罗帖木儿磨拳擦掌,准备趁察罕帖木儿进攻山东红巾军的时机一举夺取山西。

                                      1360年八月,就在剑张弩拔之时,元顺帝察觉到两大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一方面下诏劝喻调解,一方面划清双方势力范围,察罕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南,孛罗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北。但是,急欲扩充实力的孛罗帖木儿却不听约束,于九月越过石岭关,直抵太原,围攻三日而不下,这时,元顺帝的劝和使者来到,孛罗帖木儿军退驻交城,双方对峙于石岭关一线。

                                      十月,元顺帝为平衡双方力量,决定由察罕帖木儿做出让步,将冀宁交与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得旨后,立即挥师南下准备接收太原,却被太原守将拒之城外,双方再次展开混战。察罕帖木儿之所以能够迅速壮大,就是凭借河北、山西提供的物质保障,岂肯轻易放弃太原,察罕帖木儿派遣援军北上,在太原城外击败了孛罗帖木儿军。察罕帖木儿同时还调动延安兵进攻孛罗帖木儿后路。第二年正月,元顺帝再次派遣使者劝和,三月,孛罗帖木儿军悻悻北归。

                                      内战停息后,察罕帖木儿军开始进攻山东红巾军。1362年六月,察罕帖木儿在益都前线率亲骑十一人巡视军营时,被准备投降红巾军的叛将田丰、王士诚刺杀。察罕帖木儿死后,长年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养子扩廓帖木儿继任,扩廓帖木儿是察罕帖木儿的外甥,本姓王,名保保。

                                      就在王保保围攻益都的时候,孛罗帖木儿趁火打劫,夺取了真定。攻陷益都,俘杀田丰、王士诚之后,王保保于第二年二月回师,双方爆发第三次混战,先后在陕西和山西展开残酷的争夺。是年十月,孛罗帖木儿军进攻太原,被王保保军大败,从此走向衰落。而历经三次战乱的太原也遭受重创,生灵涂炭。

                                      此时的元帝国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元顺帝荒淫纵欲,不理政事,皇太子蠢蠢欲动,准备夺取帝位,提前登基,皇帝与太子的关系日益紧张起来。当时,元顺帝支持孛罗帖木儿,皇太子支持王保保,地方军阀的混战中,很快又渗入了宫廷斗争的成分。1364年,双方矛盾激化,孛罗帖木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于七月攻入大都,被元顺帝封为丞相,而皇太子则逃奔太原王保保军中。

                                      皇太子来到太原后,以此为基地指点江山指挥反攻,想凭借这个昔日成就帝王霸业的龙兴之地重演唐肃宗灵武自立的故事。第二年三月,皇太子调集四省军队与王保保军会合,共同讨逆,攻取了孛罗帖木儿的根据地大同。与此同时,元顺帝也对孛罗帖木儿的骄横专权产生不满,派人将其刺死,割下首级送到太原,召回了皇太子,元顺帝与皇太子和解。

                                      元帝国最后的宫廷斗争以皇太子、王保保一党取得最后的胜利而结束,王保保的势力从此达到极盛,统帅节制元王朝北方军队,后来又出任丞相。王保保虽然生不逢时壮志未酬,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元帝国退出中原前的最后支柱和远逃塞外后卷土重来的唯一希望。就是那个要让东吴皇帝孙权为自己守墓的朱元璋,对他也是极为敬佩,曾派人为王保保的养父察罕帖木儿扫墓,即使是王保保固执的一再拒绝明王朝的招降,朱元璋仍称他为世上少有的奇男子,并将他的妹妹册封为次子秦王的王妃。当然,王保保一方面效忠于元廷,另一方面,双方又相互猜忌,王保保一度杀尽元廷派驻于太原的官吏,使自己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支割据山西的军阀。

                                      从王保保身上,我们又依稀看到了的高欢、尔朱荣、李光弼等历史上从太原起家的乱世英雄们的影子,但是,元末的形势决定了王保保必然失败的结局,沦陷异族二百余年的太原,终于遥遥望见了明朝北伐大军飘扬的旌旗。

                                      王保保为什么会惨败于太原城下,晋阳故城为什么会失去再次复兴的机会,明代太原城何以被赞誉为宏伟壮丽,“迎泽”之名从何而来,究竟是谁焚毁了晋王府,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章

                                    • 家园 第二十章 晋王府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章 晋王府

                                        公元1367年十月,在陆续平定江南之后,凤阳小子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唯一一次由南而北的统一战争。九个月后,“知顺天命”的元顺帝“退避而去”,远逃塞外,明军攻克大都,元朝灭亡。元顺帝北逃后,元朝在黄河流域的残留势力只剩下山西的王保保和陕甘的李思齐、张思道三支彼此猜忌的力量,1368年八月,按照朱元璋的既定战略布署,明军分三路西进,攻入山西。

                                        逃往上都的元顺帝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命令太原的王保保率军北出雁门关,经居庸关夺回大都。一方面是皇帝的诏令,另一方面,王保保也看到明军西征后大都空虚,于是留下部将豁鼻马固守太原,自己亲率主力北上。

                                        明军主将徐达得到王保保经大同袭向大都的消息后,决定将计就计,集结各路明军会师太原,他对部将说:“王保保远征,太原必然空虚,北平有孙兴祖将军守卫,足以抵御王保保的进攻,现在我们乘敌不备,直捣太原,敌军必然进不得战,退无所守,这就是兵家所谓扼敌人要害乘虚而入之策。”

                                        十二月一日,徐达率领明军骑兵抵达太原城下,得到消息回师救援的王保保军也已赶回,双方列营二十余里,对峙于太原城外。相持到第三天,大将常遇春献计说:“我军步兵尚未到达,如果以没有步兵协同的骑兵与敌人对攻,只会增加自己的伤亡,不如选择深夜偷袭敌营。”就在这个时候,元朝太原守将豁鼻马派遣使者前来接洽投降,并表示愿意充当内应。当天晚上,王保保正端坐于军营之中秉烛夜读兵书,明军发动突袭,元兵大败,王保保在乱军之中张惶失措,光着一只脚匆忙骑上一匹弱马,在十八名侍卫的保护下逃往大同,常遇春领兵一直追击到忻州后撤回。

                                        王保保逃走后,豁鼻马率全军投降,明军一战而得士卒和军马各四万,沦陷二百四十余年的太原,终于重新回到了汉族中原王朝的版图。1368年正月,山西基本平定,明太祖派遣使臣来到太原,褒奖有功将士,劝勉他们不要居功自傲,同时还下令免除了山西等地的赋税。

                                        明王朝建国伊始,残元势力始终是北方的主要威胁,尤其是屡屡拒绝明廷招降的王保保,时常袭扰甘肃、大同一线,并曾在和林一战中,消灭数万明军,这是一场让朱元璋心有余悸的惨败。直到洪武八年王保保去世后,残元势力才暂时停止了南犯。

                                        为了防止残元势力南下,加强中央集权,将各地的军权掌握在皇室手中,朱元璋先后将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册封为王,朱元璋的第三子朱??被封为晋王,驻节太原。

                                        我们在前面章节介绍过,宋代新建的太原是一座局促狭小、周长不过十一里的土城,与其北部边防重镇、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极不适应,元末又经过红巾军北伐、军阀混战以及明军北伐三次战乱,早已凋败残破,城内十室九空,居民所剩无几。

                                        公元1376年,朱??就藩太原前,派遣他的岳父谢成扩建太原城。谢成是濠州人,早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东征西讨,北伐中原,被封为永平候。金末大诗人元好问途经晋阳故城时,留下了“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的诗句,谢成来到太原后,准备在唐代晋阳城遗址上重建太原。然而,这片承载着太多荣耀与悲愤的土地却与太原再次复兴的机缘擦肩而过,一场大风骤然而至,横扫刚刚树起椽础的工地。古代筑城十分迷信,谢成认为这是选址不吉以致上天示警,于是放弃了新建太原的计划,而是对宋代太原城向南、北、东三个方向扩展。

                                        民间有句俗语:汉墓唐塔朱打圈,如今全国的古城遗址以及长城大多是明代留下的,因为北方残元势力的威胁没有得到解除,后来成为九边重镇之一的明代太原城被修建成当时全国一流的城池,从解放前留下来照片来看,大东门和首义门的门楼,丝毫不逊色于北京城,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也在他的《适晋纪行》中肯定过这一点。

                                        在兴建城垣的同时,一座座亭台楼阁也拔地而起,钟楼、唱经楼、通明阁等建筑辉煌一时。当时太原城中最高的建筑是鼓楼,太原战役中,解放军就是在鼓楼楼顶插上了第一面红旗。遗憾的是,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却在1950年被拆除。

                                        扩建后的明代太原城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侧包砖,共开八门,东曰宜春、迎晖,俗称大东门、小东门,西曰振武、阜成,俗称水西门、旱西门,北曰镇远、拱极,俗称大北门、小北门,南曰迎泽、承恩,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大南门和新南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太原的两座南门,大南门的地名至今仍在沿用,而迎泽二字,更是成为太原城建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迎泽大街、迎泽大桥、迎泽公园、迎泽宾馆等等,甚至还有迎泽啤酒、迎泽肥皂。迎泽、承恩之名来自于一首古老的民歌《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相传是舜帝时代歌颂南风造福于运城盐池人民的民歌,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迎承南风的恩泽。于是,两座南门分别被命名为迎泽门和承恩门。

                                        1955年,老市长岳维藩力排众议,沿太原旧城墙南缘修建南北交通主干道,因为从原迎泽门前经过而被命名为迎泽大街。迎泽大街宽达七十米,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全国仅次于北京长安街,因此又被誉为中国第二街或太原的长安街。因为当时太原的机动车仅有八百辆,所以太原市在当时的华北局会议上被批评为“贪大求洋”,但如今站在迎泽大街上,你不能不感谢岳维藩市长高瞻远瞩的超前眼光。至于有人说之所以定名为迎泽大街,是准备等待毛泽东视察,实在是牵强附会,而文革中传说修建迎泽大街是为了起降战斗机发动兵变则更是无稽之谈。太原人有着强烈的迎泽大街情结,迎泽大街当初规划十公里,先后四次动工历时四十年才在1996年全部贯通,1997年,建成于1953年的华北第一桥迎泽大桥被炸掉重建,至此,太原人的十里长街梦才全部实现。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如今已经是文物大省山西的王牌景点,然而,与平遥古城同期扩建,比平遥古城还要大四倍、可以与西安城墙相媲美的明代太原城,却从我们的目光与记忆中永远的消失了。1949年四月二十四日的那个血色清晨,一千四百门大炮在太原城墙嬴老的肌体上撕开了一个个伤口,1950年,梁思成的劝阻没能留下北京城墙,残破的太原城墙也在这一年被拆除。平遥、祁县、代县,山西这些小小的县城都被评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而曾经辉煌一时的千古重镇太原却被无情地排除在这一行列之外,这不仅使太原失去了一次向后代、向外界宣传自己的机会,更为每一个了解太原、热爱太原的朋友留下了深重的失落感。如果太原城墙能够保留下来的话,我们还会有这样的遗憾吗,痛心疾首,这就是一个太原人每每想到这些时发自肺腑的深切感受。

                                        太原城墙如今还残留两段,一段被人遗忘在动物园内,另一段就是小北门,拱极门之所以能够保留,据说是因为当年解放军首先从里进入太原。1999年,太原市政府修复了拱极门,崭新而宏伟,就象这些年各地新建的人造文物,使人很难从漂亮的外表下看到它的真正内涵。其实,以前那段残长二百余米的断土残垣更能让人回想起太原的沧桑故事也更有价值。事实上,太原城内还曾保留过宋代西门金肃门的一段城墙,它的位置就在今天水西门街与新建路的路口,这段建国初还留有包砖并有一定长度的宋代城墙到了九十年代时,已经变成一座形如汉代烽燧的夯土墩台,并最终在1996年拓宽水西门街时被拆除。

                                        也许是巧合吧,过去建设太原的功臣们除了唐代兴建太原东城的李绩得以善终外,大多难逃噩运,春秋时期始建太原的董安于曝尸街头,西晋扩建太原的刘琨与几个子侄含冤就戮,北齐营建霸府晋阳的高氏子弟国破家亡,隋朝兴建太原内城的杨广身败名裂,宋代重建太原的潘美结局稍好一些,在杨业战死之后仅仅受到降职的处分,但却留下了千古骂名,而最后一次扩建太原城的谢成,也在二十年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风潮中被处死,死后家产也被没收。

                                        明代亲王不仅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拥有直接指挥的军事力量,而且服饰、仪仗、官邸等待遇也都仅比皇帝低一等,在谢成扩建太原城的同时新建的晋王府,俨然就是一座小一号的皇宫。晋王府的西墙就是宋代太原城的东墙,仅此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它威严宏大的气势。晋王府的位置,在今天太原城区精营街一带,当年晋王府宫城的四个门,大致就是今天的西华门街、东华门街、南华门街,当年晋王府外城城墙,大致就是现在几处名为肖墙的街道,当年晋王府的红四牌楼,就在今天的红市街。

                                        四条名为肖墙的道路过去只是晋王府墙外的夹道,直到几年前,它们也只是狭窄拥挤的小巷,1998年,在旧城改造工程中,北肖墙和上肖墙被拓宽打通,统称为肖墙路,这条道路中央的四株明槐引人注目的出现在大家面前,它们与近在咫尺的东缉虎营、新民北街、柳巷北路的明槐一样,成为晋王府唯一的见证。

                                        杏花岭是今天太原七个城区之一,杏花岭、松柏坡当年都是晋王府的花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随着朱明王朝的逝去,太原春雨依旧,杏花岭却是只闻其名而不闻花香了。侵华日军有在占领地修建体育场的癖好,现在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使用的体育场很多都是在其基础上扩建的。当年日伪政府新建于杏花岭的那座体育场据说在当时规模仅次于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建国以后,太原市政府在原址基础上扩建,定名为杏花岭体育场,昔日王孙公主游览休憩之所成为万民同乐之地。九十年代初,山西省体育场建成后,杏花岭体育场被出让给一个吹嘘要盖山西最高建筑的港商,并且说要在大楼前树立全世界最大的关公铜像,曾让我关念数年的关公铜像最终没有见到,那块土地被转卖给了山西省电业局,曾经开满杏花的王府花园就这样变成了今天两幢随处可见毫无个性的高层建筑。

                                        此外,晋王的子孙们也都先后兴建了郡王府,其中有许多成为流传至今的地名,例如宁化府、方山府、临泉府、大濮府、小濮府等等,位于宁化府胡同内的老字号益源庆醋厂就是明代宁化府里的酿醋作坊。

                                        历代晋王大多都是坐镇山西的军事统帅,也是朱明王朝在山西的精神领袖和皇权象征,晋王府伴随着明朝的兴起而建立,也随着明朝的灭亡而消失。公元1644年,清军攻陷太原,1646年四月十二日夜,晋王府突然失火,大火燃烧了一个多月方才完全熄灭,历经二百七十年沧桑岁月的晋王府化为一片废墟。虽然有人用“天火”来掩饰晋王府失火的原因,然而,联想到大同代王府、长治沈王府、西安秦王府也都在清初化为灰烬,失火原因岂不是不言自明。刚刚入主中原惧怕汉族人民反抗的满清统治者就是要以此来消除反清志士的心理基础和精神寄托。或许现代人很难理解一座人去楼空的前朝王府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晋王府失火二十年后,著名学者、反清志士屈大均来到太原,望晋府花园而思朱明王朝,留下了一首《望晋恭花园》:“襟带河汾玉殿长,一朝弓剑委秋霜。将军死战哀宁武,帝子生泽恨晋阳。马首关山空落日,城中歌吹罢清高。悲风处处吹松柏,谁到并州不断肠。”读过这首诗,我们也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了。到了雍正乾隆年间,太原驻军清理晋王府废墟,辟建为精骑兵军营,此地后来也就被称为精营街,地名沿用至今。

                                        1378年,二十岁的晋王朱??就藩太原。明太祖朱元璋据说是古代皇帝中较为丑陋的一个,但晋王朱??却生得修目美髯,顾盼有威。朱??天姿聪颖,善于骑射,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太子一起师从于著名学者、《元史》总编宋濂。

                                        朱??十二岁就被册封为晋王,皇室的优裕生活养成了他骄横放纵的习性。在就藩路上,他鞭打了厨师徐兴祖,朱元璋闻讯后,派人飞驰传谕:“我率领手下大将平定天下时,从来不姑息他们的任何错误,但唯独厨师徐兴祖,跟随我二十三年从未责罚过。类似的错误不能再犯,你小子给我记住了。”但是,朱??来到太原后,并没有吸取教训,常有不法行为,以致于被人诬告意图谋反,朱元璋大怒,准备将其治罪,还是在太子朱标的力救下才得以幸免。父子几近反目,无异于当头棒喝,使朱??不得不反省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气焰。1391年,当他跟随着巡视陕西的太子回南京时,已经留下了彬彬有礼、谦恭谨慎的美名,朱??死后谥号为恭,与此不无关系。

                                        为了防御游牧民族的南侵,明朝在北方设立了九个边防军事重镇,太原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太原城中的都司街、老军营都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痕迹。做为朱元璋倚重的嫡子,朱??和他的四弟燕王朱棣分封在太原和北平,肩负着边防重任,每年都要巡行塞外、督察军屯,1390年,他还和燕王朱棣分别率兵北伐蒙古,明代的开国功臣冯胜、傅友德、王弼都受其节制。遗憾的是,晋王朱??却在四十岁时英年早逝,否则的话,靖难之役鹿死谁手还很难说。更令人遗憾的是,晋王的后代们身上很难再找寻到父祖的风采,此后十几代晋王无一例外的平庸甚至昏聩残暴,第二代晋王还因为阴谋造反而被终身囚禁,以至于晋王王位一度空悬。

                                        晋王朱??死后埋葬在太原东南的黑驼山上,也就是今天小店区黄陵乡老坟村,晋王室其它墓葬大多在晋王墓周围。晋王墓早在清康熙年间就被盗掘,并留下了“其人乌纱红袍,足底金一锭,银一锭,两旁十棺十女”的记载,文革期间,晋王墓又一次遭到破坏。晋王墓如今究竟残败到什么样子已很难想象,但我总想找个时间去看一看,因为,他毕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值得回忆的历史。

                                        双塔是太原的标志和象征,明代太原士绅为什么要集资修建文峰塔,这种所谓风水塔为什么会使山西各地趋之若鹜,福登大师为什么要修建宣文舍利塔,双塔寺里的明代牡丹紫霞仙在哪里。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一章:双塔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第二十一章 双塔寺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一章 双塔寺

                                          双塔是太原的标志,古太原八景之一的“双塔凌霄”直到今天仍是太原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它的身影甚至还出现在太原市的市徽之中。只因为寺中有这两座引人瞩目的古塔,以至于很多人只知双塔寺而不知它本名叫做永祚寺。

                                          双塔寺虽然是一座佛教寺院,但它的始建却是另有初衷。塔,既是佛教圣者的纪念物,也是佛教建筑中的一种形式,但到了十四世纪,又出现了一种“风水塔”,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峰塔”。这种塔根据传统的阴阳风水学说,用来改变一个地方的风水,弥补当地在山川地形上的不足。风水塔仅是取塔的建筑形式而已,与佛教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宋太宗焚毁晋阳城后,在旧址东北三十里重建太原,赵宋天子如愿以偿的移除太原王气、破坏太原风水之后,昔日文化之都的瑰丽风采烟消云散无复追寻,只留下平淡的历史和平庸的文采。马背民族统治下的金、元乱世,没有人会去在意这些,烽烟散尽,当华夏重归一统之时,文化的衰落为一方士绅平添了淡淡的哀愁,他们渴望重温盛唐风韵,他们力志振兴太原文化。

                                          按照风水家的解释,太原西北高于东南,“左痹不胜右”,所以“文明不开”、“其民挚悍”,因为“奎星”所处的方位地势较低,文运难以兴盛,必须在太原城东南一带建造高塔,才能弥补地形上不利于文化发展的不足,兴盛士风,多出读书人,也就是所谓的“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

                                          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太原士绅推举深孚众望的傅霖为首事,集资在太原东南郝庄的向山脚畔兴建高约五十五米的文峰塔,同时还依塔兴建了永明寺。

                                          十三岁做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三十岁中进士的傅霖宦海沉浮十七载,官至山东布政司参议,但是,就在他三次击败后金军队的侵扰之后,却以“拥兵拒调”的罪名被弹劾,解甲归田。几年之后,明廷让他官复原职,早已厌倦官场倾轧的傅霖以一身傲骨拒不受命,他那个高山仰止的孙子傅山在这一点上与他是何其相似。傅霖回乡后,以急公好义的善举而受到太原士民的推崇。万历十四年,太原大荒,甚至发生人相食的惨剧,傅霖慷慨解囊,施粥赈灾。傅霖去世前的万历二十九年,太原发生饥荒,他再次赈济灾民,直到第二年粮食收获。

                                          尽管风水学中含有天人合一、顺乎自然的科学成分,但是,让一座宝塔来背负繁荣文化的愿望也未免过于迂腐了。当然,古人对此还是深信不疑趋之若鹜。明朝末年,在汾酒的故乡,汾阳人朱之俊为匡扶当地文化而建造了高达八十米的文峰塔,这座山西第一、全国第二的古塔后来成为汾阳的标志和象征,就在这座汾阳文峰塔下,走出了冀贡泉、冀朝鼎、冀朝铸、马烽、田桂兰等杰出的文化名人。建造于明代天启年间又名雁塔的大同文峰塔位于古城东南部城墙上,塔内镶嵌着题刻有历代举子姓名的石碑,清末的宣统帝师李殿林就是大同人。此外,山西的河曲、榆社、临县、霍州等地都有建于明清的文峰塔。太原文峰塔对于太原文化的振兴起了多大作用不得而知,但对于傅家来说,他们的仁德与义举却因此得到回报,傅霖去世五年之后,他的孙子,山西历史上最杰出的学者、思想家傅山先生诞生了。

                                          文峰塔建成九年后,第十一代晋王朱敏淳有感于狭促简陋的永明寺与太原九边重镇的地位很不相称,决定邀请又名妙峰的福登大师前来主持扩建永明寺。

                                          做为明代中叶后的著名高僧,一生建设过许许多多寺庙、佛塔、桥梁的福登大师同时也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五台山规模最大的、始建年代最早的寺庙是显通寺,显通寺里那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铜殿就是福登大师用铜十万斤铸造的。万历九年,慈圣宣文李太后邀请福登大师为成婚数年无子的万历皇帝办“无遮大会”求子,第二年八月,李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为万历皇帝生下了后来“梃击案”、“红丸案”的主角明光宗朱常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笃信佛教的李太后便皈依福登门下,并出资扩建了显通寺,敕名为永明寺,封福登为护国禅师,住持该寺。

                                          六十九岁的福登大师来到太原后,做了太原永明寺的住持并总理扩建事务,因为太原永明寺与五台山敕建永明寺同名,于是将其改名为永祚寺。祚,本指福运,也有流传的意思,永祚二字,出自《诗经?大雅》中的“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寺名永祚,大约是为了祝愿朱明王朝万世永存吧。

                                          或许是因为无力背负过于沉重的希冀,文峰塔在建成不久就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因此,福登大师又建议晋王在文峰塔西北新建一座佛塔。四年后,佛塔建成,因为李太后出资佐助的缘故,所以,新塔用李太后的尊号命名为“宣文塔”。

                                          福登的建设蓝图宏伟壮丽,远非今日所见的永祚寺,然而,就在宣文塔落成的那一年,风烛残年的福登大师心力交瘁,无力再坚持下去,在塔竣寺未成的情况下回到五台山。三个月后,福登圆寂,将深深的遗憾留在了永祚寺,留在了今天太原人的心中。

                                          双塔从它落成的那天起就成为太原的标志,但它们的命运也充满了沧桑与磨难。

                                          崇祯末年,进军北京的李自成率领二十万大军攻取太原,据说也在戎马倥偬之间游览了双塔寺,并且留下一首《咏双塔寺》:“郝庄两座塔,就把天来穿,穿也穿不上,多放两块砖。”尽管一些著作中言之凿凿,但此事是否属实仍不得而知,不过,这首诗倒是颇符合李自成的语气。

                                          解放战争期间,地势较高的永祚寺成为太原外围的重要防御据点,阎锡山的第四十三军军部就设在这里,阎军炮兵的观察哨就设在塔上,解放军侦察兵一度跟随永祚寺僧人入寺侦察。1949年四月,双方为争夺双塔要塞发生激烈交战,为遏制阎军炮兵火力,解放军用重炮从东山轰击双塔防御阵地,宣文塔中弹,二到八层被炸飞半边。从此,残破的宣文塔与日渐倾斜的文峰塔在一个个暮日斜阳间坚强挺立,历经三十多年风雨之后,在1984年被修复。1986年,当年指挥作战的原63军军长郑维山重游双塔寺,不无惋惜地说:“当时不打就好了。”解说员回答说:“当时打是需要的,现在修也是应该的,人民是理解的。”

                                          

                                          一些著作曾善意地附会说,文峰塔之所以倾斜,是考虑到太原西北风较大而此处又地势较高,因此在修建之初就有意向西北倾斜。但是,文峰塔建成三百九十余年之后,已经向西北倾斜二米八六,成为一座危塔。为此,太原市政府在1995年聘请我国著名的纠偏专家曹时中先生拯救危在旦夕的文峰塔,成功纠偏二米,并在第二年进行了加固工程。曹时中先生后来成为太原市荣誉市民。

                                          永祚寺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坐南向北,与一般的寺庙正好相反。二是极富特色的砖结构建筑,寺内殿宇不用一钉一木,是明代典型的无梁式建筑。第三历经沧桑的双塔。第四是花开富贵的明代牡丹。第五是堪称书林瑰宝的碑廊。

                                          双塔寺共收藏了碑碣刻石二百六十余通,其中大部分是“文革”以后从太原各地收集来的散佚珍品。

                                          当年晋王朱??酷爱书法,朱元璋就赐给他许多历代有名的墨宝和法帖。晋王朱??的四世孙朱奇源更是嗜墨成癖,重金收集名帖名书,悉心于墨翰。弘治初年,因为宋代名帖“淳化帖世不多见”,朱奇源精选自己的藏品,镌刻于一百八十余块石碑上,以其书斋“宝贤堂”为名,称为《宝贤堂集古法帖》。《宝贤堂集古法帖》荟萃了魏晋以来十余朝,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怀素、黄庭坚、米芾、蔡襄、朱熹等一百余名书法大家的作品宝翰。这一珍贵的艺术瑰宝在明末的战乱中散落民间,清朝初年,戴梦熊等几代充满文化良知的地方官员将其收集补全后重新安置,1980年它们被迁入双塔寺。清朝康熙年间,喜好书法的太原知府李清钥对《宝贤堂集古法帖》十分痴迷,收集了以明清两代大家唐伯虎、文征明、傅山、董其昌为主的墨宝镌刻于石,取名为《古宝贤堂法帖》,1980年也同时迁入双塔寺。

                                          不过,在双塔寺碑廊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清初依旧拓摹勒上石的苏东坡醉书《赤壁怀古》刻石。据说,目前苏东坡《赤壁怀古》刻石全国仅存两处,一处在湖北黄州,另一处就是双塔寺。我曾看到双塔寺的一家小店里有该刻石的拓片出售,要价三百元。此外,双塔寺碑廊里还有近溪隐君“家训”碑、祁隽藻“子史粹言”石刻,书法爱好者值得一看。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太原牡丹虽然难以与洛阳、荷泽等牡丹之乡相比,但双塔寺里历经三百余年风雨的明代牡丹却依然艳丽如故,尽吐芳菲。双塔寺的牡丹每年四月底盛开,满园嫣红姹紫,争芳斗妍,平日里的冷落门庭一到此时也是游人如织。虽然对双塔明代牡丹慕名已久,但直到去年我才得以一睹芳容,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国色天香,我才理解为什么那多人建议将牡丹定为国花。双塔寺的明代牡丹植根于寺院主殿大雄宝殿前,在众多新植牡丹的簇拥之下更显示出它尊贵的地位。明代牡丹有着引人入胜的名字:“紫霞仙”,能够常盛三百余年而不败,也确实称得上“仙”了。遗憾的是,紫霞仙的花期已过,虽然还未凋谢,但已失色不少,我也没有拍到令人满意的紫霞仙的照片。沉浸于满园春色,我流连忘返不忍归去,如果时间允许,我希望每年春天都能来双塔寺拜访紫霞仙,那种感受,一定如同看望心灵相通的故友一样。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位在双塔寺出家的高僧,他的法号叫力空。俗名任重远的力空大师是洪洞人,青年时代信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学说,积级参与辛亥革命,之后当选为赵城县也就是现在的洪洞县议会议员,先后出任定襄及河北等县的县长。

                                          经历了十余年的宦海生涯,官场黑暗、军阀混战、爱子夭折都使任重远的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最终促使他在步入中年之际,有如李叔同一样,在众人难以理解的目光中,于1932年在双塔寺剃度出家,遁入空门。

                                          力空皈依佛门后,凭借其就学于山西省立师范的文化基础致力于佛学经典与地方志的研究,先后有《劝修净土》、《霍山志》、《广胜志》、《石膏山志》等二十余部作品传世。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准备将洪洞广胜寺的旷世孤品《赵城金藏》运往日本,力空大师得知后立即与边区政府联系,八路军派出小分队将这批多达四千余轴的无价国宝安全转移到了解放区,《赵城金藏》后来被收藏于北京图书馆。

                                          建国后,力空大师再次住持太原最大的寺庙崇善寺,文革期间被迫返回原籍,1972年病逝于家中,终年81岁。

                                          始建于隋末唐初的崇善寺原名白马寺,明代扩建太原城时括入城内。1382年,明太祖马皇后去世,第二年,晋王朱??为纪念自己的母亲,就在白马寺的基础上历时八年扩建新寺。建成后的崇善寺占地14万平方米,不仅规模宏大、气宇轩昂,而且,它同时也是朱明王朝的一座祖庙,这在中国佛教寺院的修建中是罕见的,崇善寺因此而显赫一时,享受着比一般寺庙更多的香火。

                                          令人痛心的是,1864年10月15日的一场大火却将历经三百余年岁月而香火不衰的崇善寺吞噬,主要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只留下大悲殿等一组不及原寺庙几十分之一的建筑,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见的崇善寺。

                                          会审玉堂春的察院在哪里,明武宗在太原留下了怎样一段艳遇,蔡懋德为什么会以革职官员的身份守卫太原,九边重镇为什么没有抵挡住李自成的进攻,清军是如何利用西洋神炮攻破太原的,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二章:明末传奇

                                        • 家园 第二十二章 明末传奇 Re:太原沧桑 一 ZT

                                          --------------------------------------------------------------------------------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二章 明末传奇

                                            公元1430年,明朝政府决定任命一批“部级干部”出任“省长”,明宣宗亲手书写了于谦的名字授予吏部,昔日因义正辞严出口成章面斥汉王谋逆而深受明宣宗赏识的于谦被任命为河南、山西巡抚。于谦在三十三岁这个年富力强的年龄赴任之后,轻车简从,足迹踏遍了河南、山西各地,体察民情,革除时弊,政绩卓著。一年旱情严重,于谦星夜启程,亲赴晋祠祈雨,竟然求得甘霖普降,“愿将一掬灵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我们今天仍然能够从于谦的两首诗作中映证这令人感动的传奇故事。于谦巡抚河南、山西十九年,深得两省百姓拥戴,当明廷准备将他调任京城的时候,两省吏民千余人上书请求于谦留任,就连太原的晋王和开封的周王也极力挽留。

                                            于谦回到京城的第二年就发生了土木堡之变与北京保卫战,此后,再次兴盛的蒙古势力屡屡南侵,先后多次袭击太原。1514年,鞑靼骑兵从阳方口南下,攻到太原城北三十里的阳曲湾。嘉靖年间,由于明朝统治者的平庸和戍边将领的无能,鞑靼铁骑连续三年兵临太原,1540年,鞑靼骑兵攻破宁武关,一直打到清源县、太原县。1541年,鞑靼骑兵再次突破宁武关,兵临太原城下,劫掠榆次、太谷而去。1542年,明廷诱杀鞑靼贡使,鞑靼军队疯狂报复,第四次南侵太原,由于太原守将的顽强抵抗,鞑靼骑兵绕城南掠,一直杀到上党,成为明代山西最大的一次浩劫。1567年,鞑靼骑兵攻陷石州、汾阳,四处窜扰,前锋部队到太原近郊侦察,发现太原守军严阵以待后引兵从石州退走。

                                            光临太原的,除了这些不期而至带来灾祸的不速之客外,也有翩翩而来留下温情与浪漫的绝代佳人。“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这是一段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戏曲唱词。当年,这位美丽的女囚告别洪洞监狱,一路风尘来到了省城太原。《魂系山西》一书曾提到,洪洞县司法科直到民国初年还保留着苏三的案卷,苏三与王景隆是同乡这一细节就是从苏三的供词中发现的。至于这份珍贵史料的详细内容如何,又为什么会遗失,书中没有述及。

                                            带着满腔哀怨踏入这座陌生城市的苏三并不知道,当年情深义重的王公子如今已是巡案山西的王大人,正是他在寻访旧日情人的同时发现了这桩冤案的疑点,而将苏三等涉案人员全部押到太原会审。于是,这才有了《玉堂春落难逢夫》,人世间又多了一段爱的传奇。

                                            “虎头牢里羁红妆”,洪洞监狱因为关押过苏三而成名,以至于被改称为苏三监狱,可惜的是,当年太原城中会审苏三的察院却没有这么幸运,如今已经没有几个人还能记得起它。会审、羁押苏三的山西省提刑按察司署衙旧址就在今天的钟楼街中段,从明朝起,这里一直就是山西省最高司法机构的所在地,建国后,山西省高级法院也以此为驻地,直到1997年才搬迁到南内环桥西新址。如今,太原还有一个叫“察院后”的地名,故名思义,它位于明清察院之后,这里聚集着十几家门面不大甚至有些简陋的小饭店,以提供别具风味的拉面、焖面、拌汤、烙饼等家常便饭而享誉省城。“察院后”现在甚至已经成为太原餐饮业的知名品牌,许多建在别处的大饭店都挂着“察院后”的名字,就象太原的羊杂割店十有六七要挂上“鼓楼街”的招牌一样。

                                            有句话叫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比察院更能映证这句话的是山西省府。山西省政府位于府东街,这里从北宋潘美设置帅府开始就一直是山西省最高军政机关所在地,府东街、府西街也由此而得名。山西省府历经一千余年风雨沧桑,伴随着一次次的改朝换代而几经改建、扩建,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阎锡山以此为督军府时留下来的建筑,据说,这里是全国唯一保留下来的督军府旧址,所以它也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政府院内有一处名为梅山的园林,里面保存有两通御碑,一块为乾隆得知山西下了五寸大雪后作诗嘉奖山西巡抚农起,一块为乾隆对山西巡抚鄂弼的勉励。此外,还有阎锡山立于民国九年的一通石碑,上面记录了从清代顺治到民国初年117位山西巡抚或提督的名字。

                                            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而事实上,他那些游山玩水与风流韵事比起浪子皇帝明武宗来说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关于明武宗的五次出巡,民间故事与戏曲中都有体现,“大圈圈里面有个一个小圈圈,小圈圈里面有个黄圈圈”,这是一句令后世溥仪皇帝顾影自怜的京剧唱白,当年,放浪形骸的明武宗就是厌倦了黄圈圈里刻板而又缺乏刺激的生活,走出皇宫,醉卧酒肆,夜宿娼家,他与酒家女李凤姐的邂逅,在京剧《游龙戏凤》里被演义成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1518年,第四次出巡的明武宗来到了太原,正史上对于他在太原的行迹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因为他出巡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江山社稷,自然难有什么政绩与训诫值得留之青史,但是,一部《明武宗外记》却将他在太原的绝对隐私暴露无遗。

                                            来到太原之后,这位二十八岁的年青皇帝和以往一样,广索美女与乐工,众多美艳的歌妓中,明武宗找到了他一生中最为宠幸的女人,她就是乐户刘良的女儿、晋王府乐工杨腾的妻子刘美人。色艺双绝歌喉婉转的刘美人很快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明武宗饮食起居都与她形影不离,左右侍从都称其为“刘娘娘”,谁要是惹得武宗生气,只须美人莞尔一笑,天子之怒便烟消云散。

                                            第二年,宁王在南昌发动叛乱,尽管局势已在王阳明的掌握之中,一意孤行不听群臣阻谏的明武宗却趁机了却南巡的愿望。出征前,率军先行的明武宗与刘美人相约日后接她到军中随行,刘美人拔下头簪做为使者的信物。不巧,这枚头簪却在芦沟桥遗失,不见信物,刘美人对迎接她的使者耍起了小脾气,于是,明武宗丢下南征大军不顾,星夜兼程,乘小船亲自回去迎接刘美人。然而,此次南巡回到北京不久,纵欲无度的明武宗还没有来得及给刘美人留下任何名份与封号就病死在他的豹房之中,刘美人从此不知所终,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浪漫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明朝的政治危机终于在陕北的饥荒之后全面爆发,农民起义的风暴很快就席卷而来。先后击败了杨嗣昌、孙传庭等明军主力之后,1644年正月初一,已经转战十几年的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国号大顺,随即挥师北上,渡过黄河,取道山西,向北京进发。病入膏肓的朱明王朝此时已经无力抵御农民军锐不可当的兵锋,沿途州县大多望风而降,太原城危在旦夕。

                                            当时担任山西巡抚的,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蔡懋德,这个崇拜王阳明的读书人颇有骨气,既不懂得向手握权柄的同乡跑官要官,也不趋炎附势跟着同僚们去拜谒魏忠贤的生祠,而是凭借自己的才干艰难地跋涉于明末黑暗的仕途。1641年的冬天,蔡懋德被任命为山西巡抚,仅仅两年之后,李自成就进占西安威胁山西,做为一省长吏的蔡懋德匆匆赶赴平阳布署河防,然而,内缺粮饷外无援兵,疲卒三千难挡百万雄师,晋王朱求桂又催促他回太原守城,他只得又匆匆返回了太原。李自成的大军不久突破黄河攻取平阳,刚刚回到太原的蔡懋德被朝臣弹劾擅自弃守平阳,崇祯皇帝立即将他就地解职听候处理,另派郭景昌接任山西巡抚。

                                            重兵压境,从北京出发的援军却以日行三十里的速度逡巡于河北,山西著名学者傅山先生只得赶赴河北李建泰军中请求他急救太原。自告奋勇代替崇祯皇帝亲征的大学士李建泰原本想回到家乡曲沃用自已的私财募集军队,然而,曲沃很快就被大顺军占领,李建泰的计划也就无从实现,他从北京带出的三千禁旅也溃散大半,只得率领剩下的几百名士卒滞留于保定。尽管傅山先生言辞恳切大义凛然,昔日在崇祯皇帝目送下慨然出征的李建泰却是有心无力。

                                            与李建泰一样,新任山西巡抚郭景昌也在故关逗留不前。二月初六,大顺军兵临太原城下,蔡懋德以革职官员的身份召集同僚们商议对策,也许是已经意识到大厦将倾,蔡懋德泪流满面,他的同僚们也跟着哭泣,一个战前准备会开得凄凄惨惨悲天悯人。处于那样一个地位和身份,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感染的蔡懋德不可能象那些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滑吏一样向他眼中的“流寇”投降,也不愿意象吴三桂、洪承畴那样抛却“夷夏之防”到异族王朝去做一个贰臣,更何况他在人们的眼中又是那样的迂腐,蔡懋德没有退路,除了牺牲自己去成就一个殉国死节的虚名外,他别无选择。擦干眼泪,蔡懋德带领他的下属们按照封建士大夫修身立世的原则与命运做了最后的抗争,无可奈何而又义无反顾地成为朱明王朝的殉葬品。

                                            然而,无论蔡懋德与他的同僚们为明王朝尽忠的决心多么坚决,也无论晋王朱求桂用多少两白银来激励士气,他们却根本无力挽回早已注定的败局,就象本非亡国之君的崇祯皇帝仅凭自己的勤勉无力阻止积弊深重的明王朝走向覆亡一样。

                                            一份以陕西百姓的名义指责农民军残暴的帖子贴遍了太原,“马在门内难行走,今年又是弼马温”的童谣也开始流传,虽然李自成起义军的主力果然在猴年遭受重创,但是,这些可笑的东西在大顺军的铁骑面前根本起不到丝毫作用,战场之上是要用实力来说话的,当时太原除了本地原有的军队,仅有来自宣府的三千援兵,但正是这支驻守太原南关的援军,在太原守军出战失败后率先投降。

                                            大敌当前,一些腐败的官员仍不放过任何敛财的机会。晋王朱求桂拿出三千两白银赏赐守城将士,负责教育的官员黎志升却不忘雁过拔毛。几十名善于使用的鸟枪的太原居民自愿帮助守城,蔡懋德下令射中一人赏银二两,一时间应募的居民很多,但一些吝啬的官员却不愿拿出这笔赏金,这些民勇不久全部散去。

                                            激战两日之后,大风突起,飞沙走石,驻守迎泽门的明将张雄投降,他的部下焚烧了城楼上的火药库,火势猛烈,守城明军纷纷溃散,大顺军于二月初八早晨从大南门攻入城内。太原城破,意欲自刎的蔡懋德被部下劝阻后向城外突围,行至水西门,蔡懋德下马拒绝出城,部将应时盛本来已经冲出城外,回头看不到蔡懋德便又入城寻找,与决意尽忠的蔡懋德一同退入三立书院,在三立祠的圣贤塑像前自尽,这个昔日留下蔡懋德琅琅授课声的山西最高学府成了他最后的归宿。除此之外,愚忠的太原官员还有四十五人自杀或因为不愿屈服而被处死,这其中,包括太原地区早期天主教徒毕拱辰。投降大顺军的,只有那个克扣军饷的黎志升。

                                            在李自成从西安向北京的进军过程中,太原之战的激烈程度仅次于宁武关之战,直到一个月多后,已经攻破北京的李自成在与的他部下商议攻取李建泰据守的保定时,仍念念不忘榆林、太原、宁武关三镇的拼死抵抗。

                                            李自成在太原停留八天,设置地方官吏,拘捕官宦士绅追赃助饷,向明王朝发布了最后通牒式的劝降书,也就是著名的永昌元年诏书。

                                            二月十六日,李自成统率大军北上宁武,途经大同,于三月十九日攻破北京,明朝灭亡。然而,仅仅一个月后,这位中国历史是最富有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就兵败山海关,退出北京城,取道山西向陕西退却,尾随而至的,是脑后留着一支长辫子的八旗兵。

                                            李自成退守西安前夕,留下部将陈永福和韩文铨、李若星守卫太原。农民出身的陈永福早年从军,官至总兵,在1641年的开封之战中一箭射中李自成的左眼。两年后,明朝最后一位剿寇名将孙传庭兵败潼关,他的很多部下向农民军投降,陈永福因为射瞎李自成左眼的缘故而犹豫不定,李自成不计前嫌,折箭为誓,终于招降了这员勇将。

                                            按照李自成“坚壁清野”的指示,陈永福下令拆除城外关厢的全部建筑,以免被清军在攻城时做为屏蔽,同时派出军队侦察清军动向、搜捕可疑人员。

                                            明朝最后一代晋王是朱求桂,李自成攻破太原后,将被俘的朱求桂押往北京。山海关之战时,朱求桂与秦王朱存枢以及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随军出征,用以堵塞吴三桂效忠故主的借口。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之后,晋王朱求桂不知所终,大抵是死在了军中,而留在太原的晋王家族,也在不久遭受灭顶之灾。为了消除内患,大顺政权将太原的一千余名明朝宗室处死于海子堰,与此同时,太原的官吏士绅也全部被押往西安。今天的海子堰已经成为儿童公园的一部分,昔日那片曾被鲜血染红的一汪碧水如今有个很动听的名字:文瀛湖。

                                            九月十三日,横扫山西的满清大将叶臣率军进抵太原,不久,刚刚攻取长治的另一支清军也前来会师。八旗军队在入关初期的战斗力是无庸置疑的,但面对九边重镇太原的坚固城池与陈永福的坚决抵抗,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也是无机可乘。

                                            明朝后期,先进的西洋巨型火炮传入中国,明朝政府先后三次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了几十门这样的巨炮并迅速装备部队,清军入关之后,这些“西洋神炮”以及它们的仿制品大多落入清军手中。十月初三,清军将“西洋神炮”运到太原城外,集中火力轰击西北城墙,城垣被炸塌几十丈,清兵蜂拥而入,大顺政权山西节度使韩文铨战死,山西巡抚李若星投降,太原遂告陷落,清朝对太原的统治开始了。

                                            太原失陷后,大顺军从东门突围,遭到埋伏在城外的清军截杀,伤亡惨重,陈永福向南突围而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销声匿迹,以至于有人以为他已经死在乱军之中。五年之后,在清政府给归降将领的授职名单里,出现了陈永福的名字,至于他是什么时候在何地投降的清军,已经不得而知了。

                                            清军在山西的统治并不稳固,大同很快就发生反清兵变,一支反清义军在姜建勋的率领下南下太原,驻兵于晋祠。就在义军准备进攻太原县城的时候,日夜兼程的清朝援军已经赶到,将义军包围在明朝成化、万历年间修筑的晋祠堡内,激战五天之后,晋祠堡被攻破,姜建勋突围去了汾州,并最终牺牲在了那里。

                                            傅山为什么要领导明末的启蒙性学生运动,傅山为什么要遁入空门去做朱衣道人,矢志反清的傅山在被捕入狱后为什么能够平安归来,傅山晚年居住的松庄为什么会吸引着顾炎武等清初大学者频繁拜访,傅山为什么在午门前拒不下跪谢恩,为什么说傅山的个人生活是极为不幸的。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三章:傅公祠

                                          • 家园 第二十三章 傅公祠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三章 傅公祠

                                              在中国思想史上,明末清初是一个可媲美于春秋战国的繁荣似锦、群星璀灿的伟大时代。公元1607年,在傅霖先生主持修建了匡扶太原文运的文峰塔八年之后,他的孙子傅山降生在这个“世以学行,师表晋中”的书香门第。傅山的父亲傅之谟绝对没有意识到,他这个成长于太原崛围山下西村的儿子日后会代表十七世纪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历史要求和时代要求,成为那一时期最著名的爱国学者和启蒙思想家之一。

                                              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太原三立书院是明末山西地区的最高学府,崇祯七年,新任山西提学袁继咸在山西巡抚的支持下开始重振受到政治影响一度衰落的三立书院。书香门弟的熏陶与严格的家教使得天资聪慧的傅山早在十五岁时就从童子试中脱颖而出,二十七岁的傅山此时又与全省二百余名优秀学子一起,被选入书院深造。三立书院里供奉着上古圣贤的塑像,同时也奉祀着五十五位山西历代的名宦乡贤,袁继贤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以气节、文章教导学生,以先贤的楷模典范和自己的人格力量塑造了明末山西学子们的浩然正气。

                                              然而,两袖清风的袁继咸在两年之后却受到政治斗争的牵连而被巡按御史张孙振诬告贪污,崇祯皇帝下令将他解送京师,全山西先后有一百余名无辜者被投入冤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急公好义极具大侠风范的傅山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他联络薛宗周等同学冒着初冬的寒峭逆风千里跟随袁继咸的囚车赶赴北京,由傅山领衔,起草了一百零三位山西学子签名的诉状,伏阙诉冤。

                                              但是,明朝政府类似于今天信访办的通政司始终拒绝接收诉状,张孙振也派人赴京威胁说要请东厂和锦衣卫捉拿请愿学子。傅山将受到恐吓的弟弟傅止叫到北京之后,刻印了名为《辩诬公揭》的揭帖,学子们分赴街头,大量散发这份揭露袁继咸冤案内幕的政治传单。崇祯皇帝经常派遣厂、卫人员巡查市面,刺探民情,正是通过他们,这份揭帖终于上传到了崇祯皇帝手中。与此同时,傅山等人还先后向御史孙贤拦马诉冤,在早朝途中包围宰相温体仁的官轿请愿。

                                              第二年四月,刑部开始公审袁继咸案,傅山两次出庭作证,终于使袁继咸的冤情得以昭雪,恢复官职,改任武昌道,诬告者张孙振被流放边疆,他的后台温体仁,那个蚀乱朝政达八年之久的奸相也在两个月后被罢黜归家。这场历时半年多的启蒙性学生运动最终获得成功,并在士大夫阶层引起了震动,傅山也因此而名扬京师,留社丁时学汇编刻印了当时士人褒奖傅山的诗集,士林“依为所指”的马世奇以一篇《山右二义士记》表彰了傅山与薛宗周的义行。崇祯十一年顾杲、顾炎武领衔公讨阮大铖的“留都防乱揭帖”以及清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在本质上其实都是傅山“伏阙诉冤”斗争形势的继续。

                                              傅山的高尚品格更体现在“伏阙诉冤”之后,袁继咸赴任武昌,写信邀请他同游黄鹤之胜,傅山以离别老母日久而婉言谢绝。当年岁试结束后,山西提学使桂一章拔选傅山为“优生”,并准备动用鼓乐为他举行插花仪式,傅山辞谢说:事奉师长就应当如同儿子,我怎么能贪公义而树私名呢?

                                              做为袁继咸的得意门生,他们师生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袁继咸赴任武昌后,致力于镇压当地农民起义军,清军入关后,他又为南明政权操劳奔波,协调左良玉与朝廷的关系。袁继咸被降清将领劫持到北京之后,写信希望傅山为他收藏整理诗集,并悲壮地表示:“山西学人只有你对我比较了解,不久我盖棺之日,一定不会辜负你对我的知重、使你日后因为有我这样的朋友而羞愧。”傅山接到信件后痛哭道:“先生啊,我又怎么敢辜负你对我的期望呢?!”几个月后,宁死不屈的袁继咸慷慨赴难。

                                              无论傅山,还是袁继咸、蔡懋德,他们受所处时代与传统文化的限制,不可能看到明末农民起义风暴的积级作用,因而也就很难要求他们去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当李自成的起义军日益逼近太原的时候,傅山与蔡懋德泡制了以陕西百姓的名义指责农民军残暴的帖子广泛张贴于太原,同时还编造了“马在门内难行走,今年又是弼马温”的童谣,希望以此来安定太原民心,巩固太原城防。当奉命督师的李建泰邀请傅山前往军前赞画时,他匆匆赶往河北李建泰军中,力劝李建泰早日出兵救援太原,然而,李建泰当时已经无力进军山西,在这种情况下,傅山回到太原,侍奉老母避居平定嘉山。

                                              明朝江山亡于农民起义军的现实让傅山悲愤莫名,而更令他沉痛的是“华夏”亡于“夷狄”,遭逢乱世,国破身陷,傅山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在《甲申守岁》中甚至写出了“三十八岁尽可死,栖栖不死复何年”的诗句。于是,傅山遁入空门,成了一名道士。

                                              傅山之所以做道士,并不是要逃避现实,他逃避的只是清朝政府血腥的“剃发令”,做为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傅山是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操守甘心做异族人统治下的顺民,他以道士的身份做掩护,投入到了秘密的反清斗争中。傅山出家之后,身穿红色道袍,自号“朱衣道人”,以示不忘朱明王朝,又号“石道人”,以示自己的反清意志如同石头一样坚强。傅山字青竹,后来改为青主,除此之外,他先后使用过的字号多达几十个,其中很多都寓含着深刻的反清思想。

                                              如果傅山生在太平盛世,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他完全可以为我们留下更多的著作,在学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多年的秘密反清斗争使得他一方面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另一方面使他不得不尽量隐蔽自己,以至于流传于世的资料极为有限,研究他的后人不得不通过研读他浩瀚的诗作,从中探寻摸索他这些年的神秘行踪和思想变化。

                                              明朝灭亡十年之后,受南明桂王政权派遣长年活动于北方的宋谦在发动反清起义前夕被捕,供出了傅山,致使傅山被投入太原府监狱,傅山弟弟傅止和唯一的儿子傅眉也同时入狱。不过,宋谦招供不久即被就地正法,他所说的一切已是死无对证,而且,从宋谦被捕到傅山入狱,中间相隔两个多月,使得傅山及早做好了准备,面对清廷官员而从容应对。当时的太原知府是边大绶,这个担任米脂知县时曾挖过李自成祖坟的明朝投降官员敬仰傅山的气节,与其它一些清朝官员有意袒护。在经历多次审讯之后,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合议作出了宋谦“挟仇诬扳”的结论,傅山在入狱一年之后得以免罪释归。

                                              傅山出狱之后,隐居于太原东山脚下的松庄,自号“松侨”,并作诗称“太原人作太原侨”,以示自己在明亡之后已成为无家无国旅寓为侨的遗民。

                                              松庄附近,就是太原的一方名胜双塔寺。傅山一生极好游历,而他在太原读书隐居的地方,也大多选择在风景宜人的山水胜境。崛围山上的青羊庵,多福寺里的红叶洞,裂石山的虹巢,晋祠里的云陶洞以及太原北郊的土堂山,都留下了傅山的足迹。崛围红叶、裂石寒泉、土堂怪柏都是太原八景之一,而晋祠、双塔寺就更不用说了。傅山就是这美丽山水的熏陶之中面壁寒窗读书著述,排遣心中的郁闷,将自己溶入山川秀色之中以求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傅山高山景行的人格力量与个人魅力在赢得世人尊崇的同时,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挚友。在傅山被捕入狱生病期间,他的朋友陈谧前去为他医病,另外两个朋友白居实、朱实则入狱与他做伴达三个月之久。祁县的戴廷轼是傅山的一位忘年之交,他的书斋丹枫阁在当时与南方冒辟疆的水绘园一样,都成为名宿志士结聚联络之所,傅山的一些著作就是在这里刻印的。

                                              就在傅山寄居松庄期间,武装抗清斗争已经归于沉寂,那些抗清志士斗争的重点不得不转到思想文化战线上来,以弘扬民族文化来对抗清朝提倡的理学,寻找政治上的知音和学术上的同道,一大批那个时代杰出的文化精英不远千里陆续慕名而来。

                                              名满天下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曾三次前来拜访傅山,并在松庄住过一段时间,将傅山当做自己的十位老师之一,称赞他“萧然物外,自得天机”。顾炎武第三次来松庄时,五十九岁却依然无子,傅山为他诊脉之后认为他还有希望生子,于是顾炎武便在静乐买了一妾。“畿南三才子”之一的申涵光来太原走访亲戚的时候也拜访了傅山。申涵光临行前,顾炎武曾作诗送行,留下了“并州城外无行客,且共刘琨听夜鸡”的诗句。申涵光离开太原前夕,他那个担任山西右布政使的中表王显祚极力挽留,申涵光回答说:“太原高士傅青主贫困地生活在土窑中,你如果能礼贤下士,比留我多住几天要强得多。”第二年,王显祚就为傅山买了一所宅院,故址就在今天傅家巷的四号,巷中“版筑故居”的牌坊就是后人为纪念傅山而建。与顾炎武、申涵光一样,广东屈大均也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在太原留下过一首《望晋恭花园》,望晋王府花园而思朱明故国,悲叹“悲风处处吹松柏,谁到并州不断肠。”此外,这一时期与傅山交游的知名学者还有李因笃、阎尔梅、孙奇峰等人,这都是那个时代赫赫有名的一代宗师,他们或倾心腹于密谈中,或寄愤闷于诗酒间,以气节相砥砺,以学问相切磋,使松庄形成了一个在野的学术文化中心。傅山先生一生清贫,但他却拥有如此之多名留青史的挚友,这是一笔可与他的学识相媲美的宝贵财富,这是一份令后人感动与羡慕的友谊。

                                              在经历了清初的高压政策之后,为了拉拢汉族知识分子,康熙皇帝设立博学宏词科,年逾古稀的傅山也在推荐之列。虽然傅山屡次拒绝,但仍然被奉命行事的地方官员强行护送至北京。

                                              奉命促驾的那位县令是在太原做过六年父母官的戴梦熊,他不仅卓有成效地振兴了太原地区的经济,而且为太原地区的文化继承与发展做了贡献,在明末战乱中散落于民间的《宝贤堂集古法帖》就是由他重新收集的,戴梦熊还曾准备兴建双塔寺的院墙和山门,但因为以政绩卓著调任汉阳知府而未能如愿,继任者完成这项工程后,还专门请他提写了“祗园胜境”的门额。

                                              傅山被迫来到北京之后,称病拒不入城,住在崇文门外的圆觉寺,一些朝廷官员和仰慕他的百姓纷纷前来看望。虽然傅山最终没有参加博学宏词的考试,但因为声名远著,仍被授予内阁中书的职务。按照当时的制度,傅山是必须到午门前叩谢皇恩的,当装病的傅山被抬到午门的时候,心怀故国的他不禁泪流满面,清朝官员强行让他下跪,傅山索性扑倒在了地上,敬佩他的官员们打圆场说:“好了,好了,这就算是谢过了”,这才结束了这绝无仅有的谢恩仪式。

                                              回到太原之后,傅山始终不承认清政府对自己的任命,戴梦熊奉命到他家门首悬挂“凤阁蒲轮”的额匾也被断然拒绝。戴梦熊因此后来在为傅山所作的传记中赞叹他“尚志高风,介然如石”。

                                              穷困清苦与流离颠沛的生活傅山毫不在意,但一次次目睹亲人的离去却使他痛苦不已,从这一点来说,傅山的个人生活是颇为不幸的。傅山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二十七岁时,相濡以沫的爱妻张静君留下五岁的傅眉撒手人圜,傅山从此终身未曾再娶。“断爱十四年,一身颇潇洒”,然而,当他在清理旧物偶然翻出妻子为他绣的吉祥物时,他明白,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睹物思人,傅山以一首感情真挚的诗作表露了爱妻早逝给他心灵上带来的绵绵苦痛。傅山五十余岁时,他那个深明大义的母亲以及他的弟弟傅止相继去世。傅山与他的哥哥傅庚兄弟情深,傅庚病故时,傅山五天写下了二十一首诗作来寄托自己的哀思。此后,傅山将侄儿傅仁视同已出,出外游历时也经常是由傅仁随行待奉。傅仁深得叔父教诲,极爱临摹傅山的书法,以至于外人莫辩真假,“卅年风雨共,此侄比人亲”,正因为如此,当傅仁英年早逝时,傅山的悲痛是不言而喻的。傅眉是傅山唯一的儿子,他的身上倾注了傅山的心血,也映照出傅山的人生,傅眉在书画文学方面的成就使傅山深感欣慰。傅山七十七岁时,志向未酬的傅眉在诸事无成的叹息中郁郁而终,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此,傅眉的去世是傅山一生最沉重的打击,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也在五个月后盍然长逝,结束了自己传奇高洁的漫漫人生路。

                                              傅山先生去世了,他的思想、他的学术成就永远留在了人间,当之无愧地成为清初最杰出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之一,梁启超称他的学问大河以北无人能及,并将他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一起排入清初六大宗师行列。做为山西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学者,傅山可谓是一个世所罕见的全才,哲学、儒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考据等等无所不通,并且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一部《霜红龛集》使我们至今仍能领略他的博学多才。傅山还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医学家,而且经常义务替人治病,山西省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份由他亲笔所写的行医“招贴”也就是广告的底稿。傅山不仅留下了《青囊秘决》、《傅氏女科》等一系列医学专著,而且民间流传着许多他的行医故事。傅山甚至还是一位武术家,写过一部名为《傅氏拳谱》的武功秘籍,傅山本人轻财重义、豪爽豁达,颇具侠者风范,他的儿子傅眉精于骑射,擅使铁枪,喜好兵法,这也正是受了他的影响。当然,傅山最值得人们称道,至今仍然熠熠发光的是他高山仰止的人格与坚定的民族气节,抗日战争时期,人们就极力称誉那些拒绝与日伪政府合作的知识分子们所体现出的“傅山精神”。正如民间对他的评价一样:这位书法大家是“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学,学不如人”。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许多关于傅山的传说。相传李自成军从北京退往陕西途中,在山西埋藏了大量从北京夺取的金锭,以至于清初山西富户极多,于是傅山与顾炎武制定了票号制度,协助富商开创票号和镖局,希望以此来操纵全国金融,实现反清大业。不过,这只是后人善意的附会而已,一方面,山西票号是平遥人雷履泰在道光初年创建的,另一方面,清军入关初期并未对退出北京的李自成军穷追不舍,李自成在山西退却得相当从容,并不存在沿途埋藏金锭的可能,山西商人的资本都是他们辛勤与智慧的结晶。

                                              另一个流传得更为广泛的传说就是人们所认可的“头脑”。相传,“头脑”是傅山为母亲配制的滋补食品“八珍汤”,他后来将配方交给太原南仓街的朵家经营,并为其取了“清和元”的字号,亲笔题写了牌匾。清朝和元朝都是异族人建立的王朝,如此取名,寓含着傅山号召人们吃“清”和“元”的“头脑”的反清思想,饭店天不亮就开张让人们打着灯笼前来则是“天不欲明人欲明”之意。“头脑”至今仍是太原的传统美食,每年“白露”一过,“头脑”便在桥头街的“清和元”以及一些大饭店上市,许多外地人都慕名前来品尝。

                                              傅山去世二十五年之后,太原地方官员在阳曲县学乡贤祠和太原三立祠以傅山入祀。光绪年间,时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在太原设立四征君祠,以傅山、吴雯、阎若璩和范镐鼎四人入祭。到了民国六年,地方政府又在东缉虎营新建“傅公祠”,阎锡山题写了“尘表孤踪”的牌匾,山西大学学者江叔海撰写了楹联:“论三晋人豪,迹异心同,风亮日永;作百年师表,顽廉懦立,霜满龛红。”可惜的时,这处太原城内的风景名胜后来却被占为办公场所,到了抗日战争初期,这里又被改建成为高级招待所,周恩来赴太原与阎锡山商谈抗日事宜时,就曾下榻于此。如今,“傅公祠”被改建成为山西省政协院内的“西园”,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这里曾经供奉过百年师表万世楷模的傅山先生。建国后,山西省陆续成立了傅山著作整理委员会和傅山研究会。太原市地方政府搜集散失的傅山书法真迹,在汾河边新建了傅山碑林公园。六十年代初,有关部门将晋祠的同乐亭翻盖为“山西历代书画馆”,之后又改建为傅山纪念馆,里面有傅山先生的生平事迹介绍和他的部分书法、绘画作品。

                                              农历龙年腊月二十六,踏着尚未消融的积雪,我再一次来到了晋祠,寂静的园内只有三批游客,从傅山先生曾经读书的云陶洞下来,我独自步入空无一人的傅山纪念馆,尽管已经阅读过许多不同版本的傅山传记,但我仍然再一次认真地看完了馆内的生平介绍,凝望着画像上身着道袍“萧然物外,自得天机”的傅山先生,我不禁想起了昔日“傅公祠”内的另一幅楹联,那是傅山先生一生的浓缩:“文章气节争千古,忠孝神仙本一途。”

                                              太原为什么会名列天下王氏二十一处郡望之首,太子晋为什么会被周灵王废为庶人,迁居太原的太子晋后人为什么会以王为姓,台骀为什么会被尊为汾水之神,太原的台骀庙为什么会成为张氏祖祠之一。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四章:太原王氏

                                            • 家园 第二十四章 太原王氏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四章 太原王氏

                                                姓是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许多姓氏从山西开宗立姓,目前可查的就有40多个,张王李赵遍地刘,中国五大姓之中,就有张、王、赵三大姓发源于山西,而王姓,更是起源于太原。

                                                王氏的始祖是是黄帝的四十二代后人、东周的王子乔,王子乔本名姬晋,字子乔,周灵王的太子,人称太子晋,约生于公元前 565年,卒于公元前 549年。

                                                在位二十七年的周灵王是东周时期一个平庸的帝王,但太子晋却口碑极佳,温良忠厚,聪明博学,十五岁就开始以太子的身份辅佐朝政。师旷是春秋时代著名的音乐家,晋平公派他晋见太子晋时,曾与他探讨君子之德,太子晋联系舜、禹、周文王、周武王的作为,精辟地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使得曾经劝说晋平公治国要以“仁义为本”的师旷心悦诚服。

                                                周灵王二十二年,谷、洛二水泛滥,王宫也受到洪水的威胁,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晋与周灵王在治洪策略上发生分歧。周灵王准备沿用壅堵的方法,太子晋反对道:“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同时以禹的父亲鲧用壅堵的方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批评了周灵王的治水计划。忠言逆耳,也许是太子晋的批评过于尖刻了吧,周灵王一怒之下将太子晋废黜为庶人。太子晋被废黜后,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不到三年,就抑郁而终,年仅十七岁。

                                                就在师旷拜见太子晋的时候,见到太子面色发红,认为这是身体不佳的兆示,太子晋预言说:“我再过三年,就要上天到玉帝之所。”太子晋的死神奇地验证了他的预言,正因为如此,民间逐渐将他传说成为一位神仙人物。据《列仙传》中记载的神话故事说,太子晋喜欢吹笙,声音酷似凤凰鸣唱,游历于伊、洛之间,仙人浮丘生将他带往嵩山修炼。三十余年之后,一个名叫桓良的人遇见太子晋,太子晋对他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与我在缑氏山相会。”到了那一天,太子晋乘坐白鹤出现在缑氏山之颠,可望而不可及,几天之后,太子晋挥手与世人作别,升天而去,这也就是“王子登仙”的传说。唐代武则天封禅泰山时,封太子晋为“升仙太子”,并为他立庙,多年之后武则天来到嵩山,立制了御书《升仙太子碑》。据说,现在河南偃师县缑氏山上仍有别名仙君观的升仙太子庙。后世的文人在他们的诗作中也常常引用这一典故,屈原在《远游》中有云“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李白也曾写过“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诗句。由此看来,“王子登仙”的神话传说在历史上还是影响比较大的。

                                                太子晋去世后,他的儿子敬宗后来出任司徒,有感于周王室日益衰微天下大乱而辞官远去,避居于太原,因为他们是王者之后,时人称之为“王家”,敬宗于是以王为姓,以太子晋为系姓始祖,从而开创了太原王氏。敬宗死后,就葬在晋阳城北,称为“司徒冢”。

                                                在中国历史上,各姓氏的发祥地或著名人物出生、居住地,称为地望或郡望,王氏郡望共有二十一处,而太原,则是王氏地望之首。王氏的衍派据说如今已有二百多个,这其中很多都是由太原王氏衍生而出。

                                                太原王氏名人辈出,秦代统一六国的名将王翦就是王子乔的九世孙,东晋世族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政治家王安石、著名学者王阳明、王世贞、王夫之、王念孙等人都是太原王氏的后裔。而唐代著名诗人王瀚、王昌龄、王之涣更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

                                                明朝的一代名臣王琼是太原晋源人,座落于晋祠的晋溪书院曾经是他的私人花园。1992年,当时的太原市地方官员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成立“海外太原联谊后援会”,在晋祠晋溪书院旧址上新建太原王氏祖祠――子乔祠,第二年四月在这里举行了世界王氏恳亲联谊活动,邀请来自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太原王氏代表二百多人。

                                                离子乔祠不远,在晋祠圣母殿西侧便是我国张氏始祖台骀的祠庙。

                                                关于台骀,《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黄帝的儿子少昊有一个裔孙名叫昧,担任治水官员,他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允格、台骀,台骀继承了昧的事业,善于治水,疏通了汾河、洮河,将洪水引入了大泽,使人们能够在太原地区居住,颛顼因此嘉奖他,封于汾河,后人尊称他为汾水之神。太原的民间传说中,汾河里有黑龙肆虐,台骀为民除害,斗杀了黑龙,黑龙的尸体化作太原西侧绵延的山脉,太原地区的水患从此平息。

                                                太原流传着一句“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文中的晋阳湖并非今天太原第一热电厂那个蓄积冷却循环水的人工湖,为了方便区别,而将它称为古晋阳湖。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古晋阳湖,其实就是台骀治理过的大泽,位置就在今天的王郭村、东庄一带,后来为了纪念台骀而将其称做台骀泽。宋初赵匡胤亲征晋阳,决开汾河、晋水灌城,宋军撤退之后,北汉军队就是将洪水引入了台骀泽。

                                                台骀做为传说中的汾水之神,自古以来就受到人民的尊敬,早在唐代以前,晋祠南五里的王郭村就建有台骀庙,唐代河江节度使卢钧改庙名为“汾水川祠”。后晋石敬瑭封台骀为昌宁公,台骀庙于是又被称为昌宁公庙。

                                                晋祠里的台骀庙则是由高汝行于明代嘉靖年间捐资修建。高汝行是晋祠东庄人,考中进士后出仕浙江,四十七岁时被权贵诬陷,罢官归家。高汝行回归故里后,编著了太原历史上第一部县志,也就是嘉靖版《太原县志》。嘉靖二十七年,高汝行又倡议捐资重修晋祠,并亲自督工修葺了唐叔虞祠。

                                                那么,高汝行为什么还要独自出资在晋祠新建一座台骀庙呢,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高汝行的家乡东庄地处台骀泽西畔,东庄百姓深受台骀治水的遗惠。二是传说高汝行在浙江做官时,一次在江中遭遇风浪,几乎丧命,而救他脱险的恩人自称名叫台骀,高汝行认为是家乡的汾水之神救了他,便决定建庙以报答神恩。

                                                关于张氏起源,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着相同的记载:黄帝的儿子子少昊青阳生子名挥,发明并且校正了弓箭,因而被赐姓张氏,成为张氏始祖。《尔雅?释诂》:“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有趣的是,在甲骨文中,“晋”字的字意是装箭之囊,看来,山西与张氏是颇有渊缘的。明、清张氏族谱也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就是今天晋祠南五里的王郭村,所以,王郭村的台骀神庙也就成为天下张氏的祖祠之一。

                                                除此之外,晋祠博物馆在近年整理石刻库房时还意外地发现了“郭公庙碑”,可以肯定,郭氏起源于山西,具体是在汾阳还是阳曲,学者们仍有争议,这块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写的石碑已经成为研究郭氏起源与汾阳王郭子仪的重要史料,至于这块石碑为什么会出现在晋祠,那就不得而知了。

                                                汉代“横中流兮扬素波”的汾河到了明代为什么会变成“太行山西浊汾流”,宋、明时期为什么会有“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的赞语,元好为什么会在汾河边留下“恨世间情为何物”的《雁丘辞》,是谁将防洪工程建成了太原最早的公共园林柳溪,汾河岸边美丽的桃园是如何消失了。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五章:汾河水

                                              • 家园 第二十五章 汾河水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五章 汾河水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山西地区在清朝末年连续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光绪皇帝即位不久,从1876年到1879年,山西成为华北地区大旱灾的重灾区,绝大部州县绝收绝种,饥荒与瘟疫迅速蔓延,有的地方所有的树皮都被剥光充饥,有的饥民则将人肢解后或食或卖。参加赈灾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从太原南行巡视灾情,在他的日记里详实地记录下了他一路上亲眼目睹的“平生最可怕的景象”,一些灾情报告至今仍让阅读者毛骨悚然,用山川枯竭、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来描述当时的情景丝毫不显夸张。李提摩太的灾情调查对海外的赈灾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正是用筹集来的捐款在太原设立粥棚,每天赈济灾民两万余人。这场史所罕见的旱灾过后,山西全省人口总数从1600多万下降到1000多万,三分之一的百姓在大灾中饿毙或逃亡。这场旱灾对山西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做为山西省会的太原,直到二十年后,人口也只恢复到三万,这恐怕是太原历朝和平时期的人口最低数。

                                                  旱灾过后,水患又不期而至,1886年,汾河泛滥,河堤决口,猛烈的洪水冲破已经关闭的大南门涌入城内,半壁西城顿成泽国,满洲城、学台衙门、阳曲县文庙以及不计其数的民宅刹那间荡然无存,肆虐的洪水逐渐平息下来之后,才凿开城墙引出城外。水灾之后,当时的山西巡抚张之洞请求李提摩太为根治汾河水患出谋划策,李提摩太在教会医院院长绍菲尔大夫的帮助下,用水准仪对太原城周进行测量,绘制地形图,拍摄照片,据此写出了一份详尽的报告,张之洞根据这份报告改善了防止水患的措施。

                                                  包括太原在内的中游一带历来是汾河水患的多发区,汾河进入太原盆地之后,河道纵坡变缓,有较多的支流汇入,泥沙淤积严重,主要靠堤坝挡水,因而比较容易遭受洪灾。解放前一百多年里,汾河发生洪灾二十余次,平均五年一次,1892年和1942年的洪水又两次使太原西半城被淹。建国后,1954、1959、1977、1988、1996年,汾河中下游发生了五次较大规模的水灾,尤其是1977年平遥水灾,导致尹回水库垮坝,南同蒲铁路中断十天,死亡七十人。

                                                  当然,给太原造成水患的并非仅仅汾河,两山夹一河的地势使得太原极易受到东、西两山爆发的山洪危胁。太原城东部边山的五条山沟,每逢夏秋雨季,雨水和山洪沿着山沟注入洼地,酷似五龙吐水,五龙口因此而得名。清代嘉庆二十年,东山山洪爆发,十几丈高的巨浪直扑太原,大南街和大南关都被山洪吞没。1955年七月,西部边山山洪爆发,汹涌的洪峰受到高大的铁路路基阻挡之后,转向直冲晋西机器厂的家属宿舍,成为太原解放五十年历史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洪水灾害。1996年8月4日,西山再次爆发洪灾,洪水顺着迎泽西大街和虎峪河等泄洪沟奔涌直下,洪水过后,迎泽西大街到处都是从西山小煤窑冲下来的坑木,迎泽桥西一带淤积的泥沙有将近一米厚。

                                                  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汾河还曾经三次被人为的用来水淹晋阳。第一次是公元前 453年,赵襄子奠定三家分晋的晋阳之战中,智伯决晋水、汾河灌城,洪水一直淹到离城头三版的地方。第二次是公元 969年,赵匡胤御驾亲征,久攻晋阳不下之后,决开汾河、晋水漫灌晋阳,汾水一度从崩塌的城墙缺口冲入城内。第三次是公元 980年,赵光义在火烧晋阳的第二年,决开汾河,冲灌晋阳古城废墟,将晋阳彻底摧毁。

                                                  其实,相对起南方那些水患频繁的河流来说,唐代以前鲜有水患的汾河可以算得上是娴静美丽甚至温柔婉约,很少发生特大规模水灾的汾河是哺育太原城的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全长七百公里的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左传?昭公元年》关于台骀在太原地区治理汾河成为汾水之神的记载,是汾河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公元前 647年,晋国发生饥荒,向已结成秦晋之好的秦国求援,秦穆公发动“泛舟之役”,运送粮食的船队经渭河、汾河直抵晋国的绛都,也为我们留下了“晋惠公借粮――有借无还”的歇后语。泛舟之役是汾河航运的最早历史记载,同样是运粮,1963年河津缺粮,政府调集二十艘船只经汾河运送粮食,这成为汾河历史上的最后一次航运。

                                                  公元前 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到了唐代武则天年间,并州长史崔神庆“跨水联堞”,修建了横跨汾河,连结东、西二城的中城。此后,河东节度使马遂在太原城外汾河沿岸修建了大量池沼,种植柳树上万株,不仅美化了风景,而且节省了守城的兵卒。

                                                  宋代天圣年间,曾经奏请减免山西百姓煤炭和冶铁税的陈尧佐来到太原,担任并州知州,当时的汾河时常泛滥,早年在滑州时就以治水闻名并修筑过“陈公堤”的陈尧佐于是新建了一道五里长的河堤,基本解除了水患。做为一个文化素养极高的知识分子,陈尧佐对小桥流水式的园林风景情有独钟,他在汾河岸边引汾河水潴成湖泊,沿河环湖种植数万株柳树,并在堤上兴建了“彤霞阁”,将其统称为“柳溪”,在加固堤防的同时,将这一防洪水利工程又建设成为太原最早的公共园林。此后,继任官员对“柳溪”继续进行扩建和维护,暮春三月,轻轻柳絮点人衣,地方官员和城中百姓都要来这里踏青游览。元代太原僧人小仓月在他名为《太原城》的诗作中是这样描述柳溪的:“堤边翠带千株柳,溪上青螺数十峰,海晏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元人陆宣则在《游汾河》中留下了“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的诗句。遗憾的是,美丽的柳溪最终在元朝的乱世之中消失了。八十年代初,为了纪念昔日的良辰美景,在柳溪旧址附近的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柳溪街”。

                                                  二百年后,金末元初的著名学者元好问在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来到太原,游览完汾河西岸的晋阳古城遗址,为我们留下了一首《过晋阳故城书事》。就在汾河岸边,他路遇一位张网捕雁的农夫,农夫告诉他,今天早晨在河滩上网到两只大雁,农夫杀掉其中的一只后,另一只脱网逃走的大雁在空中悲鸣哀叫,始终不愿离去,最后竟然一头撞向地面殉情而死。听完农夫的诉说,元好问唏嘘长叹,向农夫买下了这两只大雁,将它们埋葬在汾河岸边,用石块垒起一座坟丘,称之为“雁丘”。与元好问同行的学子们纷纷赋诗,元好问也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雁丘辞》:“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台依旧平楚。招魂楚些嗟何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恨,来访雁丘处。”遗山先生毕竟是大家手笔,同样感天动地的题材,同行者的诗作早已被人们淡忘,唯有他的《雁丘辞》传唱至今,到了现代,更是通过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而成为千古不朽的爱情绝唱。

                                                  明代的太原,城郭壮丽,殿宇辉煌,山川秀美,再加上葱茏苍翠遍布古柏劲槐被称为“锦绣岭”的东西两山,时人有“花花正定府,锦绣太原城”的赞语。现代人很难想象太原东西两山那光秃秃的黄土高坡当年竟会有“锦绣岭”的美名,而事实上,在古代甚至直到明朝,不仅是太原,整个山西地区,大部分都被森林和草地所覆盖,学者们甚至认为在两千多年前,山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3%,相当于现在的十倍。如同现代山西将廉价煤炭输出省外将生态灾难留给自己一样,秦汉及唐代修建长安,北魏修建洛阳,宋朝修建汴京,明朝修建北京,所用的木材大多是从山西采伐,然后经汾河水运出晋。受到人类活动以及战争、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的森林日益减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在唐代还以“素汾”见称的汾河到了明朝中叶,在明代文坛“前七子”之一李梦阳的笔下已经成为“太行山西浊汾流”,而方圆百里的昭余祁、并州薮、汾陂、文湖、洞过泽等著名古代湖沼也先后在明清之际干涸消失了。

                                                  另一位明代诗人张颐还为我们留下过一首《汾河晚渡》:“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古人观景,除了自然风光之外,更加注重意境,正因为如此,汾河晚渡,在清代成为太原八景之一。

                                                  到了民国初年,汾河岸边又出现了“桃园”美景。大约是民国19年前后,颇有些闲情逸致的太原富户党氏,购买了水西关外汾河岸边一片百余亩的荒滩,雇用一些精通园艺的林工花匠,精心培了桃苗、杏枝,辟建出一片私人园林。几年之后,在园工们的精心培育下,早春二月,短短桃花临水岸,桃杏争相吐艳,芳菲满园,春意盎然,“桃园”的美名油然而生,慕名而来的游春踏青者络绎不绝。1946年四月,太原的《民众日报》连续报道了两则关于桃园的消息,“……春意阑珊,群以折花为乐,夭桃有知,定不为主人招揽损失。”“……各中小学校员生,连日旅行亦以之为目标,似乎要向它探索一个满意的春天。”太原战役期间,桃园成为孤城太原接受空投弹药和给养的基地,桃园遭到不小的破坏。建国后,园林部门将桃园扩大到一百六十亩,其中八十亩专门栽种桃树,在恢复了桃园美景的同时,还能年产三万斤水蜜桃。然而,在文革那个疯狂的年代里,一些头脑发热的革命者在这里砍树种粮,两千余株桃树被一扫而光。此后,城市发展的脚步迅速推进,剩余的几千株树木也在三年的时间里被全部砍伐,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的宿舍楼和几条空有“桃园”之名而难见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狭窄街道。九十年代初,曾有人呼吁恢复桃园美景,在汾河岸边广种桃树,但未能实施。1995年,园林部门在新建北路隔离绿化带上改种桃树,总算使得与新建北路相衔接的几条桃园小巷不再是浪得虚名。

                                                  “浊汾”也罢,汾河当时总归还是有水的,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守城军队突围之后向西山转移,很多将士就是在这枯水期里泅渡的时候埋骨汾河的,这一点倒是与宋代太原抗金战中突围后投汾水殉难的太原守将王禀颇为相似。然而,建国以后,工农业急速发展,人口剧增,汾河水量锐减。1961年,山西省政府在太原上游的娄烦兴建库容七亿立方米的汾河水库,由于缺乏大型施工机械,工期严重滞后,在雨季到来之前已经很难建成大坝,中央为此下令汾河水库下马,山西地方领导在做好跳汾河的准备后冒着风险坚持施工,硬是采用十几万人齐上阵的人海战术如期完工,山西还以此题材拍摄了一部名为《汾水长流》的影片。汾河水库建成后,太原人民的头上就顶了一盆水,而汾河太原段却基本干涸,只有在雨季和汾河水库放水时,才能看到混蚀的河水流过半个河床。前几年,一对太原父子就是趁着汾河水库放水,撑着自己制造的竹筏顺流而下,穿越了汾河太原城区段,只是不知道当他们横中流兮扬浊波的时候,是否想起了《人说山西好风光》中有一句“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庄……”

                                                  几近干涸的河床唯一的好处就是为建造桥梁带来了方便,仅汾河太原城区段,目前就建有七座桥梁。太原最早的汾河桥应该建于唐代,并州长史李绩修建了横跨汾河向东城送水的“晋渠”。宋初平定北汉时,曾多次在晋阳城外的汾河桥交战,宋军曾在此击败北汉名将杨业,但汾河桥也在那次战斗中遭到严重破坏,为此,赵匡胤下令砍伐西山林木重建了汾河桥。汾河再次建造桥梁是民国时期,在修建太原至军渡的公路时,同时在太原汾河上修建了一座木结构的公路桥,这座桥梁在抗日战争中被炸毁,1997年修建新迎泽大桥时,还曾挖出过深入河床的木桩和日军炸弹。后来,日伪政府修建了一座五百余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这座民间所谓的“洋灰桥”宽度仅容一辆汽车通行,不过,这却是目前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汾河桥。1953年,迎泽大桥建成,当时号称“华北第一桥”,与它毗邻的日伪汾河桥被保留下来做为上行的非机动车道继续使用。1996年,七十米宽的迎泽大街历经四十年终于做完了十里长街梦,为了建造了一座与其相适应的新桥,昔日的华北第一桥和“洋灰桥”同时被炸掉,取而代之的是宽达五十米据说为全国之冠的新迎泽大桥。炸桥前夕,很多太原人都前往迎泽桥拍照留念,在我的影集里,还有两张摄于爆破当天清晨的旧迎泽大桥照片。

                                                  《汾河流水哗啦啦》,这首六十年代电影《汾水长流》的主题歌在山西传唱不衰,再也不闻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太原人始终盼望着能够重新看到汾水欢歌。八十年代,太原工业大学的一位教授提出了汾河蓄水建议,这一建议终于在世纪末变成现实,太原市投资四亿人民币,完成了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通过复式河槽和四道橡胶坝实现了汾河蓄水的目标,柳溪、桃园等美景虽然已经很难恢复,但汾河晚渡、雁丘等历史名胜都重现汾河公园。

                                                  除了母亲河汾河之外,太原城区还有因清代八旗军饮马而得名的饮马河等多条小河和一些湖泊。

                                                  如今太原城中最大的湖泊是迎泽湖,这里曾是太原城外的一片荒地,在光绪十二年的汾河大水之后变成一片沼泽地,近代一度成为焚尸场和刑场,太原战役总攻时刻,抬着云梯横穿这片积水的解放军战士在炮火的洗礼之下曾将湖水染红。五十年代,太原市新建迎泽公园,通过全市职工学生的义务劳动挖湖堆山,蓄水后因为位于迎泽门外而被命名为迎泽湖。

                                                  太原城中历史最悠久的湖泊当属儿童公园的文瀛湖,文瀛湖是明代展扩太原城池后由东南半壁雨水汇集而逐渐形成的两片积水,当时的名字叫海子堰,当年李自成的部将陈永福就是在这里处死了一千余名明朝宗室。海子堰的两片积水在清代被贯通,因为靠近贡院而被命名为文瀛湖,成为旧太原八景之一的“巽水烟波”。1912年孙中山来太原时,就是在文瀛湖畔向各界群众做的讲演,此后,这里先后被命名为文瀛公园、中山公园、新民公园、人民公园,最终在1982被定名为儿童公园。

                                                  在太原市新建北路东侧,分布着一系列小湖泊,包括动物园里的黑龙潭、新建路游泳场、南海子等等,这些被称为“城西水系”的小湖泊大多都是明代太原城西护城河的残留水面,直到民国初年,它们彼此之间还都是相互贯通的,并且留下了可以行船的记载。建国后,按照城市规划,将要疏通城西水系,新建北路东侧与城西水系之间的空地全部预留用于绿化,如果这一预想能够实现的话,我们可以设想,新建北路从天龙大厦东侧直到动物园一线,将会出现一个比汾河带状公园更加美丽更加方便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场所。遗憾的是,这一规划却在文革期间被破坏,预留的空地大多已被用于市政建设,仅留下紧邻新建路游泳场的新建路小游园。近年来,随着对环保绿化工作的不断重视,南海子公园的建设已经列入规划,也算是对当年遗憾的一点补偿吧。

                                                  山西巡抚毓贤为什么要屠杀外国传教士,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来太原,英国传教士为什么要用赔款在太原修建全国第三所大学,魏仁秀为什么要以太原为背景创作《花月痕》,太原奇案为什么会被收录进《清末四大奇案》,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十六章:晚清轶事

        • 家园 第六章 豫让桥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六章 豫让桥

            晋祠北一里有赤桥村,村以桥得名,赤桥又被称为豫让桥。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豫让义,不为二心,作《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中记述的是名垂千古的五位刺客,他们的故事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被太史公和后世所颂扬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正是豫让所说的“士为知已者死”。

            豫让的祖父毕阳,是晋国有名的侠客,或许家族的遗风正是豫让侠义与忠贞精神的来源。

            豫让最初先后事奉过晋国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始终默默无闻,后来,他成为智瑶的家臣,得到智瑶的尊重和信任。智伯兵败晋阳,死后还受到头颅被漆成酒具的侮辱,逃入山中的豫让发誓要为智瑶复仇:“女为悦已者容,士为知已者死,智瑶是我的知已,我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为智瑶复仇以作报答,这样才能在黄泉之下无愧于智瑶。”

            看过豫让的话,我们应该明白,豫让如此坚决地要为智瑶复仇,不仅是尽臣子之忠,更是全知已之义,抱知遇之恩,就如同刘备与关羽、张飞之间,维系他们情义的首先是兄弟之情,其次才是君臣之道。与其说豫让是为主公复仇,倒不说他是为知已、为朋友复仇。就像一本书上说过的:智瑶给了豫让尊严,所以,豫让要用生命捍卫智瑶的尊严。

            曾有人假设过这样两个命题:假如范氏、中行氏当初能象智瑶一样对待豫让,那么,历史又将是如何一种写法呢,豫让还会象为智瑶复仇一样为了范氏或中行氏而将剑锋指向赵无恤和智瑶吗;假如豫让后来投奔的是赵无恤而非智瑶,豫让也会同赵无恤成为知已吗?

            历史无法排演,两个假设的答案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知道,人生难得一知已,更何况是主公与臣子之间,这就使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骄横贪婪的智瑶与侠肝义胆的豫让是如何超越君臣礼义的羁绊而成为知已的,智瑶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被指责为“贪而愎”的智瑶虽然最终身败名裂,但他绝对是一个英雄,一个有着致命弱点和缺陷但又极具个人魅力的英雄。仪表堂堂、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言善辩、坚毅果敢,再加上在伐齐战争与册立新君等一系列事件中的表现,足以树立起他近乎于完美的个人形象,必然也为他赢得一大批人的欣赏甚至是祟敬从而坚定地追随在他的身后。

            此时,我想起了另一个与智瑶极为相似的悲剧人物,他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却是一个孝子,一个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一个曾令属下祟拜得五体投地的少帅。李存勖与智瑶,结局都极为悲惨凄凉,但是,李存勖的身边,始终有一个由人质而成为侍从的王全斌相随,智瑶的身后,有一个千古流芳的知已为他舍命复仇,他们在九泉之下应该满足。(有关李存勖与王全斌,将在《乱世英雄》一章中详细介绍)

            豫让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但是,与《刺客列传》中的其它四位相比,他是唯一一位不存在政治目的的刺客,也就是说,他不象曹沫与专诸那样能够获得绝好的机会,也不象聂政与荆轲那样,有强大的政治势力支持,为了断这段个人恩怨,他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挑战一个诸候国最初的开创者,去完成与政治谋杀有着同样难度的复仇。

            豫让更名换姓之后,混在奴仆之中,进宫修整茅厕,在这个赵无恤每天必到之地恭候着他的大驾。然而,就在赵无恤如厕之时,如同心灵感应般地感受到了一股逼人的杀气,当即将修整茅厕的奴仆抓来训问,从豫让身上搜出了利刃。豫让直言不讳是为智瑶复仇,赵无恤的属下想杀掉豫让,但却被他制止:“智瑶死后,智氏已经灭族,没有留下后人,他的家臣却承担起了复仇的责任,这是是一位义士,我今后避开他就是了。”于是,赵无恤释放了豫让。

            行迹暴露之后,行刺更加困难,豫让剃光了自己的胡须和眉毛,漆身使自己身上长满癞疮,吞炭使自己的声音变哑。当他毁容之后,回到晋阳行乞,连自己的妻子都认不出来。曾看了一本连环画,说豫让在晋阳的街道上迎面碰到了自己的妻子,本想笑笑一走了之,但身后却传来了妻子的哭声,豫让忍不住返回来询问,妻子说:“我看到你的牙齿,想起了我的丈夫。”于是,豫让当夜用石块敲掉了自己所有的牙齿。

            但是,豫让最终还是被他的一个朋友认了出来。在台湾的一部连续剧中,这位已经投靠赵无恤的昔日同僚是通过豫让的背影认出的他。他的朋友流着泪对他说:“凭借你的才能,如果去事奉赵无恤的话,他必定会非常重视你,等你取得他的信任之后,再寻找机会行刺,那样不是很容易吗,你何苦采用这种办法来摧残自己呢。”豫让笑了笑说:“委身去事奉别人却时刻准备刺杀他,这是不忠呀。我当然知道我这样去行刺赵无恤很困难,但我却不会有做一个二心臣子的羞愧。”

            智瑶虽然兵败身死,但当初为引晋水冲灌晋阳而挖掘的水渠却被保留下来用以灌溉,后人称之为智伯渠,沿渠上溯,便是现在的晋祠。为方便两岸通行,赵无恤在智伯渠上修建了一座石桥,因为水灌晋阳之故,反用五行相克,以火克水,取名赤桥。关于赤桥之名的由来,旧《山西通志》还有另一种说法,“初名豫让桥,宋太祖凿卧虎山,血流成河,更名”。

            赤桥,这座原本极为普通的石桥,却因为豫让而扬名青史,无数后人曾来到这里凭吊怀古。

            当年,豫让就是在这座石桥下等待着赵无恤,等待着自己生命中最耀眼的光辉的迸放。期待中的巡视车队终于来到了赤桥,但是,赵无恤的马却突然受惊,赵无恤的第一反应竟然就是:一定又是豫让!

            豫让又一次被卫士们擒获,赵无恤质问说:“你不是曾经事奉过范氏和中行氏吗,智瑶消灭了他们,你没有替他们复仇,反而成为智瑶的家臣,为什么智瑶死后你要这么坚决地为他复仇呢?”

            豫让说:“我事奉范氏、中行氏时,他们把我当普通人看待,所以我就象普通人一样报答他们,而智瑶却把我当做国士看待,我当然要象国士那样来报答他。”

            赵无恤长叹一声:“唉,豫让呀,你这样为智瑶竭忠尽义,已经是侠名远播,而我也已经宽恕过你一次,也算仁至义尽,我不能再放你了,何去何从,请你自己选择吧。”

            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臣子的忠义,而臣子为了忠义的美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上一次你曾宽恕了我,普天之下没有不称颂你贤明的。今天我自当领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够得到你的衣服并刺上几剑,以实现我复仇的心愿,这样我就死而无憾了。我并不敢奢望你能答应我的要求,但我还是冒昧地向你表明我的心愿。”

            赵无恤为豫让的侠义所震撼,当即脱下外衣以成全豫让的志节。豫让拔出配剑,跳起来大喊着连刺数下,“我可以报答智瑶于九泉之下了!”说完之后,便自刎于赤桥之畔。

            赵国的忠义之士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无不沧然涕下。

            豫让,与荆轲一样,是一个失败的刺客,但是,这一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豫让的人格,实现了士为知已者死的人生信条,使他虽败尤荣。

            历代都对豫让持同情态度,但是,明代方孝孺却写了一篇《豫让论》,责备他未能在智瑶败亡之前劝谏智瑶的不当,以至覆亡。方孝孺,这个中国历史上骨头最硬的儒生有资格去指责任何一个人,但《豫让论》却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形而上学的谬文,它只能应证清代考据学家戴震的那句话:儒者以理杀人。

            自宋代理学盛行以后,儒者往往高悬道德标准来苛求每一个人,以这样来要求,任何人都可以被指责,结果形成了“三代以下无完人”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燕王朱棣的大军攻入南京之后,身穿丧服的方孝孺才会在奉天殿哭得如此寂寞,最后才走会得如此凄凉悲惨,除了自家的十族无辜,满朝文武又有几人陪着他去管朱明王朝的家事呢,朱棣轻轻松松地就抢过了自家侄儿的天下。

            方孝儒和豫让,倒是有那么点相似之处,他们,都死于一种执著,也都成就于这种执著。为了这种执著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究竟值不值得呢?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正是他们名传千古的原因。

            早就听说过豫让桥,后来又多次看到过有关豫让桥的描述:历史上的豫让桥由砂石彻筑,桥上勾栏围护,桥西有观音庙,供奉着豫让塑像,门外南侧墙上,嵌着清同治六年里人刘午阳所书“古豫让桥”石刻,旁刻清康熙年间知县殷峄所作的豫让桥诗一首:“卧波虹影欲惊鸥,此地曾闻手戡仇。山雨往来时涨涸,岸花开落自春秋。智家鼎已三分裂,志士恩凭一剑酬。返照石栏如有字,二尽臣子莫经由。”而唐代的胡曾也写过一首同名的古诗:“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解当年国士心。”

            十年前,一个朋友给我寄来一篇未能完成的小说,写的就是豫让。十年来,时常翻起这篇小说,豫让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也曾想过续完小说,但终究未能完成。

            今年八月,我终于踏上寻访豫让桥的行程,来到了《晋祠志》作者刘大鹏的祖居赤桥村。在村口,一位村民告诉我,进村之后,看见大槐树,也就找到了豫让桥。

            进村不久,便见到一株参天古槐,树下闲坐着十几位村民,向一位村民询问豫让桥的位置,他指着自己的脚下说:“这里就是豫让桥。”

            我早就知道豫让桥毁于1958年,但不曾想到竟然没有留下任何遗迹,因为水利改造,晋水北河,也就是晋祠外的智伯渠走了暗渠,渠道便被铺平,残存的豫让桥也就被埋入了地下。

            大槐树后有一个小院,院墙上钉着一块铁牌:豫让桥遗址,落款是晋源区政府。小院大约就是书中所说的观音庙了,但院内杂乱无章,很想看看豫让的塑像,但门窗紧锁,只怕即便能够进去,也只会让我失望。

            后来,一个村民告诉我,豫让桥的一段石栏杆现在仍保存在一农家小院内,我没有去看,因为能不能看到这些并不重要,来到这里,仿佛是故地重游,感受依旧,只不过已不再是两千五百年前的旧模样。

            晋阳什么时候开始被称为太原,秦始皇为什么要来晋阳,驻守晋阳的韩王信为什么会投降匈奴,薄太后为什么要跟着刘恒一起来到晋阳,汉文帝为什么称晋阳为龙潜之地,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七章:龙潜太原 

          • 家园 第七章 龙潜太原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七章 龙潜太原

              公元前260年,纸上谈兵的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断送了四十万赵国士卒,后世的许多历史学家对这一数字曾多有怀疑,但毋庸置疑的是,本来就在秦赵争霸中十分被动的赵国,自长平之战后,则完全处于劣势。第二年,秦将司马梗的大军已经完全占据上党地区,兵临晋阳城下,晋阳城在经历了晋国的两次内乱后,第一次面临异国军队的挑战。为了限制秦帅白起日益膨胀的权势,巩固自己的地位,丞相范睢说服秦昭襄王,使秦军在赵国割让六座城池之后退回上党地区。两年之后,坑杀四十万赵军的白起被逼自尽。

              六座城池换取的仅仅是晋阳城十一年的安宁,公元前248年,秦将蒙骜挥师北上,攻取了赵国三十七座城池,晋阳外围的榆次、新城、狼盂全部被秦军占据,晋阳已是孤城一座。曾在范氏、中行氏联军以及智、韩、魏联军的两次围攻中安然无羡的晋阳城在苦苦支撑一年之后,最终陷落。公元前247年,秦设立太原郡,以晋阳为郡城,这是太原第一次做为地区的建制名出现。不久,太原郡成为当时正受太后宠信的长信候□□(音烙矮)的封国。

              公元前246年,十三岁的嬴政即位,晋阳城献给他的礼物不是恭贺的祝辞,而是反叛的檄文,尽管晋阳城的反叛很快被蒙骜平定,但又一次让人们体会到了晋阳城不畏强权、顽强不屈的个性,这一个性也成为晋阳城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后的岁月里为人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公元前232年,秦国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其中一路由太原发兵,晋阳城,这座赵国最初的都城,此时却成为秦国进军的策源地。赵国此是却是天灾人祸不断,首先是发生地震和大饥荒,接着,又自毁长城,听信奸臣郭开的谗言,杀害了屡建战功的名将李牧。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克邯郸,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灭亡。

              就在赵国灭亡不久,嬴政在匆匆赶往邯郸的路上来到了晋阳,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自然也就成为驾临太原的第一位皇帝,前方战事正酣,他为什么要放下军国大事不辞劳苦的远行呢?

              当初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异人即位前在赵国邯郸做人质,嬴政出生不久,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只身逃归秦国,嬴政与其母赵姬,直到公元前251年异人即位后才得以回到秦国。在赵国的八年,成为嬴政一生中最为困顿最为屈辱的八年。

              嬴政到达邯鄣后,找到当年与他们母子有仇的人,将他们全部活埋。然后,又从太原、上郡返回了秦都。

              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典型作风!一个八岁孩童的心中竟然会埋藏下如此刻骨铭心的仇恨,等到他三十一岁贵为天子时,还要屈尊亲自去用那么残忍的手法复这锱铢之仇。一个如此心态的人成了皇帝,这真他的子民的不幸。就在同年,他的母亲赵姬去世,只是不知赵姬是在听到复仇的消息后满意地闭上眼睛呢,还是认为自己的死是上天对嬴政极端行为的报应。

              暴秦统一中国十五年之后就在群雄并起的烽烟中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汉朝。

              匈奴骑兵一天即可攻到太原,这是我读书时,第一次从中学历史课本中看到太原的名字,与它同时留在脑海中的还有汉王朝与匈奴长期而猛烈的战争。从那时起,在此后的五百年中,晋阳成为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前哨。

              公元前201年,刚刚坐上皇位的汉高祖刘邦开始向昔日与他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们举起了屠刀,这一年的十二月,他在云梦泽诱捕楚王韩信,将其改封为淮阴候。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人引起了刘邦的疑惧,他就是战国韩襄王的孙子,身高八尺五寸、雄壮勇武的韩王信。韩王信的封国颖川靠近洛阳和淮阴,属于战略要地,此时他在这个流氓的眼中,已由过去冲锋陷阵的勇将变为卧榻之侧的一只猛虎。

              几天后,刘邦以抵御匈奴为理由,将韩王信改封到晋阳,以太原郡21县为其属国。韩王信上书说:我的封国靠近边界,匈奴多次入侵那里,晋阳离边塞较远,请允许我建都于马邑。在刘邦看来,这样的心腹之患自然是离得越远越好,于是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第二年的秋天,匈奴骑兵包围马邑城,韩王信一方面向京都求援,一方面为缓解匈奴骑兵的攻势而派遣使者与匈奴单于冒顿进行和谈。汉天子的援兵未至,指责他与匈奴和谈的使臣却先期到达,韩王信索性投降了匈奴。韩王信的反叛,刘邦本人要负主要责任。

              韩王信与匈奴合兵一处,挥师南下,很快就攻到太原,这是异族人的军队第一次兵临晋阳城下。

              汉高祖刘邦坐着了由四匹不同毛色的马拉的御辇率领乘坐牛车的官员们御驾亲征,抵达晋阳。汉军首先击败了韩王信的军队,接着,十几批侦察骑兵都回来报告说所见的匈奴大军都是老弱残兵和瘦小的军马。于是,刘邦不顾使汉军十之二三的士卒冻掉手指的严寒天气,不顾曾出使过匈奴的刘敬的反对,固执地从晋阳出发,率领以步兵为主的三十二万大军钻入冒顿诱敌深入的伏击圈,与他的先头部队在白登山被冒顿的四十万精锐骑兵包围了七天七夜。最后,刘邦以陈平之计,走夫人路线,用珠宝贿赂冒顿的阏氏,同时呈上的还有据说是即将献给冒顿的汉族美女的写真集,这才找到机会突出重围。

              刘邦脱险之后,不是反省自己的失误,而是迁怒于人,除了刘敬被封候外,其它十几批侦察骑兵全部被杀。

              匈奴军队撤走之后,刘邦封大将陈希为列候,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统领赵国和代国的军队负责边防事务,陈希赴任前曾向淮阴候韩信辞行。三年后,陈希在代地反叛,刘邦亲率大军征讨。

              陈希的反叛促成了两件事,一是吕后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淮阴候韩信,并杜撰出一个陈希辞行时,韩信摒退左右,拉着陈希的手劝其造反的故事。后世的史家无一例外地同情韩信,即使是在汉代,司马迁也对韩信的谋反持怀疑态度。促成的第二件事是刘邦平定代地之后,封刘恒为代王,建都晋阳。刘恒是刘邦八个儿子中的第四子,封为代王时年仅八岁。

              刘恒的母亲薄姬原来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妻子,魏豹被韩信击败之后,薄姬被召入汉宫,但入宫一年多,却连刘邦的面都没有见过。

              薄姬年少时,与闺中好友管姬、赵姬相约,将来如果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彼此的友情。竟然是如此之巧,管姬与赵姬先后被选入汉宫,并得到汉王的宠幸。有一次,刘邦御驾河南成皋灵台,管姬与赵姬两美人入侍,她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少年时与薄姬相约之事,不禁相视而笑。汉王问她俩笑什么,两人以事实相告,刘邦竟对薄姬产生怜爱之情,当晚便召幸薄姬,并将她册封为姬。

              薄姬有幸,汉室有幸,刘邦一夜的怜香惜玉而留下龙脉,公元前202年,薄姬生下了皇子刘恒。但是,薄姬姿色不如戚夫人,心计不如吕后,此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得到刘邦的召幸,薄姬因而专心抚育刘恒,刘恒赴晋阳就王位时,薄姬得以同行。

              塞翁夫马,焉知非福,戚夫人一心争宠,哭闹着要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刘邦一死,不仅荣华富贵成了过眼烟云,连自己与儿子都不能保全。薄姬性格宽厚,安心随幼子远离京都,得以避吕后之祸,而她精心抚育的刘恒,成为整个汉代口碑最好的一位皇帝。

              与薄姬相似的是,汉初的另一个太后窦姬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吕后临朝称制之后,准备将部分宫女分赐给各藩王,其中有一个姓窦的宫女,为了回到家乡,好寻找两个失散的弟弟,主动要求去赵国。然而,宦官在造册的时候却鬼使神差地将她分到了代国。诏书已经颁下,自然无法改动,窦姬哭哭啼啼地与其它四位宫女离开长安,前往晋阳。

              宦官的小小失误就这样改写了汉代的历史,代王刘恒在五位宫女中一眼看中了窦氏,当晚便传她侍寝。

              窦氏后来被立为皇后,她的儿子刘启就是汉景帝。

              公元前181年六月,赵王刘恢在宠姬被吕后毒死之后悲愤交加,自杀身亡,这是继毒死如意,饿死刘友之后,死在吕后手上的第三位赵王。这一年秋天,吕后派使者来到晋阳,想要改封刘恒为赵王,刘恒很恭敬地说自己心甘情愿地为大汉王朝守卫边远的代国。

              公元前180年,篡夺汉位十六年的吕后去世,大臣周勃、陈平等人诛灭吕氏家族。大臣们接下来商议拥立新的皇帝,有人提议扶立高祖的嫡长孙齐王,马上有人反对说:“吕氏就是凭借外戚的地位篡权作恶,几乎毁掉了刘家天下,齐王外祖母家的驷钧是个有名的恶人,如果立齐王为皇帝,只怕会重蹈吕氏的复辙。”还有人提议立淮南王刘长,但他过于年少,外祖母家也颇为凶恶,因而被否决。

              大多数大臣一致推举迎立代王刘恒:代王是目前高祖儿子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为人仁孝宽厚、谦让俭朴,他的母亲薄姬一家谨慎善良,代王的舅舅薄昭素来被称为忠厚长者。

              于是,汉都使者前住晋阳迎接代王刘恒,时年二十五岁的刘恒仁厚有余而魄力不足,他甚至怀疑使者的真实性,辅佐他的大臣中也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有人认为无可怀疑,速速入宫,有人主张假托有病,静观形势。

              刘恒同薄姬商议后依然没有拿定主意,又用龟甲占卜,卜人说龟甲显示代王将要成为天子,于是刘恒派遣他的舅舅薄昭前住京城,会见周勃。等薄昭回到晋阳禀报了京城的情况之后,刘恒这才放心,与随从们分乘六辆驿车前住长安即位,这就是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之前,在晋阳做了十七年的代王,因此,他对晋阳有着深厚的感情,称晋阳为“龙潜之地。”公元前177年,汉文帝曾回晋阳游玩了十多天,接见昔日在晋阳时的部属,还下诏免去晋阳、中都两县人民三年的田税。

              汉文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中少有的贤圣君主,尤其是他仁爱的内心与俭朴的品质更值得人们称道。对大臣,他尽量宽容并采纳他们言辞激烈的批评意见;对南越王、吴王等人,他以德报怨以稳定汉王朝宗室的安定;对百姓,他主张用德政去感化和薰陶他们。

              汉文帝曾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减轻刑罚,取消连坐和肉刑,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充分展现出他的人道精神。

              汉文帝曾想修建一座露台,当得知花费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资产后,就取消了这一计划,这个故事还被收入中学的历史课本。汉文帝本人只穿粗丝衣服,他所宠爱的慎夫人,穿的衣服也不曾长达地面,他在去世前还专门下诏要求丧事从简。

              薄太后唯一的弟弟薄昭杀死了另一名汉朝官员,汉文帝不忍心用国法处死自己的舅舅,但在情与法面前,他还是做出了果断的选择,派遣使臣让薄昭自尽以维护律法的尊严。

              司马迁曾借群臣之口称赞道: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大于孝文皇帝。

              西汉是游侠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关中大侠郭解为什么亡命太原,身在官场的大侠孙斌为什么要夜走四百里在太原截杀官府的囚车,太原大侠鲁公孺是何许人也,《并州歌》又是为哪位大侠所作,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八章:游侠列传

            • 家园 第八章 游侠列传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八章 游侠列传

                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司马迁

                汉武帝的一纸诏令,名满天下的关中大侠郭解被迫亡命天涯,他逃亡的最终目的地,是北地重镇太原。

                元朔二年,为了充实京师,汉武帝下令关中地区资财超过三百万的富户迁往茂陵居住,郭解虽然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但是,一方面,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的迁移对象,不仅包括富户商贾,而且还有那些需要加强控制的豪杰巨侠;另一方面,负责此事的杨县掾也想趁此机会将郭解这个令县吏们头疼的不安定因素送出轵县,郭解于是也被列入了迁移名单。名将卫青曾为此向汉武帝求情,但汉武帝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大将军替他说话,可见他并不贫穷。”

                郭解终于被迁移到了关中,为他送行的豪客们送给他的礼金就达一千余万,超过了迁移标准的好几倍。就在关中豪杰争相与郭解结交之时,杨县掾和他的父亲杨季主先后被人刺杀,杨家告状的人又被杀死在宫门之下,这一系列血案最终促使汉武帝亲自下令拘捕郭解,郭解将老母安置在夏阳后,孤身来到临晋。

                面对天下英雄仰慕的郭解,素昧平生的临晋大侠籍少公帮助他出关,逃亡到了太原,当追踪而来的官吏找到籍少公时,籍少公慨然自尽。

                当时的太原,“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孰,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汉武帝后来在元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06年创立“州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刺史部,古“九州”之一的并州又成为十三刺史部之一,当时并州所辖区域为今天的山西省大部和内蒙古、河北一部分,治所就在太原。太原始终是西汉王朝抗击匈奴的军事重镇,也正因为此,当地百姓民风强悍,精于骑射,任侠尚武之风极盛。今天的太原城中,仍有一条小巷名叫侠义巷,虽然我至今没有光顾过这条大多数太原人都不知道的小巷,也不知道它的名字因何而来,但我相信,小巷里一定流传着动人的故事。

                史书有云:“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这或许正是大侠郭解亡命太原的缘故。

                侠,产生于礼崩乐坏、人性光辉极度张扬迸放的春秋乱世。在反抗暴秦、楚汉相争的动荡岁月里,到处是萍踪侠影,刘邦的许多部下都曾经是游侠,再加上汉初宽松自由的黄老政治,使得西汉成为游侠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然而,“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侠义所追求的自由与朝廷所倡导的秩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侠,终于不再被朝廷认可,《史记》、《汉书》之后,官史也不再为游侠立传。

                绰号“苍鹰”的洪洞人郅都,就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豪强侠客,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在酷吏们的屠刀面前,曾经风光无限的游侠们尊严扫地。

                游侠的黄金时代结束了,郭解,在劫难逃。

                隐藏在太原的郭解最终被官府擒获,而此时,一个轵县的儒生因为批评郭解而不合时宜地被郭解的门客杀掉并割去了舌头,继自己的父亲因为行侠而在汉文帝时被杀之后,一代大侠郭解最终被汉武帝下令灭族。

                只要人世间存在着不平,侠就不会消失,活跃于乡闾的平民之侠逐渐失去了光辉与锋芒,游侠隐入了江湖,甚至隐入了官府。

                陈遵,官至京兆尹、廷尉,位列九卿之一,年少时即为游侠。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皇帝汉宣帝因戾太子巫蛊之祸而流落民间时,喜好游侠,常和陈遵下棋,陈遵总是输多赢少。宣帝是个十分看重旧情的人,即位后,不弃贫贱时的糟糠之妻而将其封为皇后,曾下诏寻找年少时失落的宝剑。陈遵后来得到宣帝的重用,不久升迁为太原太守,宣帝在给陈遵的诏书中,回忆起当年博奕之事,宣帝甚至还清楚的记得陈遵的妻子君宁当时常看他们下棋。陈遵即使做官以后,也依然保持着游侠风范,喜好结交天下豪客而疏于公务,做南阳太守时,曾因畅饮于寡妇左阿君家中,醉卧不归而遭到同僚的弹劾。

                东汉名臣第五伦之孙第五种很早就名冠州郡,做兖州刺史时,权臣中常侍单超的侄儿济阴太守单匡贪婪凶暴,第五伦搜捕单匡下属四十余人,查抄的家财达五六千万,并因此而弹劾了单超。

                中常侍,是负责传达诏令和掌管文书的宦官,权力极大,《三国演义》中大将军何进诛杀的蹇硕等人就是中常侍。当时,单超专断朝政,以第五种招降了三千余盗匪为由进行诬陷,将其流放偏远的朔方,准备由单超的外孙担任朔方太守的董援借机报复。

                第五种到兖州之前,手下有一名副官名叫孙斌,因其品行贤良而深得第五种信任。孙斌知恩图报,当他得知第五种被流放朔方的消息后,洞悉了单超的阴谋,找来朋友闾子直和甄子超,陈述了自己的计划,得到两人的赞同。于是,孙斌带领一批侠客星夜兼程一路追赶而去,在太原伏击了押送第五种的囚车,杀死随行的官吏,然后,孙斌将第五种扶上自己的坐骑,自己则步行护送,一天一夜狂奔四百里,得以脱险。

                第五种隐居几年之后,一位昔日同僚上书为他申冤,第五种得以赦免,孙斌也因此侠名远播。

                据《史记》记载,西汉太原也曾产生过一位大侠,名叫卤公孺,也有称做鲁公孺的。司马迁说,在郭解之后,行侠的人很多,但傲慢无礼不足称道,而卤公孺虽然行侠却有谦虚退让的君子风度。我很想找到更多有关卤公孺的文字,但终究未能如愿。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史书上虽然难以再找到太原侠客的影子,但勇悍任侠的太原子弟历来从军戍边者极多。直到今天,军营之中仍有“太原狼”的说法,随意翻开诗集,我们就能得到印证。

                唐代常建《塞上曲》中有云:“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万头怨秋月……”,太原诗人王昌龄《塞下曲》中有云:“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中有云:“凉秋八九月,铁骑入幽并。”唐代刘济《出塞曲》中有云:“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一朝随百募,百战争王公……”

                许多太原籍的诗人例如王昌龄,写出了更多千古呤颂的边塞诗,这些瑰丽雄浑的诗句,不仅出自于他们卓越的文采,更出自于他们豪放洒脱的侠客风骨。很多盛唐诗人拥有可贵的侠客气质,否则,仗剑远行的李白又怎能平白无故的出现在梁羽生的《大唐游侠传》中呢?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两首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分别出自于两位太原诗侠:王之涣和王翰。两人均是少有侠气,时常击剑悲歌,性格豪放不羁,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他们在边塞诗上成就。而王瀚还因为喜爱结交豪侠,与他们一起畅饮游乐被上级贬官,这一点倒是与小李飞刀的被迫辞官有相似之处。

                除了边塞诗之外,还有一首古代民歌被收录进了《乐府诗集》,它的名字就叫《并州歌》:“士为将军何可羞!六月重(衤因)披豹裘,不识寒暑断人头。雄儿田兰为报仇,中夜斩首谢并州。”

                汲桑是西晋牧民首领,于乱世起兵反晋,自号大将军。在民歌中,汲桑似乎存在着精神障碍而不知寒暑,六月酷暑之季身穿豹皮外套命人摇扇纳凉,燥热难当便迁怒于摇扇之人而将其斩首。公元304年,西晋王朝的太原王、并州刺史司马腾在匈奴刘渊以及饥荒的双重攻击下撤离晋阳时,部将田甄与晋阳吏民一万多人为了“乞活”而跟随司马腾转战冀州。生性残忍的汲桑攻破邺城后,纵火十天,大肆抢掠,杀死了包括司马腾在内的官吏和百姓达一万多人,死难者中,晋阳百姓当不在少数。所以,汲桑被田甄的弟弟、并州侠士田兰斩于平原之后,晋阳百姓举城庆贺,大街小巷传唱着这首《并州歌》。

                不过,按《晋书?石勒传》记载,汲桑是被晋朝军队杀死于平原,而并未提及田兰。据《资治通鉴》记载,汲桑则是被田甄、田兰、薄盛起兵杀死于乐陵。对于身处乱世的百姓来说,不论是谁杀死了涂炭生灵的军阀,都是值得庆贺的,其实,他们更愿意相信有位侠客在护卫着苍生黎民。

                几千年来,中国百姓始终如此,他们呼唤有人来行侠仗义,斩奸除霸,他们呼唤青天大老爷来主持正义,洗除冤屈,什么时候,百姓不在需要侠客和青天时,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文明法制的国度。

                西晋末世,五胡乱中原,闻鸡起舞的诗人刘琨坚守着身陷重围的并州城,刘琨为什么要杀掉部将令狐盛,晋阳城为什么会在坚守十年之后沦陷,段匹(石单)为什么要杀掉刘琨,请看《太原沧桑》第九章:异域孤军

        • 家园 二 剪桐封弟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二章 剪桐封弟

            公元前1064年,宏图大略的周武王满怀着对江山社稷的无限眷恋和事业未竟的深深遗憾在灭商两年之后英年早逝。

            太子姬诵继承了王位,史称周成王。

            据说,成王即位时年仅十三岁,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年幼的成王需要在周公的背负下接受诸候和大臣的朝见。九百多年后的汉武帝后元元年,这一场景被绘成图画,连同托孤的重任与荣耀一同交付给了深得信任的大臣霍光。

            因为成王年幼,由周公代摄国政。也曾有过恐惧流言日的周公先后平定了三监之乱和唐候之乱。此时的成王,需要做的仅仅是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未来的天子,有一天他和弟弟叔虞一起游戏时,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了弟弟:“我就用这个来分封你吧。”几天后,周公请求成王选择吉日封叔虞为诸候,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周公道:“天子无戏言,天子说出的话,史官要如实记载它,乐工要唱诵它,士大夫要传扬它。”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了叔虞。叔虞日后也就被称为唐叔虞。

            “剪桐封弟”的故事在《吕氏春秋?重言》、《说苑?君道》和《史记?晋世家》中都有记载。

            剪桐封弟的佳话流传千古,在广为称颂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其代表作便是山西人柳宗元的《剪桐封弟辨》。也有人认为,“剪桐封弟”应为“翦唐封弟”,即翦灭唐地分封给叔虞,其依据是古时陕西一带“桐”、“唐”同音,但这一推断缺乏有力的佐证。现在,一说剪桐封弟,几乎所有的作者都要提及柳宗元的这篇被称为议论文典范的文章。那么,《剪桐封弟辨》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公元805年,刚刚即位的唐顺宗任用曾侍读东宫的翰林学士王叔文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柳宗元与刘禹锡都是此次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柳宗元的这篇文章正是为他们的政治革新主张提供理论根据,制造舆论影响,“凡王者之德,在行者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很有些要打破两个凡是,以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来革除德宗留下来的弊政的意思。因此,《剪桐封弟辨》是在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下产生的,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明显的针对性、倾向性。柳宗元毕竟是文学大家,他抓住了有利于他的论据,回避了不利于他的史实,将这篇文章写得言简意赅、明快锐利,颇有说服力,以至于这篇文章被收录进了《古文观止》。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时周朝初定,和后来的许多新生王朝一样,都急需将本族子弟和姻亲分封到各地,以这些同姓诸候国筑成一道藩篱西周王室的坚固屏障。叔虞做为成王为数不多的亲弟弟,分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周公的劝封也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当然,一件封藩建卫的政治大事就在儿童的游戏中完成,这的确显得草率而又容易让人质疑,但是,纵观历史,无论过去的封建社会,还是后来的专制时代,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也是专制与独裁的特性使然。周成王当时只是一个少年天子,需要正确的引导去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在专制社会里,一个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不讲信用的统治者对国家、对人民都将是一个灾难,因此,君无戏言成为封建帝王必须恪守的古训。假如周幽王少年时代也有一个周公去教导他君无戏言,那么,还会有日后的烽火戏诸候吗?因此,我认为,剪桐封弟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周公的做法不仅无可指责,而且令人称道。《说苑》评价说,周公旦可以称得上一个善于进言的臣子,他的劝导使成王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谈。

            我想,幼年即位的成王之所以成为周王朝少数几个贤德的君主,与周公的教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如没有周公当年的进言,三千年前的晋国历史和我今天的《沧桑阅尽话太原》就将是另外一种写法。最后我们再画蛇添足,多述一笔:永贞革新仅进行了一百四十六天便在宦官集团与部分大官僚的激烈反对下结束,王叔文等人被杀,柳宗元和刘禹锡等人被贬,当了二十六年太子的唐顺宗即位仅仅八个月便被迫退位。中国的改革何其艰难也!

            当时的唐地,位于今天的山西省翼城县,方圆百里,当地的百姓多是尧的后裔。叔虞到达唐地后,不辱使命,发展农牧生产,兴修水利,逐步使当地的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受到后人的赞誉,唐太宗曾在《晋祠铭并序》中极力颂扬和推崇叔虞的治国方略和德政。有一年,唐地发现一种二苗同为一穗的禾谷,叔虞将它作为国泰民安的祥瑞献给成王,成王将禾谷转赠给了正在征讨东夷的周公,周公在军营之中写下了《归禾》与《嘉禾》,记述和颂扬此事。遗憾的是,这两篇曾被收进《尚书》的诗文已经佚失。叔虞似乎还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在史书上为我们留下了“徒林射兕”的故事,徒林在何处已是难以考究,兕就是雌性犀牛,叔虞射杀犀牛之后,用它的皮制作了一副铠甲,这件事直到多年以后仍被他的臣子们津津乐道。

            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父,也就是那个曾因建设了超标办公住房而被康王批评的晋候看到日夜奔流的晋水哺育着唐地的百姓,就把唐国改称为晋国,开创了晋国六百年的霸业,燮父也就被称之为晋候,而今天山西省的简称也就是晋。

            说完了晋的由来,离我们的主题已经越来越近。

            太原,是今天以晋为简称的山西的省会。太者,大也,原者,广平曰原,太原,就是大平原的意思。山西多山,因而就以“太原”来命名这块并不太辽阔的汾河谷地。太原还有许多别称,叫得最多至今仍然经常使用的就是晋阳和并州。晋阳,《水经?晋水注》称:“城在晋水之阳,故曰晋阳矣”。并州,《周礼?职方氏》上说大禹治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就是其中之一。

            太原的历史,我们先从帝尧说起。

            尧是原始社会中陶唐氏的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名放勋,史称唐尧。陶唐氏为黄帝嫡裔,原来居住在冀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唐县一带。西晋《帝王世纪》载:“帝尧……后又徙晋阳,今太原县也”。尧都晋阳,虽然因为缺乏有力证据而被史家忽略,但这一传说在民间却历久不衰。

            今太原市清徐县东南七公里的尧城,传说就是距今四千年前的陶唐城。这里曾是名为“陶唐古迹”的清源八景之一。尧城建于何年,史无记载,但从近年来出土的碑刻来看,早在北宋宣和七年(1125)时就已经存在。史籍记载“尧城是陶唐造历之所”。帝尧命令天文官分驻尧城四方,昼夜观察日月星辰,制定出了历法。尧城中最有影响的建筑是尧庙,传说是在帝尧当年住过的茅屋原址上修建而成的。据说,庚子年仓皇西逃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路过此地时,曾到帝尧像前顶礼膜拜,留下许多轶闻趣事。

            帝尧后来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大概是因为那里更接近先进的中原地区,此后,舜都蒲板(今山西省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晋南地区因此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当时的唐,就在这个三角地区之内。此外,《山西通志》还提供了迁都的另一种说法,该书三卷记载:“太原县府城(指晋源)南四十里,唐尧始都于此。后因水患太甚迁河东平阳”。

            “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尚书?禹贡篇》的记载是“太原”第一次在历史文献中出现。《诗经?六月》中也有“薄伐严允,至于太原”的诗句,不过,诗中的“太原”据考证是指甘肃平凉泾水上游的平川地带。而前文中的几个地名均在今天的山西省境内,壶口就是早已闻名于世的黄河壶口瀑布,太岳是指晋南的太岳山。而此太原却非今太原,指的是汾河中下游包括今天太原在内的广袤的一马平川。

            传说在大禹治水之前,汾河里有黑龙肆虐,日后被尊为汾水之神的台骀为民除害,斗杀了黑龙,黑龙的尸体化作太原西侧绵延的山脉,大禹治水时曾在龙头山的山巅上系过舟,因此,这座山日后就被称为系舟山。今天的系舟山上已经再也找不到当年系舟的山巅,大禹治水三千年之后,踏平晋阳的宋太宗赵光义在其阴暗而又狭隘的心理的驱使下,为了拔去龙角而派遣军士将系舟山山头削平。

            台骀究竟是神话人物还是真有其人史无定论。太原地区流传着他的神话故事,晋祠东南建有台骀神庙,这里同时还是张氏祖祠。《左传》昭公元年,子产在回答叔向的询问时曾说过,黄帝之子张氏始祖少昊有裔孙叫昧,做水官之长,儿子台骀继任后,疏通了汾河、洮河和大泽,使人们能够在太原地区居住。颛顼因此嘉奖他,封于汾河,后人尊称他为汾水之神。

            西周时期,居住在太原地区的是燕山戎等少数民族。曾命甫候制定中国最早刑法的周穆王在起九师讨伐楚国之后,又西征少数民族犬戎,将俘获的一批部落迁到了太原地区。在国人暴动之后即位的周宣王不断地发动战争,命尹吉甫击退犬戎的进攻,并反击到太原地区,将太原地区纳入了周王朝的版图,最早的平遥古城相传就是尹吉甫所筑。周宣王在后来的战争中连遭败绩,在丧失江、淮之师后,几乎耗尽了倾国之兵,为了对抗北方的犬戎、姜戎等少数民族,确定征兵人数,周宣王不顾大夫仲山甫“民不可料也”的劝谏,在刚刚征服的太原地区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口普查。当然,这次对民户的检查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它只能表明,周王室已经外强中干,面临崩溃的边缘。

            十八年后,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公元前 770年,晋文候亲率大军入陕,与郑武公、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代。同时,晋文候还杀掉了与平王争夺王位的幽王庶子余臣,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二王并立局面。周平王特作《文候之命》以褒奖晋文候对周王朝的再造之功。从此,晋国走出了叔虞时代方圆百里的疆域,将政治势力和影响扩展到了中原地区。

            一百多年后,晋文公再次扮演了同样的角色,出师远征,击败狄人,平定了襄王之弟太叔带发动的叛乱,迎接出逃到郑国的周襄王回京复位。晋文公从此奠定了其春秋五霸的功业。

            《左传》昭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 541年,太原地区再次爆发战争,晋国大夫中行穆子率领步兵在这里击败了山戎的无终部落和与他们结盟的狄人。两军对垒之时,大将魏舒建议道:“敌人是步兵我们是车兵,在这个不利于兵车作战的险要之地,用十个步兵共同对付一辆兵车必然得胜。我们必须把所有的车兵改编为步兵,就从我开始。”于是果断地将拒不执行命令的荀吴的宠臣斩首示众,把五辆兵车的十五个甲士改编为步兵的三个伍,并最终大获全胜。

            太原究竟始建于何年,赵简子和董安于有着怎样的渊源,晋国的内乱因何而起,范氏、中行氏又为什么要围攻晋阳,晋阳之父为什么会暴尸晋阳,他的灵位为什么会进入赵氏宗庙,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三章:晋阳始肇

          • 家园 三 晋阳始肇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三章 晋阳始肇

              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到周君伐狄的故事,太原,在过去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地理名词。

              那么,太原城究竟始建于何时,又是由谁建设的呢?

              最早的太原城建于春秋末年,由赵简子的家臣,杰出的政治家、建筑师董安于设计并督造,因城池建在晋水之阳也就是晋水北方,故名晋阳。

              赵简子,许多人认识他是在小时候听东郭先生的故事时,故事中那个将中山狼追得钻进东郭先生口袋的正是赵简子。

              1988年,太原第一热电厂在太原南郊金胜村扩建施工时,发现一片古墓葬。施工者不顾文管部门的劝阻,在当时一位省领导的支持下毫不留情地要把墓区推平。闻讯而至的考古学家挺身挡在轰鸣的推土机前,用以文化力量支撑的勇气和血肉之躯保住了这座古墓葬。这座位于晋阳古城遗址西北三公里的春秋大墓出土青铜器两千多件,战车十余辆,成为当年全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这座古墓的主人,就是赵简子。

              赵氏家族是晋国五卿之一,其辉煌而又历经磨难的家族史极富传奇色彩。赵简子的先祖,是跟随晋文公重尔逃亡十九年的赵衰,赵衰在重尔重返晋国的过程中以及后来晋文公的称霸战争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赵衰本是重尔的女婿,公元前655年,为避骊姬之乱跟随重耳逃到狄国后,狄君送给他们两名女子,妹妹季隗嫁给了重尔,姐姐叔隗嫁给了赵衰,赵盾就出生在这个时候。赵衰跟随重尔历经十九年流离颠沛回到晋国之后,赵衰原配夫人将叔隗和赵盾从狄国接回了晋国。公元前621年,赵衰去世,三十岁的赵盾开始执掌晋国国政,功绩卓著却受到晋灵公的屡次暗害,并留下了“赵盾弑君”这个让后人争论不休的疑案。也正是以此为借口,赵盾死后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01年,晋国司寇屠岸贾发动“下宫之难”,赵氏几遭灭门之祸,只有唯一的遗腹子“赵氏孤儿”赵武幸免于难。

              史书记载,屠岸贾发动“下宫之难”并没有请示晋景公,而实际上,人们有理由相信,晋景公事前不仅知情,甚至还给予了某种鼓励或支持,而屠岸贾在实现自已政治野心的同时,也成为晋景公消除政治隐患的工具,并独自背上了千古恶名。赵武十五岁时,屠岸贾在政治权力的角逐中落败,翻手为云覆手雨的晋景公又以“下宫之难”为借口,诛灭屠氏家族,赵氏沉冤得以昭雪。赵武后来出任晋国正卿,使赵氏家族再次兴盛起来。

              赵简子就是赵武的孙子,此时,随着势力的不断延伸,同时也为了建立一个稳固的后防,赵简子准备修建晋阳城,他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曾在他重病昏迷七天七夜时请来神医扁鹊救治的董安于。

              董安于做为赵简子的家臣,却和赵氏家族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渊源。董安于的先祖董狐为晋国太史,太史的责任就是传宣王命,记功司过,忠实地记录历史。齐国权臣崔杼杀死齐庄公后,齐国太史兄弟前赴后继,在两个兄长因为记载“崔抒弑君”而被杀的情况下仍秉笔直书,使崔杼也无可奈何。

              公元前607年,荒淫残暴的晋灵公企图诱杀规劝他的晋国正卿赵盾,赵盾被迫逃出晋都。不久,赵盾族弟赵穿杀灵公于桃园,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赵盾辩解说,赵穿杀灵公时,他逃亡在外,并不知情。董狐指出,赵盾身为正卿,逃亡未出国境,原有的君臣之义没有断绝,归来后也不诛讨罪臣,没有尽到正卿的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因由他来承担。

              董狐不畏权势,恪守职责,因此被孔子称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成为史家褒美尊崇的楷模。

              晋阳城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水,远离晋国其它五卿的势力范围。董安于修建晋阳城时,采用板夹夯土这种即简便又先进的建筑技术来圈筑城墙。城内建筑用铜柱替代木柱,用丈余高的荻蒿等坚韧植物主竿做墙骨,这一切,都隐藏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在此后五十年的时间里,由董安于设计建筑的晋阳城两次使赵氏避免重蹈“下宫之难”的复辙,进而反败为胜,最终凭借晋阳城开创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

              赵简子当年进攻卫国时,卫国曾进献了五百户奴隶,赵简子将他们暂时安置在赵氏家族另一支赵午所在的邯郸。晋阳城建成之后,赵简子向赵午索要这五百户奴隶以充实晋阳,本来已经答应的赵午回到邯郸后却因为父兄的反对,没有履行诺言。

              赵午的行为激怒了赵简子,赵简子将赵午召到晋阳,解除佩剑后让其单独进见,而将其家臣涉宾等人拒之门外。不久,赵简子派人出来宣告:我已经按照我的原则诛杀了赵午,诸位回去后可以按照你们的意愿定立继承人。

              赵简子的擅杀最终促使同族反目成仇,自相残杀,赵午子稷、臣涉宾“以邯郸叛”,赵简子在这年六月派遣军队包围邯郸。当时的晋国,公室衰微,大权掌握于六卿手中,六卿之间,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权力斗争,赵简子杀赵午,成为六卿之间第一轮兼并战争的导火索,晋国的其它二卿,与赵午有姻亲关系的范氏、中行氏与赵稷结成了同盟。

              董安于听到这一消息后,提醒赵简子提前做好准备,先发制人。赵简子说:按照晋国法令,挑起内乱的人是要处死的,我们还是后发制人的好。董安于说:与其到时危害民众,我宁愿单独去死,请把罪责全部推给我。赵简子没有同意。

              这年七月,范氏、中行氏攻打赵简子的采邑,赵简子被迫退守晋阳,晋阳城刚刚建成就遭遇战火。

              晋阳城始建于何年并没有留下明确历史记载,赵简子退守晋阳,是这座历史古城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之中。鲁定公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497年,《春秋》记载:“晋赵鞅入晋阳以叛”;《左传》记载:“赵鞅奔晋阳,晋人围之”;《公羊传》记载:“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据此我们可以确信,晋阳最晚建成于公元前497年,距今已近2500年历史。

              就在晋阳被围困之时,多种政治原因的作用和个人利益的驱使,促使晋国六卿中的其它三卿智氏、魏氏和韩氏联合向晋候请命,处分三位发起祸乱的正卿以平息内乱。滋意妄为的范氏、中行氏拒绝齐国高强的规劝,向晋侯发起反击。十一月,范氏、中行氏战败,被迫逃亡朝歌。十二月,赵简子回到晋都绛邑,在晋侯宫室前盟誓,重新担任正卿。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晋国大夫梁婴父一向忌恨董安于,对智文子说:不杀掉董安于,让他为赵简子效力,赵氏迟早有一天会独霸晋国,不如将挑起内乱的罪责推给他,以此为借口向赵氏问罪。于是,智文子派人送信给赵简子说:晋国法令,挑起内乱的人是要处死的,范氏、中行氏的叛乱是董安于挑起的,现在,范氏和中行氏都已经逃亡在外,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有董安于还逍遥法外,因此冒昧地提醒阁下不要忘记这件事。

              智文子的要挟使赵简子十分为难。董安于坦然道:如果以我的死能够换来晋国的安宁和赵氏的安定,我又何必吝惜自己的生命。于是,董安于自缢身亡。最为悲壮的一幕出现在董安于死后,晋阳城的始建者最终被他的主公暴尸于曾护卫过赵氏的晋阳的街市上。

              董安于忠心辅佐赵氏多年,建设了保卫赵氏于危难的晋阳城,但却无辜地为自己的擅杀承担挑起内乱的罪名,以身赴死,暴尸于市,这不仅令赵氏的家臣们心寒,也使赵简子内疚,因此,赵简子不久便把董安于陪祀在赵氏家族的宗庙里,昭彰后世,以祀不忘。

              太原北有窦大夫祠,当年孔子为什么要回车太行,赵简子又什么要杀窦大夫,多福寺里的明代牡丹芳踪何处,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四章:窦大夫祠

            • 家园 第四章 窦大夫祠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四章 窦大夫祠

                从太原市区北行,汾河东岸的兰村西烈石山下,有窦大夫祠。

                窦大夫名?#ㄒ舫椋?,字鸣犊,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他的封地在今天太原市西北的古城村。窦大夫曾在狼盂,也就是今天太原阳曲县的黄寨一带有过开渠利民的德政,后人于是立祠纪念他,因为祠堂建在烈石山下,又称为烈石神祠。

                窦大夫生年不祥,晋定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99年,被赵简子杀害。赵简子杀害窦大夫的原因,有多种说法。

                在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曾引用张晏的批注说:简子欲分晋国,故先杀鸣犊。但从史实来看,赵简子杀窦大夫时,晋国处于六卿专权的时代,而赵氏家族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或许当时赵简子心中已经有了分晋而自立的宏图,但还没有条件也不敢急于将一计划付诸实施,要知道三分晋国是在窦大夫死后五十四年才由赵简子的儿子赵襄子实现的。因此,赵简子不可能是因为想瓜分晋国而要提前将窦大夫做为障碍来清除。

                据《太原府志》记载,赵简子想称霸天下,召来窦大夫等人问政,事后便将他们杀害。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对子贡说,赵简子未得志时颂此二人,得志后便杀之。似乎窦大夫死于赵简子的忌才,但在当时六卿矛盾尖锐、斗争激烈的情况下,赵简子非常注意举贤任能,笼络人心,也不可能仅仅因为忌才去杀害窦大夫而授人以柄,尽失人心。

                那么赵简子杀害窦大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窦大夫所处的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各国都在进行着封建化的改革,从西周宗法分封制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非正统的,因而遭到孔子等人的激烈反对,而窦大夫却非常推崇孔子的主张。改革需要魄力,维护正统需要勇气,两者同样难能可贵,但双方的矛盾又是不可调和的。因此,政见不一,是赵简子杀害窦大夫的主要原因。

                赵简子曾邀请孔子来晋国讲学交流,当然,也有人怀疑赵简子的真正目的是要诱杀孔子,但这种说法过于缺乏根据。当孔子行至黄河边时,听到了窦大夫被杀的消息,孔子看着滔滔河水感叹道:“壮美呀,黄河水,浩浩荡荡多么盛大,我之所以不能渡过黄河,也是命运的安排吧!”子贡不解其意,上前询问,孔子说:“他们都是晋国贤良的大夫,赵简子未得志时,与他们政见相同,一旦得志,却杀掉他们推行自己的新政。我听说不论何时何地,剖腹取胎,麒麟就再也不会降临;竭泽而渔,蛟龙就再也不会出现;覆巢倾卵,凤凰就再也不来飞翔。我还听说,君子总是对同道的不幸遭遇特别伤感,那些鸟兽对于不义的行为尚且知道避开,更何况是我孔丘呢。”于是,孔子返回了鲁国陬乡,并作琴曲《陬操》来哀悼窦大夫。窦大夫祠内有楹联:太行峰巅,孔圣为谁留辙迹;烈士山下,普贤遗泽及苍生。其中上联指的就是这个典故。但孔子回车之时绝对不曾想到,就在贬责赵简子的第二年,这位鲁国司寇利用职权诛杀了和自己有政见和学术分歧、使孔门三盈三虚的少正卯。

                窦大夫祠的创建年代已无处追寻,唐末枭雄李克用的儿子李频在《留烈石》一诗中写道:游访曾经驻马看,窦氏遗像在林峦。因此,其最晚应建于唐代。宋代时,汾河涨溢,乡民在此祈求,屡获感应,因而追封窦大夫为英济候。但祠堂最终还是毁于水患,元代至正三年(1085)重建,此后历代均有修葺。祠内至今仍保存有殿堂五十余间,其中山门、献亭、五间悬山式正殿都是元代遗物,部分保留宋金风格。

                窦大夫祠山门西侧鼓楼下的石窑洞,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傅山先生研读经史之所,傅山先生在明崇祯十至十五年间居读于此,室前有老杏树一株,其状若虹,故名“虹巢”。

                窦大夫祠左有明代的保宁寺和近代的赵戴文公馆,公馆内建有花园,园中有赵戴文墓。赵戴文,生于1867年,山西五台人,同盟会员,曾担任国民党政府山西省主席,是追随阎锡山三十余年的忠臣和功臣。赵戴文在抗日战争时期病逝于吉县克难坡,抗战胜利后迁葬于此。

                窦大夫祠右侧,就是太原著名的古八景之一的“烈石寒泉”。李频前诗中有云:泉分石洞千条碧,人在玉壶六月寒。根据前人的记载,当年的烈石寒泉,水量极大,汾河得烈石泉,势始汹涌,泉口蓄水为潭,潭水清澈见底,冰冷刺骨。泉北有小庙,刻有“灵泉”二字,相传是宋崇宁元年以瘦金体见长的宋徽宗赵佶御书,另外还有对联一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遗憾的是,寒泉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加之近年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泉水已经干涸,只有遗迹尚存。

                与窦大夫祠隔汾河相望的,是以太原古八景之一“崛围红叶”著称的崛围山。

                崛围山巅南坡有古刹多福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宋末毁于兵火,明代洪武年间重建,历来是名人逸士的游踪之地,唐末枭雄李克用及其龙子后唐庄宗李存勖曾多次来多福寺焚香题名。多福寺为三进院落,保存基本完好,寺内山墙有明代立粉贴金彩绘的佛传故事84幅,为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

                多福寺二进院藏经楼下,有思想家傅山先生读书处,虽然只是一眼砖石窑洞,却有一个极富诗意名字:霜红龛。傅山先生去世后,后人将他的著述汇集成册,名字就叫《霜红龛集》。

                多福寺东南方,建有一座六角七层的舍利风水宝塔,塔西的松林中,有傅山先生当年隐居的“七松庵”。离多福寺不远的土堂村,建有净因寺,主殿内大佛高达九米,列太原诸寺之冠。寺内还有三株虬枝乱舞长势奇特的古柏,“土堂怪柏”,也是太原古八景之一,傅山先生曾有画作表现此景。

                走在多福寺里,我的目光始终在搜寻着,搜寻着我明知永远也不会找到的深深遗憾。

                朋友问道:你在找什么东西吗?我说是啊,我在找牡丹。朋友笑道,那些不是牡丹吗?我说那是近年来刚刚种植的,我要找的是太原最古老的明代牡丹。朋友很有些诧异,明代牡丹?这我得看看。我说改天我们去双塔寺看。朋友更加奇怪,你不是说这儿就有吗?我无言以对。

                多福寺里的确有两株两株明代牡丹,双塔寺的明代牡丹虽然比这里要多,但却不及此处的枝架高、枝干多。当年,每当谷雨至清明前后,明代牡丹迎风怒放,婆娑多姿,花团锦簇,引得观赏者不顾山高路远纷至沓来。多福寺的僧人对游客也是热情备至,专门备有热水和米汤招待。然而,一九六八年,多福寺的僧人被遣散,娇贵的明代牡丹无春无人浇,冬无人管,不幸夭折在凄风苦雨之中。

                走在多福寺里,我的心中隐隐作痛,为什么那个年代我不能出现在多福寺,出现在明代牡丹旁,否则我要用我的全部热情去呵护它,哪怕是倾尽我的血汗和泪水也依然要去灌溉这国色天香,不是为了期待“灌园叟晚逢花仙”的奇遇,而是为了后人不再有与我相同的遗憾!

                赵简子为什么要选择出身卑微的赵无恤做继承人,赵无恤在常山之上为赵简子找到了什么,赵简子临终为儿子留下了什么忠告,智伯为什么要水灌晋阳,赵无恤又如何反败为胜,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五章:水灌晋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